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好品格的养成,品格教育即教授美德、培养德性的有意识的努力。
——托马斯·里克纳(Thomas Lickona)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现代社会的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对道德教育领域的蚕食和渗透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美国道德教育的“去道德化”“核心价值缺位”和严重的“品格空场”。面对学校道德教育在现代性图式中所遭遇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以及暗含在西方整体道德教育危机背后的品格教育合法性危机,美国一些有识之士浓墨重彩地倡导和实践品格教育,这为美国道德教育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美国品格教育经历了自身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注重传统价值观的灌输式的品格教育权威主义时代,演变为经过理性反思之后对品格教育权威主义时代的质疑乃至抛弃,再经过反思回归到对核心价值与核心品格的认同时代,这是一个从起点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的品格教育的复兴过程。《周易·复卦》有言:“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高尚的品格凝聚着的人性光辉,体现着人之为人的高贵和尊严。从个体层面来说,品格是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基石,品格有多好,生命的幸福和成功、意义和价值才能走多远;从国家层面来说,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直接与这个国家国民整体的品格水平息息相关,因为每一种真正的品格,如勤劳、诚信、正义、自律,都渗透在这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发展体系中。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不仅需要看不见的市场之手,也需要看得见的道德之手、品格之手。因此,品格和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今世界各国,包括美国,为了尽可能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增进青少年参与公共生活的公民品格水平,都在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品格教育,并试图在相互借鉴中探寻到能走出品格教育困境的有效路径。
作为21世纪美国公共学校最具前瞻性和最普遍的道德教育形式[1],品格教育正在成为西方道德教育研究的显学,而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当代美国品格教育表征着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德性传统的“德性—品格—习惯”的教育理念,重视自启蒙运动以来一度被冷落的德性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主张重振品格和品格教育的尊严,以此弥补由放任的个人至上的自由主义和过于膨胀的个人主义对于熔铸责任和使命的公共社群精神造成的破坏。面对由全球化和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剧烈社会转型期引起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道德滑坡现实,有着悠久西方历史文化积淀和秉承西方道德教育传统的品格教育走向现代复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1.当代品格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不可逆转地消解了那种脱离经济基础去抽象谈论品格的宏大叙事基础。品格教育正在也必须从缥缈的天上重新回到坚实的现实生活大地。全球化时代和多元化时代已成为各国进行品格教育的基本环境。品格教育绝非可以悬置于生活世界和整体道德教育历史图景之外的固有的抽象物,无论是品格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勘定还是品格教育过程和方法的选择,整体品格教育的各个向度都折射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印记。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品格教育正在进行强势的复兴和崛起。这其中既有基于重视人的德性养成的德性伦理(Virtue Ethics)复兴的理论背景依托,又有纠正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道德失范和道德滑坡的现实努力。
我们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品格为何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必需?品格教育不是对于人性的束缚,而是对于人性光辉的彰显和发扬;品格教育的旨归不仅仅是抑恶,更是扬善。品格教育不等于一系列让人窒息的纪律教条,品格教育高扬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和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尊严和价值。品格教育所重视凸显的品格范畴既是指引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钥匙,也是我们对复杂社会生活进行道德审视和伦理反思的重要基石。“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大学》)有了厚重德性的品格的人生基础,人生才能厚积薄发,根深叶茂。
品格是基于人善良之天性的内在于品格主体并彰显人性光辉和人的伦理维度的稳定的精神倾向。品格以个体个性的呈现方式体现人的社会性。美国品格教育以其鲜明的个人主义特点表征其内隐于个人主义之后的品格社会性,是现代性范式下致力于培养公民素质的道德教育的一种积极尝试。对品格教育的思考和对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不只是一个操作性或技术性的小课题,而是直接关涉对于道德教育基本范式的思索、对于品格教育在心理维度上从消极心理到积极心理路径的超越,以及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对于人性、实践理性乃至对于信仰的生命超越性向度的深刻反思。美国品格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单纯依靠规范伦理中的功利主义、义务论原则,是无法为现代人提供走出现代道德教育困境的有效路径的,德性伦理主张的德性和情感结合的品格教育方法,则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出路。“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凝聚德性伦理智慧的真诚的仁是建构一切外在道德规范的基础。
2.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导致的道德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对美国道德教育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后果,而且这种后果具有现代性视域下的相对普遍性。现代社会的道德共识困境所呈现的公德与私德的分离,以及个人主义的过度膨胀,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因为缺乏良好品格教育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美国为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如价值衰退、权威丧失、极端个人主义、青少年失范等)而推进的品格教育,对于我国有效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正如康德(Immanuel Kant)所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2],也如赫尔巴特所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3]但如何有效进行道德教育,我们还需要认真探索,其中包括学习和吸收美国品格教育界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完善我国品格教育有效育人的方法。
3.道德教育在应然层面需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但在主客、灵肉、心物二元对立的注重灌输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里,往往是孤立地进行的。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为了提高道德教育整体的有效性,“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仅需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中的积极营养,而且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主动地借鉴和吸收美国品格教育中的有益因素。应该说,经过两百多年的不懈探索,美国品格教育在融合品格教育的知、情、意、行方面是做得颇有成效的。正如美国的SCANS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青少年要让自己成为现代社会中的合格公民,必须要具备认知与技能、情感和价值、意志和行为三大方面的素质,必须注重情感和意志在品格教育中的重要性。因为无论是仁善、同情、宽容,还是怜悯、关爱、诚实,都需要在涵盖实践理性的同时渗透品格情感;同时,决断、魄力、坚持、自立和自律等品格的实现和践履则都需要有坚强的品格意志作为支撑。
面对着21世纪信息爆炸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品格越来越渗透着浓厚的认知层面的实践智慧维度,因此,集中体现品格认知之维的沟通意识、信息处理和信息判断能力、全球视野等在品格教育的视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纠正了品格教育在认知层面深刻性不足的缺陷;此外,在美国品格教育的视域中,知、情、意、行的统一还不仅仅限于单个的品格范畴内部,而且拓展到了品格范畴之间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美国品格教育不再只是将人看作可以被现代性道德困境碎片化的支离破碎的功能组合体,而是将人视为知、情、意、行统一的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4]把道德教育从重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而轻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践履、行为习惯养成的片面模式中纠正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使道德教育恢复了其应然层面的本质。品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身心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
4.品格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幸福的特质,是蕴藏在人性深处的一种渴求达到马斯洛(Maslow)所说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之境的原动力需求。品格和品格教育将道德教育复归人的本性,是对被偏见和成见扭曲了的不够完善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一种积极扬弃,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统合个体善和公共善、个体对品格的追求和社会整体对品格的追求之间的关系。
要在德性之后的现当代培养出马克思(Marx)所说的摆脱了人役和物役并尽可能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道德、有理想、有品格的完整的人,就必须将注重宏大叙事但容易流于空疏的灌输、说教式的道德教育从悬置的抽象之境拉回到厚重的生活世界。这就使注重现实生活和道德情感培养的品格教育有了复兴的可能。针对品格教育的微观范畴研究,有利于使道德教育回归到生活世界中来,也有利于克服道德教育教条化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美国品格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体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品格是源于生活世界并终究要用来指导人的现实生活的;品格不是脱离现实、只能让人孤芳自赏的奢侈品,品格必须走向生活,而且这种生活不是苦行僧式的、压抑或消解人性的痛苦的生活,相反,品格和品格教育必须促进和增益人们的幸福生活。正如弗兰克(Frank)所指出的那样:“道德具有推进个人良好生活之功能,而不是无端干扰它。道德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并非人为道德而存在。”[5]为了恢复品格教育源于生活世界的本质,也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性背景下品格和品格教育建构个体和人类总体幸福生活意义的超越性功能,我们非常有必要大胆地借鉴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智慧。
(二)选题的意义
1.选题的理论意义。要把握现代乃至后现代背景下的品格教育规律,我们需要借鉴世界各国在探索有效品格教育方法之路上积累的种种经验和教训,这对探索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品格教育之路将会颇有益处。由于承袭了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德性伦理,美国品格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统合了品格的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践履维度;同时由于吸收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心理学的最新成果,美国品格教育更加关注幸福,直面尊严,也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对人性潜能和优点的尊重,因而取得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长足发展。可以说,美国品格教育在其伦理基础上,相当程度地实现了德性伦理和包括后果论和义务论在内的规范伦理的相得益彰,而这也正是美国品格教育颇富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社会剧烈的转型期,品格问题日益与其他种种的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试图依靠单纯的象牙塔式的品格教育已经无法为品格教育本身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而对品格教育的研究也要适当跳出就品格教育谈品格教育的单一狭窄视域,要融合包括德性伦理、积极心理学、教育学等在内的多学科成果。
无论美国品格教育在品格教育主题、品格范畴、品格问题域、品格教育范式、品格教育结构等问题上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品格教育存在着怎样的差异,也无论其在资本主义背景下在重新阐释和践履古老的品格教育思想时存在着多少的内部分歧,中美品格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关注的首要问题不是品格教育在认知层面的理性逻辑,而是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命运和幸福。经由中美品格教育的比较性研究,我们可以开拓出品格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和新境界。
2.选题的实践意义。作为被工业化社会和现代性图景直接催生出来的一种具有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品格教育模式,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现代性社会的重大变迁已经给我国传统的扎根于儒家伦理的品格教育传统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如何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个人品格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性的吸收和借鉴异域品格教育中的经验和教训,使之适应我国新时期的诸多已经变化了的实际并为我所用,便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有效的现代品格教育体系所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Google上搜索Character Education的词条可以找到约991001000条结果,这可以从侧面看出国外对于品格教育的重视,事实上,品格教育已经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道德教育运动。
现今所说的美国品格教育,实际上主要指的是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兴起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其实,要探究美国品格教育的总体面貌,还需要适当回到美国品格教育的传统——旧品格教育时期。
早在20世纪初,弗兰克·沙普(Frank C.Sharp)就撰写了《品格教育》一书,顾名思义,该书在总体上阐述了品格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并难能可贵地总结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品格教育方略,如已经成为美国品格教育传统经典的讲故事的方法和读经典的方法。之后,玛丽·哈维兰德(Mary S.Haviland)又于1921年撰写了《儿童期的品格训练》,该书直接针对儿童,阐明了品格教育早期训练的重要性,这为之后的科尔伯格(Kohlberg)的道德推理训练必须分为若干个阶段的想法提供了有益借鉴。到了1928年,埃尔文·菲西伯克(Elvin H.Fishback)又撰写了《初级学校的品格教育》一书,该书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学校和老师在引导孩子进行良好品格训练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主导性作用。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美国的价值澄清运动几乎放弃了老师和学校在引导学生品格教育中的主导性作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之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六七十年代拉斯(Lars)和科尔伯格所提倡的价值澄清运动和道德认知推理的负面影响,关于品格教育的研究一度出现空白,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复兴才开始有所改观。
由被誉为“美国品格教育之父”(The father of the American Character Education)的托马斯·里克纳撰写的《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和《美式家庭品质教育家长对策》提出了关于品格教育联结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方略,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性极强的品格教育实施方案,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之后的《美国蓝带学校的品格教育——应对挑战的最佳实践》也进一步从美国品格教育在具体学校中的实践角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美国品格教育的鲜明特点。1991年,当时还年轻并已决定将其一生致力于品格教育的托马斯·里克纳撰写了影响非常大的《为品格而教育——学校如何培养尊重和责任的品格》一书,该书旗帜鲜明并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知识的灌输,而是为了品格的养成,以及培养具有良好健全品格的合格公民,这实际上使美国道德教育摆脱了之前的价值澄清运动和科尔伯格等人提出的道德推理运动的消极影响,也在实质上恢复了注重学生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品格培养的品格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这也在实质上让美国道德教育回归到了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德性—品格—践履—习惯”的古典传统品格教育轨道,是名副其实的品格教育复兴运动。而且该书重点阐述了美国品格教育中的两大范畴,即尊重和责任,这就从微观视角开始了美国品格教育注重品格范畴训练和切实道德体悟训练的崭新时代。在书中,里克纳在宏观上勾勒出了融合品格认知、品格情感、品格意志、品格行为的完整品格教育体系。之后,里克纳又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撰文阐述了美国品格教育界著名的高效品格教育的十一项原则(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这就更从原则的高度框定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基本核心理念。此外,大卫·伊萨克(David Isaacs)、本尼加(Benninga)、威廉·基尔帕特里克(William Kilpatrick)、凯文·瑞恩(Kevin Ryan)、爱德华·怀恩(Edward Wynne)、阿伦·洛克伍德(Alan Lockwood)、爱德华·麦克莱伦(Edward McClellan)、霍华德·柯申鲍姆(Howard Kirschenbaum)等美国品格教育的代表人物,也都针对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历史、价值澄清运动、美国品格教育的定义、美国品格教育的要素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出版了一系列的成果。这些成果集中地体现了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如火如荼的形势,在整体和宏观上呈现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基本态势。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成果也有着粗放式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宏大疏空的缺点,缺少对于美国品格教育具体范畴的科学研究。感性的近乎口号式的呼吁代替了对于品格结构、功能、运行机制、范畴、体系的严谨研究,耸人听闻地对于因品格缺乏而导致的社会问题的极端渲染,反而使品格教育承受了其无法承受之重,雨后春笋般的成规模的出版成果基本大同小异,鲜有真正能够深入品格教育实质层面的精品。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对品格教育的渗透使这段时间的研究成果过于偏重肤浅而简单化地介绍品格教育操作程序,而缺乏对蕴藏于品格教育后面的德性伦理和心理学基础的深入剖析。但缺乏深刻理论基础的平面式的对于品格教育的噱头式宣传,使品格教育容易因为逃避深刻而流于成功学式的喧闹,这反而引起了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极度反感。
总体来说,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经历了从最初的如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到之后的基于客观实践效果的深刻的反思的过程。毕竟,品格教育的方法既不是无能的,也不是如有些狂热的品格教育者所刻意渲染的那样万能的。
霍华德·柯申鲍姆就是美国品格教育界具有深刻反思精神的一个杰出代表。他在著作《亲历旅程:从价值澄清到品格教育的转变》中,就以用手术刀对自己的灵魂勇气解剖的精神,深刻反思了其从一个价值相对主义者到坚定的品格教育支持者的转变过程,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品格教育钟摆式的发展历程——从德性伦理的神话到神话的破灭再回到朴素的品格教育之路。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之后,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开始走向了基于反思的精细、辩证、理性的研究。毕竟,作为一种关涉道德教育走向的基本教育范式,需要有深刻的理论支撑;况且,作为一种严肃的道德教育分支,如果品格教育仅仅漂浮于热闹、喧嚣、浮躁的具体实践操作层面,其生命力是无法持久的。因此,21世纪伊始,美国品格教育界的一批富有远见的学者,就开始试图通过深入品格教育的内核,来探究并建构品格教育具有自身学科特性的理论架构和理论元素,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打破品格教育界内部故步自封、闭门造车的封闭式发展的门户之见,积极主动地挖掘并吸收包括积极心理学、德性伦理、社会学、教育学乃至经济学等各个学科的丰富营养来建构出品格教育自身的理论体系。由此,开始了美国品格教育界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围到内核,从单一到综合的研究路径转变之路,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玻考维兹和莎菲尔、梅琳达(Marvin W.Berkowitz,Esther F.Schaeffer and Melinda C.Bier)在2001年著作出版了《品格教育在美国》一书,该书首先突破了之前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等人大而全的罗列品格教育资料的做法,开始从深层探讨要实现有效的品格教育模式所需要的基本要素;玛朵娜·梅菲(Madonna M.Murphy)撰写了《美国蓝带学校的品格教育——应对挑战的最佳实践》一书,此书强调了品格教育实践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在面对21世纪所遭遇的道德滑坡等挑战时有效的品格教育应对方略,内容翔实,案例清晰,这种案例式(Case Study)的品格教育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面对21世纪美国品格教育遭遇的严峻挑战,威廉·达曼(William Damon)撰写了《迈向品格教育新时代》,该书洋溢着美国品格教育界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集中阐明了面对有所变化的时代条件和青少年新的心理特征,品格教育要勇于调整自身进而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品格的重要性。[6]
卡尼汉姆(C.Cunningham)在2005年出版的新书《一种确定而又有理性的艺术:美国品格教育的兴衰》探讨了美国品格教育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经历的挑战和超越、挫折和复兴过程,同时也揭示了美国品格教育在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的两极波动、妥协、融合的过程。D.K.拉普斯利(Lapsley)和克拉克·鲍尔(Clark Paul)共同编辑的《品格心理学和品格教育》一书则从心理的视域探索了品格教育的深层内涵和微观层面的品格教育践履方略,这使品格教育在视角(Perspective)上由宏大叙事格局逐渐转变到精细化的深入探索格局。
莱明(J.Leming)在1997年著作并出版的《在社会研究教育中教学生价值:过去的践履和当前的趋势》一书中强调了在更宽广的视域中进行价值教育的重要性,更为可贵的是,在此书中,莱明在对过去美国品格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总结的基础之上大胆提出了对于美国品格教育当前趋势的判断和预测,这对进一步的推动美国品格教育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贝纳特(W.Bennett)在其《美德书》中通过汇编一系列的经典道德教育故事来给读者传播关于品格和品格教育的种种理念。霍尔(S.Hall)在2006年出版的新书《发展品格认同:一种新的于转折过程中对成年人咨询的模式》,对品格认同做出界定,也从新的视角探讨了成年人的品格教育问题,对基于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eness)的品格咨询和探询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由尤西·巴斯(Jossey Bass)等在1998年编著的《在学校里创建品格》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品格教育的很多原则和具体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品格与健康:经由道德卓越来培养幸福》,则从品格与健康关系的视角探讨了品格在推动人格健全和人生幸福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由博兰德(Beland)编辑的《品格教育十一项原则来源手册》,追溯了蕴藏在品格教育的十一项原则背后的哲学及文化来源,并使这十一项品格原则有了宽广深厚的理论底蕴和依据。托马斯·里克纳在2004年写的关于品格教育的新著《品格至关重要: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开发好的判断力、正直和其他的关键德性》再次强调了品格和品格教育在培养孩子卓越德性、建构良好社会秩序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关于有效践行品格教育的一系列方法。[7]作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儿童教育系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授,里克纳博士对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里克纳把道德发展理论运用于现实教育实践,于1976年编辑出版了《道德发展和行为》一书。这是一本跨学科著作,它将道德心理学(Moral Psychology)、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和社会学理论(Social Theory)的顶尖学者汇聚一堂,浓缩了他们的思想精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里克纳除了研究能力之外的组织能力,这种能力为他在之后的人生里将品格教育发扬光大打下了重要的基础。1983年,里克纳又出版了《培养善良的孩子》一书,该书采纳了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使用了包括皮亚杰(Piaget)在内的父母亲对孩子成长过程直接观察的经验成果,试图创造一种关于引导和培养孩子好品格(Child-Rearing)的温馨、温和的方法。这种风格的写作也成了托马斯·里克纳之后的经典风格(Classic Lickona):即一方面强调对关于品格教育的学术性研究成果的严肃、严谨、严格、忠实的翻译和转换;另一方面又辅之以生动的品格教育故事实践方法,嵌入能够将品格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可行性极强的品格教育方法和战略。这其实也直接影响了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既不失基品格教育理性维度的严谨,又不失品格教育基于实践理性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总体上奠定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基调,即活泼而不喧嚣、严谨而不死板、重视但不僵化、理性但不刻板。之后,里克纳将《培养善良的孩子》一书的风格和精神,从家庭教育领域扩展到了美国数以千计的学校,具体体现在他于1991年出版的关于品格教育的扛鼎之作——《为品格而教育》一书上。这本书历经二十年而不褪色,并被广泛赞誉为开启了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即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The Modern Character Education)的先驱之作,也奠定了他作为现代品格教育之父的地位。总的来说,《为品格而教育》提纲挈领地概览了品格教育的十二点综合性的方法(12-point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Character Education)。托马斯·里克纳提出的品格教育模式勾勒出了关于课堂和学校品格教育策略和方法的总体蓝图,辅以大量理论支撑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品格教育成功范例。托马斯·里克纳的方法呼吁老师们成为学生的关爱者(Caregivers)、学生可以切实效仿的道德楷模(Models)、学生可以信任的精神导师(Mentors)。同时托马斯·里克纳还拓展了品格教育过于局限于个体化视野的狭隘视角,他将品格教育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社群或社区,他强调了创造和谐的道德社区(Moral Community)的重要性。而且托马斯·里克纳试图将美国品格教育从基于至上个人主义的放任自由乃至无限放纵的漩涡中拉回到良序的正轨之上,因此,他强调在课堂上要践履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Moral Discipline)的德性——毕竟,人类的自律是道德的基础。而且,托马斯·里克纳还努力在品格教育的实践中创造民主课堂(Democratic Classroom),这使传统的品格教育主客体二分的灌输式品格教育方法获得了质的飞跃。托马斯·里克纳还主张通过课程来教授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那种以回归生活为名的将价值教育泛化或去课堂化的纵容倾向,进而凸显和巩固了品格教育课程作为浓缩了的、精华式的、集中有效式的品格教育阵地的地位。难能可贵的是,托马斯·里克纳超越了将品格教育抽象化乃至原子化的趋向,而转向了将品格教育置于社会关系性视角的联系观点,因而他倡导并鼓励品格教育的合作式学习——只有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动和交往中才能催生基于社会关系的积极正向品格。托马斯·里克纳还强调老师要具有作为老师的道德良知(Conscience of Craft),因为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更是一种参与学生品格建设和养成的灵魂工程师的天职性事业(Calling)。托马斯·里克纳在广泛吸取经验层面品格教育实践智慧的同时,从来不忽略道德反思的重要作用,毕竟,建构于道德反思理性基础之上的品格情感和品格意志才能长久并具有可持续性的效果。托马斯·里克纳非常清楚,品格教育绝不能在一种相对真空的所谓的理想化环境中进行,品格教育需要直面品格教育实践中必然出现的种种的冲突和矛盾——具有现实基础的品格正是在这种面对冲突的解决中才能真正形成,因而托马斯·里克纳重视冲突解决在品格形成中的作用。他号召师生们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外都要孕育和培养关爱的氛围。这是对品格教育情感维度旗帜鲜明的重视。托马斯·里克纳还重视从积极道德文化层面建构品格养成所需要的氛围,而且,托马斯·里克纳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在培养孩子卓越品格中的作用,他甚至主张要将孩子的父母和社区群众邀请到学校品格教育的课堂并使之成为品格教育的共建伙伴。1995年,托马斯·里克纳代表品格教育联盟(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组织并携手埃里克·夏普(Eric Schaps)和凯瑟琳·刘易斯(Catherine Lewis)共同编著了在美国品格教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一项品格教育法则,这十一项原则成为美国的综合性品格教育的蓝图,同时也成为品格教育联盟组织全国学校品格教育奖的评定标准——这个奖是为表彰那些在品格教育方面作出了标志性的杰出贡献的学校而设置的。[8]
与很多国家的品格教育的片面性和碎片化相比,美国品格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品格教育在方法、实践、环境、主客体、理性、感性、本能、推理等的整合与协调,这就复原了品格教育的整体图景,因而能够尽可能地促进品格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品格教育的特点可以由“整合伦理教育模式”(The Integrative Ethical Education Model,IEE)体现出来。这种方法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品格伦理或德性方法与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规则伦理学或理性方法融入品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这就将人类精神特质的两种总体类型,即审慎明思的道德推理(Deliberative Reasoning)和注重直觉和情感的道德本能(Intuition)统合到了一起。[9]
而在2004年,由于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美国品格教育界终于因为融合积极心理学的成果而产生了一部关于品格教育的重量级著作——《品格优点和德性》,耐人寻味的是,该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弗·彼德森(Christopher Peterson)和马丁·塞林格曼(Martin Seligman)本身都不是纯粹的品格教育者,他们都是积极心理学的杰出代表。1942年出生的塞林格曼在1993年曾以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历史上最高的票数当选为当时的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塞林格曼针对积极心理学中的如何培养乐观的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得性乐观(Learned Optimism)、真实的幸福等广泛的主题。塞林格曼和彼德森一起创造出了他们所谓的针对精神疾病的诊疗和数据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的相反学科——积极心理学。前者专注于错误、问题、品格缺陷,而积极心理学则专注于人类的品格优点和道德潜能及美好德性。
在经过了大量的跨文化和历时态研究之后(Across Cultures and Across Millennia),他们试图浓缩提炼出一个具有科学基础的、可管理的总体品格德性条目,这些品格德性条目是从古代中国到古代印度,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当代西方文化所共同高度珍视的品格德性条目。他们在书中最后浓缩的六大品格优点或德性包括智慧与知识(Wisdom and Knowledge)、勇气(Couvage)、人性关爱(Humanity)、公平正义(Justice)、节制(Temperance)和超越(Transcendence)。在每一项德性或品格优点下面,都有四五个分支品格范畴条目(Sub-Entries)。如节制就包括宽容、谦卑、审慎、自我约束。书中的一个关键创新理论点就是,塞林格曼等认为这六项基本德性或品格优点不存在高低层次之分,它们都是对人类生存和幸福来说同样重要的品格优点。
到了2008年,关于品格教育的一本集大成式的重要著作《道德教育手册》正式出版了,它的作者和编者几乎囊括了美国品格教育界所有重要的学者。该书提供给读者关于美国道德教育(当然包括美国品格教育)的一幅全景图——几乎涉及了关于美国品格教育所有的相关而实用的重要研究成果,如品格教育发展史、品格教育基本概念、品格教育方法等。
值得一提的是,遍布于美国各地的践履品格教育的各种官方或非营利机构,也在推动品格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之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比较重要的机构有品格教育伙伴组织(CEP: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1993)、品格重要联合会(CCC:Character Counts Coalition,1992)等。还有关于品格教育的一系列专业的学术期刊也纷纷创立。这就形成了关于美国品格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和家庭联系社会的整体有机联动架构,有效地推动了美国品格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大陆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在过去二十年里呈现出逐步增多之势。但总体来说,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介绍性、概览性的文章居多,精细的、针对具体品格范畴进行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且过于宏大的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一般化介绍,造成了很多人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刻板成见。在中国知网上输入“美国品格教育”这一关键词,共搜出85篇文章。进入21世纪,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作为一个分支,被融入国内学者对于美国整体教育或道德教育的研究大潮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性的显性研究浪潮。这期间,史静寰著《当代美国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郑文著《当代美国教育问题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桂林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等都从美国教育的宏观总体视角鸟瞰美国道德教育的全景,勾勒出美国道德教育的整体轮廓,但没有深入美国道德教育的深层以探究其理据和深刻的哲学基础。
集中针对美国品格教育研究的成果比较少,从2005年开始陆续出现了若干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是由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教师和博士研究生作的,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针对美国品格教育研究的规模效应。其中主要成果有:《品格教育论》(丁锦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该书从伦理学层面梳理、探讨、整合了美国品格教育所依托的品格教育基本理论,如品格教育的应为和难为问题,面对相对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挑战问题,品格教育界该如何应对,以及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复杂背景下让品格教育回归德性传统的重要性问题等。该书很好地界定和区分了品格、德性、美德及教育、德育、道德教育、品格教育、价值教育的关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品格教育和美国品格教育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遗憾的是,由于该书试图在一本书里解决过多问题,并没有切实地深入品格教育的具体范畴及美国品格教育的实践探索层面中去。
2006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郑富兴,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书的不足。该书集中整理并整合了关于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各方面内容,是迄今为止针对美国新品格教育研究最为翔实的介绍性和资料性学术著作。该书对美国新品格教育做了全景式、纵深式的介绍,集中探讨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宗旨、社群主义传统及德性伦理基础等,同时也指明了美国品格教育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该书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由于仅限于对美国新品格教育的阶段性介绍,缺少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纵深历史探析,其理论基础铺垫略显单薄。同时,由于该书过于倚重境外关于美国品格教育的资料,书中的很多内容是译介性的,其本人的创新观点和独立思考不仅显得不够丰盈,而且容易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介绍中。最重要的是,由于作者试图对美国新品格教育做全景式的介绍,因此其论述的面过于宽泛,导致其对美国品格教育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论述显得有些浅尝辄止,泛泛而谈。毕竟,如果缺失了对于美国品格教育基本理念和概念的深入探究和对于美国品格教育历史传统的纵深阐释,缺失了对于品格教育基本功能的精细分析和对于美国品格教育基本范畴的深入挖掘,仅仅在外围搭建关于美国品格教育的宏大架构和面面俱到的说明框架是无法从深层次建构出关于美国品格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的。
杨韶刚的《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也有相当篇幅是集中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对于美国品格教育颇有启发性的见地的。但由于该书主要目的是介绍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整体发展,因而缺乏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原创性分析。
《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戚万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戚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比较与创新——中西德育方法比较》(冯益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也分别从道德教育的伦理、心理及社会学基础或德育方法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与品格教育密切相关的道德教育重要问题。如戚万学在《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一书中,就针对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包括美国道德教育),做了高度浓缩的规律性的概括。比如他认为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在整个20世纪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新道德教育理论的萌芽和奠基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50至60年代——道德教育的荒凉时期;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道德教育理论的繁荣和发展时期。同时,他在书中总结了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1)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2)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注重道德认知的主知主义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流;(3)道德相对主义在理论上被普遍接受;(4)形式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由盛而衰;(5)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趋向多学科整合。这从理论的高度预言了美国品格教育发展到今天依然面对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笔者将其概括总结为以下几点,即如何超越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主义进而将品格教育的情感和意志、践履维度融入品格教育的整体中去?如何通过多学科的视角和品格教育的宽广学术胸怀来广泛吸收各种精神营养来夯实品格教育的根基?如何超越道德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思潮进而切实培养学生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品格?如何超越品格教育形式主义的空疏,进而深入品格教育的内容范畴,以切实培养出学生的良好品格?
针对以上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一批较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复旦大学蔡春博士于2010年撰写的博士论文《德性与品格教育论》及由复旦大学王竞晗博士于2011年撰写的博士论文《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以个人品德养成为核心的研究》等。《德性与品格教育论》阐述了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学基础,通过深入探讨德性与品格教育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品格教育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实现,是体现德性伦理观的品格教育实践,它通过品格教育道德社群的建构,以期达到个人实现德性与社会趋于善相统一的理想道德教育图景。同时蔡博士还结合针对中西德性伦理资源的整合和规范伦理外在环境的支撑的阐述,为构建较为完整的品格教育体系做了积极尝试与努力。王竞晗的博士学位论文则从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出发,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战略规划为基本论域,以公民的个人品德养成为切入点,并以德性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立论之基本解释框架和理论范式,试图建立起公民道德教育与德性伦理学共同的基本的对话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地梳理德性伦理学之个人品德养成的相关理论资源,在一个具有理论之历史纵深感的维度上为公民的个人品德养成课题建构起较好的理论支撑。这些博士学位论文都已经开始意识到,道德教育不应该是铁板一块的,更不应该是一味强调灌输的单向度模式的,道德教育需要重视品格主体的个性和品格主体的自觉德性养成,道德教育要建构起其自身的深厚德性伦理基础。
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关于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已从零星的片面介绍深入了融德性伦理研究、中美品格教育比较研究、中国传统德性资源整合研究为一体的整体性品格教育研究层次,可以说,这已经基本搭建起了关于品格教育和美国品格教育的宏观和中观的基础性架构。
但仅有宏观和中观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美国品格教育的具体范畴到底是什么?深入美国品格教育宏观和中观的外部结构之后,我们究竟能够看到美国品格教育哪些具体内容?即使认识到了德性伦理对于品格教育的理论支撑作用,通过什么样的有效路径才能够将德性伦理的抽象品格内容具象化地体现在品格教育主体的日常道德生活实践中去?微观层面的美国品格教育的内部结构是什么?由什么要素组成?如何实现美国品格教育内部结构各个具体要素的优化组合,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品格教育的维持性、开发性、超越性等功能?
在考虑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特点和中国品格教育实际情况之后如何适当调整和消化异质性的美国品格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教训来使之真正能够为我所用?而且,仅仅有德性伦理的理论基础,是无法让品格教育从理论的悬空中直接被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实践层的,要实现品格教育从应然层面的“应当”(ought to be)到实然层面的“是”(is)的软着陆,就必须融入现代教育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营养,那怎样才能做到?同时,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理论资源,德性伦理不仅为品格教育或美国品格教育提供滋养,而且为众多其他道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借鉴,那么当我们考虑美国品格教育时,是否要考虑到美国品格教育所依托的具有鲜明美国特色的实用主义传统、个人主义传统及更广义的美国精神?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直接推动了我国道德教育界对于品格教育的重视,也使品格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日益深入人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重视对美国品格教育基于宏大视野的资料性译介,但缺乏聚焦于其内部结构、功能、范畴的精细化研究,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均不强;第二,重视对于美国品格教育背后的德性伦理基础的理论探析,也重视对于西方伦理学的整体介绍,但缺少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积极心理学基础的研究,因此显得疏空而迂远,缺乏在人性层面对于品格教育主体的温馨感和贴近感;第三,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系统的实践方法探索研究不够,已有成果大多是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见闻性的介绍和分享,缺乏系统性,也缺乏对于美国品格教育实践方法的中国化吸收和改造过程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本书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首先,试图在已有的关于美国品格教育的成果之上,进一步勾勒出关于美国品格教育的整体而系统的微观架构,重点补足和加强针对美国品格教育内部结构探析的内容,力争形成兼具美国品格教育内因和外因的总体性完整理论体系支撑架构;其次,尝试通过剖析品格教育的各项功能来探究美国品格教育的特色和其为了充分发挥品格教育各项功能所采纳的各项有效实践措施;最后,通过探究关于美国品格范畴体系所包括的各项品格范畴的具体内容及实现每项品格范畴的方法来找到其能极大推动我国品格教育的有益借鉴。
据上面的任务,本书主要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品格教育的基本理论探究”,主要从微观和具象层面对品格教育的内核理论进行剖析。第一节“品格的结构”重点探讨了品格的要素、品格的情感维度、理性之维和实践内核,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探析了品格的内涵。第二节,“品格的功能”主要是针对品格功能的制约因素和层次进行阐述。第三节,“品格的范畴”主要介绍了关于范畴的定义及对美国品格范畴进行研究的意义,同时为了从全景鸟瞰中美品格范畴在比较视域中的相互借鉴的可能,对中美品格范畴作了总体比较。
第二章,美国品格教育的伦理学基础,主要通过对美国品格教育的追根溯源来探析美国品格教育的伦理学基础。美国品格教育作为西方整体道德教育一个典型性标本,本身就内置式地嵌入了很深的西方德性传统。明究其理论源头,才能切实地掌握美国品格教育的基本脉络。第一节,“品格教育面临的深层困境”,主要通过对现代性背景下的人的自我认同危机的分析导入对美国文化相对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导致的道德悖论问题的探讨。无根的道德教育的标新立异只能带来道德教育更大的困惑和混乱,唯有通过回归以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西方德性传统,才能为美国品格教育正本清源。因为只有从道德之根明晰“我们从哪里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在道德教育的十字路口“我们即将到哪里去”。第二节,“现代性面临的道德困境”主要深入探析造成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整体道德教育困境的原因——即道德理论在纷繁复杂的道德争论中所折射出的深层分歧。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重振价值理性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就进一步为品格教育的可持续复兴奠定了稳定的价值基础。第三节,“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基础”,首先概览品格教育的伦理基础即德性伦理的总体发展脉络,然后再将德性伦理置于比较视域中对其进一步探析。
第三章,美国品格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尽管德性伦理是品格教育的伦理基础,但德性伦理必须在实践层面切实地跨越到品格教育层面才能彰显其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德性伦理是品格教育内在生命力的源泉,而良好的品格教育则又是德性伦理的表征和外化。而要实现内在德性伦理在品格教育层的成功外化,就要深入其重要的心理学基础中去进行探析。第一节,“埃里克森(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对品格教育的启示”,主要探讨了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社会整合性的作用。第二节,“主体认知与价值澄清的曲折探索”和第三节,“科尔伯格道德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一起反映了美国品格教育在其发展中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品格教育不仅是内在因素即德性伦理在实践层面外化的需要,而且也是重建良好的道德品格秩序和恢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内在和谐的需要。美国道德教育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现的价值澄清运动和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尽管在客观上增强了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意识,但却取消了教师、学校在品格教育中应起的主导性作用,这就使美国品格教育从宽容或包容,滑向了纵容和更深的道德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品格教育的复兴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性的道德教育方案。第四节,“品格教育的积极心理学基础”。伴随着美国品格教育全面复兴的是积极心理学的强势崛起。积极心理学对于美国品格教育近乎革命性的突破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
第四章,“美国品格教育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深入探讨蕴藏在美国品格教育背后的具有美国自身特色的美国文化和传统底蕴,重点是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和个人主义、社群主义传统。因为只有真正了解了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和社群主义传统及个人主义精神才能真正在实质上理解美国品格教育。
第五章,“美国品格教育范畴”主要对于层次分明的美国品格教育范畴体系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探析和深挖,集中阐述了美国品格教育范畴体系中的六大范畴,即智慧、勇气、人性关爱、公平正义、节制、超越性品格及在每项大范畴下面从属的分支品格范畴。
第六章,“美国品格教育是万能的吗?——反思与借鉴”,其主要内容是深入探析了隐藏在美国品格教育背后的现代性隐忧和问题,同时重点阐释了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品格教育的积极借鉴意义和价值。本书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它推进了关于美国品格教育的具象化和实质性的具体品格范畴的研究。依托对美国品格教育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和对品格教育功能的集中阐述,通过对集中反映美国品格教育鲜明特色的美国品格教育具体范畴的重点剖析,呈现关于美国品格教育的整体鲜活图景,进而推动我国品格教育的实效性和基于尊重学生个性的因材施教性。同时,本书有意识地对中美品格范畴基于文化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这有利于从具体品格范畴的角度推动我国品格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当然,由于笔者知识储备的局限和目前关于品格范畴研究的学术资料的相对匮乏,因此对品格范畴的剖析还不够深入,尤其是针对在我国品格教育的实践中如何实现品格范畴这个重要问题的阐述比较有限。
四 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法、专题比较方法、学科交叉多学科视角、研究法等深入探究美国品格教育的深层理论基础和其实践经验成果,并通过归纳美国品格教育的基本范畴来获得对我国品格教育的有益启示和借鉴。
(一)文献分析法
本书参考了大量的英文文献,共计阅读了近百本部著作、数百篇论文,并对其进行提炼研究。重点剖析了美国品格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及其背后的德性伦理和积极心理学基础,以及西方伦理学变迁的历史底蕴。作为现代性背景下道德教育的一种典型样本,美国品格教育凝练和浓缩着全球化、现代性背景下道德教育的一些具有共通性的规律。
通过深入挖掘和剖析中西道德教育特别是品格教育方面的相当数量的英文原版资料及中文文献资料,借鉴当代东西方学者针对美国品格教育的前沿研究成果,整合包括积极心理学、德性伦理等在内的直接关涉美国品格教育的文献资料,再加上笔者的思考提炼,最终形成本书。
(二)比较分析法
只有在对中美品格教育的深入比较研究中,才能获得去粗取精,洋为中用的美国品格教育对于我国品格教育的深刻启示和有益借鉴。
本书通过对中美品格教育在品格范畴的具体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后获得了对于我国品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颇多有益启示。
(三)历史与逻辑分析法
作为唯物辩证法在分析历史事物时所采用的一个基本方法,历史分析法的使用使本书在对美国品格教育进行研究时有了超越单向平面维度之后的纵深视角,同时,通过重视概念和范畴演绎等在研究中的重要性的逻辑法则增强了本书的学理性和对美国品格教育理论基础的剖析的深刻性。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的交替统一使用使本书在深入探讨美国品格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深层向度时,既有了理论的深邃感又有了基于品格教育践履层面的可操作性。
(四)交叉学科研究方法
尽管品格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正在日益获得其在道德教育学科架构内的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其本身不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封闭自守的学科。孤立、片面、静止的研究美国品格教育是没有未来的。对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必须不断从包括德性伦理、积极心理学、社会学、道德哲学等在内的复合学科中汲取营养来丰盈和深化对于品格教育自身的研究。
探讨美国品格教育,离不开对其所依托的西方伦理传统的探析,而美国品格教育所承袭的最重要的理论资源则是自亚里士多德以降的德性伦理学传统,同时,由于道德教育与心理学的日益紧密的结合,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况且,走出道德教育困境不能单靠道德教育自身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式的封闭发展,而是要依靠由整个社会体系支撑的综合解决方案,这就必然涉及包括社会心理等在内的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的研究成果。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法使本书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有了一种厚重感,这本身就是对于美国品格教育研究的积极贡献。
[1] 参见[美]A.威尔逊《美国道德教育危机的教训》,《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 [德]康德:《康德论教育》,李秋零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6页。
[3] [德]赫尔巴特:《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李其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50页。
[4] 参见施铁如《面向新世纪的品格教育》,《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5] 甘绍平:《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
[6] 参见Madonna M.Murphy,Character Education in America's Blue Ribbon School:Best Practice for Meeting the Challenge,US,Scarecrow Education,2003。
[7] 参见Moral Education,A Handbook,Volumes 1 & 2,edited by F.Clark Power et al.,Praeger Publishers,2008。
[8] 参见Moral Education,A Handbook,Volumes 1 & 2,edited by F.Clark Power et al.,Praeger Publishers,2008。
[9] 参见Moral Education,A Handbook,Volumes 1 & 2,edited by F.Clark Power et al.,Praeger Publisher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