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转型视域下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本书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

第一,选题的创新。以往学者的研究大多囿于政府绩效评价所固有的价值基础、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希望从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价的系列理论主张中寻找和构建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分析思路。本书尝试突破这一分析思路,认为首先应该对中国治理转型的现实有清晰的认定,在这个现实认定的基础上探寻适合于当前中国国情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分析框架,促使其能够契合本土实际、能够切实推动治理变革。

第二,分析框架的创新。与研究目的一致,本书所致力于构建的是一种介于政府效能评价“初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基于治理转型背景的实际“约束条件”,坚持实事求是与渐进前行核心思想的分析框架。分析框架既承认了当前治理转型所蕴含的新时代新要求,也不否认传统治理因素对政府效能评价有效实施的“路径锁闭”。

第三,指标体系的创新。本书所致力构建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尝试与治理变革的最新动态有机结合,切实回应治理转型的核心主题是治理变革,有效发挥指标体系“以评促改”的作用,也彰显了指标体系所坚持的静态完成与动态过渡两个维度有机结合。

二 不足之处

由于笔者学术水平的局限,本书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不足是:

第一,本书的选题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同时难度也较大,治理转型本身即为一个宏大的议题,且系统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过程涉及较多的知识点,是一个客观上要求具备政治、管理、法律、经济等多学科知识能力才能很好驾驭的课题,而笔者目前的学术知识与学术思想积累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尽管在写作过程中,笔者秉承刻苦钻研的精神尽量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但在论述中仍存在一些方面把握得不够透彻,个别地方在阐述过程中自觉有种捉襟见肘的局促感,因此,论述中不免存在一些偏颇与不足之处。

第二,应用范围的局限。本书所构建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分析框架仅仅是基于当前我国治理转型的基本特征与需求而设计,其应用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


[1] 萨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2] 蔡昉:《蔡昉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第408页。

[3] Harrington,H.James,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The Breakthrough Strategy for Total QualityProductivityand Competitiveness,New York:McGraw Hill Professional,1991,p.82.

[4] Chan,H.S.,Gao,J.,“Can the Same Key Open Different Locks?Administrative Values Underly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China”,Public Administration,Vol.91,No.2,2013.

[5] Dahl,R.A.,“The Sci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Three Problem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7,No.1,1947.

[6] F.W.Riggs,The Ecolog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ombay:Asia Publishing House,1961.

[7] F.W.Riggs,The Ecolog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ombay:Asia Publishing House,1961,p.6.

[8] Gore,A.,From Red Tape to Results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 Costs Less,Report of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1993.

[9] Wang,Wen,“Improving the Capacity to Govern Based on Rules in China”,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73,No.5,September/October,2013.

[10] 吴建南、阎波:《政府绩效:理论诠释、实践分析与行动策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1] Parsons,T.,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ies,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0,pp.58-72.

[12] 陈天祥:《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回归政治与技术双重理性本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3] 陈天祥:《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回归政治与技术双重理性本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4] 彭国甫、张玉亮:《追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6期。

[15] Jessop,B.,“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Vol.50,No.155,March 1998.

[16]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urhood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7]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页。

[18]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19] 吴家庆、王毅:《中国与西方治理理论之比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0] 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21] [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10页。

[22] [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23] 李景鹏:《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24] 唐天伟、曹清华、郑争文:《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测度指标体系》,《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10期。

[25] [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严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27页。

[26] 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27] 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28] 钱振明:《公共治理转型的全球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9] 这里的“治理能力”特指现代化治理能力,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回应能力、法治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公共能力。由于我国传统的自上而下命令式行政模式,可以说我国政府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或上级领导指示的治理领域上执行能力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基于常规性的、法治化的现代化治理能力而言,我国政府治理能力与西方国家相比是不足的。

[30] 沈亚平、马建斌:《政府转型:涵义、动因和目标》,《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1] 俞可平等:《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32] 范柏乃:《政府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33] 水藏玺、唐晓斌、冉斌:《绩效指标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4] 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默斯·卢斯:《核心能力战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严勇、祝方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35] 彭向刚:《和谐社会视野下行政效能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1页。

[36] 吴建南、马亮、杨宇谦:《比较视角下的效能建设:绩效改进、创新与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3期。

[37] 也有学者将“effectiveness”作为效能的英语对应词。但鉴于“effectiveness”更常见于与“效益”相对应,且“效益”是“绩效”的一个要素。为了更突出表述“效能”的含义比“绩效”更广阔,而不至于其被误解为是“绩效”的一个要素,我们选取“efficacy”为英语对应词。

[38] 吴建南、马亮、杨宇谦:《比较视角下的效能建设:绩效改进、创新与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3期。

[39]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Vol.9-10,London:Macmillan,1968,p.451.

[40] Encyclopedia Americana,Volume 17,New York:Grolier,1997,p.637.

[41] Cambridge Encyclopedia,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658.

[42]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上海辞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3页。

[43] [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词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院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905页。

[44] 高小平、沈荣华:《行政管理改革理论新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8—19页。

[45] 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

[46] Machi,L.A.and McEvoy,B.T.,The Literature ReviewSix Steps to Success,California:Corwin Press,2016,pp.105-106.

[47] Wilson,W.,“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2,No.2,June 1887.

[48] Etzioni,Modern Organization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64,p.26.

[49] Hannan,M.T.,Freeman,J.,“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2,No.5,March 1977.

[50] Ephraim Yuchtman,Stanley E.Seashore,“A System Resource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32,No.6,December 1967.

[51] Njoh,Ambe J.,“A Clint Satisfaction Model of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a Effectivenes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Vol.32,No.3,July 1994.

[52] Connolly,T.,Conlon,E.J.and Deutsch,S.J.,“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Multiple-constituency Approach”,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5,No.2,April 1980.

[53] Njoh,Ambe J.,“A Clint Satisfaction Model of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a Effectivenes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Vol.32,No.3,July 1994..

[54] Pfeffer,J.and Salancik,G.R.,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48.

[55] Cameron,Kim,“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23,No.4,December 1978.

[56] [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张友星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285页。

[57] Quinn,R.E.and Rohrbaugh,J.,“A Spatial Model of Effectiveness Criteria:Towards a Competing Values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Analysis”,Management Science,Vol.29,No.3,March 1983.

[58] Cameron,Kim S.,“Effectiveness as Paradox:Consensus and Conflict in Con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Management Science,Vol.32,No.5,May 1986.

[59] La Porta,R.,Lopez-de-Silanes,F.and Shleifer,A.,“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The 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Vol.15,No.1,April 1999.

[60] Andrews,R.,Boyne,G.A.and Law,J.,“External Constraints on Local Service Standards:The Case of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English Local Govern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Vol.83,No.3,September 2005.

[61] Andrews,R.,Boyne,G.A.,“Capacity,Leadership,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Testing the Black Box Model of Public Manag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70,No.3,May/June 2010.

[62] Boyne,G.A.,James,O.and John,P.,“Top Management Turnover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 Test of a Contingency Model”,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71,No.4,July/August 2011.

[63] Brewer,G.A.and Walker,R.M.,“Personnel Constraint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The Impact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73,No.1,January/February 2013.

[64] Garnett,J.L.,Marlowe,J.and Pandey,S.K.,“Penetrating the Performance Predicament:Communication as a Mediator or Moderator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Impact on Public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8,No.2,March 2008.

[65] Andrews,R.,Boyne,G.A.and Meier,K.J.,et al.,“Vertical Strategic Alignment and 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Vol.90,No.1,March 2012.

[66] Rainey,H.G.and Steinbauer,P.,“Galloping Elephants:Developing Elements of a Theory of Effectiv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Vol.9,No.1,January 1999.

[67] Andrews,R.,Boyne,G.A.,Law,J.,et al,“Organizational Strategy,External Regul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Vol.86,No.1,March 2008.

[68] Poister,T.H.,Pasha,O.Q.and Edwards,L.H.,“Doe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Lead to Better Outcomes?Evidence from the US Public Transit Industry”,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73,No.4,July/August 2013.

[69] Melkers,J.and Willoughby,K.,“Models of Performance-Measurement Use in Local Governments:Understanding Budgeting,Communication,and Lasting Effect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5,No.2,March/April 2005.

[70] Lee,J.Y.J.and Wang,X.H.,“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erformance-Based Budgeting:A Comparative Analysi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Taiwan,and China”,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9,No.1,December 2009.

[71] Julnes,P.L.and Holzer,M.,“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1,No.6,November 2001.

[72] Yang,K.and Holzer,M.,“The Performance-trust Link:Implications fo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6,No.1,January 2006.

[73] Ammons,D.N.and Rivenbark,W.C.,“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e of Performance Data to Improve Municipal Services:Evidence from the North Carolina Benchmarking Projec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8,No.2,March/April 2008.

[74] Taylor,J.,“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e of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ing in Australian State Agencies”,Public Administration,Vol.89,No.4,December 2011.

[75] De Bont,A.and Grit,K.,“Unexpected Advantages of Less Accurat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How Simple Prescription Data Works in a Complex Setting Regarding the Use of Medications”,Public Administration,Vol.90,No.2,June 2012.

[76] Meier,K.J.,Winter,S.C.,O’Toole,L.J.,et al.,“The Validity of Subjective Performance Measures:School Principals in Texas and Denmark”,Public Administration,Vol.93,No.4,December 2015.

[77] G.A.,Boyne,K.J.,Meier,L.J.,O’Toole,R.M.Walker,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Perspectives on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p.14-34.

[78] Boyne,G.A.,“All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are Subjective:More Evidence on US Federal Agencies.”In G.A.Boyne,K.J.Meier,L.J.O’Toole,R.M.Walker eds.,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Perspectives on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p.35-54.

[79] Behn,R.D.,“Why Measure Performance?Different Purposes Require Different Measure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3,No.5,September 2003.

[80] Yang,K.and Hsieh,J.Y.,“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Testing a Middle-Range Model”,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7,No.5,September 2007.

[81] Neely,A.,Richards,H.,Mills,J.,et al.,“Designing Performance Measures:A Structured Approa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Vol.17,No.11,November 1997.

[82] 倪星:《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83] 尚虎平、杨娟:《公共项目暨政府购买服务的责任监控与绩效评估——美国〈项目评估与结果法案〉的洞见与启示》,《理论探讨》2017年第4期。

[84] 冉敏、刘志坚:《基于立法文本分析的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为例》,《行政论坛》2017年第1期。

[85] 尚虎平、韩清颖:《政府绩效立法的央地互动模式:美国的经验与启示》,《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86] 马佳铮、包国宪:《美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实践进展评述》,《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4期。

[87] 包国宪、周云飞:《英国全面绩效评价体系:实践及启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88] 包国宪、周云飞:《英国政府绩效评价实践的最新进展》,《新视野》2011年第1期。

[89] 包国宪、李一男:《澳大利亚政府绩效评价实践的最新进展》,《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0期。

[90] 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91] 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效能革命的挑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 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政府绩效管理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3] 吴建南、阎波:《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路径选择——福建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2期。

[94] 郎玫、包国宪:《博弈视角下政府绩效评价模型选择的理论优化》,《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95] 付景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客观模式及进展》,《领导科学》2010年第23期。

[96] 郑方辉、段静:《省级“政府绩效评价”模式及比较》,《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3期。

[97] 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98] 蒋小杰、马玉超:《试析政府公共治理效能价值定位的必要性及历史进程》,《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6期。

[99] 马宝成:《试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100] 蔡立辉:《论公共行政发展的民主价值取向与政府行政模式转换》,“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暨公职局、澳门大学、澳门基金会,2004年,第17页。

[101] 倪星、李晓庆:《试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标准与指标体系》,《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9期。

[102] 臧乃康:《政府绩效评估价值与和谐社会的契合》,《探索》2005年第4期。

[103] 臧乃康:《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重置》,《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04] 包国宪、周云飞:《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载体模型构建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第2期。

[105] 卓越、杨道田:《基于战略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模式构建》,《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06] 孙斐:《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冲突管理——基于四川省资中县政府的质性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5年第3期。

[107] 包国宪、孙斐:《政府绩效管理价值的平衡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08] 刘笑霞:《论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主体体系的构建:基于政府公共受托责任视角的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109] 吴绍琪、冉景亮:《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研究》,《软科学》2006年第6期。

[110] 吴建南、高小平:《行风评议:公众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价研究进展与未来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4期。

[111] 付景涛:《政治和技术的二分与互动——引证于“万人评议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12] 秦晓蕾:《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有效公民参与:责任与信任的交换正义——以南京市“万人评议机关”15年演化历程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2期。

[113] 范柏乃、朱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14] 彭国甫:《基于DEA模型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有效性评价——对湖南省11个地级州市政府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8期。

[115] 唐任伍、唐天伟:《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116] 施雪华、方盛举:《中国省级政府公共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2期。

[117] 倪星:《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与筛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18] 周志忍:《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问题、责任与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2期。

[119] 陈天祥:《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回归政治与技术双重理性本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20] 陈天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基于治理过程的考察》,《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21] 倪星、余琴:《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BSC、KPI与绩效棱柱模型的综合运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22] 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123] 傅利平、何兰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7页。

[124] 林新奇:《管理学原理与实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4页。

[125] 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9页。

[126] 罗花容:《SPSS 24统计分析基础与案例应用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8年版,第2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