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章 我真诚的谢谢你八辈祖宗
颁奖典礼依旧继续,直到颁发“特别提名奖”也就是“评审团特别奖”时,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获奖的是王小帅的《青红》,这老小子心心念念,结果得了个鼓励性质的奖项,这下还跟自己雄竞不了吧?
前世这电影好像是评审团大奖,大概相当于三等奖,这一世自己这小蝴蝶,翅膀一扇,愣是给扇成了鼓励奖。
看着王小帅比自己还不乐意的神情,强作感恩的样子,张举白“嘿嘿嘿”的笑出了声。
反正看这老小子不爽,虽然得的是主竞赛单元的奖,但是个敷衍奖项就很开心,也没比自己强嘛,还看他跳不跳了。
俩菜鸡在人家戛纳互啄,也特么不嫌丢人。
诶,我为什么要骂自己?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获得了最佳编剧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汤米·李·琼斯好歹是得过奥斯卡最佳男配的人,倒也名至实归。
他在国内最为人熟知的角色,大概就是《黑衣人》中的K探员了。
这次自导自演,得了两个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奖项,算是收获颇丰。
不过看看制片方也就知道了,法国欧罗巴电影公司制作的。
最佳女演员奖由《自由地带》中的汉娜·拉斯洛获得,这破电影耶路撒冷公路片,能得奖纯粹是国籍原因。
投资方里依然有法国电影公司。
迈克·哈内克执导的《影藏摄像机》夺得最佳导演奖,政治隐喻拉满,毫不留情的揭开了法国白左的伪善与傲慢。
虽然又是欧洲电影,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共同出资,但是影片质量确实上乘。
二等奖,也就是评审团大奖,颁发给了执导《破碎之花》的吉姆·贾木许。
他得过金摄影机和短片金棕榈,拍的片子基本上都能在戛纳入围。从第37届戛纳电影节,一直参加到第58届,妥妥的戛纳老人儿。
影片同样是法国投资的,影片质量也是上上之选。
“获得第五十八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是......《孩子》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张举白不由嗤笑,听听,听听这俩名字就知道是哪儿的人了,名字就证明这俩人血统纯正。
特么全让你自己家人给包圆了是吧?
“......电影《活埋》,导演巨白张。”
接着主持人开始念致奖词。
“......独特的故事内容,披着惊悚悬疑外表的正治讽刺,时刻提醒我们的反战思想内核......”
张举白虽然听不懂法语,但是“巨白张”这鬼名字可是让他不爽很久。
他呆呆的望向小翻译,小翻译激动的满脸通红。
达叔扑了上来,一把抱住张举白,在他的耳边大喊:
“贤侄,成了!成了!哈哈哈,贤侄,真的成了!!!金棕榈啊!!!金棕榈!!!”
林余庆在边上看着全场视线都在他们身上来回巡视,不由自语道:“这奖很屌吗?”
小翻译闻言兴奋的解释,“全国只有陈凯哥得过这个奖,张一谋都没有,你说牛不牛逼?”
林余庆看着正和刘艺菲拥抱的张举白,满心的震惊化成醋意。
“这个什么组委会眼光也不怎么样嘛。”
张举白跨步走出,前面两个高鼻深目的外国佬已经走上舞台,他在台下转身回望,目光扫到港岛的杜琪峰和台岛的侯孝弦。
两人只是默默地看着,目光难明。
高圆圆侧目偷瞧身边的导演,王小帅微张着嘴,攥起的拳头已经发白。
两个白佬见到张举白走上来,对视一眼,互相挑了一下眉头。
张举白本来还想跟两人握下手,结果两人目不斜视的样子,让他明白,自己不想跟人双黄蛋,人家也不想呢。
双黄蛋,又特么是双黄蛋!
不过黄到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当金棕榈握在手中,水晶基座上镶嵌着金色橄榄枝,手感沉重,这玩意单纯材料就价值2万欧。
他手握一枚金棕榈奖杯,两个白佬共分一个。
主持人示意请上前发表获奖感言,张举白直接一步跨出,才懒得跟两个老货装谦虚。
他调整了一下话筒,将金棕榈摆在眼前晃了晃。
“能够与两位资深法国大师级导演同时分享这份喜悦,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第一部作品就获得这么重要的奖项,非常感谢戛纳电影节对我的认可......”
听到同声翻译,两个白皮老货脸上的神情更严肃了起来。
这不是指着他俩鼻子说俩人废物么,干了这么多年,还不如他个新手。
王小帅在下面听的面皮直抽抽。
这小子给俩老外按上了大师的头衔,那平起平坐的张举白是不是也这个级别啊?
又骂了白皮,又捧他自己,这发言是不是有点太缺德了。
“......最后,我想感谢一个人,刘艺菲小姐,是她,才令我有了创作这部作品的动力。”
我谢谢你啊!谢谢你八辈祖宗,这回可是真诚的感谢。
金棕榈啊!!!
就算不混电影圈了,这也是个金身啊!
凯子哥可是凭借这个混到老。
而此时,国内媒体直接炸了,就连官媒都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这个奖项在民间理解中,可是仅次于奥斯卡的存在。
十几年过去了,终于又有人赢得了这一荣誉。
同样的,在宣传的时候大部分都忽略了是双黄蛋,即便提及的也只是提了一句,同举桂冠。
甚至美籍的身份都成为了鼓吹的重点。
特别是南方报系,大谈西方教育之优势,选择性忽略了就读北电才是张举白的导演起点。
新闻专业将春秋笔法那是耍的贼溜,深得吕不韦真传。
即便是二十年后局势已经清晰,仍然有一群憨态可掬的带路党。
何况是在这个公知遍地,纸媒称霸的时节。
也难怪北电真正导演系毕业的正统科班出身,拍的电影没票房,晦涩难懂。
高票房有市场的电影都是旁系毕业的人拍的。
比如,摄影系出身的张一谋,文学系毕业的宁浩或者广告系出身的乌尔善等等。
正儿八经导演系的陈凯歌疯狂拉稀,更不用说娄烨、贾樟柯、王小帅等六代导演在市场上拉胯至极。
纯粹是靠拍国内黑暗,卖版权过自己的小日子。
学校虽然是学习苏联教学,但是后来教学导向对标的是欧洲艺术片,如果电影不发掘点人性,不讲艺术性那么他们就脱离了舒适区。
艺术性是什么?当然是洋大人的喜好咯。
喂屎,他们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