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皖交界地区“河南话”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音标符号及发音人

一 音标符号

本书标音采用国际音标系统。国际音标的形体和附加符号依据《国际音标(修订至2005年)》。

本书所用的辅音符号如表1-5。

表1-5 本书所用的辅音符号

本书所用的元音符号如表1-6。

表1-6 本书所用的元音符号

二 发音人

(一)主要发音人

吴魁,男,1938年11月出生于今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张家村,系作者之父。根据《吴氏十三枝二修家志》记载,我家的祖籍地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庙仙乡吴乡村。据家父口述,其祖父(笔者的曾祖父)在太平天国战争后,随着“下江南”的人群逃荒至溧阳;其父(笔者的祖父)吴绍平出生于1909年,是被笔者的曾祖父用箩筐担子挑着“下江南”的;其母(笔者的祖母)何淑珍出生于1906年,系今溧阳市社渚镇宋村上泊村人,也是“河南人”。据推算,笔者曾祖父迁入张家村的时间应该在民国元年(1912年)前后。家父及其父母,均未离开过出生地居住。其所居住的张家村及其邻村义城(包括义前、义后两个小村)、老鸹山、丁家、八一、卢家、建新、庄头、跑马岗等自然村都说“河南话”。笔者父亲说的“河南话”,跟笔者祖父母说的“河南话”略有差别。笔者祖父去世时(1979年)笔者9岁,笔者祖母去世时(1994年)笔者24岁。笔者对祖父母的说话口音印象深刻,尤其是儿化韵和“”打头的韵母。在笔者父亲的口音里,这两方面的语音特征均出现弱化。

(二)次要发言人

周世娣,女,1940年12月出生于今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新塘村路北里村(6岁时搬至邻村——今下田舍村居住),系作者之母。笔者的外祖父周洪生(出生于1909年)原籍江苏宜兴,但主要说“河南话”,与其兄弟交流则使用当地吴语溧阳话。笔者的外祖母宁凤英1914年出生于今溧阳市天目湖镇毛尖村东山岕村,自幼说“河南话”。由于外祖母说“河南话”,故笔者母亲出生后一直说“河南话”,全家也一直说“河南话”。笔者母亲生活过的路北里、下田舍两个村都说“河南话”,相邻的桥上、山西管、花岗、田冲、后四、花山、老鸹山等自然村也都说“河南话”。

(三)其他发音人

1.“河南话”

吴健,作者,1970年5月出生于今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张家村,自幼说“河南话”,16岁以前未离开过出生地。其后在外地求学,目前在常州工作。平时与父母联系紧密,日常交流均使用“河南话”。

张瑞泉,男,生于1942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天王镇菜巷村谷城村。

李国柱,男,生于1955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菀坪中学退休教师。

任大义,男,生于1962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罗家地村湖北场村。

沈万胜,男,生于1964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龙口村后圲村。

胡应贵,男,生于1945年,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彭村村白马垱村。

吴斌,男,生于1964年,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张家村。

霍明昌,男,生于1944年,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张家村。

霍安昌,男,生于1955年,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张家村。

吴旭东,男,生于1996年,东南大学研究生,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张家村。

黄先玉,男,生于1941年,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上城村黄家村。

解永海,男,生于1944年,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平桥村戴家冲村。

向自进,男,生于1945年,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新塘村新花村。

张良技,男,生于1951年,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

吴萍,女,生于1967年,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周城社区。

龙德友,男,生于1946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上阮村龙家湾村。

苏润清,男,生于1965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上阮村龙家湾村。

卢福林,男,生于1956年,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路东村西山头村。

卢光山,男,生于1952年,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路东村西山头村。

祁大华,男,生于1938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塔上村。

任大有,男,生于1962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罗家地村湖北场村。

任广富,男,生于1936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罗家地村湖北场村。

吴仲田,男,生于1949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马村村(1958年从溧水迁入)。

陈卫生,男,生于1964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朱家边社区新郎头村。

王成德,男,生于1964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朱家边社区。

2.罗山、光山方言

周裕利,男,生于1942年,河南省罗山县周党镇周党村詹洼组。

吴天绍,男,生于1949年,河南省罗山县庙仙乡吴乡村四组。

孙定凤,女,生于1951年,河南省罗山县庙仙乡方集村。

吴天生,男,生于1961年,河南省罗山县庙仙乡吴乡村四组。

吴国焰,男,生于1958年,河南省光山县北向店乡高山村吴染坊组。

张祖全,男,生于1961年,河南省光山县仙居乡余庙村余楼组。

张明和,男,生于1954年,河南省光山县仙居乡余庙村余楼组。

姚传太,男,生于1954年,河南省光山县十里镇姚寨村王岗组。

3.溧阳话

蔡法新,男,生于1944年,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东园。

陈秀琴,女,生于1971年,江苏省溧阳市新昌中心小学。

王彩虹,女,生于1975年,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周城社区朱村。

伍建忠,男,生于1968年,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周城社区。

4.上海话

安翠英,女,生于1940年,上海市宝山区通河二村。


[1] 本节“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的内容,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中国县情大全·华东卷》(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版)综合而成。

[2] 谢瑞征、徐徐、黄伟生:《苏浙皖沪地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判定标志的研讨》,《地震学刊》1997年第1期。

[3] 参考许正文《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分与管理沿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和各地政府网页。

[4] 丁家钟、贺云翱:《长江文化体系中的吴越文化》,《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5] 周祖谟:《尔雅校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6] 陈剩勇:《吴越文化特征初探》,《浙江学刊》1985年第2期。

[7]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91页。

[8] 庙会流行于苏浙皖交界地区,是祭祀神灵与展示民俗的节日,包括观音会、土地会等。后来逐步转向以集会游览、庙市交易和商品交流为主的形式。

[9] 放荷灯源于民间传说:唐朝末年,皇帝乘船过水阳江,江水翻涌,有恶龙兴风作浪。岸边劈柴少年杨泗跳入江中,挥斧与恶龙搏斗。最终恶龙被诛,船上人得救,杨泗却因伤重沉入江底。皇帝遂追封杨泗并建庙立像,确定在农历六月初六杨泗生日这天隆重纪念。之后,百姓会在当晚用彩纸扎成荷花形蜡芯灯,顺水漂流纪念,遂成风俗。

[10] 傩仪起始于黄帝轩辕氏时期。商周时代,先民崇拜鬼神,巫舞者头戴面具或涂脸画面,手执戈矛斧剑等兵器或符咒纸马,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口呼之声为“傩!傩!傩!”,因名。秦汉时代,傩成为驱邪逐疫祈福的仪式,在民间流变为一种迎神赛会。溧阳市社渚镇现存的系列傩舞,大多沿袭了宋代之仪,主要有:嵩里跳幡神、大田跳五猖、刘家边跳祠山、新塘跳观音等。目前,该镇建有“中国溧阳傩文化博物馆”,每年举办傩文化艺术节。

[11] 民间称由道士为逝者超度亡灵的仪式。

[12] 一种由玩狮表演者编创的充满祥瑞的应景赞词。

[13] 董楚平:《吴越文化概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4] 本区吴语、江淮官话的分布情况参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编《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15] 本书所指的“河南话”,如无特殊说明,均指苏浙皖交界地区的移民方言“河南话”。

[16] 据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三溪桥镇吴忠峰(祖籍罗山铁铺吴家塆)介绍:2018年其协助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对九江市的信阳移民做过调查,“河南话”人数有五十万之多。这不包括江西吉安、景德镇、上饶等地的“河南话”人数。

[17] 受金山采石矿影响,金山行政村金山自然村目前已整体搬迁至周城社区。

[18] 颜逸明:《吴语概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19] 郑张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1期。

[20] 郑张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1期。

[21] 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22] 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4页。

[23] 《溧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溧阳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8页。

[24] 高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高淳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56页。

[25] 安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吉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26] 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郎溪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27] 李鸿章撰,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奏稿八十卷》(卷三),《续修四库全书》五〇五·史部·诏令奏议类(影印民国十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金陵原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79页。

[28]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人口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29]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9页。

[30]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未刊信稿》,转引自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1853—191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31] 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18页。

[32] 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18—119页。

[33] 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郎溪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34]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28页。

[35] 河南省罗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罗山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36] 光山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37] 晏兆平:《光山县志约稿·卷一 地理志·户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版,第46页。

[38] 光山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65页。

[39]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页。

[40] 光绪年间的“义村”,位于今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义后自然村,与作者的出生地社渚镇金山村张家自然村相邻。

[41] 吴忠峰的先祖吴光魁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左右由罗山铁铺吴家塆携家人逃荒至江西永修桂堂(今永修县三溪桥镇)。

[42] 鲍士杰:《浙江西北部吴语与官话的边界》,《方言》1988年第1期。

[43] 郭熙、蔡国璐:《丹阳市埤城的河南方言岛》,《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44] 郭熙:《苏南地区河南话的归属问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45] 黄晓东:《浙江安吉县河南方言岛的内部接触与融合》,《语言科学》2006年第3期。

[46] 汪平:《吴江市方言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47] 本区也有少量移民从豫南其他县区(如新县、商城、潢川等)迁入。

[48] 徐大明主编:《语言变异与变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49] 本书采用国际音标标音,必要时才加中括号“[]”。

[50] 王东:《河南罗山方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1] “河南话”yɑ有两义:一个表示“呼,喊”(同义的还有一个ye);另一个表示“反胃,恶心”。本书记作“哕”。事实上,笔者在罗山庙仙、周党调查时,发音人证实当地老派有跟“河南话”同音同义的yɑ。

[52] 斛山方言参考了吕梅《光山方言语音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3] 改革开放后,家长给孩子取名更加自由和个性化,遵循辈分字的情况逐渐减少。

[54] 这里的“大先生”是民间对读过书且学问较深的人的尊称。

[55] 坐落在江西口村的江西口小学是作者的母校,老鸹山村是作者出生地张家村的邻村。作者对其语言使用情况非常熟悉。

[56] 句容“此地人”的母语方言是吴语。

[57] 按照乡俗,满了“五七”,孝子及全家才可以正常参加喜宴、穿红戴绿。

[58] 长者去世后,其子孙辈各家均按风俗贴相应颜色的春联。

[59] 河南省罗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罗山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6页。

[60] 光山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84页。

[61] “文化大革命”后,苏南地区的花鼓戏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