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闹翻
是的,王旭还没学会走路。
王旭心中暗骂,只得挣扎着起身,却又摔倒了;再次起身,再次摔倒。如此反复多次,王旭只得勉力扶着路边的树木,缓缓离开。约摸走出一里地开外,王旭才算慢慢走顺溜了。
突然,王旭身后一里地之外爆发出一阵巨响。原来,“羊水膜”装置探测到王旭远去之后,启动了自爆装置,炸成了碎片。王旭望着爆炸升起的浓烟,停留了好一会儿,才转身而去。
王旭跋山涉水,走出了鬼谷,走出了云梦山。
王旭上了官道,正要徒步走去温城,突然看见一位少年侠客骑着快马,迎面奔来。王旭连忙拦住那位少侠,问道:“少侠,您好,请问去温城该怎么走?”
那位少侠反问:“你去温城干嘛?”
王旭:“我有个朋友叫莫负,她遇上了危险,我赶着去救她。”
少侠上下打量着王旭,问道:“莫负?。。。。。。哪个莫负?”
王旭:“就是温城县令许望的养女。”
少侠:“哦,是她啊。她遇到了什么危险?”
王旭:“始皇帝想征召她入朝为官,她却装病逃避,还说天下即将大乱。结果,这些事情被朝廷知道了,已经上报给了始皇帝。我必须要赶在朝廷捉拿莫负之前,把她救出来。”
少侠连忙下马,笑着说道:“莫负是你的好朋友吗?”
王旭一怔,想了好一会儿,说道:“我与她师出同门,她算是我师姐吧。”
少侠恍然大悟,笑着说道:“哦,原来如此。你不用去了,莫负很安全。”
王旭不解:“很安全?。。。。。。始皇帝饶恕了她?”
少侠:“那倒不是。可能是你在这深山里隐居太久了,不问世事。其实,始皇帝赵政已经殡天了。他死之前,也没收到那份呈报。后来,许望大人买通了宦官赵高,销毁了那份呈报,把这事儿摁了下来,莫负也转危为安。”
王旭将信将疑,望着那位少侠,问道:“按说,这应该是十分机密的事情,你怎么会知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少侠回答:“我叫郭翁伯,许望是我舅舅,莫负算是我的表姐。”
王旭喜出望外:“原来你是莫负的表弟啊。天下居然有这么巧的事情,我刚一出山,就遇到了你。你怎么会来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郭翁伯回答:“因为我跟舅舅许望闹翻了,心中不痛快,就出来闯荡江湖,周游各地。刚才,我听见山谷里传来一声巨响,正要前去查探,恰好遇见了你。”
王旭问道:“你怎么跟许望闹翻了?”
郭翁伯:“我以前闯荡江湖的时候,认识了很多江湖朋友。我舅舅有个儿子,名叫许忻,也时常和我厮混在一起。前段时间,许忻和我的两个朋友张耳、陈余喝酒。张耳、陈余二人酒量小,喝不了几口,许忻就不依不饶,一边嘴上骂骂咧咧,一边强行灌酒,还动起粗来。张耳、陈余二人一时恼怒,拔刀捅死了许忻。
张耳、陈余杀了许忻以后,逃遁而去。我舅舅派出衙役,四下搜捕凶手,却一无所获。许望还迁怒于我,说我交友不慎,害死了他的儿子,逼我交出凶手。张耳、陈余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我一时半会儿哪里找得到。
许望就大发雷霆,骂我平时满嘴的江湖义气,却让江湖朋友杀了许忻,还放跑了凶手;我跟我嘴里的那些江湖义气一样,一文不值。然后,许望把许忻的尸身丢弃在我家门前,暴尸街头。
我无奈之下,只得托付我的那些江湖朋友,帮忙寻找张耳、陈余。几经周折,终于让我查到他俩的藏身之处。张耳、陈余无处可逃,只得主动上门,向我请罪,还跟我坦白了那天行凶的真相。我觉得许忻也有错,不能全怪他们,就把他们放了。
然后,我就给许忻收尸,安葬了他。许望听说我私自放了凶手,愈加恼怒,居然把许忻的灵位摆放在我家大门前。我在温城实在待不下去了,只得到外地避避风头。”
王旭听了,连连咂舌:“温城真是够乱的。”
郭翁伯斜了王旭一眼:“不止是温城,现在是天下大乱。”
王旭好奇的问道:“天下到底乱成什么样了?”
郭翁伯侃侃而谈:“前些日子,陈涉、吴叔在大泽乡举事,打出赵扶苏、项燕的旗号,号召百姓,反抗暴秦。陈涉自命为将军,以吴叔、葛婴为副将,带领着大部队接连攻下了大泽乡、蕲县等几个城池。随后,陈涉纠集了数万大军,攻下陈县。如今,四方英雄纷纷响应,都加入了反秦的行列。我这次出来,也是要投奔陈涉,共襄盛举。”
王旭听得热血澎湃,说道:“既然莫负已经脱离危险,我也就没有必要去温城了。倘若郭兄你不嫌弃,我想与你一齐去陈县。”
于是,王旭、郭翁伯二人结伴前行。路过一个村落时,王旭买了一匹快马,随后与郭翁伯策马奔赴陈县。过了几日,王旭、郭翁伯来到陈县城外。郭翁伯找到守城官,问道:“我是郭翁伯,听说陈涉将军在此聚义,我与朋友特来投奔。”
守城官问道:“莫非你就是温城的侠士郭翁伯?”
郭翁伯面不改色,回答:“正是在下。”
守城官连忙行礼,说道:“我叫邵平,久仰郭大侠大名。陈将军已经称王,在此定都,国号“张楚”,正在招揽天下义士,早就期盼着像郭大侠您这样的英雄前来。两位请随我来,我带你们去见他。”
于是,邵平带着王旭、郭翁伯进了陈涉的王宫。王旭、郭翁伯走到殿外,只见陈涉立于大殿之上,殿下还跪着一位将军,诸将侍立于两侧。陈涉指着那位将军声嘶力竭的怒喝:“葛婴,你简直胆大包天,竟敢背叛我!”
葛婴吓得连连拜首:“大王,我冤枉啊。您派我以张大楚国为口号,讨伐九江。我到了那里以后,偶遇楚国王族的后人熊襄强。为了让义军更加名正言顺,我就拥立熊襄强为楚王。后来,我听说大王您称王了,我才知道自己犯下大错。我已经把熊襄强杀了,把他的人头也带来了,特来向您请罪。”说完,葛婴双手捧起地上的一个包裹。
陈涉依然愤懑不已,骂道:“我让你去攻城略地,你居然擅自拥立他人为王,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大哥吗?。。。。。。来人啊,把这个叛徒拖出去斩了。”
这时,侍立在一旁的两位将军连忙劝谏陈涉:“大王,您初举义师,人心未定。葛婴将军一路追随大王,从大泽乡打到陈县,屡建奇功。轻易斩杀大将,恐怕会让天下英雄对我们张楚国望而却步。”
郭翁伯远远望见那两位将军,不禁惊呼:“咦,这两位不正是张耳、陈余吗!”
张耳、陈余说完,一旁的吴叔、周巿、武臣、韩广、田臧、魏咎、魏豹等几位将领也一齐劝谏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葛婴又是难得的将才。还请您三思,饶恕葛婴。”
陈涉更加暴跳如雷,对着众人一顿痛斥:“你们居然为了这种叛徒,向我求情。到底谁是大王,谁说了算!。。。。。。你们休要再说,我今天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背叛我会是怎样的下场。”说完,陈涉命人把葛婴拖出殿外,将其斩首示众。
王旭、郭翁伯不禁心生犹疑,面面相觑。随后,邵平将王旭、郭翁伯引入大殿,禀报陈涉:“温城的郭翁伯郭大侠听闻大王威名,特来觐见。”
陈涉一听郭翁伯的大名,立马转怒为喜,脸上的阴霾立即消散:“我久闻郭大侠的盛名,郭大侠肯来辅佐我,大业必成。”随即,陈涉将葛婴的事情抛诸脑后,命人摆上筵席,与众人一齐为郭翁伯、王旭二人接风洗尘。
酒过三巡,陈涉问郭翁伯:“我建国不久,百废待兴。郭大侠可有良策相授,助我成就大业?”
郭翁伯答道:“陈县太小,装不下天下英雄。”
陈涉当即沉下脸来,冷冷的望着郭翁伯,问道:“郭大侠此言何意?难道是在讥讽我滥杀功臣,没有容人之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