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加工与炮制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中药加工与炮制文化的传承性

1.文化的形成 中药加工与炮制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朴素物质观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孕育而生,加工与炮制文化伴随着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火文化、水文化而不断发展,具有整合、导向、规范、传播的文化属性功能。在农耕文化影响下,基于“天地人相应”“因地制宜”的系统与环境协调思想,形成了中药种、养、采收、加工的特有技术。炮制加工与饮食加工具有同源性,如“水能克火”,黑色属水,红色属火,故“红见黑则止”,炭药止血的理论由此产生;加热炮制可以降低药物的寒性,“水煮三沸,百毒俱消”概括了水火加工对药物的影响。正是这些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构筑了加工与炮制文化的理论内核。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于治病、养生,而加工与炮制的核心价值则体现在实现这一目标应确保的中药安全与有效。

中药材、饮片作为旧时主流医学治病、养生的载体,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形成的药墟、药市、药都,以及交易与质量分级、定价等药事管理活动,都构成了加工与炮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文化传承的形式 祖传、师徒传承,通过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是早期加工与炮制文化传播的形式。

传统医籍的记述是加工与炮制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文字出现以后,原先依靠口传心授的用药经验和制药实践得以记录,由早期零散的记录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炮制文献资料。现存的炮制文献资料主要存在于炮制专著、本草、方书、医案等著作中。

另外,早期医疗的形式是医药一体、方药结合、临方炮制、前店后坊的模式。“一方一法”“一药多炮”“一药复炮”是临方炮制的特点。“前店后坊”是指坐堂医在药店开方后,在药店后的加工间现场进行临方炮制,该模式也使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能迅速得到总结、归纳,新的炮制方法又能快捷、方便地应用于医疗实践,成就了中医治疗辨证用药、依方炮制、个性医疗的特色。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各地区的生活习惯均有差异,身体状况不尽相同,导致各地习用的饮片品种、饮片规格和用药习惯不一致,也由此形成了以不同地域的药墟、药市为载体“流派传承”的文化传承形式,并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活动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