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人物
曼苏尔·阿卜杜林,苏联红军步兵,当时在斯大林格勒城外作战,时年19岁。
约翰·埃默里,英国的亲法西斯分子和投敌变节者,当时在柏林,时年30岁。
埃莱娜·贝尔,巴黎的大学生,犹太人,时年21岁。
乌尔苏拉·布隆贝格,当时身在上海的犹太难民,时年12岁。[1]
薇拉·布里坦,英国作家与和平主义者,当时在伦敦,时年48岁。
约翰·布什比,英国皇家空军“兰开斯特”轰炸机上的机关炮射手,时年22岁。[2]
保罗·加西亚·多米尼奥尼,当时正在北非作战的意大利空降兵少校,时年46岁。
阿尔贝·加缪,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作家,当时在法国中部高地一个叫勒潘纳利尔的村庄休养,时年29岁。
基思·道格拉斯,当时正在北非作战的英国坦克兵中尉,时年22岁。
“疲倦”爱德华·邓禄普,澳大利亚军医,被日军俘虏后在爪哇日军战俘营任职,时年35岁。
达努塔·菲亚尔科乌斯卡,避居波兰乡下米耶兹尔杰克小镇的犹太难民和一个孩子的母亲,时年20岁。
莉迪亚·金茨堡,列宁格勒的大学老师,作家,时年40岁。
瓦西里·格罗斯曼,当时正在斯大林格勒前线采访的苏军《红星报》记者,时年36岁。
原为一,参加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的一艘日军驱逐舰的舰长,时年42岁。
阿德尔贝特·霍尔,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德军步兵中尉,时年23岁。
薇拉·因伯尔,列宁格勒的诗人和记者,时年52岁。
恩斯特·容格尔,前往东线途中的德国陆军上尉和作家,时年47岁。
乌尔苏拉·冯·卡多夫,柏林的记者,时年31岁。
奈拉·拉斯特,英国巴罗因弗内斯镇上的家庭主妇,时年53岁。
约翰·麦克奈里,参加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美军轰炸机飞行员,时年24岁。
文玉初,缅甸曼德勒一家日军战地妓院的慰安妇,朝鲜人,时年18岁。
尼古拉·奥布里金巴,白俄罗斯德军占领区的苏联游击队员,时年29岁。
约翰·帕里斯,现场报道盟军登陆阿尔及利亚的美国记者,时年28岁。
潘濂,一艘英国货轮上的二等水手,中国人,时年24岁。
“齐尔”杰基尔·拉伊赫曼,特雷布林卡种族灭绝集中营的犹太囚犯,时年28岁。[3]
威利·彼得·雷泽,在东线作战的德军步兵,时年21岁。
多萝西·罗宾逊,居住在美国纽约长岛的家庭主妇,时年40岁。
涅德·拉塞尔,报道突尼斯战役的美国战地记者,时年26岁。
索菲·朔尔,德国慕尼黑的大学生,居住在乌尔姆,时年21岁。
叶连娜·斯克利亚宾娜,高加索地区皮亚季戈尔斯克的苏联难民和两个孩子的母亲,时年36岁。
安妮·萨默豪森,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办公室职员和三个孩子的母亲,时年41岁。
莱昂纳德·托马斯,盟军北冰洋船队里的机械师,时年20岁。
贝德·索恩斯,在新几内亚作战的澳大利亚民兵营中士,时年22岁。
维托里奥·瓦利切拉,在北非作战的意大利军人,卡车司机,时年24岁。
若林东一,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的日军步兵中尉,时年30岁。
查尔斯·沃克,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的美军步兵少尉,时年22岁。
库尔特·韦斯特,在列宁格勒西北斯维里河前线作战的芬兰步兵,时年19岁。
利昂娜·伍兹,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生,时年23岁。
张仲鲁,当时正在河南巡视督查的中国政府官员,时年47岁。
[1] 此照摄于战后。
[2] 此照摄于战后。
[3] 此照摄于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