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被一句话轻易激怒
生活中,我们总能遇上这样一种人:情绪起伏非常大,就像小孩子一样喜怒无常。开心的时候,似乎美好的未来就在面前冲他们招手;难过的时候,好像全世界都抛弃了他们。这种类型的人总是听凭情绪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在情绪的旋涡中难以自拔。
一位饭店老板因为不满顾客的“挑理”,口舌之余,竟然动手把杯子里的水泼向顾客;夫妻由于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些矛盾,双方互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拿出来嘲讽指责,像对仇人一样抓住对方的痛处攻击;老板听到下属的一句反驳,就觉得自己的权威和尊严受到了挑战,非要处处为难这名下属……
过于情绪化的人容易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大喜大悲,对情绪的操控能力很薄弱。要知道,情绪对人具有无形的操控力。积极的情绪可以让人浑身充满正能量,让人容光焕发;消极的情绪能瞬间让人麻木颓废,周围人也不知不觉间被这种负能量所感染。当一个人完全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时候,他可能会完全对周围美好的事物视而不见,把别人的善言善举当成讽刺挖苦,对别人的需求麻木不仁,把自己当成是宇宙的中心。当一个人不能跟自己的情绪做朋友,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用自己的主观看法去评价这个世界。
从前,有一位好斗的武士向一位老禅师请教天堂和地狱的含义。老禅师品了一口茶,淡淡地说:“你性格乖戾,为人粗野,好凶斗狠,我可没有闲工夫跟你坐而论道。”话音未落,武士气得拍案而起,拔出佩剑指着禅师,瞪着眼睛吼道:“你竟然敢这样无礼对我,看我一剑杀死你!”禅师面不改色,缓缓说道:“这就是地狱。”武士听罢,羞愧地抬不起头来。他万分后悔地向老禅师谢罪:“感谢您的指点,请您原谅我的无知。”禅师微微一笑:“这就是天堂。”
情绪与我们形影不离,但我们总是视而不见。生活中,我们要和很多人沟通交流,这样的“天堂”和“地狱”可能每天都要经历无数次。喜怒无常的人对外界事物过于敏感,对自己内心感受又过于在乎。例如,上班前跟家人的几句拌嘴,挤地铁遇到了没有礼貌的人,一进公司就看见那个让自己十分反感的同事……这些琐碎的小事,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既然这样,情绪起伏比较大的人该如何避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呢?在论及改正之前,首先这类人要能够承认自己情绪波动,接受这个容易悲喜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喜怒无常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在其他方面的失败。例如,某君比较爱计较,容易被别人的话激怒,这意味着首先他要承认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的“短板”才有改正的可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性格,在遭遇外界形形色色的刺激时,不同的人难免在不同程度范围内喜悦、悲伤、激动、愤怒,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情绪容易波动的人也不必把这些看得太过严重。当然,情绪有时会变成一把无形的利刃,阻塞人们的智识,破坏人们的思考,让举止优雅的人歇斯底里、言行失控。老子说,能够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翻开历史典籍,那些名垂青史的人常常是情绪掌控力非常强大的人。
不少人知道这样一句话: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一个正常的人可能因为愤怒而变得疯狂,理智的人知道如何抵御情绪的“暴君”。有一首著名的打油诗《莫生气》里有这样的文字:“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据传,晚清名臣林则徐的脾气比较暴躁。他也深知自己的性格特点,于是在家中高处悬挂了一块牌匾,上书两个大字:制怒。每当林则徐情绪即将失控的时候,他就抬起头望望牌匾,将心中的怒火压下去。有一次,他一怒之下砸碎了一个茶杯,当他看到牌匾后,自己便动手清理了茶杯的残片。
古人有言:主静则悠远博厚,自强则坚实精明,操存则气血循规而不乱,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寿考也。大意是,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心平气和、不骄不躁,就能变得心宽敦厚;能有高远的志向自强不息,则可以坚定不移,聪明伶俐,进退有度,新陈代谢、气血运行就井然有序;为人处世有底线有收敛,持守良好的精气神而不耗散,就不会成为虚浮的人。坚持不懈地做到以上几点,人就能够健康长寿。
不仅我国的思想家这么认为,世界著名成功学导师安东尼·罗宾斯也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是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控。”
情绪便利贴
喜怒无常是一剂毒药,我们不应该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而应当做情绪的主人。努力提升情绪掌控能力,收束自己的心,成功地管理突如其来的情绪,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