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哈佛的人都是自信满满的
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它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成功的硕果不会结在缺乏自信心的树上。
世界上有无数的失败者,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强的自信心,他们对事情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其实,他们体内明明包含了成功的因素,却被自己硬是驱逐出了自己的身体。
无论你陷于何种穷困的境地,一定要保持你那可贵的自信力!你那高昂的头无论如何不能被穷困压下去,你那坚决的心无论如何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屈服。你要成为自信的主人,而不是自卑的奴隶。
身在哈佛就要变得更优秀
为什么那么多聪明灵慧的大学生挤破了头、拼了命也要进哈佛大学?
看一看从哈佛大学走出来的人,一切就都明白了。哈佛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才基地,在美国两百余年的历史中,有八位总统出自哈佛,参议院、众议院之中的政治家更是不可胜数;除了政治人物,在经济、社会、法律、艺术、学术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哈佛培养出的引领风骚的人物。单就诺贝尔奖一项,哈佛是全世界所有大学中获奖最多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学术力量都无法与哈佛相比。
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一直是华尔街的抢手货,学生还在学校时,聘书就早早在握。名满美国的那些大法官和大律师很多都是出自哈佛法学院。当然,哈佛还有一批对美国价值和人文精神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思想巨擘,如爱默森、威廉·詹姆斯、桑塔亚那、梭罗等,哈佛的精英群体历来是美国社会最具主宰性的力量。美国人通常会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与其说是哈佛的历史早于美国,还不如说是哈佛创造了美国,是哈佛的精英们主宰着美国的成长。
比尔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小镇,他是镇上唯一考入哈佛大学的男孩,亲友都为他能有幸到哈佛深造感到自豪,比尔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可是一进入哈佛校园,比尔却有了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为什么呢?因为他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和精英”,个个都有很厉害的特长、个个都充满自信,在班级里也不乏一些马术表演冠军、小提琴演奏家、橄榄球队队长、出版过几本专著的作家等多才多艺的学生。比尔感觉自己在原来小镇上拥有的光环一下子消失了。他甚至还为自己的身材和相貌感到自卑。
但是,这种情绪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因为他很快又为自己树立了自信:“我相信,哈佛大学招收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既然哈佛大学录取了我,说明它对我充满了信心。我有能力让哈佛录取我,就一定有在这里追求成功、实现自我的能力。”
伊莉莎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女学生,在她准备起程到哈佛大学前,她同乡的人特别是她的同学,都为她能到哈佛上学而感到无比自豪,她自己也庆幸能有这样好的一个机遇。可是,到哈佛后,伊莉莎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就有一种自己越来越糟糕的感觉。她在哈佛大学过得一点都不快乐,可以说是很辛苦:她上课有时候听不懂,说话还带土音,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事她却一无所知。她长相一般,身材瘦小,多年以来唯一的精神优越感就是她的学习十分出色。可眼下,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林高手”,她已再无优势可言。这彻底打破了她多年的心理平衡点,使她陷入了空前的自卑和焦虑中。
比尔·盖茨在刚刚进入哈佛后为自己的数学天赋和成就而自豪,但不久之后他就发现,在群英荟萃的哈佛大学,竟有人比他还有数学天分,这曾使他甚感沮丧,从此他把研究的方向转入了计算机领域。
……
从这些例子你就会看出,在不同的压力环境下人的自信度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往往无意中会把自己放在所处环境中,通过自己与他人比较而获得对自我的评价,从而产生自卑或者自信。在哈佛也是如此,从曾经的地方骄子,到毫无优势的隐形人,这样的变化往往会给哈佛新人带来较大的心理落差,产生自卑感。但是哈佛人毕竟是哈佛人,假如还没有尝试就先被自己打败,这样的人是不配进入哈佛的,所以,他们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自卑的压力变为行动的动力,“赶快追上来,一定要变得更优秀”就成为他们的座右铭,人生新的起点就这样开始了。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很多哈佛人会意识到,有时候你永远无法超越别人,或者说,你不可能比所有的人都优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兴趣、方向、目标,大家努力、成长的方向是不同的。因此,他们要思考的问题就不再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如何让自己胜出,而是要认清自己,找回自己,独立地发展自己。当一个人不再与别人比较,而是自己与自己比较,把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比较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更坚强的自信;当一个人不是把比别人更优秀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而是把个人自我价值与理想的实现作为人生进步的动力时,这个人就有了更为真实的自信;当一个人不再以别人作为参考来评价自己,而能够客观地、理性地看待自己,能够在肯定的评价中获取积极的动力,在否定的评价中拥有自我修养的意识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更成熟的自信。
其实,不管是哈佛人还是其他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关键是个人的素养能够帮助个人对自己、对人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唯有那些肯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人才会因不停止思考而接近真理,最终成为真正自信、成功的人。
哈佛教导学生强化自己的优势
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里也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关键是要找到并发展自己的特长、强项。
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从中国招了七位学生,而且都是全额奖学金,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七位学生几乎每个都在艺术上有突出的才能,其中两位同学钢琴是国内考级前几名,其中还有一位同学曾是影视演员,但只有一位同学是全国英语比赛第二名。其中一位同学说,是艺术教育促成了他后来的成功,因而幸运地被哈佛大学录取。
在美国,越是顶尖名校越号称是培养“领袖人才”,而不是造就“书呆子”,因此录取学生还要看学生是否在其他方面展露出能力和才华。
哈佛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很看重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例如你会弹钢琴、会拉小提琴、会打篮球甚至是会唱歌,都能受到哈佛的意外青睐,因为哈佛尤其欢迎那些多才多艺且性格活泼的学生。
在哈佛,有可能在一个小班里,竟有核潜艇指挥官、奥林匹克滑雪运动员、马术表演冠军、专业舞蹈家……哈佛的学生不管背景如何,每个人都有某种独特的东西。
在哈佛,评估学生的才艺特长时,最受青睐的是体育特长。众所周知,美国是个体育大国,美国人普遍热爱运动,学校也一贯鼓励学生在体育方面发展。名牌大学如果没有在体育竞赛中能获胜的校运动队,可是件丢脸的事。因此对体育人才,学校会降低对其学业成绩的要求,甚至颁发优厚的体育助学金吸引他们前来。一个美国女生报考哈佛大学,被顺利录取,除了她的成绩不错之外,还因为她是学校女排主力,而该校女排则是全州冠军。此外,艺术、表演等方面的特长也会获得认可,但这不是指你学过几年绘画或弹过一阵钢琴就行的,而是需要你递交高水准的作品和获奖信息。
为什么特长、个性、才艺在哈佛如此受到青睐呢?哈佛认为业余的兴趣爱好、特长不仅不会影响正常对知识的学习,反而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有助于提高人的综合素养。
哈佛教授教导学生,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特长,令其更为明显,这样才能脱颖而出。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力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分为七种,即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七种智力,只是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尽管每个人并非在每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是每个人总有一个方面是最佳的,人人都潜藏着自己的智力强项,至少是相对的强项。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聪明程度的问题。学校里也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都有可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做出成绩,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精英。
因此哈佛特别强调其学生,首先要能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的特长、强项;其次就是在该方面有特别的兴趣,能给予其特别关注,甚至是有所成就。
有志申请哈佛大学的人在申请短文中,一定要体现出你的爱好、特长、强项。可以是你很有领导力,可以是你很有爱心,可以是你能在逆境中不屈服。总之,一切可以作为凭据证明个人能力、特长的事物,都可成为踏进哈佛的助力。
哈佛的生源都是精英,而且这些精英天生都具有精英意识。所有来哈佛的学生都会有这样一种价值观:你既然来到哈佛这所最好的学校,你就是最棒的!你的任务就是每天努力成为最优秀的!同时,在这里和太多出色、伟大的人物在一起,即使是个来自三流学校的人也会受到感染,自觉要求自己成为比别人更优秀的人。
积极地挖掘自身的潜能
发掘自己的优点不容易,但你自己必须有信心,谁都帮不了你,一切全靠你自己。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帮助你确信这一点。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几英亩的土地,靠着辛勤的劳作,日子过得很不错。但他不知从哪里听说,如果能找到土地下面埋的钻石的话,那只要抓一把就可以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那块土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埋有钻石的地方。他走到了遥远的异国他乡,但最终未能发现什么钻石宝地。一晃15年过去了,最后,他囊袋空空,一贫如洗。一天晚上,他来到海滩,在绝望中自杀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农夫这块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石头,他拾起一看,原来是一块钻石。就这样,在农夫为寻钻石而舍弃掉的土地下面,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见过的最大的钻石矿藏。
这个故事告诉你:财富只属于自己去发掘的人,你拥有自己的“钻石宝藏”,它是你的潜力和能力,它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应该尽力去挖掘自己的“钻石宝藏”——优点,使你的人生放出异彩。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无穷无尽的潜能。每一个人的内部都有相当大的潜能。爱迪生曾经说:“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我们自己大吃一惊。”
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无穷的潜能,而我们独特的优势就潜藏在我们的潜能之中。只要我们能够自立自强,积极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我们就会钓到成功的“大鱼”;我们就会冲天一飞,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伟大!
歌德这样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那些富有经验的园丁往往习惯把树木上许多能开花结实的枝条剪去。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使树木能更快地茁壮成长,为了让以后的果实结得更饱满,就必须忍痛将这些旁枝剪去。否则,若要保留这些枝条,那么将来的总收成肯定要减少数倍。
那些有经验的花匠也习惯把许多快要绽开的花蕾剪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花蕾不是同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吗?花匠们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后,可以使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其余的少数花蕾上。等到这少数花蕾绽开时,一定可以成为那种罕见、珍贵、硕大无比的奇葩。
哈佛教授教育学生说,做人就像培植花木一样,与其把所有的精力消耗在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所有精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肯定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
拥有一种专门的技能要比有十种心思来得有价值,有专门技能的人随时随地都在这方面下苦功求进步,时时刻刻都在设法弥补自己的缺陷和弱点,总是要想到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而有十种心思的人就不一样,他可能会忙不过来,要顾及这一点又要顾及那一点,由于精力和心思分散,事事只能做到“尚可”,结果当然是一事无成。
挖掘潜能就要找回自己的天赋。1845年,罗丹刚满五岁,由于他过人的聪明,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稣教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
一次,在餐桌上,罗丹发现父亲脚边有一张纸,他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坐在他旁边的哥哥发现罗丹趴在地上,叫道:“罗丹,你不吃饭趴在地上干什么呢?”父亲一看趴在自己脚边的罗丹,也忍不住吼了起来:“站起来,你这个鬼东西,吃饭不好好地吃,看我怎么收拾你。”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更生气了:“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是在干这个!”父亲非常生气地把罗丹打了一顿,而且当场让罗丹保证从此以后要好好学习,不再画画了。
从此,罗丹虽然在家里不敢再用包装纸明目张胆地画画了,但是在外面——不管是在马路上还是在墙上,他每天都要画上几笔。
九岁的时候,罗丹的学习成绩还是不见好转。父亲把他送到了叔叔在乡下开办的学校去读书,罗丹在乡下住了四年多,在那里,他的绘画天赋让老师们都感到震惊。
看他学习仍然没有进步,父亲开始对罗丹失去了信心,决定把这个成绩一点也不好的孩子送去工作。“我看你再学也是一样,快去找一份工作吧!免得我一天天白养着你。”“不,我要学画画。”“学画画,谁拿钱送你去学,那东西以后能混饭吃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罗丹考上了一所工艺美术学校,素描老师看了罗丹的习作后,非常高兴,并且很耐心地给他指导。
素描课结束以后,就该上油画课了,然而失去家庭支持的罗丹无法支付这“昂贵”的学费,颜料和画布都需要钱,罗丹从哪里去弄这一笔钱啊?万般无奈之中,罗丹只好学习雕塑,因为雕塑的材料无非是木头和泥土,并不花钱。
最后,我们知道,罗丹终于成了继米开朗琪罗以来欧洲最有成就的雕塑艺术家。
每个人自出生以来,身体中都隐藏着一项最特别的天赋。然而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项天赋没有被发现;另一方面由于强权的存在,包括父母对子女的专制,而导致太多的天才被扼杀。
在这个世界上,毕竟普通人占多数,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善良、真诚、勤奋,而这一切,也正是一个人立世的资本。因此,不要低估自己,学会宽容自己,接纳自己,就会充分挖掘出自己潜在的能力,从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赶走自卑,相信自己
2011年11月,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召开了一次关于自信的研讨会。其中有一位大约27岁的年轻心理学博士,他是这样开始他的报告的:
“我是一个享有特权的人,我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从不会为了钱而发愁,我和兄弟姐妹们度过了幸福的青年时代,至今我们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有忠实的朋友,很早就周游了世界,就连在哈佛上大学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困难。两年前我开始研究自我价值感,原因嘛!可能听上去是个怪论,但就是因为我的自我价值感确实很低。”他冲着观众笑了笑,补充道,“但我相信我会渐渐好起来的!因为一旦你信赖自己,就会懂得生活。”
报告人以其坦率、开放的心态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此时,又有谁会不了解那种恐惧和缺乏自信时的迷惘呢?它们曾困扰我们的学习,并持续影响到我们成人后的生活,看来,每个人——无论他多么有天赋,多么有特权——都必须在踏入学生生活时重新找回自信。
成功者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他们无不对自己充满了极大的信心,无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那些没有做出多少成绩的人,其显著特征则是缺乏信心。正是这种信心的丧失,使得他们卑微怯懦、唯唯诺诺。
在哈佛大学,有一个大学生曾被公认是全班最胆小最怯懦的人。同学们都不屑于与他交往。大学毕业挥手告别时,还有许多人预言十年后的相聚他将是失败者之一。
十年很快过去了,他们的相聚如期举行。聚会到高潮,每人依次上台讲述自己的现状和理想,还有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大多数人的现状不如当年跨出校门时的理想,对目前生活满意者几乎没有。
该他上台了,他清了清嗓子,沉着而冷静地说道:“我目前拥有数家公司,总资产上亿元,远远超过当年走出校门时的理想。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我认为离那些我所欣赏的成功者还很遥远。是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投身社会,我一直都很自卑,感觉每一个人都有特长,都比我强。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每一个人的特长,并且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我发现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总是无法赶上所有的人,所以我就一直自卑下去。因为自卑,我把远大的理想埋在了心底,努力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小事;因为自卑,我将所有的伟大目标转化成向别人学习的一点点进步。这样,永远让自己处在自卑之中,我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的动力。”
一个人如果自卑,他就不会有远大的目标,也不会出类拔萃。因此,一定不要沉浸在自卑的泥沼之中,要想办法把自卑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人人都会有自卑感,这种感觉来源于人类根深蒂固的完美情结。每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都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这是正常的,但是这些年轻时的自卑感总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消失。区别在于:有些人早早地甩掉了这个思想的包袱,他们成了较早成功的人;而有的人迟迟不能从自卑中走出来,那么他们旧的自卑尚未消失,新的自卑又出现了。很明显,后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
女演员索菲娅·罗兰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试镜时的情景。当时,摄影师和导演对她说:“你不会太上镜,因为你的胯骨太宽,鼻子也有些长,你要想办法把它弄得短点!”她严词拒绝。执着和自信抵消了他们的挑剔,于是人们才看到今天的罗兰。只有对自己的美貌深信不疑的女人,最终才能让他人相信自己是美的。而追求美,是女人所能获得的最大快乐之一。
1959年,她出演由乔治·库克执导的影片《玫瑰色的嘲讽》。她至今还记得他说过的一句名言:“充满自信的缺陷,远比缺乏自信的美更富魅力。”
如果我们自信能够成功,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增加。我们如果自己心里认定会失败,就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会制定一些人生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我们必须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挫折时,请记住,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充分相信自己,就能等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曾经担任过美国足联主席的戴伟克·杜根,说过这样一段话:“你认为自己被打倒了,那么你就是被打倒了。你认为自己屹立不倒,那么你就屹立不倒。你想胜利,又认为自己不能,那你就不会胜利。你认为你会失败,你就失败。因为,环顾这个世界的成功例子,我发现一切胜利,皆始于个人求胜的意志与信心。你认为自己比对手优越,你就是比他们优越。你认为自己比对手低劣,你就是比他们低劣。因此,你必须往好处想,你必须对自己有信心,才能获取胜利。在生活中,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是,胜利迟早属于有信心的人。”
信心正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换句话说,当你真正建立了自信,你就已开始步向事业的辉煌。
你有自信心吗
信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1960年,哈佛的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学校里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有一次他到一个班级,当场点了一些学生的名,并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说他们是天才,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从此,被罗森塔尔博士肯定的学生不仅自己认为将来一定有出息,连老师都另眼相看。果然不出博士所料,20年后被点名的学生确实比较出色。人们以为罗森塔尔博士有什么特殊的识别“千里马”的本领,于是纷纷向他请教。不料博士说,当年他完全是随意地点了一些学生的名。至于后来他们比别的学生出色,完全是一种心理效应。之后,人们就将这个与心理教育有关的案例及其中的规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潜能的高水平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积极上升式行进,可以想象其积累的效果是十分可观的。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在人才辈出的国家里,在那些伟人、名人身上同样可以找到自信的催化作用,而且在人们周围的优秀人才身上,也不断放射出自信的光彩。
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首先要正确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自信不是孤芳自赏、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它代表一种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乐观情绪,是你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成为成功人士的重要素质。
从人生中几件重要事情上就会看出你是不是一位自信型性格的人。
请你回忆一下自己是如何面对以下这些问题的:
·你是否对自己的出身、家庭、父母特别看重?
·你是否对自己的性别、身高、相貌特别看重?
·你是否对自己毕业的大学、学历、所学专业特别看重?
·你是否对你的上司、同事、朋友特别在意?
·你是否在做某一件事时,对客观条件特别在意?
·你是否对自己的成绩得失特别看重?
·你是否对别人的评价议论特别在意?
·你敢不敢去从事你非常陌生的行业?
·你敢不敢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
·你敢不敢去从事零工资的工作?
·你想过自己当老板吗?
·你想在业绩上永远是第一吗?
·你能不能上门去推销一件产品?
·你失败过10次,第11次还去做吗?
·你敢不敢辞去现在这个稳定但没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这类问题还有很多,但通过上述问题就可以看出你是不是有自信心的人,同样也可看出你是不是一位自信型性格的人。如果你对前七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后八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有自信心的人。
我们一定要深深地坚信,心理训练中的自我暗示、自我肯定技巧对我们是有用的、有力的,它必会促进我们改善自己的身心,它必能通过坚定的肯定性表达反馈到我们的头脑中,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导致我们在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指示下,产生我们真正盼望的自我改进与自我完善。多诵读下面这些话吧:
·我建立了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
·我的思想和行动切合实际。
·我善于为自己设立目标。
·我设立的目标必能实现。
·我善于描述自己的成功经历。
·我善于构筑积极、健康、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
·我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智与能力。
·我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总能发现自己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我总是对生活充满感激之心。
·我总是随手记下自己的灵感与想法。
·我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我是自己思想和行动的主人。
·我以平和的态度处理生活中的矛盾。
·我与众不同,我敢作敢为。
·我善于在生活中寻找积极的因素。
·我是一个行动积极的实干家。
·我富有竞争精神,敢于面对挑战。
·我每天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我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乐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
·我从容不迫地对待生活。
·我珍视自己的存在价值。
·我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我善于克服自己的消沉与软弱。
·我善于正确分析产生挫折的主、客观原因。
·我既有远大的理想,也能踏踏实实地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