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决策心理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70/44618970/b_44618970.jpg)
一人干活不累,两人合作浪费?——社会懈怠现象
奇怪的1+1<2
在19世纪末,法国工程师黎格曼发现,选手在拔河比赛中所付出的努力,仅有个人单独努力之总和的一半。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ACF5D/2380095880983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20-3.jpg?sign=1739170108-PUP7NnO1GyHyDMeOph1dj0iKfnrsOdmH-0-47984fdfa90547c20cebf9aef7c9cd8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ACF5D/2380095880983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20-1.jpg?sign=1739170108-iW5Cz2IiUrd5EZgFh2ZVhcCXgSWgBiml-0-ac61347f1dbea1c5c3c2f1d3b370c39c)
在拉绳实验中,一个人拉绳使出的力气比跟其他人一起拉时多1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ACF5D/2380095880983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20-2.jpg?sign=1739170108-Q2PZpKvX9yZTenpXC7dtr78mBdk4Aj8e-0-3c7b36f367bf4d870459abd42e8c6cf8)
在一项喊叫和鼓掌的实验中,6个人一起尽全力叫喊和鼓掌的声音小于1个人单独发出的3倍音量。
社会懈怠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ACF5D/2380095880983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21-1.jpg?sign=1739170108-zJNlEFKXkTV7ZhaeKYPZrGYBAHb90Cg6-0-218c1518bf219b737e9c77fc49ff2ff3)
在集体作业中,如果不对个体的成绩作单独评价,那么就会引起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
提高积极性
研究者发现,在集体作业中,如果采取对个人行为进行单独评价,或者将个人的努力与奖励挂钩的方法,那么就会有效削弱社会懈怠,提高人们的积极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ACF5D/2380095880983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21-2.jpg?sign=1739170108-LzBgYYPFIrcs0ceAOi0lTEnkFC2xI8I9-0-35dfd1e62b1167ddeb2e50d84bd162b5)
“嗨,请让我搭个便车!”
作为社会性动物,大多数人都会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当其他人在场时,由于评价顾忌的作用,人们会努力表现;但在集体作业时,由于他人不会对自己单独做出评价,或自己无须单独为某件事负责,人们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小,从而导致搭便车现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ACF5D/2380095880983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22-1.jpg?sign=1739170108-xPrRNdoe361vw5cfM3kv7l3e4ZW8L83t-0-bcbac2c35c5e89020353910870e6be70)
搭便车
搭便车理论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由于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因此,总会有一些人不付出任何成本,却坐享他人之利。
干掉懈怠,只需一点刺激
(1)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参与度高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ACF5D/2380095880983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23-1.jpg?sign=1739170108-dkotXuzZ9002cyfIuksxSlh5f4lD6xKx-0-34188bfe0a330cebe4a02d4beab3f13d)
(2)当群体成员是家人、朋友,或彼此相互认同时,群体凝聚力就会增强,懈怠就会减少。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ACF5D/2380095880983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23-2.jpg?sign=1739170108-vSXgKdPzlxShVCv1I7jUcouvWPdZOuru-0-e2273f401e8e147fb35627732e4af739)
Epilogue
结语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在童年时代,很多人都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而成年之后,人们却不知不觉成了三个和尚中的一个。
为什么一个和尚跟两个和尚时都有水喝,三个和尚却没水喝呢?社会心理学家的解释是:这都是社会懈怠效应惹的祸。
社会懈怠现象的最早发现者为心理学家黎格曼。19世纪末,黎格曼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拉绳实验,在实验中,他用巧妙的方法测试了被试在一个人单独拉绳、3人一组拉绳、8人一组拉绳这三种情况下出的力。按照社会助长的观点,人们应当在8人一组时出力更多,但黎格曼却通过实验,发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被试在单独拉绳时用力最多,3个人一起拉时用力明显下降,8个人一起拉时人均用力竟不到单独拉绳时的一半。
除了黎格曼,其他社会心理学家也在很多领域发现了社会懈怠现象。研究者们通过心理学实验,认为社会懈怠之所以会发生,跟评价顾忌的减小有着密切关系——当人们无须单独为某件事负责,或他们的努力程度不会被单独评价时,就会产生搭便车的心理,从而发生懈怠。
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尽管人们通常都会发现团队工作中存在社会懈怠现象,却没有人承认是自己制造了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