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章 军令状 思定计
时间不等人,眼下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了,压根就没有时间让这纷杂的朝堂来慢慢商榷争吵。
从破城到现在已经十天了,其他地方还未有奏报抵达皇城,当务之急是派遣军队加固皇城周围几座城镇的防御,并且急招全国府军将蒙军阻击在豫州(蒙城所在的州),避免事态糜烂至周围其他州府。
但是实际上召集大家救援蒙城已经来不及了,所花费的时间太多,如今情况不明只能期待周围的州府自行安排防御工作,目前能做的就是派遣一支高机动的骑兵快速运动到蒙城周围探明情况后,伺机而动。
于是我挺身而出,朝御座前紧走了几步,之后单膝跪倒在地向皇帝请命道:“父皇,儿臣愿往,解蒙城之围。”
略显草率的的一句话如今从太子口中说出来却让朝臣听后异常的安心,于是周围嘈杂声戛然而止,上百双眼睛死死盯着这个身躯还稍显单薄的青年身上,那不算伟岸的身躯此刻犹如定海神针般让人怯意消退。
朝堂上下久违的信任感群情迸发而出,而且是来源于之前一直被大家认定为纨绔的太子,皇帝也诧然的望着自己的儿子,想起了自己当初的年少轻狂,那时候也是临危受命登临大宝,但最终力挽狂澜,开创三十多年的大楚盛世,此时在太子身上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
但又想起往日里对自己这个大儿子的忽视,心中一番内疚下,张嘴就想要回绝,可看着底下我殷切的目光,最终还是默默点头,随即开口道:“皇儿有何要求,尽管上奏。”
听着皇帝老子此时语气中流露出的的不舍之意,我心里也流淌过一丝暖流,暗自道:“谁说帝王无情,虎毒尚且不食子,如果不是逼不得已,皇帝也是懂爱的。”
而我刚才在听闻军情奏报的时候,心底已经闪现过了蒙城周围的地形图,暗自思量了此次战况的发生经过和接下来可能的战况发展,当然眼下条件有限一切都只是猜测,但是眼下情况紧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只能搏一搏了。
既然选择了从军这一条路,就想过要马革裹尸,何况为自己的同胞抛头颅洒热血,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这身皮,不枉来此世走一遭。
于是开口道:“儿臣需要獠牙卫,除原来的1000正军500后勤兵,还有矿场招收的500新卒,另外还需5000四大皇城卫所的骑兵,另需户部安排派发由儿臣发明的炒面,每人配备半月口粮。还有儿臣獠牙卫的完整军备配给需要武装全军。”
听着如此紧凑的安排,虽然调理清晰,但众人刚建立起的信心又有些动摇,以7000骑前去援救被10万大军包围的蒙城卫,是否太过儿戏了。
不可否认獠牙卫的战力,全天下首屈一指,但毕竟人数有限,加上皇城卫久未经战阵战力如何大家心理也直打鼓。
其实他们不知道,早在皇帝老子将我的獠牙卫收归手中我就知道他打的是借鸡下蛋的心思,利用獠牙卫的模板,复制到皇城四大卫所。
虽然如今训练时日尚短,但原本就算全国精锐的四大卫所,战力早已今非昔比,更何况7000名跟獠牙卫一样装备的军队战力我自己都有些不敢想象,那可是从人到马都武装到了牙齿,不然我心中哪里来的底气接这么大个锅。
此次事态发展太快,来不及过多反应,以一支精锐之师,进可攻退可守,在机动中寻找有利战机是眼下最合适也是能实现的最快的安排,就算不得得胜想要牵制对方的既定战略意图还是可以的。
皇帝老子显然也是想到了此点,于是在听完我的奏请后,稍作考虑便答应了下来。不过我看着朝臣们信心动摇的样子不得不作死了一下。
因此在皇帝老子开口前又加了一句奏请:“儿臣愿立军令状,不解此围,誓不还朝。”
朝廷众人又被我的一句惊天动地的话语雷到了,这赌注不可谓不大,众人虽然疑惑太子何来如此大的信心,但是也被这样一句破釜沉舟的豪言激起了豪情。
当下异口同声跪地请愿道:“请陛下下旨。”
望着此时朝堂难得的一片众志成城之景,皇帝默认觉得一股欣慰,不管楚国朝堂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真到用命之时大家也能万众一心。
于是再补拖延,即刻下旨到:“命太子刘睿担任讨蒙大将,持御赐金符,可行临机专断之权,沿途各朝臣军将皆听调令。户部立刻筹措军粮,兵部筹措军械,半日后全军出发。”
之后朝堂响起一片山呼:“遵旨,万岁之声。”
而我则急忙出了皇城策马往西门左卫神策军大营而去,因为需要立刻点兵点将并且商议此次的行军路线与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