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你可能不是内向,而是中向性格
你是否有以下情况:
(1)明明大部分时间喜欢独处,但又有想交往新朋友的想法;
(2)在熟人好朋友面前可以瞎侃,到了陌生环境就慌神;
(3)一个人独处太久感觉很孤独,和朋友待久了又想躲起来一个人静静;
(4)面对陌生人话很少,但如果与对方熟悉后又不自觉话很多;
(5)由于你时静时动,你身边的人无法直接确定你是内向还是外向;
(6)你自己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时而内向,时而外向?
如果你有以上疑惑,那你很有可能既不是内向,也不是外向,而处于第三种情况。
我在前面提出过一个假设:很多人并非天生内向,而是更多成长环境负面影响造成的后天内向。很多人受困于既处于内向性格状态,但又有社交的欲望,不知道该做什么和如何做,让自己摆脱这种纠结的状态。
我以前也曾陷入过同样的状况,自己独处过久,就想出去转转,认识点新朋友,但到了社交现场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放不开自己。当时真想找一种什么药,一吃就能改变这种状态,但却并没有这种好事。
幸运的是,我后来通过不断的研究学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慢慢找回了可以自如交流的活泼状态。或者可以这样说,当我需要在社交场合进行表达时,我可以从相对安静的状态,切换到滔滔不绝的模式;但当我又变成一个人时,也可以独处,安安静静地一个人看书、看电影,不希望被打扰。我可以做到在两种状态下自由切换。
1. 优秀的领导者多为中向性格
后来我查阅资料发现,其实国外心理学界,对外表比较冷淡,但内心又有想去社交的想法的人给出了一个性格界定:中向性格——既不是绝对的外向,也不是绝对的内向。常见的九型人格、MBIT、DISC等人格测试,都把人分成几种特定性格。但所有内向外向的性格分析说法,似乎都忽略了一种被遗忘的类型——中向性格者(Ambivert)。
人格心理学家Robert R.McCrae说,大约有38%的人的可能是介于内向与外向两者之间(见图1-3)。所以,你很有可能不是内向性格,你可能是中向性格。
图1-3 性格范围
传统观点认为外向的人更适合担任领导工作,是因为他们开朗的个性能让他们在人际交往、公开演讲和写作方面表现得更好,比如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
以苏珊·凯恩的著作《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为代表的观点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内向的看法,也几乎在一夜之间,专家们开始力挺内向性格,认为他们更专注,更懂得回避风险,更愿意倾听建设性意见。
于是导致大量跟风“过度吹捧”内向者优势的声音的出现,一边倒地让内向者不分情况,默认接受自己的内向特质,从而忽略了很多内向者也有外向的一面,他们内心想要改变沟通社交状态但又缺乏方法的朋友的诉求,这难免让我觉得有些“矫枉过正”,可能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密歇根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学位,著有畅销书《离经叛道》《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他研究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太极端,他在2013年的研究论文《反思外向型销售典范:中向性格优势》中,对外向性格与销售能力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格兰特在论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外向者可以做一个更好的销售人员,但他发现外向和销售业绩之间的关系其实相当薄弱。那么谁做得更好?答案是中向性格(见图1-4)。
图1-4 外向和销售业绩之间的关系
中向性格比外向或内向性格的人,实现更大的销售效率,中向性格会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和热情,并能说服搞定客户,比外向者更倾向于倾听客户的诉求,又不至于显得过于兴奋或过于自信,类似于中庸的状态。
还有相关研究发现,优秀的领导者的性格评测得分更接近中心水平,那些不太外向,或中向性格的领导者,要比外向型领导者,能更灵活地调整自己与员工的关系定位,以使员工能更好地做出成绩。比如,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都是典型的中向性格。
2. 中向性格可以倾向于外向状态
中向性格会受到如下因素影响而变得倾向于外向状态。
(1)所处的场所是否熟悉或喜欢;
(2)对相处的人的了解程度;
(3)人际交往时的社交状态是否充足;
(4)是否有熟悉或喜欢的人在身边陪伴;
(5)一个人独处了多久时间;
(6)一个人已经社交了多久时间。
此外,中向性格者还会受到自身情绪、精神状态的影响。
3. 中向性格的优势
中向性格最大的优势就是:平衡,也就是同时兼顾内向和外向的优点。
(1)中向性格更加灵活。他们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并不喜欢只用一种方式解决问题。
(2)中向性格更加情绪稳定。性格外向的人,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内向的人比较敏感。中向性格能在两者之间做到良好的平衡。
(3)中向性格直觉性更强。中向性格能在生活和商务中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向性格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
(4)中向性格更有影响力。中向性格比外向性格更包容,更能调动他人的内在驱动力。
中向性格者能根据情况,比较快地调整与人相处的方式,这使得他们能够更轻松、更深入、更广泛地接触到不同的人。
4. 判断中向性格的方法
在后面小节有关于中向性格的简易测试题,可以快速大概了解自己是否属于中向性格。
5. 成为中向性格者的方法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能兼顾内外向特点的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学习。
(1)提升社交沟通能力。本书关于社交沟通的内容正好可以帮助你改善这方面的状况。
(2)建立积极的社交圈。当你和志趣相投的人成为好朋友时,你们可以经常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学习交流,能一起外出游玩,感受快乐,这样的相处时间一久,很容易让你变得开朗、活泼,会让你越来越喜欢社交。
(3)选择合适的社交场所。应该有你喜欢或讨厌的社交场所。多去你喜欢的,能给你带来积极正面反馈的地方,比如你喜欢读书,那就多参加读书会。当然,如果你讨厌一些比较吵闹的场所,如酒吧、KTV等,我的建议是虽然你不喜欢或厌恶,但这些是需要高能量的场所,如果能配合有效的社交训练方法,其实反而更容易激发你的外向倾向状态。可以翻看后面的章节进行关联阅读。
(4)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有些职业天然容易刺激和训练你慢慢变成一个中向性格者。比如,销售、商务、老师,以及任何可能需要经常和不同人打交道的职业。
在工作的过程中,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和陌生人打交道,直接实现以“赛”代练的目的。
当然,如果你在没有做好提前学习训练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转职,也可能导致你一下子无法适应,以致产生更多的畏惧、退缩行为,所以你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后,可以先做一些兼职尝试体验,慢慢找到外向倾向的感觉。
6. 处于中向性格状态的感受
我一开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现在转变为更倾向于一个内外向兼有的状态,但不是双重性格。
以前有一整年的时间里,每个周末我都会刻意去参加各种聚会,锻炼自己的沟通社交能力,原来是想说话但又不敢,后来经过千锤百炼,已经变得相对外向活泼,在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时,可以调整自己的能量与沟通状态来应对,社交结束后,我可以通过独处恢复精力。
这个外向是分场合视情况而定的,就像超人,平常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记者,到了关键危急时刻,就可以立马变身飞天遁地。我在平常也喜欢安静,但我也会在工作了一周后,期待周末能认识一些新朋友,和一群有趣的人相处、玩乐。我能感受到,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内向害羞的性格状态,但也不是那种时时都可以非常活泼的外向者,而是处于一种可以根据场合灵活调整自己的状态,非常契合中向性格的描述。
也就是说,通过前面性格光谱图的显示,你在训练前一直处于内向的区间。通过训练后,可以调整成偏向中向性格范围,可以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性格状态。
我在年轻的时候也热衷于用各种性格测试、星座等来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到底如何。有时也感叹,这个测试还挺准,那个星座运程说的就是我。但这些模棱两可的说辞,只是符合了“巴纳姆效应”,让你有认同感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
我觉得了解自身性格的最终目的,是发挥自身天赋优势。成功不是“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成功的人不是没有缺点,而是因为他们能发挥长处。成功不是要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只要把“做得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就行。虽然不擅长沟通的确是你现在的短板,但这个短板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习得的,而且此项技能是我们作为社会人普遍需要具备的技能。所以,我们既要“扬长避短”,也要适当“补短”。
7. 内向性格者也有外向的时候
不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内向者的标签,人都有多面性,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来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和合适的场合能正常地表达。中向性格也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性格范围,中向性格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这很像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命运不完全是上天注定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做出调整、改变,太多逆袭的例子摆在我们眼前,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过度自责自己的不足,而是在遇到困难时,采用积极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直至走到我们期望的人生道路上。
下一次有人问你的性格类型,或说你感觉很内向很腼腆时,你不用解释你其实有时候很外向,有时候很内向。你完全可以对他说,我其实是中向性格,现在只是处于安静的状态,如果外向起来,连自己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