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杨兰访谈(上)
校外的饭馆小包间内,刘浩和三人边吃边聊,聊着聊着就歪到了一边。
“浩子,你听说没?”张宇朋喝了一口啤酒,冰的挤眉弄眼一阵后,压低声音道。
这孙子也不怕冷,在京城大冬天喝啤酒。
“我听说啥了?”刘浩懵逼加莫名其妙。
“张大佬的儿子打人了,还是她女朋友,这事闹的中戏,北影,上戏,央音几大院校沸沸扬扬。”沈泰也八卦的道。
原来是这事,刘浩还真知道,梦中打工的生活比较枯燥,他也喜欢看些娱乐杂志来消遣无聊的时间。
“听说这女人被她那系主任,嘿嘿……”
宇朋那猥琐的笑容,真不像一个20岁的孩子。
“这事咱们就别操心了,身处娱乐圈,这种事不算稀奇,再说,人家张大佬背靠京圈,又有华宜背书,咱们看乐子就行。”
刘浩笑道。
“嗯,是这个理,不过学院这次恐怕要有大动作,听说上面对中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件事影响很坏啊,浩子,你现在不再是默默无闻了,以后走路要注意啊。看看咱们的赵师姐,一不留神就翻车啊。”
李原夹了一口鱼片,语重心长的道。
“放心吧原哥,我知道路该怎么走。”
刘浩心中有点感动,自己宿舍这几个哥们人还是不错的。
李原稳重,沈泰比较跳脱,但很讲义气,这种江湖习性在娱乐圈太少见了。
张宇鹏爱八卦,天生的乐天派,跟刘浩一比,他才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看来到时候都可以捧一捧。
北影02届有安小茜,黄博,朱衙文,江燕等人。
03届有谁?
说道底,资本和机遇缺一不可。
自己还就不信了,掌握了这么多先知,还带飞不了几个小虾米?
四人吃喝到深夜才互相搀扶着回到宿舍。
几个大男人,都喝的晕晕乎乎的,大冬天也没洗漱,往床上一趴,呼呼大睡。
十二月九号,刘浩跟着杨天贞,跑了一天商演,含泪赚了八十万,一首二十万,唱四首。
真特么的赚钱啊。
要知道这可是零三年啊!
还好公司的证件都下来了,不然交完税,八十万还不知道剩多少呢?
晚上又去张亚冬那里录小样。
十二月十号,京城卫视演播大厅,三十四岁的杨兰稳坐在主位,温雅而知性。
左右两边各坐一人,刘浩坐在右边,一个大脑袋的家伙坐在左边。
他叫刘唤,就不多做介绍了,无他,太出名了。
今天的主要话题就是主流音乐和网络音乐。
杨兰冲摄影师打个手势,预示开始。
“大家好,过去的两个月之间,有几首歌横空出世,一举火遍大江南北,长期霸占各大音乐榜单,随着歌曲的爆火,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喧嚣尘上,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就是这些歌曲的作词人,半个作曲人,也是演唱者,刘浩!
他更是豫省的高考状元,以689分的总成绩选择了北影,也成为了建国以来,整个艺校体系分数最好的考生。”
杨兰的介绍让人很舒服,刘浩冲镜头摆手微笑。
“另一位是谁,我就不介绍了,一首“好汉歌”火遍全国,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影响了两代人,一首“这一拜”唱尽了男儿深情,他的成名曲太多太多了,他就是内陆流行音乐的先行者,刘唤。”
刘唤对着镜头摆手微笑。
“今天请到两位,主要是刘浩的歌曲爆火之后,被媒体称为的主流音乐人,都对此深恶痛绝,称刘浩的歌曲为低俗音乐,难登大雅之堂,对此,刘唤老师,您怎么看?”
杨兰话锋一转,问题就犀利了起来,而且还是先问的刘唤。
刘唤也是有点麻,尽管事前看过采访稿,但是事到临头还是有点发虚。
当事人就在对面,那一堆所谓的主流音乐人大多又是朋友,搞不好里外都不是人。
沉默一会,他才开口道:“每种音乐流派的兴起,都有它可取之处,当初流行音乐的兴起也伴随着腥风血雨。
邓麗君的歌曲当初还被称之为禁音呢,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谁对谁错交给后人评说吧。”
他说的很中肯,也很用心,刘浩对他的话也是很有触动,看得出来,他对于自己的这些歌曲还是乐见其成的。
他这番话等于替刘浩得罪了一票音乐人。
这个人情,刘浩记住了。
杨兰也点点头,转头看向刘浩,开口道:“这些音乐人对你歌曲的看法和态度,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刘浩把采访稿扔在了脑后,决定也不委屈自己,至于将来?谁管它身后的洪水滔天。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问杨姐和刘老师一个问题。”
刘浩看着二人道。
二人一愣,这可不是稿纸上的内容啊。
刘浩也没管二人,自顾自说道:“我不知道谁规定的音乐还分什么高低贵贱,什么高雅,低俗,我不懂。
我只知道,群众爱听什么,我就写什么,唱什么,歌曲从来都不是什么高大尚的东西,他只是大众茶前饭后生活中的调剂品。
能让人共情,能让人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我认为比什么都强。
我不需要任何人认可,只要群众爱听,我就会一直唱下去,我不想所谓的音乐也成为之乎者也,被束之高阁,也不想像他们所说的那样,音乐只适合什么所谓的高雅人士所钟爱,什么是俗?什么是雅?
连最简单的雅俗共赏都不懂,一群人夸夸其谈,还在那谈音乐?
又有几个人能独立作词作曲又演唱?
拿着别人写的两首歌,自己唱出名了,就是音乐人?
我只能说,这些人的脸真大。
而且,大俗即是大雅都不懂?
难怪学术圈看不起音乐圈,说他们没学问还真是抬举他们了,这哪是没学问,简直就是文盲。”
在杨兰,刘唤二人的目瞪口呆之下,刘浩这一顿输出,可以说连底裤都给他们扒了下来。
杨兰频频的看向了导演,希望他中止录像。
但是导演却是两眼兴奋,中止?中止个犊子。
他有预感,这期节目会大爆,名字就想好了,来自高考状元的怒火,音乐圈都是文盲。
多么劲爆的话题!
杨兰只好接着问道:“现在这种说法的人很多,你刚才所言,就不怕被他们孤立?”
“孤立?我还真没想过,我只知道,我被人骂了,毫没理由的被别人骂了,所以我不服啊,肯定要自辩呀,再说,《宁夏》《七里香》《江南》《童话》之类的歌曲哪里俗了?我没感觉到。
只要我不觉得俗,只要群众爱听,我就觉得是大雅。”
杨兰第一次觉得这家伙是个刺头,这狗尿性,也太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