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罕见病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罕见病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包括物理学检查和生物学检查。生物学检查包括①生物化学检查:如先天性代谢缺陷患者相关代谢产物或酶含量的测定;②细胞遗传学检查:如染色体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③分子遗传学检查:如遗传性疾病患者致病基因及表达产物的分析等。
美国对遗传性罕见病的检测项目已超过1000种,而中国已经应用在临床上的罕见病诊断项目仅有20种左右。凡是已经明确病因的罕见病,特别是单基因遗传性罕见病,都可以用目前的诊断技术进行筛查或诊断,问题是中国对疾病诊断方法进入临床使用的控制甚严,需要通过繁复的申报程序才能得到许可,极大地滞后了罕见病的诊断时间。
分子诊断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在遗传性罕见病领域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串联质谱技术和基因诊断的先进技术在罕见病临床诊断、产前诊断、遗传咨询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可积极推动罕见病防治的新进展。但由于受医学发展水平制约,许多罕见疾病尚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和方法。目前发达国家所能提供的临床遗传学检测服务已超过1000余种基因,几乎涵盖了目前已发现的包括单基因遗传病、线粒体病、染色体病和以肿瘤为代表的复杂性状疾病在内的所有重要的人类遗传病种类。尽管复杂性状疾病发病风险的预测性检测已经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能提供足够的可正确指导临床进行疾病干预的成功案例及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故这一遗传检测领域的应用价值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和进一步评价。
遗传学检测 任何医学实验检测技术都有其局限性,遗传学检测尤其如此。染色体核型分析分辨率不高,且结果很容易受检查者主观判断的影响。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突变虽有很高的特异度,却不能认为未检测到基因异常便可排除患病的可能,即表型阳性而分子诊断结果为阴性的个体并不能排除其患病的可能性,实验室检测时需要对此作出提示。另外,在进行家系连锁分析时,如遇家系成员资料不完整、可采用的遗传标志的局限性、基因新突变等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时,分子诊断结果和遗传咨询会和最终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在这些情况下,要让患者和家属在决定接受检查以前能充分认识到遗传学实验室检查的局限性,如有意外发生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医疗事故。当然,实验室必须有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排除实验人员人为因素的干扰,将专业技术层面局限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