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评论·第19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专题研究 定义希腊化世界: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出现和传播[159]

崔丽娜

摘要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发行了带有个人风格的钱币。这种钱币以阿提卡币制为标准,正反面均有神的肖像,并以铭文“ALEXANDRO”表明了钱币所属。此后很多希腊城市以及希腊化王国均发行亚历山大风格的钱币,只是钱币肖像和铭文有所变化,遂使亚历山大型钱币成为希腊化世界的通用货币。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出现和传播使希腊化世界拥有了一种相对统一的货币体系,不仅便利了希腊化世界的贸易往来,也成为统治者宣传统治合法性、表达王权观念的工具,体现了新的希腊化认同,它同希腊语的使用一样,成为定义希腊化世界的标志。

关键词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型钱币 希腊化世界

亚历山大型钱币指亚历山大本人发行的钱币以及在他去世后希腊城市和继承王国发行的同类型的钱币,包括金币和银币,又以四德拉克马银币为主。它采用阿提卡币制标准,正反面有神或统治者肖像,另有铭文表明钱币所属。这种钱币发行量大,流通广泛,在从希腊到印度的广阔区域内,几乎成为一种通用货币。因此,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出现和传播使希腊化世界有了一种相对统一的货币体系,同希腊语一样,这种钱币成为定义希腊化世界的一个标志。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于希腊钱币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把钱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按地域或发行者分门别类,提供钱币发行的时间、主要特征等信息,这类研究如《大英博物馆希腊钱币目录》[160]、希尔的《希腊罗马钱币手册》[161]、马丁·普赖斯的《亚历山大和腓力三世的钱币》[162]等,对于了解相关钱币的细节信息仍然很有帮助;另一种是把钱币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借助钱币分析经济发展、帝国治理、政治宣传等问题,如克利斯托夫·豪海格的《钱币中的古代历史》、大卫·夏普斯的《钱币的发明与古代希腊的货币化》[163]、彼得·松尼曼的《利用钱币研究希腊化世界》[164]等,其中彼得·松尼曼的著作是近年以钱币研究希腊化世界的新作,分析了公元前最后三个世纪希腊语世界的社会和文化,谈到了群体认同、政治经济的变化等问题,在研究的视角方面比较新颖。国内学者杨巨平教授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角度研究了希腊式钱币的流通和演变。[165]本文不打算从钱币学的角度分析亚历山大型钱币,而是在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种钱币的出现以及传播进行历史的梳理,而后从币制、钱币肖像的象征意义以及民间认同等方面说明亚历山大型钱币如何定义了希腊化世界。

一 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出现

希腊化钱币的历史开始于亚历山大。约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发行了带有个人特征的新型金币斯塔特,正面是头戴“科林斯式头盔”的雅典娜头像,反面是有翼的尼克女神立像,旁边是竖写的铭文“ALEXANDRO”(亚历山大的),1斯塔特金币重8.6克,同腓力二世时期的金币一样,采用了阿提卡币制标准。科林斯式头盔、雅典娜头像以及胜利女神像,可能象征着亚历山大在镇压希腊人反抗中取得的胜利以及他作为科林斯同盟盟主的身份。此后直到伊苏斯战役结束,亚历山大才首次发行个人的银币。银币放弃了腓力二世的标准,[166]也采用阿提卡标准,一德拉克马重约4.3克,四德拉克马17.2克。银币正面是戴着狮皮头饰的赫拉克勒斯头像,面向右方;反面是坐在王座上的宙斯,面向左方,左手握权杖,右臂展开,右手托着一只鹰。宙斯身后是竖写的铭文“ALEXANDRO”。传说赫拉克勒斯是马其顿王室特蒙尼德家族的祖先,早在马其顿国王阿赫劳斯时期,为了宣传马其顿阿基德王朝的远祖的希腊血统,就在他的银币上采用了赫拉克勒斯的头像。[167]腓力二世的二德拉克马银币正面也是带着狮皮头饰的赫拉克勒斯像。亚历山大此时的身份是希腊联军的首领,钱币上采用赫拉克勒斯和宙斯形象可以不断从视觉上强化他的希腊人身份。由于他从希腊北部落后地区马其顿的国王一跃而成为全希腊的主人,并带领希腊人远征波斯以报希波战争之仇,他要表明他是希腊文化的正统继承者,而且希望这些希腊神祇能保佑他成功;另外他要以宙斯和赫拉克勒斯的形象表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168]亚历山大登陆亚洲后,首先也是向宙斯、雅典娜和赫拉克勒斯献祭,感谢神保佑他安全登陆。[169]

这是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首次发行银币,支付军饷可能是他此时迫切的需要。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时,腓力二世留下了500塔兰特的债务,国库却只有60塔兰特,以至于亚历山大不得不又借了800塔兰特用于准备远征。[170]公元前334年夏季萨迪斯的占领为亚历山大提供了丰富的战利品,使他能够在此时打造钱币。[171]这一时期的钱币主要由利凡特海岸的造币厂打造,如塔苏斯、毕布罗斯、西顿等。随着远征的推进,亚历山大获得的战利品也越来越丰富:在苏萨的波斯国库得到了约5万塔兰特,[172]其中包括4万塔兰特的金银,9000塔兰特的大流克(波斯金币)。[173]在波斯波利斯,他又获得了12万塔兰特,[174]帕萨加戴有6000塔兰特,[175]所以亚历山大在埃克巴塔那的国库积累的财富总计大约18万塔兰特,[176]相当于4680吨白银,可以说是古代数量最多的贵金属战利品了。[177]与此同时,由于必要的军事支出以及亚历山大本人的慷慨,他的花费也日益增加。据哈蒙德估计,仅在高加美拉战役当天,战场上士兵的花费就达到4.6万德拉克马。[178]在埃克巴塔那解散军队时,除了给每人全饷外,亚历山大还额外赠给他们2000塔兰特,[179]对于留下来的士兵,每人赏赐了3塔兰特。[180]公元前327年,他慷慨赏赐印度首领塔克西勒斯1000塔兰特。[181]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在苏萨清偿了士兵们欠下的债务,总数达2万塔兰特。[182]同年在巴比伦尼亚的欧皮斯解散的1万名老兵,除军饷外,每人额外获得1塔兰特。[183]也是在这一年,他派人带着500塔兰特到腓尼基、叙利亚雇佣水手。[184]也就是说,仅在公元前324年一年,亚历山大的军事支出就超过了3万塔兰特。据马丁·普赖斯估计,在战争的11年里,亚历山大总的支出大约在8万塔兰特以上。[185]丰厚的战利品为亚历山大提供了打造钱币的原材料。高加美拉战役后,巴比伦的造币厂也开始运转。[186]到亚历山大去世前,帝国已有26座造币厂,从马其顿延伸到埃及和苏萨。[187]据估计,从公元前333—前290年,亚历山大的王室造币厂打造了大约6000万四德拉克马,6600万一德拉克马,1200万金斯塔特。按金银比率1∶10折算,价值约相当于9.1万塔兰特的银币流入了市场。[188]

这些钱币随着士兵和军队的流动不断扩大流通范围。没有资料表明亚历山大强制所征服地区使用他的钱币,但考虑到他在东征过程中采取的一些融合东西的政策,不排除亚历山大希望以自己的钱币结束希腊化世界钱币使用的混乱状态。所幸的是,在他去世后,希腊城市以及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大多接受了亚历山大的钱币类型,即采用阿提卡标准,钱币正反面有神或统治者的肖像,有表示钱币所属的铭文。因此,亚历山大的钱币其贡献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它此后被广泛接受,为希腊化世界钱币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 亚历山大型钱币的传播

亚历山大的钱币潮水般涌入市场后,首先对希腊世界的其他货币产生了巨大冲击。公元前325年以前,希腊世界有着多样化的货币体系和货币类型,但是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地方铸币开始急剧减少,很多城市,尤其是小亚细亚的城市,大多放弃了自己的钱币类型,开始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只是在钱币反面一般会铸上城市的象征或保护神,比如普利尼的亚历山大币反面有字母PRI以及三叉戟的图案,这在普利尼早期的钱币上就很普遍。有些城市则同时打造阿提卡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种类型的钱币,比如米利都自己的银币是2.8克,仅有阿提卡标准的65%,但同时它也使用阿提卡标准的钱币用于国际交换。[189]这种改变并非效忠亚历山大的表现,而是这些城市主观上希望进入一种通用的货币流通体系,以在经济上获利。大约公元前280年,当斯巴达国王阿柔斯决定打造自己的钱币时,也采用了亚历山大四德拉克马类型,只不过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现出进入希腊化货币体系的愿望。公元前190年马格尼西亚战役后,很多小亚细亚希腊城市获得了独立的铸币权,但它们仍然统一打造亚历山大型银币,充分表明了这种钱币在希腊化世界流通的程度。

亚历山大型钱币能够在亚历山大去世后持续流通,塞琉古王国起到了助推作用,它直接继承了亚历山大的货币体系。塞琉古一世恢复对巴比伦的控制后,只有巴比伦一处造币厂,但是到公元前305年,他在苏萨、埃克巴塔那以及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亚的造币厂都开始运转。这些造币厂打造的都是亚历山大型钱币,其中最重要的是四德拉克马银币,正面也是戴着狮皮头饰的赫拉克勒斯头像,反面是宙斯坐像,右手伸展,托着一只鹰。金斯塔特正面是戴头盔的雅典娜,反面是有翼的尼克,上面都有“亚历山大的”或“亚历山大王的”铭文,这显然是在强调塞琉古王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连续性。公元前305年以后,塞琉古一世开始打造带有个人特征的钱币,即钱币铭文变为“BASILEUS SELEUKOU”(塞琉古王的),但仍采用阿提卡标准,本质上仍是亚历山大型钱币。安条克一世时期,钱币肖像发生变化,正面不再是赫拉克勒斯头像,变为头系王带的塞琉古一世或安条克一世本人肖像,钱币反面则是阿波罗神坐在肚脐石上,右手拿着一支箭。从安条克一世开始,王朝统治者大力宣传他们的祖先是阿波罗,由此创造了一种神圣的王朝起源。此后,“坐在肚脐石上的阿波罗”成为塞琉古王朝银币的标准图案,但不论是钱币形制、重量,还是肖像风格以及竖写的铭文,都与亚历山大型钱币一致。

在塞琉古王朝发行的钱币中,金斯塔特大约相当于总价值的18%,四德拉克马银币占78%,小面额银币占3%,铜币只占1%。[190]可见阿提卡标准的四德拉克马银币是塞琉古王朝发行的主要钱币,不仅用于满足军事需要,在经济活动中也是通用的交换媒介。安条克四世以前,四德拉克马银币的纯度能够达到94%—95%,此后缓慢下降。[191]塞琉古王朝不允许总督以个人的名义铸币,王室发行的亚历山大型钱币是王国的主要钱币,在王国内自由流通。对于外来钱币,统治者采取开放的态度,只要是阿提卡标准,都可以在王国内流通。

除塞琉古王朝,色雷斯的吕西马库斯、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帕加马的阿塔利德王朝也都采用了亚历山大型钱币。吕西马库斯在伊普苏斯战役后,开始发行纪念性钱币。钱币采用阿提卡标准,正面是亚历山大头像,王带系于脑后,右耳上方有一公羊角;反面是雅典娜持矛坐像,面向左,身旁放着盾牌,右手托着有翼的尼克,铭文“BASILEUS”和“LUSYMACHOU”分列左右,尼克将王冠放在国王的名字上,象征胜利女神为吕西马库斯戴上王冠。这种钱币于公元前297年开始发行,直至他去世。[192]钱币学家一致认为吕西马库斯钱币上的亚历山大肖像是亚历山大本人的真实样貌。[193]公羊角是阿蒙的象征,由于亚历山大曾拜访西瓦绿洲的阿蒙神庙,并被接受为阿蒙神的儿子,因此公羊角暗示亚历山大及其继承人的神性。从公元前260年左右开始,博斯普鲁斯、拜占庭、卡尔斯顿的城市开始大量打造吕西马库斯型的金币和四德拉克马银币。约公元前235年,这些城市曾尝试发行自己的钱币,但并不成功,约公元前220年恢复吕西马库斯型钱币,表明这种钱币在商业活动中使用更为普遍。[194]在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吕西马库斯型钱币被模仿了大约三个世纪。

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也进入了以阿提卡标准为基础的东地中海市场,马其顿和希腊大陆的窖藏表明马其顿王国在经济活动中接受了外来的阿提卡标准的货币。德米特里发行的钱币类似于吕西马库斯型,只不过钱币肖像变为他本人以及海神波塞冬。帕加马在菲拉泰罗斯时期独立后,也打造亚历山大型四德拉克马钱币,而且,从阿塔鲁斯一世开始,钱币图案变为坐着的雅典娜为王朝建立者菲拉泰罗斯的名字戴王冠,这显然是模仿了吕西马库斯钱币的主题。公元前2世纪出现的“Cistophori”[195]主要在帕加马王国内部流通,阿提卡标准的钱币则主要用于贸易或外交往来。铭文显示,公元前160年,阿塔鲁斯二世赠给德尔菲1.8万亚历山大型德拉克马银币用于儿童的教育,3000德拉克马用于祭祀。[196]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脱离塞琉古王国后,这些王国的钱币事实上继承了塞琉古王国的标准和风格,从而间接延续了亚历山大型钱币。帕提亚的米特拉达梯一世统治时期,打造了一系列四德拉克马银币,在这些钱币上,米特拉达梯的形象是传统的希腊马其顿王室风格,国王头戴王冠,露出厚厚的波浪形卷发,反面是裸体站立的赫拉克勒斯,钱币上的王名已经从阿尔萨西时期的“AUTOKRATOR”(统治者)变成了“BASILEUS MEGAS”(大王)以及“PHIHELLENE”(爱希腊)。约公元前246年,塞琉古王国巴克特里亚总督迪奥多图斯反叛,建立新的巴克特里亚王国。王国早期的钱币完全是亚历山大类型,采用阿提卡标准。迪奥多图斯的金币正面是系王带的国王肖像,面向右,反面是面向左站立的宙斯,一只鹰站在他的脚下,上有希腊语铭文“DIODOTUS”和“BASILEUS”。德米特里一世的四德拉克马银币,正面是他戴象皮头饰的肖像,反面是赫拉克勒斯站像,显然是在突出他与亚历山大的关系。这些钱币是巴克特里亚与希腊化世界进行贸易的工具。

希腊化世界对于亚历山大型钱币的接受体现了一种认同的变化,它不再是马其顿王室钱币,而是一种新型希腊钱币,反映了新的希腊化认同。即使在希腊化时代结束后,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影响犹在。亚历山大及塞琉古王国的故地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是两个传播中心,前者影响了萨珊波斯和阿拉伯帝国初期的货币;后者影响了印度—希腊人小王国、贵霜帝国以及先后进入这一地区的斯基泰人部落、哒人、柔然人等游牧民族的钱币,中国新疆地区的“和阗马钱”也与此有关。[197]

在希腊化王国中,唯一没有采用亚历山大型钱币的是托勒密王国。托勒密一世担任埃及总督时,也打造亚历山大型钱币,金斯塔特和四德拉克马银币都采用阿提卡标准,只是钱币正面变成了亚历山大的肖像,头戴象皮头饰,右耳伸出公羊角,头顶还有一条小蛇。公羊角是阿蒙的象征,蛇则是埃及法老的保护神,这显然是在神化亚历山大。但在公元前310年,托勒密放弃了阿提卡标准,将四德拉克马银币从17.2克降至15.7克,10年后,再次降到14.2克,[198]接近于腓尼基标准,此后这种标准一直持续到托勒密王朝结束。在托勒密的海外领地,如昔兰尼、南部叙利亚、塞浦路斯、爱琴海和小亚细亚部分地区,托勒密的王室钱币是唯一合法的货币。从大约公元前300年开始,托勒密王国完全禁止外国钱币在托勒密的领土上流通。托勒密二世时期,埃及开始实行货币垄断制度,所有来埃及进行商品买卖的商人,都要先将自己的货币熔掉重铸或兑换成托勒密王朝的货币,由于外来货币重,而托勒密的货币轻,这一做法相当于对外来商人征收了17%的交易税。[199]公元前258年的一份纸草显示,外来货币与托勒密货币之间的兑换受到王室官员的严格控制。外来商人对此项制度颇为不满,他们不仅经济上受到损失,且换回的货币在埃及之外很难交易。[200]但是,通过这些措施,托勒密王朝建立起了封闭的货币体系,孤立于希腊化世界货币体系之外。关于托勒密王朝实行封闭货币体系的原因,彼得认为埃及本土没有银矿,如果托勒密王朝要保持以白银为基础的货币经济,就要保证白银不外流。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可能促使托勒密像希腊城邦那样以自己的货币体系管理他的王国。[201]

三 定义希腊化世界

亚历山大型钱币广泛、持续地流通为东地中海创造了一种相对统一的货币体系,这种钱币同希腊语的使用一样,定义了希腊化世界。

亚历山大型钱币使阿提卡标准成为希腊化世界的统一标准。亚历山大没有创造新的货币标准,也未采用波斯的标准,而是沿用了流传很广的阿提卡标准。古风时代以来,希腊主要有埃吉纳标准、科林斯标准以及阿提卡标准。约公元前530年,雅典开始打造四德拉克马银币,公元前520年左右,僭主西庇阿斯开始推行雅典的猫头鹰币,确定了阿提卡标准。[202]雅典的劳利昂银矿提供了丰富以及优质的白银资源,而银币的发行又刺激了对银矿的开发。公元前478年提洛同盟成立后,很多城市逐渐放弃了自己的银币,采用雅典的猫头鹰币用于对外贸易,阿提卡标准的银币流行于爱琴海。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将自己的货币体系强加于同盟,[203]以便于向盟邦收取贡金。由于贡金都以雅典的四德拉克马交纳,爱琴海地区四德拉克马银币的产量激增,雅典货币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腓力二世的金币采用阿提卡标准可作为证明。也就是说,在亚历山大征服前,阿提卡币制已经为希腊马其顿人所熟知。亚历山大发行钱币的直接目的是为希腊马其顿士兵支付津贴,选择阿提卡标准,无疑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此外,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希腊化的城市,阿提卡标准的钱币也便于在这些城市中流通。亚历山大去世后,希腊城市和继承王国不仅以亚历山大的名义发行钱币,也采用亚历山大钱币的标准和形制发行自己的钱币,即钱币重量采用阿提卡标准,于是阿提卡标准逐渐成为希腊化世界主流的币制。公元前322年拉米亚战争后,安提帕特向雅典强加了严厉的条款,不仅在雅典驻军,而且推翻了雅典的民主制,[204]雅典很可能由此丧失了自己的铸币权,那些熟悉雅典猫头鹰币的希腊人大概更愿意接受亚历山大的四德拉克马作为替代,由此进一步促进了亚历山大型钱币的流行。阿帕米亚条约中,罗马规定安条克三世要以不低于阿提卡标准的钱币支付赔款,[205]表明以阿提卡币制为标准的亚历山大型钱币已经成为希腊化时代的标准货币。

希腊化时代,铸币权显然是王室的特权。关于货币在希腊化经济中的地位,唯一保留下来的古代资料是被归于亚里士多德的两卷本《经济论》,但学者们一般认为这个文献出现于希腊化时代早期,且其中对王室经济和总督经济的描述以塞琉古王国为参照。[206]作者指出,国王的职责主要在四个方面:货币、出口、进口和花费。[207]关于货币,国王要决定打造哪种钱币以及何时打造,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钱币上展示谁的肖像自然也取决于国王。钱币肖像意味着钱币不仅是一种经济工具,更是一种有利的政治宣传工具,因为钱币不仅流通地域广泛,而且可以达到上至官僚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等不同的社会阶层。

钱币肖像在希腊化时代得到了重要发展。从亚历山大开始到希腊化王国时期,亚历山大型钱币上通常都有神的形象,因为统治者需要神的保护或通过神证明他们统治的合法性。比如马其顿国王安提柯·贡纳塔斯发行了一系列带有潘神头像的四德拉克马,感谢潘神在吕西马凯亚战斗中对他们的帮助。塞琉古王朝以阿波罗为保护神,因为它曾预言塞琉古将会称王,[208]阿波罗也作为王朝的祖先出现在钱币上。

亚历山大去世后,他本人的肖像开始出现在继承者发行的钱币上。亚历山大的将领们分割了他的帝国,因此亚历山大是可以利用的统治合法性的象征。托勒密充分利用了这种象征,他是第一个将亚历山大的肖像铸在钱币上的继承人,钱币上的亚历山大戴象皮头饰和公羊角,是一个神化的形象。公元前321年,托勒密劫持了亚历山大的遗体,并最终将其葬在亚历山大里亚。[209]不论是钱币肖像还是劫持亚历山大的遗体,都在向人们传达托勒密是亚历山大的直接继承人这样一种印象。因此,在托勒密权力上升以及合法化的过程中,亚历山大的形象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一旦继承人的统治稳固下来,便开始利用钱币肖像推进个人的神性。公元前305年托勒密称王后,以自己的肖像取代了金银币上的亚历山大肖像,这是希腊化时代在世统治者的肖像首次出现在钱币上。此后托勒密的肖像成为王朝钱币的固定图案,一直持续到王朝结束。对托勒密王朝的国王们而言,王朝的连续性和合法性是通过王朝建立者的形象来表现的。塞琉古王朝则以全面采用亚历山大的钱币体系来表现与亚历山大的继承性,在王朝统治合法性建立的过程中,亚历山大肖像发挥的作用较小,只出现于少数铜币和金币上,而且这些钱币都出自美索不达米亚的造币厂。[210]从国王安条克一世开始,系王带、戴公牛角的塞琉古一世的肖像在钱币上被大量复制,成为安条克一世最重要的宣传手段。王朝建立者的神化意味着塞琉古王朝统治的合法化。此外,安条克本人的肖像也开始出现在钱币上,宣传在世君主的神化,他的继承人都仿效这一做法,宣扬统治者崇拜。从神的形象——亚历山大肖像——统治者肖像,钱币肖像的选择一方面表达了统治者的政治宣传;另一方面也帮助塑造了国王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可以说,亚历山大型钱币肖像体现了希腊化时代的王权观念,也反映了一种新的希腊化认同。

从希腊化时代开始,钱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明显加强。1973年以前发现的2387个希腊钱币窖藏中,79.6%属于公元前330—前31年。[211]人员的流动、税收和贸易促进了亚历山大型钱币在民间的传播。关于钱币流通的路线和机制,戴维斯给出了五种方式:1.士兵的津贴。2.国王在困难时期给予城市的补贴、对政治家的贿赂、资助纪念物以及艺术品的创作。3.直接夺取,比如报复性掠夺,海盗、盗匪的劫掠,战争的战利品等。4.税收。5.贸易。[212]可见货币流通的广泛不仅仅是贸易关系的反映。正是由于多种流通方式,上至精英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对亚历山大型钱币有所认知。证据表明,亚历山大型钱币在民间也最受欢迎。对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钱币窖藏的研究,揭示出塞琉古王国货币流通最有趣的一个特征:塞琉古王国的居民积攒的钱币,主要不是由塞琉古的金币和银币构成,而是腓力、亚历山大、吕西马库斯发行的同样类型的钱币。[213]这一方面表明,当时著名的造币厂严格遵循阿提卡标准,打造了大量亚历山大型钱币,这些钱币在希腊化世界自由流通;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亚历山大型钱币在希腊化世界受欢迎的程度。希腊化时代私人交换也经常使用货币,一系列出自阿摩尔哥斯(Amorgos)的铭文记录了私人给阿摩尔哥斯城邦的贷款,贷款契约规定:还贷时必须用阿提卡或亚历山大型钱币。[214]似乎在人们眼中,亚历山大型钱币才是最标准的货币。

结语

从官方到民间的证据都表明,亚历山大去世后,亚历山大型钱币仍广泛流通,希腊城市以及希腊化王国在此后200多年的时间里继续生产这种钱币,尽管钱币肖像和铭文随发行者的变化而有较大改变,但钱币形制、材质以及币制都没有根本变化,使希腊化世界拥有了一种相对统一的货币体系。军事活动以及雇佣军的扩散使这种类型的钱币遍及地中海世界,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货币。托勒密埃及没有加入亚历山大型货币流通体系,以及罗德岛、腓尼基等货币标准的存在并不能否定亚历山大型钱币作为希腊化世界统一钱币的地位。这种钱币不仅便利了希腊化世界的贸易往来,也成为统治者宣传统治合法性、表达王权观念的工具,体现了新的希腊化认同,它同希腊语的使用一样,成为定义“希腊化世界”的标志。

(崔丽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