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演进中,所有的物件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种心理需求而被创造出来的。我们现代人对许多物件的需求,其实古人也有,尽管过去的科技条件远不如现在,古人还是会运用当时的条件做出最理想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来满足大家的需求。比方说,在没有现代通信设备的古代,古人会搭建烽火台,白天施烟火,夜间点火,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没有冰箱,古人就挖一个冰井,冰块则可以在冬天的时候先从结冰的湖里就地取材;而东晋时代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大家更是耳熟能详,这两个勤学小故事发生的时间,可是比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还要早一千多年!
就因为物件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密切相关,物件才会这么的迷人,只要了解它们的历史,总会令人由衷赞叹古人的巧思,佩服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就是一种文化。从物件的设计,我们往往也可以窥见古人的生活哲学。
当然,物件本是无生命的。我们在参观博物馆时,尽管每一个展品都会附上文字说明,告诉我们这个展品在当时是做什么用的,很多物件如果不加以解释用途,我们恐怕还都无从想象。虽然这些物件都是分门别类按件来一一陈列,但读着这些说明文字总还是不易跟古人的生活联想在一起,至少画面感是模糊的。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这些有意思的物件活起来呢?
这就是我们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个载体——一个清朝年间的民居,把近三十个物件“放”进去(以种类来说,实际上几乎也都是当年所使用过、体验过的物件),大至民居,小至帷帐、团扇、八仙桌、梅花盒、笔墨纸砚、粉黛胭脂……当然还有极具特色的清代拔步床、架子床等等。这么一来,这些物件就和古人的生活有了联系,一个个就都显得活灵活现,我们不但可以了解这些物件的故事,感叹世界之大,真是处处皆学问,还能欣赏到一幅幅清朝老百姓活泼生动的生活画卷。
苏州的古典园林基本上都是私家园林,往往是一些文人、官员、商贾,为了告老还乡、退休养老或是修身养性而建造起来的。沧浪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私人园林,由北宋词人、散文家苏舜钦(1008—1048)所建。有一篇文章叫做《沧浪亭记》,描述了沧浪亭由“园”到“亭”、由“亭”到“庵”、再由“庵”到“亭”的整个变迁的过程,既有浓厚的历史感,也有作者对于沧海桑田、世事多变的感慨,以及自己淡泊名利的胸怀。
园林艺术讲究“小中见大”,也就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曲折、暗示、扬抑等等丰富多变的手法,扩大人们对实际真实空间的感受,营造出许多动人的意境,这些园林艺术的精髓在沧浪亭里都有所展现。
有名的《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出生时,他们家就住在沧浪亭爱莲居西侧,沈复和妻子芸在成婚之后也在此住过一段时日,不过,这并不是所谓的“沈复故居”,只不过这对夫妻确实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秋节,沈复想到新婚大半年以来还没带妻子芸去过隔壁的沧浪亭,便特意在当天晚上兴致勃勃地带着芸和自家小妹去沧浪亭游玩赏月,好不惬意快活。
后来,由于家里忙着为沈复的弟弟娶媳妇,他们夫妻俩便迁居到饮马桥的仓米巷。这里才是“沈复故居”。
透过这些物件无言的述说,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物质方面谈不上富裕,但只要有心追求生活美学,日子还是可以过得尽可能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