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公主叫相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东宫偏殿

云雾缭绕之下,一棵树的一片叶子终于承受不住朝露的重量弯了弯腰。一丝微凉唤醒了躺在地上的徐时,一个激灵让他彻底清醒了过来。

小黑和林靖雪已经收拾妥当,附近的火堆也已湮灭只剩下漆黑的一片。

徐时意识到自己昨晚应该是支撑不住后就直接躺了下去,不过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回头看了下才发现自己的衣服赫然就放在刚刚头枕的位置。

原来林靖雪醒了之后就将衣服轻轻垫到了徐时的头下,动作之轻让徐时这个觉小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第一次野外就这样睡过去,确实有些难受。但想到林靖雪的温柔动作,徐时内心的春水不免一阵荡漾。

看着徐时面带谢意的眼神,林靖雪倒是先对徐时表达了谢意。

然后又补了一句:“小黑兄弟的武艺不错,我本来还怕把衣服垫到你头下面会影响你睡觉,好在小黑帮忙给你垫了下去。”

说完,还用眼神示意徐时向小黑道谢。

明白事情原委之后的徐时,一场欢喜落在了空处。但他还是不想失了风度,对小黑抱拳拱了拱算是致谢。

小黑察觉到他名为失望的感情,但他却有些不能理解。所以,不得不又多看了两眼徐时。

不过就算这样,手里却不忘从背包里拿了点干粮递给徐时,徐时接了过来又找林靖雪要了点水,简单漱了漱口便开始吃东西。

一行三人,在准备完毕后,又踏上了去往南林国都贵安的路程。

南林国都贵安此刻亦是笼罩在云雾之中,只是与徐时他们一路行来的风景相比。贵安城笼罩的雾气有些淡,以至于雾气之中还能看见渗透着的丝丝日光。

与城南的喧哗热闹相比,皇宫之内的片刻声响根本算不上什么。尤其是此刻东宫群殿之内,一处偏殿中刚刚还有人似发脾气的说话声音,却在几声不大不小的争执过后复归平静。

偏殿院内没有伺候的太监宫女,只有入口处的两个值守侍卫还表明了此殿居住着某位主子。

如果再熟悉一点南林的皇亲国戚,一定就会发现刚刚说话发脾气的那人乃是当今的二皇子,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大皇子的二皇子。

二皇子望着刚刚摔到地上的茶杯碎片呆呆出神,他此刻有些恼火,也有些庆幸。

只是恼火和庆幸的原因他自己一时也有些闹不明白。

按道理说,作为竞争对手的皇姐安然无恙应该让他有些恼火,但他却有些庆幸。

皇姐出外游历多年,他其实一直都隐隐期待着她回来的那天。

只是当他得知幕僚和手下们暗中策划了谋杀一事之后,他有些愤怒,但那些愤怒却无处释放。所以,最近几天东宫这偏殿内频频发生杯子打碎的事情。

在二皇子瘫靠在床榻上发呆时,坐在桌旁的礼部尚书王进知和知书阁长老,也就是二皇子老师的鲁老先生也有些面面相觑。

毕竟国主遇刺昏迷不醒,公主遇刺却侥幸逃脱对于他们而言,算不上好消息,但情形也不至于坏到能让人如此愤怒的地步。

一直以来,二皇子都以温吞敦厚示人,这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愤怒。

同时,二人也第一次产生了摸不透二皇子的感觉。

三人先前所争执的事情,一是国主的遇刺真相究竟是什么,二便是刺杀公主的必要性。

关于国主遇刺,王进知认为是假的。鲁老先生则认为是真的。

王进知的理由是国主遇刺这事太真,以至于都不合常理。

受重伤的人再怎么说在被救治的过程中多少会清醒个片刻,这片刻时间足够他吩咐一些事情。

但到目前为止,宫内除了将太医留在宫中之外,就只是吩咐丞相孙昭暂领国事,除此再无其他事项。

以王进知对国主林释元多年的了解,他不相信国主没有其他的安排。

而在鲁老先生看来,遇刺发生之后,阁老大人却是被叫到宫里待了两天。

待到阁老回知书阁时,他是亲眼看见阁老大人精神萎靡,面露哀色。

二皇子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同意鲁老先生的看法,因为遇刺之后,他必然去探看了几次国主老子。

每去一次,都能看见太医的惶恐和绝望增加一分。

以至于他见到国主老子时,都会觉得眼前这个闭着双眼一动不动,鬓角泛白的倔强老头子可能真醒不过来了。

母后是悲伤的,却也无力做些什么。

他纵然心中多有不满,却也不敢表露丝毫。多看了几次之后,他突然也有点悲伤了。

大概是生命逐渐消失的样子,让他也心有戚戚焉。

可以说,宫里每一个人在这一刻,多少都会有些动容。

除了他身边的那条老狗,元顺板着脸,仿佛没有心一样。

关于刺杀公主一事,王进知进一步做了一些说明。

根据他背后人的安排,原本万无一失的计划,最终还是出了点纰漏。

就在他说明之时,二皇子的脸阴沉得愈发厉害。

王进知心想,本就没有一定能成功的刺杀,动气何至于此。

鲁老先生则一旁暗自赞许自己的弟子有几分仁义之风,毕竟公主乃是同胞姐姐,二皇子对于刺杀不同意也是正常。

而二皇子,当王进知将计划目的说出来之后,就已经怒不可遏。纵然最后是失败的结果,但他同样有些愤怒,愤怒这些人竟胆大如此。

对于皇族,说动手就动手。王进知说完,二皇子连问几句:“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随后,手起盏落,茶水溅了一地,茶杯也碎落成几块。

其中,温热的几滴茶水还溅到了王尚书的脸上,一小块碎片还弹到了王尚书的脚踝。不痛不痒,但王尚书却有些异样的感觉。

气氛凝固了片刻,鲁老先生缓缓开口道:“皇子勿需动怒,公主遇刺虽无恙,但并不影响到我们的大计。而且,没成功更好,也不至于让皇子背上弑姐的名声。”

话音落地,二皇子犹自哼了几声。

王尚书道:“是的,家师也是考虑到此事能成,则可以顺利将此罪推到东海人身上。不成,也不会影响到二皇子的名声。是以,这只是一步闲棋,您也不至于如此动气。”

二皇子听到这里,突然有些古怪地看了一眼王尚书。

就在王尚书感觉到疑惑之际说道:“王尚书,我们的尚书大人啊。你觉得这真的只是一步闲棋吗?”

王尚书怔了怔,二皇子这语气的背后,似乎存着不少的思量。

按照老师的意思,在这个节骨眼动手对付公主,虽然会有引火烧身的危险,但至少能以动作来搅浑水。

什么都不做,等到公主进了京,真正入主了宫内,后面决计是动无可动。尤其是朝廷上那些骑墙派,见风使舵的本领比谁都强。

二皇子见尚书大人迷惑良久,自己动手拿了一个杯子,倒了一杯新茶,滋啦了一口还有些烫的明前雀舌。

这才说道:“父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不管是他入主贵安,还是统御南林。走的都是堂堂正正得路子。”

一句话说完,又抿了一口,感觉还是有点太烫。

索性放下杯子,继续说道:“但若论阴谋诡计,你们怕是忘了父皇整肃皇族的事情。”

王尚书和鲁老先生在一旁听得是既迷惑又惊诧。迷惑是不知道二皇子接下来会说什么,惊诧是二皇子这还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在他们面前如此状态。

就在两位有些丈二和尚时,二皇子也不再多卖关子地说道:“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父皇深知皇族内部的事物处理不好便会引起大的反弹。所以,在决断很多族内事物之时,少不得用阴谋诡计。我二叔那么狡诈的人,扯虎皮拉大旗,以为打着族内一众老爷子的旗号就能肆无忌惮。还不是被父皇一手请君入瓮,让他在老爷子们面前露了原形。最后,族内一致同意将二叔交由三司会审,全了父皇明君的名声。”

说完皇族内部的隐秘事,二皇子端起茶杯喝了几口温度刚好的茶,姿态优雅,仿佛刚刚摔杯子的人只是一个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