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人慈善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
在纷繁热闹的公益转型浪潮中,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是现实意义重大的现象是,与文化传统相关联的传统慈善组织的“复兴”,以及在这种复兴背后华人慈善文化的现代转型。华人慈善传统与西方有许多差异,受到儒家、佛教、道家等多种学说的影响,仁义、慈悲以及求得福报常常成为华人慈善的动机和动力。本书对华人慈善传统的转型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华人慈善文化,非常重视家庭凝聚力和家族传承。本书特别奉献了《中国家庭捐赠行为调查报告》,基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捐赠主体。虽然中国家庭捐赠的参与度和主要西方国家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由政府或工作单位号召推动的“半自愿”捐赠也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整体而言,已经是以完全自愿为主。目前,依旧集中在扶贫济困救灾领域,而在诸如环境保护及文化保护等领域则缺乏关注。我们也特别发现,家庭中成年人的捐赠行为对家庭未成年人的捐赠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城乡、区域、家庭结构、家庭收入、消费、人力资本等因素与家庭捐赠密切相关。
《人类学视野下的华人社会、公益慈善与文化认同》对华人慈善传统做了梳理,他指出华人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存在多元、杂糅的面向。其中,首先受到来自于大传统之儒家“爱物仁民”“孝悌忠信”等思想的影响,慈善救济由此也体现出统治者的理性策略,以维持既定的社会秩序;其次,涉及地方社会小传统中的实践逻辑,诸如对乡土社会的认同、家族观念以及共同体凝聚力的形成与维系,同时还包括蕴含于民间信仰中的佛(“业报”)道(“长生”)等观念的影响,而且与区域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具有较强的地方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现代慈善观念、组织运作以及管理制度,伴随着西方殖民者以及教会慈善团体一并进入中国,促成了华人社会慈善事业的转型。这种转型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断裂之后,在最近的三十年又重新延续。这一转型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本土的慈善事业的迅速的现代化;二是海外华人通过惠及当地的公益慈善活动,不但获得了展示个人关系与能力、提升社会地位的秀异舞台,还能借此参与地方市政规划与发展,争取社会认可与尊重,进而搭建起融入当地社会的有益桥梁;三是通过慈善网络,海外华人建立起与侨乡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益理念与慈善精神已成为侨乡“侨”之为侨的文化传统与认同基础,而新生代的海外华人,秉承对中华文化的想象,则将慈善事业扩展到与整个中国相关的慈善事业。
在华人慈善传统中,一个典型的传统慈善机构的现代转型是潮汕地区的善堂,善堂兴盛于明清,在民国初年更是发扬光大,在最近的十年间,潮汕善堂纷纷复兴,人们纷纷加入,其中不乏政界和商界精英。在《华人慈善的传统再造》一文中,作者描述了存心善堂关闭多年之后,在最近的八年间迅猛发展。其原因在于良好的政府关系,广泛的信仰支撑,严格规范的财务制度,以及不断创新的慈善理念。存心善堂的案例说明,这些传统慈善组织不但将民间信仰与劝善传统相勾连,而且致力于发展地方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更跨越国界,建设跨国慈善网络。这类组织表面上是传统的复兴,实际上沿用了大量现代治理结构,是传统慈善组织的现代转型。由于与宗教勾连,又有地方脉络,更有跨国联系,这些传统慈善组织可以在地方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看到2013年是中国社会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和各类公益人充满动力、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社会各阶层逐渐深度卷入公益慈善的一年,更是国家政策改革和公益慈善事业转型交相辉映的一年。中国的公益慈善正在从政府主导、指令摊派,以及被过度政治化的计划慈善逐渐走向以民间为主,志愿参与以及去行政化为趋势的公民公益。现代公益慈善组织如何发展成为公民公益,成为最核心的议题。2013年的发展让我们对2014年可以有一些大胆的猜测:相信在2014年,互联网思维将塑造更多的公益组织,而没有跟上这种思维的组织,即使历史悠久也很可能会被青年活动家们边缘化;政府的购买服务将全面展开,公益慈善组织注册将更加灵活,更多的资源来自本土;这个时候,公益人才的培养和发掘会变成重点,公益将更加深入人心;跨界公益或许将使得公益会逐步溢出慈善领域,产生公益企业家、公益活动家,甚至公益政治家;环境、健康、社区等为主题的新公益议题将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最终我们期待在2014年,公益将成为中国转型的关键动力,公益行动也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存方式。如同邓飞在2013年底出版的新书标题所说明的那样:柔软改变中国。中国的改变正孕育在这些坚韧的行动者柔软的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