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而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
A.属于故意犯罪
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意外事件
2.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乙杀死,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此案中,甲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3.青年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
4.甲给机场打电话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机场立即紧急疏散乘客,对飞机进行地毯式安检,3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航班秩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14.卷二.单.1)
A.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B.为防范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
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D.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
5.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16.卷二.单.1)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6.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16.卷二.单.2)
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 关于犯罪故意,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打算与乙谈判失败后杀死乙,但双方尚在讨价还价时,甲枪支走火致使乙死亡的,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甲欲炸死乙,遂向乙的宿舍投掷炸弹,致使乙死亡、丙重伤的,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属于想象竞合犯
C.甲持铁锤杀乙,但未砸死乙,遂掐乙的脖子,致使乙窒息死亡的,甲仅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一罪
D.甲认识到皮箱内装有假币、要么装有毒品而将其藏于家中,事后发现皮箱内装有毒品的,甲仅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2.甲看到一辆自行车框里有一提包,就乘人不注意时,将包顺手拿回家。该包里有300元。甲的行为属于:( )。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犯罪
B.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C.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偷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D.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
3.《刑法》第246条[1]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12.卷二.多.51)
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侮辱”“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4.强奸罪的实行犯限于“男性”,这一要素属于( )。
A.客观性犯罪构成要素
B.规范性犯罪构成要素
C.不成文的犯罪构成要素
D.必要要素
5.《刑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构成属于下列哪些分类?( )
A.简单的犯罪构成
B.复杂的犯罪构成
C.选择的犯罪构成
D.复合的犯罪构成
6.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以杀人故意用铁棒将刘某打昏后,以为刘某已死亡,为隐藏尸体将刘某埋入雪沟,致其被冻死。甲的前行为与刘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B.乙夜间驾车撞倒李某后逃逸,李某被随后驶过的多辆汽车碾轧,但不能查明是哪辆车造成李某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C.丙将海洛因送给13周岁的王某吸食,造成王某吸毒过量身亡。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D.丁以杀害故意开车撞向周某,周某为避免被撞跳入河中,不幸溺亡。丁的行为与周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三、简答题
1.决定行为社会危害性轻重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3.记述性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的区别。
4.简述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的区别。
四、论述题
论述犯罪的一般概念与犯罪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