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离谱的谣言
东宫。
毛骧带着锦衣卫将东西放下后,便离开了。
朱棣等人待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也相继离开。
不过在离开前,他们跟蓝慎行约好,待吕氏入门时,众人再一醉方休。
议事殿。
朱标瞥了一眼木箱中的宝钞,轻声道:“这么多宝钞可不是小数目,如今收回来也好,可以更好的控制货币发行。”
“等以后等不缺白银了,再翻倍给他们就行了。”
蓝慎行笑着说了一句。
他着急收下朱棣等人的宝钞,是有原因的。
如今宝钞刚发行不久,其价值是与面额相对等的。
而朝廷的白银储备却不多。
也就是说,这笔钱不仅可以解决燃眉之急,更能让宝钞的发行量得到合理的控制。
这时。
常氏来了。
身后的太监搬着一个小型木箱,里面有金银,也有宝钞。
“这是?”
朱标瞥了一眼木箱。
“你俩去摆地摊的时候,舅舅亲自送来的。”
常氏无奈一笑,“我跟他说不用,让他带回去,但他丢下一句殿下缺钱,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理,钱虽然不多,但也是身为臣子的一份心意。”
蓝慎行上前瞅了一眼,点头道:“嗯,的确不多。”
相比起朱棣等皇子的宝钞量,蓝玉明显就是个穷人。
再加上这些年蓝慎行时不时的从他那里再拿一些,木箱中的这些钱,几乎是蓝玉的全部家当了。
蓝玉这人虽脾气火爆,但在站队问题上却从不含糊。
但凡是他决定了的事情,到死都不会变。
对历史做个假设。
若朱标死后,朱元璋立朱允熥为太孙,那蓝玉依旧是铁杆太孙党。
但朱元璋是读史书的,纵观历朝历代,外戚问题从来都不是小问题。
再做个假设。
朱标死后,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孙,没有杀蓝玉的话。
那么等朱元璋死后,估计不等朱棣起兵的,蓝玉便携义子们,起兵拥护朱允熥了。
“收下吧。”
朱标摇头一笑。
“太子殿下,太子妃,魏国公长女来了,而且是带东西来的。”
一名宫女站在殿外汇报。
语落。
蓝慎行、朱标以及常氏齐齐一怔。
徐妙云来东宫并不奇怪,但带东西的话,事情就复杂了。
蓝慎行和常氏一同去见徐妙云。
“见过太子妃。”
徐妙云行礼后,指向带来的钱财,轻声道:“这是家父给太子殿下的。”
“都来这么多次了,还这么见外。”
常氏笑了笑,“赶紧进屋说话。”
说罢,三人朝屋中走去。
常氏走在前面,徐妙云跟蓝慎行走在后面。
蓝慎行握住徐妙云的手,却被其甩开,然后狠狠瞪了他一眼。
“???”
蓝慎行有些无语。
常氏虽说进屋聊,但在进屋后,她却以朱雄英需要人照看,便离开了。
房间内,只剩蓝慎行和徐妙云两人。
“月事来了?脾气这么差?”
蓝慎行轻声问。
徐妙云喝了一口水,没说话。
“难道是在为你来东宫,我不跟你交谈的原因?”
蓝慎行说到这里,很是委屈的说道:“可这是咱们说好的啊,为了不让陛下再起疑心,在成婚前,咱们得保持距离。而且这提议,还是你自己提的啊!”
“出海了?”
徐妙云面带微笑。
“这事又不是秘密……”
蓝慎行微微皱眉,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带长公主一起去的?”
徐妙云继续问。
蓝慎行点头,“她自己藏马车中,后来陛下知晓后,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总不能违背圣意吧?”
“可我怎么听说,你送了长公主一个定情信物?”
徐妙云说到这里,眼神中多了抹幽怨。
“啊?”
蓝慎行懵了,“定情信物?”
什么鬼东西?
自己什么时候送给朱英娆定情信物?
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八卦?
但就算是八卦,也起码要有源头吧?
“一块巴掌大小的浅蓝色宝石。”
徐妙云轻声提醒,“嗯,经过宫中宝匠打磨后,很漂亮。我从出生到现在,还从未见过那么漂亮的东西呢。”
“那东西啊……”
蓝慎行无语。
他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然后问道:“我现在特别好奇,是怎么传出定情信物的?”
徐妙云沉默。
蓝慎行道:“不是,你该不会也信了吧?”
“我自然不信。”
徐妙云坦言道:“但信不信,跟心中舒不舒服是两码事,五年了,你都从未送给我一样东西!”
“……”
蓝慎行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话。
朱英娆接触的都是权贵之女,那群人只知道两人一同出海,其余的一概不知。
但八卦最怕的就是这种人。
在什么都不知晓的情况下,传出来的版本才是最离谱的!
“你还听到什么传言了?”
蓝慎行有些心虚。
毕竟他的确没送过徐妙云什么东西。
徐妙云盯着蓝慎行,轻声道:“还有人说,你俩已经私定终身了。”
“???”
蓝慎行越听越离谱。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私定终身都能传出来?他娘的,造谣不犯法吗?
“因为长公主回来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听她们说,正在为你缝制虎皮披风呢。”
徐妙云说到这里,伸手拍了拍蓝慎行的胸肌,“看不出来啊,竟然还会英雄救美,单人单刀杀大虫?”
“……”
蓝慎行尬笑,“不是我贬低自己,你觉得我现在有这能耐吗?”
“反正我心中就是不高兴。”
徐妙云白了蓝慎行一眼,随即面色一正,压低声音道:“还有,你以后在陛下那边悠着点儿!伴君如伴虎,现在的陛下,就算是我爹在行事上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这个我清楚。”
蓝慎行点头,“不过这次魏国公往东宫送钱,怕是瞒不过锦衣卫的双眼。”
“这是避不开的,迟早都得站队,倒还不如将主动权放在自己手中。”
徐妙云轻叹,“常人都羡慕京都的繁华和富贵,但却不知其中风险,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倒是希望与你远离这水深火热之地。”
身为魏国公府的嫡长女,她在看待问题时,总能看到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