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秦开始科幻了时空](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57/45404657/b_45404657.jpg)
第12章 时空篇夜袭
薛仁贵声如洪钟道:“你去告诉刘邦,有我薛仁贵在此,他休想进入武关。”
卢绾啥也不敢说,灰头土脸地离开了。
回到刘邦军营,卢绾将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刘邦和张良都被惊住了。
张良暗暗叹了一口气,夺取武关的计策失败了,眼下只剩下强攻一途了。
刘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向张良请教道:“子房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纵使熟读了太公兵法,面对如此局面张良也没了良策,见他沉默不言,刘邦更是焦急不已,难道自己真的无缘做这关中王了吗?
关中沃野千里可是帝王之资啊,只要自己能够占据武关,将项羽等人挡在关外,那么昔日自己所说的大丈夫当如此是一定能实现的。
想当年大秦能够一统天下,不就是因为占据了关中进可攻退可守,终成一统之势。
眼下大秦的主力都被项羽牵制,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可是拿不下武关这一切就都成为了泡影。
事已至此,刘邦狠声道:“听我命令,樊哙,周勃何在?”
“末将在。”
“我命你等即刻进攻武关。”
“诺。”
虽然强攻不是良策,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张良也不会阻止他了,毕竟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他现在只希望武关的守军战斗力低下,无法抵御连续的攻击。
很快武关就被刘邦大军围了起来,城头上薛仁贵率领众人居高临下望着刘邦大军。
身材壮硕的樊哙振臂一挥,吼道:“兄弟们冲啊,拿下武关,直取咸阳,财富,女人都是我们的。”
在他的鼓舞下刘邦军如打了鸡血般冲向了城墙。
眼看着他们跨过了护城河,不少士兵抬着一根简易的攻城锤冲向了城门。
就在此时那城门却露出了一个个细小的孔,排满了整个城门,突然无数的箭矢从那细孔中射出,毫无防备的士兵纷纷中箭,不少人直接倒地不起,攻城锤掉落在了地上。
那城头也突然涌出数千弓箭手来朝着城下便是一阵箭雨,他们箭术奇准,刘邦军顷刻间便有了数千伤亡,一时间攻势受阻,士兵们畏惧不前。
远处准备亲自攻城的樊哙看的傻了眼,他们这一路上虽然真正的攻城战打了没几场,但是在刚刚发起进攻就出现如此之多的伤亡这却是首次。
谁能想到那城头的弓箭手竟然皆是神射手,几乎没有射空的箭矢,纵使大秦的精锐部队恐怕也没如此箭术吧。
在这一轮箭雨的打击下,刘邦军士气变得低落,战场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
只有孤零零的攻城锤躺在地面上,似乎在嘲笑着刘邦军的失败。
樊哙还要再发动一轮进攻,张良却站出来阻止道:“此时士气低落,若是强行让他们攻击,恐怕会出现逃兵,先撤吧。”
虽然是屠夫出身,但是也带了几年的兵,这个道理樊哙自然也懂,只是心里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鸣金收兵。”樊哙回头大声吼道。
这一幕别说是刘邦军了,就算是那五个都尉也没想到。这些跟着薛仁贵训练了不到一年的弓箭手居然有如此箭术,这下他们坚守的信心更足。
刘邦军营。
看着垂头丧气的手下,刘邦也心情沮丧,一筹莫展。
张良沉思了片刻,对众人道:“眼下我有一计或许可以试试。”
听到这话,众人都瞪圆了眼睛看着张良。
刘邦脸上露出几分喜色道:“子房快快请讲。”
“我们直接撤兵······”
“啥?撤兵?”
张良的话刚开了个头就被大嗓门的樊哙给打断了。
他苦笑道:“樊哙将军你且听我讲完,我说的撤兵只是迷惑守军而已,我们后退几十里便藏起来,让守军以为我们放弃了攻打武关的想法,然后等到明日晚上奇袭武关,或许可以起到奇效。”
刘邦眼前一亮,拍手称赞道:“子房之计果然是奇计,兄弟们就怎么办,我们现在就撤退。”
“樊哙你去传我的将令,全军立刻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诺。”樊哙领命而去。
半小时后,武关城头。
薛仁贵和郭嘉并肩而立,看着拔营而起的刘邦军。
郭嘉看向身旁的薛仁贵,笑着问道:“将军以为刘邦是否真的放弃进攻武关了?”
薛仁贵知道这是郭嘉在考验自己的判断力,他略作思索道:“其中必然有诈,刘邦此人可不是轻言放弃之人,更何况他身边的萧何,张良皆不是等闲之辈,他们自然明白想要辅佐刘邦成就大业,先项羽一步进入关中可谓是至关重要。”
“若你是刘邦你会怎么做?”郭嘉继续问道。
薛仁贵:“若我是刘邦,经过刚才的试探,今后绝不会轻易在白天组织进攻,那样即使能够攻下武关,他的军队也会损失惨重,这显然不是他想看到的。他要的不仅是入关,而且还要趁机扩大力量,只要将我们打败,他既可以打开入关的门户,也可以趁机招纳降兵。”
“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先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趁机在夜晚发动偷袭,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不愧是一代名将,看来刘邦和张良有的头疼了。”
薛仁贵却笑着摇头道:“军师这话可就羞煞我了,我不过是占了前人的便宜,而他们却对我们的存在一无所知。”
郭嘉点头表示认同,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是作弊,即使张良走一步看十步,也比不上自己等人提早谋划。
既然这场戏已经开演,薛仁贵自然也要配合刘邦,他派出一队骑兵尾随在刘邦大军的身后。
这队骑兵尾随了大军四五十里地便向武关退去,这一幕自然被刘邦派出的探子汇报给了刘邦。
刘邦听完探子的汇报便明白张良此计成功了一半,只要过了今晚这条计策就彻底成功了。
日落月升,日出月落,月升日落,转眼间两天的时间过去,在距离武关六十里之外的某处山岭间有一支大军安营扎寨,这便是刘邦的大军。
半夜时分,随着刘邦的一声令下,大军拔营而起,在夜色的掩护下向武关杀去。
为了不惊动武关的守军,他们走出这道山岭后便熄灭了所有的火把,大军摸黑前行,速度放的很慢。
按照这个速度他们在黎明之前能够赶到武关,而那个时候正是守了一夜的武关士兵们最困的时候,警惕心也降到了最低。
即使是这些士兵发现情况,等他们发出信号,说不定刘邦军已经占领了城墙。
三十里。
已经入睡的薛仁贵被一阵敲门声惊醒,门外的士兵喊道:“将军三十里外发现敌情。”
“好,传我将令都尉以上将官全部来我府上。”薛仁贵一边穿戴铠甲一边对门外的士兵下令。
“诺。”
由于薛仁贵提前已经提醒过这些将官,因此他们都提前有所准备,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便全部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