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名著(第七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消渴

一、厥阴病消渴症

厥除之焉病,消渴,氟上街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蚘,下之利不止。

【译文】

厥阴病的症状,主要是口渴,饮水无度,热气冲上心胸,心中疼痛、灼热,饥饿了又不想吃东西,若勉强进食,就会立即呕吐出来(甚至吐出蛔虫)。如果使用下法治疗,常可导致腹泻不止。

【解读】

厥阴肝经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木能疏土,参与消化。病人厥阴大多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厥和热相互胜复,一为寒热错杂。从本条证候看,是属于寒热错杂中的上热下寒证,故曰厥阴病。肝热燔炽,津液被耗,肝胃阴伤,所以消渴;足厥阴肝经抵小腹挟胃,故肝气上逆,则气上冲心;厥阴经脉挟胃贯膈,肝经气火循经上扰,则心中疼热;肝木乘脾,脾虚不能运化,胃寒不能消化饮食,则饥而不欲食;如果肠中素有蛔虫,脾虚肠寒则蛔不安而上,若强以进食,则肝胃气逆而呕吐,蛔虫可随食气而吐出,故云食即吐蛔;若误用下法重伤脾胃,则上热未去,而必致中气更伤,下寒更甚,故发生下利不止。

二、病机与主症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紧,紧数相搏,即为消渴。

【译文】

寸口脉见浮而迟,浮脉属虚,迟脉属劳;虚是卫气不足的表现,劳是营气衰竭的象征。

趺阳脉见浮而数,脉浮是胃气盛,脉数为胃有热,胃热气盛,则易消谷而大便坚硬。气盛又会导致小便频数,小便频数则加剧大便坚硬,便坚与溲数如此相互影响,就会形成消渴病。

【解读】

消渴病由积渐而成。寸口脉候心肺,心主血属营,肺主气属卫,今之脉象浮迟并见,故其浮并非外邪在表,浮为阳虚气浮,卫气不足之象;其迟亦非里寒,是劳伤阴血所致,故迟为血脉不充,营血虚少之征,所以原文说“浮即为虚,迟即为劳”。今浮迟并见,是为营卫气血俱不足,卫虚气浮不敛,营气不足,燥热内生,心移热于肺,于是形成上消证。

趺阳脉主候胃气。趺阳脉浮而数,浮为胃中阳气有余,气盛而外达则脉浮,故“浮即为气”;数脉主热,为胃热亢盛,即《灵枢·师传篇》所说“胃中热,则消谷”,谷消则饥,水消则渴,胃热气盛,则消谷善饥,渴欲饮水;气有余便是火,水为火迫而偏渗膀胱,故小便频数而量多,热盛津伤,加之津液偏渗,肠道失濡,故大便坚硬难解。胃热便坚,气盛溲数,二者相互影响,故形成消渴,此即后世所说的中消证。

本条重点论述了中消的机制,未提出治法和方药,后世有认为以调胃承气汤为主方,唐宗海认为上消证,心火亢盛,移热于肺,为膈消者,用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加瓜蒌根之类,或不去半夏。喻嘉言最得其秘,心火不足,移寒于肺为肺消者,用炙甘草汤,或柴胡桂姜汤加人参、五味子、麦冬之类。程钟龄提出,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诸家所言,对治疗本病确有指导意义。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紧,小便即数。

【译文】

趺阳部位脉见数,表示胃有邪热,所以大量消耗水谷而不断进食,同时必然引起大便坚硬,小便频数。

【解读】

趺阳脉候胃气,数则为热,胃中有热故消谷善饥,渴欲饮水。胃热盛者津伤,津液不润肠道而偏渗膀胱,故大便坚。饮水虽多,脾失转输,肾失制约,水液直趋于下,故小便频数。由此使阴液愈耗,而虚热愈盛,热愈盛而消谷引饮更甚。本条与上条皆是胃热气盛所使然,亦即后世所论之中消证。

三、证治

(一)肺胃热盛,津气两伤(白虎加人参汤证)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译文】

病人口渴想喝水,喝水后口舌仍干燥的,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解读】

消渴患者,必渴欲饮水,若饮水后仍有口干舌燥,是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候。因热能伤津,亦易耗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脏腑和口舌失于滋润,所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而渴。因燥渴而饮水,自救水人虽能暂缓其渴,但终不能除热,热邪不除,则津气不复,故渴欲饮水,水入则消,消后仍渴。本病热在肺胃,壮火食气,伤及津气,病属阳明经热,尚未人腑,类似后世所说的上消,治当益气生津,清热止渴,方用白虎加人参汤。

该证的主要脉症:大热烦渴,渴欲饮水不解,消谷善饥,小便频数量多,舌红少津,脉数乏力。

病机: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治法:益气生津,清热止渴。

主方: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中石膏甘寒清热为主药;知母苦寒质润,可助石膏清阳明经热,又可滋阴润燥,味苦而不化燥伤津,为本方辅药;人参益气生津,粳米、炙甘草甘润养胃,益脾生津,使寒凉之品不伤脾胃。

注意事项:

见《痉湿喝病脉证治》篇白虎加人参汤条。

(二)肾气亏虚(肾气丸证)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

【译文】

男子患了消渴病,小便特多,如饮水一斗,小便也解出一斗,用肾气丸主治。

【解读】

消渴病唯下消在肾,肾为水火之脏,内寓真阴真阳,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故下消证有寒热不同,所以肾阳虚症和肾阴虚或肾的阴阳两虚均可导致本病。本条所论是属于肾气虚衰而致的下消病。男子以肾气为本,多有酒色过度,易致肾气虚,所以说男子消渴。本证因肾气虚弱,命门火衰,既不能化气行水,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摄水和制约偏渗之津液,故渴欲饮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形成渴饮无度的下消病。由于肾之阴阳不可分离,故治疗本病,宜用肾气丸,使之阴生阳长,以恢复其蒸津化气之功。

该证的主要脉症:渴欲饮水,饮后小便清长量多,伴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尤尺脉沉弱。

病机:见《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

第二节 小便不利证治

一、上燥下寒水停(瓜蒌瞿麦丸证)

小便不利者,有水氯,其人若渴,栝模瞿参丸主之。

【译文】

“若渴”:徐镕本作“苦渴”,宜从。病人若因水气停留而引起小便不畅利的,其人口渴严重,用瓜蒌瞿麦丸主治。

【解读】

肾主水而司气化,肾与膀胱相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气化之源,由肾所主,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不利,水气内停。真阳不足,亦不能蒸化津液上承,而致上焦燥热,以渴为所苦。本证上浮之焰,非滋不息,下积之阴,非温不消,故治宜温肾化气与润燥生津并行,方用瓜蒌瞿麦丸。

该证的主要脉症:口渴剧烈,饮水不止,颇感痛苦,小便不利,少腹冷,或腰以下肿,舌淡红或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薄黄,脉沉缓。

病机:下焦肾阳亏虚,上焦肺燥津伤。

治法:温肾助阳,生津润燥。

主方:栝蒌瞿麦丸方

栝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方中瓜蒌根、薯蓣生津润燥,以治其渴;瞿麦、茯苓渗泄行水,以利小便;炮附子一味,能振奋肾阳,温阳化气,使津液上蒸,水气下行,亦肾气丸之变制;以蜜为丸,蜜于方中既可缓解附子温燥之性,又可制约利水伤阴之弊,使方药配伍所主病证更加圆满。

方后注云:“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说明本证当有少腹冷,或腰以下肿等阳虚水停下焦的常见证候。服上方后,病人小便通利,少腹温暖,水肿消退,则是气化复常,阳气通畅,寒去水行的象征,其病则愈。

注意事项:

(1)本方用丸剂,且方后注“不知,增至七八丸”,提示当从小量起服,一般开始6~9克,后可根据病情加至15克;因此临证时,若使用有毒方药,则当注意严格控制剂量,从小量起,避免中毒。

(2)临床运用时,当注意天花粉与制附子二者的剂量比例,若为元阳虚而肾气不化,津液不能上承,口渴明显时,天花粉应倍于制附子,以增生津润燥之力;若元阳渐复,气化趋于正常,津液逐渐上承,渴欲减时,当减少天花粉用量。

(3)附子一般用制附子或炮附子,且要注意先煎1小时以上,以不麻口为度。

(4)阴虚水停者慎用。

二、湿热挟瘀与脾肾亏虚(蒲灰散证、滑石白鱼散证、茯苓戎盐汤证)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译文】

小便不畅利,可以斟酌病情用蒲灰散主治,或用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主治。

【解读】

小便不利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其引起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条仅言主症,并列三方,意在分别不同病情而选用之。但条文叙述过简,以药测证可知,蒲灰散证应有小便不利,或短赤,或有尿血,溲时尿道有灼热刺痛,少腹拘急,舌红苔黄腻等表现;滑石白鱼散证适用于湿热瘀结膀胱血分,膀胱气化受阻所引起小便不利,尿血,小便时尿道灼热作痛,后世所称血淋者;茯苓戎盐汤则适用于中焦脾虚,下焦湿甚的小便不利,色白质浑浊之症,伴脘痞腰酸,便溏,舌淡苔薄白润或边有齿痕,脉沉弱等症,是治疗劳淋或膏淋之主方。

该证的主要脉症:蒲灰散证以小便不利,或短赤,或有尿血,溲时尿道有灼热刺痛,少腹拘急,舌红苔黄腻为主要脉症;滑石白鱼散证以小便不利,尿血,小便时尿道灼热作痛,舌红质黯,苔薄黄,脉濡数为主要脉症;茯苓戎盐汤证以小便不利,色白质浑浊,伴脘痞腰酸,便溏,舌淡苔薄白润或边有齿痕,脉沉弱为主要脉症。

病机:蒲灰散:湿热兼瘀;滑石白鱼散:湿热瘀结膀胱血分,膀胱气化受阻;茯苓戎盐汤:中焦脾虚,下焦湿甚。

治法:蒲灰散:凉血消瘀,清利湿热;滑石白鱼散:凉血消瘀,清热利湿;茯苓戎盐汤:补益脾肾,渗湿利水。

主方:

(1)蒲灰散方

蒲灰七分、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属散,钦服方寸匕,日三服。

(2)滑石白点散方

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3)茯苓戎盐汤方

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戎盐弹丸大一枚。

上三味(《四部备要》本“右三味”后,有“先将茯苓、白术煎成,入戎盐再煎,分温三服”,宜从)。

主方分析:

蒲灰散,由蒲灰、滑石两味组成。蒲灰(生用)功能凉血、化瘀、消肿,滑石善于清热利湿,两药合而成方,具有化瘀利窍泄热之功。所治小便不利,是由湿热瘀结,膀胱气化不行所致。故本方适用于湿热兼瘀血的小便不利,主治热淋。对蒲灰散中之蒲灰有不同认识。《本草纲目》说是蒲席烧灰,《医学纲目》认为是蒲黄,曹颖甫认为是菖蒲灰。从《备急千金要方》载蒲黄、滑石二味组方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小腹急痛”来看,本方中蒲灰当以生蒲黄为是。蒲黄在临床上有生用或炒用不同,《大明本草》说“破血消肿者生用,补血止血者须炒用”,本方目的在于凉血消瘀,清利湿热,故以用生蒲黄为宜。

滑石白鱼散,由滑石、乱发、白鱼三味组成。滑石利水通淋,利窍渗湿热。白鱼即衣帛、书纸、谷物中所生长的蠹虫,《神农本草经》称其“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可见本品具有化瘀行血,清热利尿之功。乱发又称血余,烧灰成性,名为血余炭,《名医别录》谓其“主五淋,大小便不通”,说明血余炭有消瘀止血,利尿通淋的作用。三药相伍,可凉血消瘀,清热利湿。

茯苓戎盐汤由茯苓、白术、戎盐三药组成。方中茯苓利水渗湿,《药品化义》说:“茯苓最为利水除湿要药,书日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白术甘温健脾,苦温除湿;“戎盐即青盐,性味咸寒,疗溺血,吐血,助水脏,益精气”(《本草纲目》)。三药相伍,体现了补益脾肾,渗湿利水之法。

注意事项:

(1)本条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

(2)后世治疗淋证的方剂比仲景此三方有所发展,如治疗热淋的八正散,治疗血淋的小蓟饮子等均疗效肯定,但观此三方乃提示后人:利尿通淋自仲景始均常用滑石、茯苓等药;且在治疗小便不利时,尤其久病者,要考虑瘀血的存在,治法上当体现活血化瘀的精神,如在治疗热淋、血淋清热凉血止血之时,勿忘佐以适量活血,以免“血止瘀留”。

第三节 淋病

一、主症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译文】

淋病的证候表现是:小便解出像小米样的硬物,小腹部(即肚脐以下)拘急作痛,而且上引脐中部作痛。

【解读】

淋病以小便淋沥不爽,尿道疼痛为主症,后世医家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分为气淋、血淋、石淋、劳淋、膏淋五淋。本条所说小便如粟状,多指石淋而言。由于膀胱热盛,尿液为热所灼,结成固体物质,形如粟状,梗阻于中,以致热郁气滞,小便涩而难出,所以小腹坚硬紧急,痛引脐中。石淋尿痛较之于其他淋症为尤甚。

二、治禁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译文】

素患淋病之人,不可以辛温之药发汗,如果发汗,就必然会导致尿血。

【解读】

平素患淋病久不愈者,谓之淋家。淋病的发生,多因肾虚膀胱蓄热,淋病日久不愈,导致肾阴渐亏,阴液不足,膀胱蓄热不除,素有淋病宿疾,即使有恶寒发热的外感症候,也不可轻易发汗。若妄用辛温之品发汗,必然助热伤阴,阴伤则邪热更甚,热盛伤及阴络,动其营血,迫血妄行,故可导致尿血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