绍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4章 坦露实情

几日后,完整的计划书——至少从表面看上没有什么破绽——就被呈到了李亨的面前,而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只有第五琦一人入宫。

“朕简略地瞧了瞧,条理清晰、符合实情,应是没什么大问题。”

李亨将计划书递给李静忠,再由李静忠交还给第五琦,

“便先按照上面的内容抓紧施行,过程中出了差错的话,再依照情况做出调整。”

“是。”

第五琦应道,行礼后转身往后方走了几步,却又折返回来,面色明显带上了些许纠结。

“禹珪(第五琦字)可是还有什么事要同朕说?”

李亨有些不明所以地主动开口问道。

“陛下容禀。”

第五琦咬了咬牙,终于还是决定说出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臣先在北海为官,只是一县令,蒙太守贺兰公赏识,得以入其幕府任录事参军一职。”

“长安沦陷后,上皇避蜀的消息传到北海,贺兰公以臣略有小才,遂是遣臣往成都一行。”

说到这里,第五琦特意瞅了瞅李亨的神色,确定皇帝的情绪还在可控范围内后,这才继续说道:

“臣花费月余抵至成都,谒见上皇,也曾提出这榷盐之法和漕运之法。”

“上皇以是对臣颇为赏识,接连授予臣监察御史以及江淮租庸使等官职。”

“哦?”李亨没想到这里间竟然还有这么一段内情,“那你为何不留在父皇身侧,反而要来朕这另起高楼?”

虽只是平常的、应有的问询,却让第五琦感到了阵阵寒意,使得他把之前准备好的说辞全部抛掉,只老老实实地说出实情:

“臣本是受上皇旨意前往江淮任职,路上却遇到贺兰公派来的信使。”

“信中有言:陛下在灵武登基,又逢此大胜,大势已成、羽翼已丰……建议臣在去江淮之前,一定要先来灵武拜见陛下,让陛下明晰臣的想法,这才好去做事。”

事实上,李亨哪有那么可怕,他又不是那种动辄杀人的暴君昏君,只是很多臣子自小都是学习儒家经典长大,其中类似“忠君报国”的思想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

而经过同罗一役后,他们更是有些神化了李亨,自己脑补过了头的结果就是这样。

不过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像第五琦这样先去投奔基哥而又转道灵武的士大夫就是个典型的代表,往后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涌现出来——虽然第五琦可能也受到了他的幕主贺兰进明的影响。

毕竟一个年龄到了随时都会驾崩地步的、糊涂到使国家遭逢此难的老皇帝和一个尚值壮年还能在位多年的、能带着大家打胜仗、看起来像圣君的新皇帝,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唔。”

李亨稍稍沉吟了一会儿,他虽然也对基哥印象不是特别好,却也没到肃宗那种惧怕与怨恨并存的地步。

就算是有情绪在其中,他的理性也告诉他,对于第五琦这样转投“明主”的人,他必须要以千金马骨的姿态对待他,这样才能吸引越来越多有志向有野心的人才团聚到他身边来,形成一个以他李亨为中心的集团。

这样一来,基哥那边能掌控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他手里握着的筹码就会越来越多,此消彼长之下,届时就算基哥对自己有所不满,那也只能是无能狂怒了。

于是他这么对着第五琦说道:“能被两任君王看重,不更能体现禹珪的才能吗?”

“而禹珪最后能选择在朕麾下做事,不也更能体现出朕的贤明吗?”

听到皇帝这么说,第五琦心下松了口气,知道这次的事算是揭过去翻篇了。

“只是禹珪既然选择为朕做事,却也要明白一点,朕素来最是讨厌两面三刀、左右逢源的墙头草。”

李亨眯了眯眼睛,话语如尖刀般锋利,

“希望禹珪不要自误。”

“臣一定全心全意辅佐陛下,不敢有丝毫异心。”

第五琦恭敬地应道。

结束谈话,第五琦走出宫殿,微微吐气,像是要把内心的紧张全数排出体内,转而呼吸进前所未有的兴奋。

因为第五琦知道,作为盐铁使,又兼有巡视路线的责任,他明日就要出发前往江淮,而一旦做好这件事,将皇帝的钱袋子充满,就是一步登天的结果!

到时候,封侯不敢想,拜相难道还不敢想吗?

殿内,李亨对着李静忠吩咐道:“派人去将先生请进宫,就说朕有要事与他相谈,约在平常用晚膳的时间便是。”

“老奴明白。”李静忠低眉顺眼地答道,“只是不知陛下今日属意何处?”

李亨犹豫了一下,这几日他都是在永安宫,也就是郭曦郭七娘的寝宫歇息的,全然是因为郭子仪平日跟着他巡视军营的时候老是旁敲侧击地谈及到子嗣的问题。

按理说他老人家八子八女,而且大多都已结婚育有儿女,亲孙外孙一大把一大把地承欢膝下,应该是不缺天伦之乐,可李亨也理解,毕竟郭曦要是怀孕,诞下的可是龙子龙女,身上流着皇家的血脉。

换句话说,郭子仪要的不是一个多的外孙或者外孙女,而是与李亨这个皇帝更加紧密的关系。

话说回来,他李亨身为皇帝,为了维持后宫的稳定,应当是最好不要厚此薄彼——这不,听说瑶光宫又闹得鸡飞狗跳,惹得上下不宁。

可张良娣越是闹,李亨就越是没有心情去搭理她,平常处理国事,四处奔走就已经是劳心劳力,眼里全是家国大义,哪还有时间儿女情长。

明月阁倒是还好,魏昭仪的母族巨鹿魏氏虽然也是大家族,但此时此刻只有魏少游一人在朝中,难免显得形单影只,没有什么影响力。

而魏少游运用并不十分合规的方法将自家侄女送到皇帝身边后,也不敢有什么其他的作用,更别说像郭子仪那样催着皇帝生孩子——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闭上眼睛思索了半晌,李亨悠悠地叹了口气:“还是在永安宫。”

“是。”

李静忠正要行动,却又听见皇帝改了主意:

“算了,你亲自出宫去请先生,让徐福去永安宫、御膳房瞧瞧可有什么纰漏。”

“是。”

李静忠垂下脑袋,眸光深邃。

正愁没有机会和徐福接触,没想到转眼机会就来了。

真是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