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奇人
第17章 奇人
仿佛被戳到心中痛处,元宝炬起身缓步走到了窗前。一把推开了窗叶,凛冽的北风呼啸着灌了进来。
寄望于这寒风吹去心中的阴霾。
“景弟,你觉得那件金丝软甲我用的上吗?”元宝炬自嘲的反问道。
远景看到元宝炬心情不佳,一时也不知道如何作答。
“整个长安城,也就朕这里最安全了。天下人都知道,我只是一个摆设。谁会傻到来这里行刺于我。这三年来,偌大的宫城内连一个刺客都没有来过。倒是去相府行刺宇文泰的人,一波接一波。你没看到禁军大统领蔡佑,俨然成了宇文泰的私人保镖了。”
说到这里,元宝炬怅然若失,心中竟有了几份失落之感。
“真正有能力杀我的人,暂时也不会对我下手,毕竟我还是有利用价值的。退一步来说,如果真要加害于我,一件小小的金丝软甲,又能起什么用?”
元景也站了起来,挪到元宝炬的身旁,一脸肃穆。
“这还是我们拓跋氏的大魏吗?难道皇兄心中没有什么想法吗?”
元宝炬双手撑在窗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黯然神伤。
“大魏从河阴之变后就已经亡了,这些年元子攸、元灏、元晔、元恭、元朗、元修、加上现在邺城的堂侄元善见,短短十年,多少人被推上这个皇位,又有几人善终?”
“皇族之内最有能力的孝庄帝元子攸都被缢死在晋阳,你我兄弟二人比起元子攸如何?”
元宝炬一股脑的道出了心中的苦楚。
“景弟,你我只是笼中鸟,想要活的好就只能取悦于人,你可明白?拓跋子孙的身份是一道护身符,同时也是一道催命符。”
元景心有不甘的点了点头。
“皇兄,我知道了,从今往后安稳的做个逍遥王爷,不会再有非分之想了。”
兄弟二人交谈之中,正阳宫皇后身边的内侍门外请旨。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请您移驾正阳宫。”
小内侍官说完,又哆哆嗦嗦的补充了一句:“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让您马上就过去。”
“放肆!竟敢对圣上如此无礼。”
元宝炬脸色更加阴沉,眼角忍不住的抽动了一下,仍强忍怒气,制止了要发火的元景,并示意让小内侍退下。
“景弟,你看我像个真正的皇帝吗?外有权臣,内有刁蛮恶妇,有时候,我真的羡慕你的生活啊!”
元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看到元宝炬如此窘境,心中禁不住一阵酸楚。
“是臣弟无能,不能为皇兄分担忧愁。”
“拓跋子孙所剩无几了,记住今后的路到处凶险,要收起心性,好自为之。”
元宝炬扶起元景,深情嘱咐一番。
“圣上,皇后娘娘还等着呢,尽快动身吧。”门外的小内侍用
又催促起来。
啪~
桌案上的一个花瓶被元宝炬愤怒的摔到地上。
努力压制住心中的不快,又调整了一下情绪,元宝炬迎着寒风走向了正阳宫。
同样是寒冬腊月,晋阳城内却得比长安城更加热闹。最为当初尔朱荣的根据地,高欢全盘接收后,仍然作为自己的政治中心使用。这些年的不断经营,加之一直没有受到战火波及,晋阳城的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洛阳和邺城。
大丞相府内,高欢也收到了晋阳城粟特萨宝送来的一封信和一柄波斯宝刀。
“大国天子天之所生愿日出处常为汉中天子波斯国王霍斯劳千万敬拜……”
原来在射勿盘陀起身来中原之前,波斯国主写了很多书信,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希望沿途各国家给以波斯商队行商便利,以及联合起来对抗嚈哒人。
射勿盘陀通过元景转交书信后,又紧接着赶到了晋阳,找到了当地的粟特萨宝,之后通过当地萨宝转交了波斯国王霍思劳的书信。紧接着又马不停蹄的前往健康,身上还有一封给南梁武帝萧衍的信。
“写的什么狗屁文章,这水平还不及我。”高欢忍不住吐槽到,突然脑中想到了一个人。
“来人,把秘书郎祖珽叫来。”
说起这个祖珽,真是一个“奇人”。
祖珽自幼天资过人,事无难学,凡诸才艺,莫不关心,好读书,工文章,词藻刚健飘逸。于文章之外,又工音律,善弹琵琶,能作新曲。并识懂四夷之语,擅阴阳占侯之术,而医术尤为所长,为当时名医。其人之博学多才冠绝当时。
只是如此博学多才之人,却有一身恶癖。祖珽生活放纵淫乱,长期与寡妇王氏公开往来,并言:“丈夫一生不负身”。不仅如此,还有盗窃之癖,习惯于顺手牵羊。甚至某日高欢宴请群臣,宴毕,发现酒杯少了一枚,御史中尉窦泰请在场者去冠,结果是祖珽偷偷将酒杯藏在自己的帽子内。
高欢因重其才华并未处罚。
出任尚药丞时,偷卖药材。出任仓曹使,倒卖库粮。后来高欢无奈,把他调到秘书监,专管图书收藏及校写。满以为这样祖珽就无处下手。谁知后来书阁典籍不断丢失,高欢只能特别规定,祖珽不能单独一人进入书阁。
祖珽在秘书监正百无聊赖,听闻高欢召唤,便急忙到丞相府报道。
跨入府门,祖珽两眼不住四下打量。宫灯檐角树轻摇,奇石回廊侍女娇,好一派富丽堂皇,自有一番大家风采。
祖珽看的是两眼放光。
一边往里走,一边喃喃自语:“这个好,这个太大,这个不值钱……唉,这个有人看着!”
“丞相,祖大人到了!”侍从在门外禀告。
高欢抬头,见祖珽立于门外,还在不住的四下乱瞅,招招手。
“祖珽,别看了,快进来!”
高欢将波斯国王的书信递了过去,祖珽翻看后,忍不住讥讽道:“这真是有辱斯文。”
“听说你懂波斯语,能不能用波斯语回复一下,也让这些番外蛮夷感知一下我中原文化!”
“这有何难?准备笔墨。”
高欢大喜,令人准备上好的笔墨纸砚。之后高欢口述,以皇帝的口吻回复了此信。大意也是同意两国继续友好交往,保证波斯商人在大魏的正常贸易,并希望更多商队来中原贸易。对于出兵对抗嚈哒人,高欢没有直接拒绝,以时机合宜之时再行商议为由,推诿了过去。
口述完毕,祖珽这边也书写结束。看着满纸看不懂的蝌蚪文,高欢也不住赞叹祖珽的才华。
“听说你擅长临摹王羲之的书法,将兰亭序也临摹一幅,也让这些蛮夷见识一下何为书法。”
祖珽也不多言,俯身继续写了起来,片刻功夫,一幅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的兰亭序便写了出来。
不得不说,祖珽的才华横溢,这幅临摹之作足以以假乱真。其实这个对祖珽来说没有任何难度,私下里已经不知道临摹了多少副王羲之的书法了,坑骗了不少收藏字画者。
高欢将这两份书信收好,又单独写了一份给孝静帝元善见的书信,大意说了一下来信,请元善见给这份书信加盖印玺。
一切准备妥当,高欢命人将这些书信送到邺城,交由皇帝处理。
“好了,你可以走了。”
祖珽直勾勾的盯着桌上的那柄宝刀,情不自禁的说道:“这把刀不错,丞相你看能否?”
高欢本能的将宝刀往自己跟前搂了一下,表情坚决的说道:“你一个文人,要刀剑何用!”
对于祖珽的厚脸皮,高欢早有领教,碍于今天祖珽表现不错,让其空手而归也不合适。
“你把桌上了这几件笔砚拿走吧,这个你能用得到。”
祖珽听罢,早有准备的从怀中掏出一方布帕,熟练的将桌上的笔砚装了起来,连剩下是几张宣纸都没落下。
“你……你一直随身带着布帕做甚?”高欢彻底无语。
祖珽倒也不避讳,随口道:“习惯了,习惯了。”
高欢不住的摇头。
“来人,送祖大人出府。”
看着转身离去的祖珽,高欢又特意嘱咐一句。
“一定要把祖大人送出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