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民本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知识广角

星辰之神

福星为什么不直接叫福神呢?为什么把一个具体的人或神说成星呢?这是因为,古人把天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圆形屋顶,所有星辰都在上面巡游。

起初人们把天上星辰想象成恐怖的怪兽模样。道教兴起,他们也被晋升官职,统称为星官。其中有三位星官的职责最为重要:他们分别是专门赐予福气好运的福星,负责加官晋爵的禄星,保佑人们长生不老的寿星。三位合称福禄寿三星。

福神离不开禄、寿,所以福禄寿三星在民间常相伴出现,代表福的天官、代表官禄的员外郎和代表长寿的南极仙翁合称为福禄寿三星。明清时期,民间更是常将福禄寿三星一并奉祀。旧时农历新年,《三星图》和《福禄寿三星》常挂于堂中,象征“三星在户”,显示多福、多寿、喜庆临门,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共同心愿。

现存最古老的星官画像绘制于约一千三百年前唐朝开元年间,名为《五星二十八宿图》,里边描绘“金、木、水、火、土”五星和二十八位星神形象。福星排在众星之首。

福禄寿三星/桃花坞年画

天官赐福/武强年画

天官赐福/潍县年画

福神神职

福有很多的含义,人们创造的福神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神职。福神由此而获得了兼容众多吉祥神神职的功能,但同时也就失去了鲜明的特征,其形象与功能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在祈求某一具体的好运时,往往会供祀专司某职的吉祥神。福神只是在人们祈求的目标比较空泛的时候,才成为人们供祀的对象。

民间奉“福星”为吉祥神,因此旧时全国各地的“三官庙”香火旺盛,人们极为虔诚,按时进香朝拜,希望得到福神庇佑,“福星”高照。在日常生活中,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求福礼俗,如妇女行礼,双手按住右腹,口称“万福”;造房上梁挂块红布,上写“紫微高照”字样;称人有“福相”“福气”,是对人家最好的称赞。

明朝时,天官成了神州大地公认的福神,福神的形象也逐渐趋于统一。天官形象经常见诸民间流传的“天官赐福”年画,潍县、朱仙镇、武强、凤翔等地皆有“天官赐福”年画。辞旧迎新之际,福神进入了千家万户,门窗、墙壁上,“天官赐福”年画随处可见。

福星拥护的陈元植

宋朝时,有个名叫陈元植的老人,家境宽裕,平日喜欢默默行善,就连家禽、小虫也经常得到他的帮助。每次到了吃饭时间,数百只鸟儿都会从四处飞来,等待老人喂食。这种善行他一直维持了十多年。

某天晚上,老人梦见一位身长三尺多的红衣人,对他说:“您这一生积了许多阴德,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因您而过得很好。本来您的寿命并不长,不过因为积了这些阴德,所以寿命可以延长至九十九岁。”

这样又过了几年以后,一天晚上,老人独自在家时,突然从他的衣袖中跳出一个影子。瞬间,那位三尺多高的红衣人又出现在老人面前。他拱手作揖后说道:“原本您的寿命不会超过四十岁,但是因为行善所积的福德很大,因此上天派我来保护您。现在您已经百岁,应该是回到天上的时候了!”红衣人说完这些话后,就消失不见了。

老人听了以后,便交代子孙帮他选一块墓地。到了下个月,老人无疾而终,安详地过世了。

吉祥如意/凤翔年画

天官赐福/凤翔年画

福神/南通年画

百子图

百子图,我们也叫它百子迎福图、百子嬉春图、百子戏春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有一种特定的含义。由于“百”含有大或者无穷的意思,因此把祝福、恭贺的良好愿望发挥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在礼仪之邦的中国,上到古代的皇帝、士大夫,下到普通文人、平民,都愿意在喜庆甚至平时用上它,因为大家相信,愿望好,结果一定会好。

传说周文王有很多儿子,当他在路边捡到雷震子的时候,他已经有九十九个儿子了,加上雷震子这个“雷公嘴”,正好一百个,所以说文王百子。中国古人的观念是孩子越多越好,“子孙满堂”被认为是家族兴旺的最主要的表现,“周文王生百子”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所以古代有许多“百子图”流传至今。百子的典故最早出于《诗经》,是歌颂周文王子孙众多而贤能的。画面常用谐音谐意,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多孙,子孙昌盛,万代延续。

百子图/桃花坞年画

百子图/桃花坞年画

榴开百子/桃花坞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