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与时俱进传承创新
传统家谱是记录父系家族世系,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文献,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尊重祖先的一种传统美德。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向民间。宋代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不断兴盛,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局面。欧阳修创制了欧式体例,苏洵也发明了苏式图谱。宋朝私家修谱的体例大体包括下面三个部分:
世系图:标明族中人物世系传承关系,所属时代,何人后裔。
家谱正文:按世系图先后次序编定,介绍入谱人物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生卒、享年、谥号、婚姻等。
附录: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
明代中后期是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时期,清代和民国的谱牒大体延续明代的体例。明代家谱编撰体例的更新,使其包括了更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序跋:新旧序、跋、辨、凡例。
源流:图、地理志、姓氏源流、迁徙。
纪传:事略、传记、行状、像赞。
文献:赋、诗、歌、词、挽诗、赞。
遗录:寿叙、祭文、墓志铭、遗嘱。
族规:世德、规范、训典、规约。
考证:宅第、丘墓、遗文、遗迹、里社考。
新时代的家谱,应该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有时代气息,要符合现代文明的特征。我们经过对多种谱书的学习、比较和研究,认为续修《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在体例和内容上既要传承,更要创新;不可拘泥于传统的家谱体例和内容,不必要求所有的要素都齐全,要根据现代社会家族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我们续修的《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列出了彩页、谱序、源流与考证、世系图与世表、祖训家规、核心价值观与孝道文化、三槐王氏文化经典、人物春秋、祠堂、坟茔、姓氏与祭祀文化、祭文、诗文词联、问题与研究和附录等十五项内容。同时,我们赋予了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添新内容,力求“信、丰、雅”(见图5、图6)。为此,我们在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


图5 王氏家谱


图6 王氏祖训家规
第一,入川始祖鼎公的上源世系,因代远年湮,资料缺乏,在续修《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时,我们采用“文化认祖”的原则,即以史、志及王氏通谱的资料为依据,确认我们宗族的受姓始祖为太原郡王氏始祖太子晋。又因《四川通江马三垭王氏宗谱》记载了三槐王氏言、彻、祜、旭等诸公,重庆涪州送坪王氏留存的手抄本家谱封面有“三槐氏录”等,我们以“文化认祖”为原则,确认重庆涪州送坪王氏为三槐王氏三房旭公之下以鼎公为入川始祖的马三垭王氏的一个分支。这样我们就以三槐王氏的当代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撰写本宗谱入川始祖鼎公的上源世系。
第二,新时代的家谱,必须体现“男女平等原则”,并保持家谱作为家族传承史的本色。《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通过下述方法处理这一重要原则:
1.革除过去歧视妇女,只写氏不写名的做法,尽可能写出她本人的名字。
2.女子本人在所属这一代与男子(兄弟)完全一样记载,如全名、生卒时间与简历等。
3.女子所生女儿,在本人记述介绍中与所生儿子完全一样做相同的记载。
4.女子所生子女,只要姓王,就不仅在自己的记述中同等介绍,而且在下一代也作为独立一代(连同配偶)做详细的记载。
第三,《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编写格式采用横排式,而不用传统的竖排式。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从普通书籍到方志谱牒都逐步采用横排式。横排式的优点除了适应眼睛视向外,最大优点是文字容量大。
第四,《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的谱文的基本格式是一图一表,图表分列,先图后表。一图即世系图,或称吊线图,这种世系图单页容量大,显示流畅清楚。一表即世表,也称世传,意谓一代一代地记述人丁繁衍记录。我们以表格表示,主要内容是记载家族人员的社会资料,包括谱名及其他名、字、号、生庚、嫁娶、卒葬、住地、职业、业绩与迁徙等。
第五,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而形成的家文化,是一个家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列出“祖训家规”专栏,挖掘和整理三槐王氏,马三垭王氏和涪州送坪王氏的祖训家规,传承弘扬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育人树人。
第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风传承中永恒的核心价值。因此,《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列出“核心价值观与孝道文化”专栏,将核心价值观与孝道文化融合,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第七,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蕴含着很多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延绵至今的历史和不断积累起来的思想文化是先人馈赠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遗产。传承千年文化,展现三槐精魂,《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特别列出“三槐王氏文化经典”专栏,选录了三槐王氏传承留世的历史文化经典和当代学者对三槐王氏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八,突出人物传记行状。自太原郡王氏以来,忠心报国、经邦济世有卓越贡献者,具有贤孝优良风骨和高尚情操为世人所公认者,族谱应多做介绍,垂范后世。根据编写组所掌握的资料,《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特别列出“人物春秋”专栏,对太原郡王氏、三槐王氏、马三垭王氏和涪州送坪王氏的部分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专门列出行传和行状进行介绍,占相当大的篇幅,有76页之多。
第九,直面问题,留查备考。在续修《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的过程中,我们曾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三槐王氏上源是太原王氏还是琅琊王氏?马三垭王氏入川始祖鼎公的上源世系如何认定?鼎公何时入川?如何表述鼎公的世传等。对于这些问题,马三垭王氏族友宗亲中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和争论。因此,我们在《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附录前专列“问题与研究”栏目,收录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考证和论述,以便广大同仁、宗亲和子孙后代思考、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