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新农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2章

李建民到了沙岭村,与张风礼和刘厚军长谈了一次,他没有评论王军波什么,找到老书记刘德胜了解其他的情况。

刘德胜说:“我听我妻侄说,那个愿意帮助我们村的2人去了百十里路外临县的戴家凹村,那个村隶属于泰平县安丰乡,我丈人家是那里。一山两岭怀抱着村,村前小河四季常流。

戴家凹村国土面积42.5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734户2727人。耕地面积3000多亩,人均耕地一亩多,茶叶面积500亩,反季水果面积575亩,林地面积30000余亩,山上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等资源。

村两委7人,党员41人,男性党员36人,女党员5人。产业以烟叶、反季节水果、蔬菜、粮食等传统农业种植为主,辅以交通运输和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三千多元。”

戴家凹村距安丰乡政府所在地十几里,近年来虽然不断修缮,但是乡间道路仍有部分土路,近期正值雨季,道路黏滑泥泞,给群众出行带来许多不便,同时又存在安全隐患。为有效解决靠山村群众出行难题,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安丰乡党委、政府与村“两委”及时深入一线,收集群众意见,勘察规划修缮道路。

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爱心驿站的助力下,经戴家凹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对低洼路段进行修缮,尽管条件艰苦,村“两委”班子还是想尽办法多方协调,筹备修路所需要的资源。通过召开群众会的方式,村“两委”班子和驻村驿站广泛动员群众自愿出工、出力,团结群众力量,解决人力物资紧张的问题。在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下,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道路修缮工程活动,干群一心将老洼路段进行了大修整。

此次修缮,村“两委”充分践行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实际地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守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了村群众凝聚力,拉近了干群关系。村“两委”班子成员表示将继续深入到群众当中,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不断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有山有水的戴家凹村,背依簸箕山,东有青龙岭,南临戴家河,西面是走马岭。

戴家河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来自降雨直接渗透进入地下水层,并通过地下水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的部分水分。常流的特点是稳定性强、水质相对较好,且不受短期气象影响。

李建民到来的时候,戴河二级公路大桥通车啦!一桥飞架,连通戴家河南北两岸,大桥创新采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四统一”模式,这在乡村大桥建设中是第一次。嘉善路桥建设的大桥开工到通车,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一个个难关被攻克。

戴家河大桥共有七组桥墩,这里河床地质结构复杂,硬黏土和软沙土层累积成“夹心饼干”,施工难度极大。巨大“舵轮”造型的主桥拱肋,安装精度要求高。嘉禾派出技术团队,陈浩和毛翠萍盯紧工地协调服务,合力推动大桥顺利合龙。

大桥长235米,双向四车道桥宽27米,设计速度一般为60-80公里/小时,桥面设计荷载允许最大车重为55吨。按照二级公路取一级公路的0.75倍,包括均布荷载标准值和集中荷载标准值来说,桥梁的承重能力在200吨左右是没有问题的,这为以后在簸箕山建设风电场提供了保障。

簸箕山东西长3000米,南北最宽1600米面积为4.35平方公里,海拔251.75米。因该山形状象人们使用的簸箕,而得名簸箕山,该山为青石山(石灰岩),植被稀疏。但是东西岭植被茂密,而且面积巨大,植被覆盖面积超过两万亩。

李建民拍了几张照后就走了,心中为前任感到不解和困惑。

虽然戴家凹村属于半山区,但是经济总收入达到了945万元。这主要得益于村民依靠种植粮食和烟叶以及桑树的经济活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三千元,显示出虽然地处山区,但村民们的经济状况尚可,农业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支柱。

在农村,村书记和村主任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他们负责领导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村书记作为党组织在村级基层组织中的带头人,负责村委会的全面工作,包括制定村委会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协调各方面的资源等。而村主任则负责村委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村务管理、村民服务等。这两个角色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共同推动着农村的发展和进步。

村书记和村主任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村民意愿,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和技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他们组织村民参与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同时,他们还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戴家凹村在村书记梁大静和村主任戴家兴的带领下,发展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还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

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他们二人深知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通过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完善村级组织管理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积极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同时还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在他们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戴家凹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他们深知乡村文化的重要性,积极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文艺演出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他们还注重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乡村文化的精髓。在二人的推动下,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他们不仅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更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存在使得农村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农村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他们还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没有村书记和村主任的引领和推动,农村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农村需要村书记、村主任的原因在于他们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更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传承乡村文化等方面的工作,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村书记和村主任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共同推动农村事业的繁荣发展。

周大静戴家兴两个是负责的人,他们不仅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力量,更是连接农民与政府、市场的桥梁。秉承一份初心,担当一份责任,带领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凝心聚力,用自己的辛苦付出,换来了村民的幸福安康。

周大静经常这样说:“作为一名村支书,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

自上任以来,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地了解村民需求,倾听村民心声,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本村成立了“孝老扶智基金”,通过村民自筹、乡贤捐赠、爱心企业捐赠等形式,在全村形成了敬老、爱老、崇学、善学的良好氛围,以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构建“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党员站在前、干在前,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共管的整治局面,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提升,实现基层党建和人居环境整治同频共振、共促共赢。其中,共硬化村内道路两万余平方米,道路两侧铺设花砖两千余平方米,村内主街及环村路种植300余棵花树,对入村路和村内主街进行了墙体喷白处理,整体品质进一步提升,使村内环境长治久美,村民安居乐业。

周大静带领村“两委”成员用一件件实事好事温暖着广大村民,用一颗热忱的为民之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戴家凹村的发展付出了满腔热情,全力推动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戴家兴看着巨大的风电机基坑问陈浩:“风电机基坑有多大?”

陈浩说:“风电机基坑的直径一般在18~32米之间,深度约为3.6米至5米。不同项目和风电机组的具体尺寸会有所不同,咱们的大部分风机基础开挖直径为20米,深度为3.6米。而最大的风机基坑直径为32米,深度为4.5米。风电机基坑的施工涉及多个方面,这些尺寸会根据风电机组的具体型号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首先,基坑的深度和直径需要精确测量和计算,以确保风电机组的稳定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混凝土运输距离长、施工点多面广等困难,确保浇筑工作的安全、质量和连续性。此外,基坑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日后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因此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咱们村风电场容量是多少?”戴家兴又问陈浩。

陈浩说:“分散式风电项目容量50MW,总投资约3亿元,施工日期12个月。”

“这条临时施工路以后硬化了可以作为观光路。”戴家兴说。

陈浩微笑着说:“我们还可以让石质山变为‘花果山’,这样荒山变林海,生态效益足,在浩瀚林海中穿行,清风扑面,心旷神怡。让戴家凹村青山环绕、绿水悠悠,绿水青山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也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就业。”

“种树、养护、防火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周大静说。

李凤霞说:“蝴蝶兰的种植需要硬化土地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一般的农地无法占用,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碎石地盘活利用,正好为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资源。”

周艺斌通过直播平台推介各色蝴蝶兰时说:“我爷爷和爸爸都是开矿工人,我这个‘矿三代’现在是一名助农主播,很荣幸能为家乡‘美丽经济’献上绵薄之力。来!给大家发优惠券。

我们的蝴蝶兰品相好、花形美,每个都是花农大姐精心养护,是真正的原产地直销。点击链接购买,今天就能发货。”

在万花园林公司的带动和当地矿山修复政策的吸引下,蝴蝶兰培育企业先后落地安丰乡,电商和运输等产业也同步发展,还延伸出花盆、包装等上下游产业,带动近2000人就业,年人均收入超5万元,成为省内知名的蝴蝶兰生产基地。

山绿了,水清了,花儿也更香甜了!蝴蝶兰的寓意是“幸福向你飞来”,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拓道路。杨兆新成为安丰出了名的“新农人”,除了从事蝴蝶兰运输,他还流转了近百亩农田种玉米,好生态铺就好销路,玉米供不应求。

驿站里,工作人员问任雪莹:“任站长,万亩山林能够放养多少梅花鹿?”

任雪莹说:“具体来说,每只梅花鹿的野外生存范围至少需要4公顷山林面积。因此,在万亩山林中理论上可以放养约两百只梅花鹿。然而,实际放养数量可能会根据山林的实际情况、梅花鹿的品种和管理方式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可能会放养更多的梅花鹿,以达到更好的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

“青龙山的梅花鹿‘放生’后过得咋样?”毛翠萍问任雪莹。

任雪莹说:“野生动物野外驯化基地的梅花鹿,经过2个多月的野外放归生存,这些梅花鹿的生活状况良好,已经有鹿宝宝降生了。这些梅花鹿当时在大连基地生活时虽然不愁吃喝,但是它们吃的相对单一,基本上以购买贮存的牧草为主,而且居住面积非常有限。

青龙山茂盛的绿植为梅花鹿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食物,乔木类的侧柏、刺槐、栓皮栎等,灌木类的扁担木、黑构子等,草类的黄蒿、葎草、蒲公英等,这些都是梅花鹿喜欢的食物。最主要的是,这里有一条小溪,溪水的源头则是山泉,这一切都为梅花鹿的野外生存驯化提供了最佳条件,更接近大自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批梅花鹿活动面积是一千公顷,每只梅花鹿的野外生存范围超过四公顷的山林面积,完全可以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即使以后随着梅花鹿数量的增加,我们随时可以扩大它们的活动范围。

此次放养的两百只梅花鹿中,109只为雄性,91只为雌性,都处于‘青壮年’时期,其中有18只杨静‘身怀六甲’。经过在南山2个多月的舒适生活,这些梅花鹿不仅毛色红润,而且个头普遍长高、长胖了,其中一只鹿宝宝已顺利降生,且身体状况良好。

我们省目前是没有野生梅花鹿的,所以我们让人工饲养的梅花鹿进行野外驯化,达到野外放归条件,提高野外放归成功率,扩大梅花鹿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最终目的是如果能在这个地方野生繁殖三代,国家就会认定此处有梅花鹿种群,那么我们省就会增加一个新的野生物种,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走马岭养殖基地怎么样?”毛翠萍又问任雪莹。

任雪莹说:“万亩山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羊群的放养。

山林的面积和牧草的丰富程度是决定羊群规模的主要因素。如果山林面积大且牧草充足,可以放养较多的羊。走马岭养殖基地利用万余亩山林的丰富牧草资源,成功放养了大量的山羊。不同品种的羊对牧草的需求量不同,这也影响了放养的数量。

现在基地放养两千多只羊,其中放养的黄羊200多头,并且即使在雨天也能保持高效率。圈养的五千只羊,通过全面的规划和科学的养殖管理,实现了高效的生产和健康的羊群。”

毛翠萍说:“农村就是以种养殖为基础,靠的是村民们勤劳,加上国家‘红利’,他们才能够致富奔小康,把新农村建设好。”

任雪莹说:“戴家凹村2000多人,新区建设刻不容缓,农村新区建设对农村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好处,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旅游发展和提高科技水平等。

首先,农村新区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例如,农业园区升级改造可以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带动农民通过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分享增值收益。

其次,农村新区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利设施和公共交通等可以显著提高农民的出行便利性和生活质量。例如,新农村建设中精心规划设计的居住区,配备了水、电、光纤、宽带等基础设施,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此外,农村新区建设还能促进农村旅游发展。通过建设旅游景点和设施,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提升农村地区的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农村新区建设有助于提高科技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农业园区通过数字农业技术实现作物种植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毛翠萍说:“首先说明,我国禁止对农村规划实行‘一刀切’的措施,而是采取因村制宜的方式发展农村。例如城镇一体化,乡村振兴计划,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这些都是可以发展农村采取的措施。当然,在部分地方也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建设统一风格的新农村,比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高楼住宅区。让农民搬上楼,实现农民也可以住洋房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