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陪孩子写作业:21天习惯养成训练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不会管理时间,再好的方法也没用

4.1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讲信用”?

案例:“得寸进尺”的鹏鹏

鹏鹏二年级,平时在家也挺有规则意识。当然除了在玩乐高的时候。

妈妈认为鹏鹏拼乐高的时候没有时间观念且不讲信用——每次都不愿意按照约定的时间结束拼乐高,经常耽误做作业的时间。

比如,约定拼1个小时乐高就要开始学习,也和妈妈一起定闹铃。可是每次时间一到,妈妈过来收乐高,母子俩就会有一场“战争”。

鹏鹏想“得寸进尺”再拼一会,妈妈觉得规则不能破,所以“寸步不让”。这种僵持不下经常让妈妈不知如何是好,还耽误了作业进度。

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难题?

计划玩半小时手机游戏,时间到了却不愿停止;

计划看30分钟动画片,时间到了却不愿关电视;

计划1小时内完成作业就可以去游乐园,可是磨磨蹭蹭拖成2个小时,按规则不去游乐园了,可是孩子大哭大闹……

一句“没时间观念”“不讲信用”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还要看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原因主要分两点:

①不认识时间;

②家庭规则薄弱。

4.1.1 认识钟表就是认识时间?

钟表是读数,时间是长短,概念完全不同。

很多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都已经可以轻松识别石英钟的表盘和电子钟的读数,他们可以快速说出时针和分针目前代表几点钟。可是如果你继续问:“5分钟有多长。”可能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所以认得钟表不一定真正认识时间,人们通常把对时间长短的认知和能把事物合理排序的能力叫作“时间知觉”。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检测孩子的时间知觉呢?

我们可以和孩子面对面坐好,玩一个游戏:

利用秒表或手机计时功能测试孩子对5秒、15秒、30秒和60秒的评估准确度。开始前家长先告诉孩子:“当我喊开始的时候,你心里默数X秒的时间(‘X’代表你定好的秒数,时间越久难度越大),时间到了你就喊停。”然后开始计时。当孩子喊停的时候暂停秒表,看孩子估计的时间是否准确。

经过多次练习并让孩子用手机或者秒表体验一下1秒具体有多长,然后多次测量孩子自己的估计时间和秒表的误差。误差越小,说明孩子的时间知觉越准确。

一开始,这个游戏可能会玩得很糟糕,你会发现孩子对时间的长短并没有真正的认知。

那么,如果孩子没有真正认知时间,我们定的闹铃也就形同虚设,孩子仍然不会把握时间。

时间知觉是一种经验和技巧,家长可以通过对孩子科学的训练来提升这项技能。

4.1.2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下面给出几个简单的方法培养孩子有更强的时间观念,不拖拉。

案例:关于电视的“战争”

每次妈妈和妞妞的关电视都是一场“战争”。

每次看电视,妈妈都会与妞妞约定关电视的时间。比如,妈妈告诉妞妞只能看1个小时,妞妞答应并定好了闹铃。于是妈妈坐等1个小时,闹铃一响,立刻过来告诉孩子:“好了,时间到了,我们要关电视了。”但妞妞却总是表现出很惊讶,不相信那么快就到时间了。不愿意接受、激烈反抗。

妈妈也很生气,不能接妞妞总是这样的“不讲信用”。但这个战争一直在家里“无限循环”且毫无进展。

1.三点提醒法

所有人面对状态的转变其实都需要“缓冲”。分手、结婚、生子、换工作……孩子也需要“缓冲”,可能还要更久一点。

当你要求孩子忽然从一件事物转移到另一件事物上(比如关掉电视去睡觉),孩子大多会因为没有缓冲而表现出不适应。

你可能会不服气:“不是定好闹铃了吗?这还不算心理建设和缓冲?”

爱因斯坦曾向大学生们介绍时间的相对论时说:“当你坐在滚烫的火炉上5分钟,你可能以为是1个小时;但当你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约会时,坐在长椅上1小时,你可能以为只过了5分钟。

人对时间的认知是很主观的,尤其是孩子。

一方面,孩子对时间认知并不准确,不一定认可“闹铃的时间是准确的”这样的事实;另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有限,沉浸在动画片剧情里时,时间是相对短暂的。所以如果没有更多缓冲的话,孩子对闹铃和你都可能是不服气的,甚至会觉得你和闹铃在搞“合伙欺骗”。

所以,在约定的时间段内,我们不仅要在最后的时间节点上告知孩子“时间到了”,还要在之前多次提醒,让孩子逐渐意识到“时间快到了”,给孩子更充分的“心理缓冲”。

我们需要在下面3个时间点提醒孩子:

①时间过了三分之一。

②时间过了一半。

③离结束还剩2分钟。

比如,我们跟孩子约定30分钟之内做好一张数学自测试卷。可以在10分钟的时候、15分钟的时候和28分钟的时候分别提醒一下孩子,这样孩子对时间的判断将会更加准确。

其他时间不用提醒,也最好不要打扰孩子,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具体指针法

前面章节已经讲过,学龄前的孩子喜欢具体的指引,不一定能理解抽象的提醒。

“半小时做完试卷”的命令对孩子来说可能太抽象,更具体的告知应该是:给孩子看下时钟表盘(如下图),并告诉孩子黑色长一点的分针(下图画圈处)指到“12”就说明时间到了。

也许,即便如此,孩子一开始可能还是很难接受。下一个方法可以做一个过渡。

3.沙漏法

时间是一点点流逝的,但是到底是怎么“流”的呢?这很难用语言表达。

在写作业或者学习的时候,在书桌旁放一个沙漏,利用沙子一点点漏下去的直观表象可以让孩子明白时间流逝的概念。

我在咨询过程中,也常跟孩子玩一些有时间限制的游戏。孩子们喜欢在游戏中问我:“还有多少时间?”沙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剩多少时间=还剩多少沙子。根本不需要向孩子去额外解释时间的概念。

沙漏是常见物品,互联网或礼品店都能买到。家长可以购买多种时间设定的沙漏,方便我们不同时间长度时匹配使用。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刚开始接触沙漏时孩子们往往会非常好奇,所以多让孩子玩一下沙漏,消除好奇心很重要。不要在孩子第一次接触沙漏的情况下就直接放在书桌上,相信我,孩子一定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作业上,而是会想方设法去摆弄这个新“玩具”。

上面的方法能够让学龄前期儿童很好地认识时间,直观感受到时间。但仅仅认识时间就可以让孩子很好地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吗?显然不行。

没有良好的家庭规则,锻炼孩子的自主管理时间能力,孩子照样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