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章 自作孽 不可活
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在我为将来的生财大计绞尽脑汁的时候,却不知一股暗潮席卷而来,不过等我发现时却有些啼笑皆非,瞠目结舌。
在我禁闭太子府的第九天,皇城开始散播着太子以权谋私,为了百万银票不惜屠戮地方军卒要挟地方大员这一骇然听闻的消息。
此消息从传开到蔓延整个皇城用了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起初大家都当是玩笑,老百姓都觉得是有人想抹黑太子,毕竟之前太子在民间所作所为那都是为百姓打抱不平,老百姓都知道太子是好人,所以对这个消息都未曾理会,甚至有的百姓还暗暗咒骂幕后乱嚼舌头的。
谁知道又一天后这消息愈演愈烈,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街头倒泔水的仆妇都有听闻,正所谓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自然信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到中午时分,也不知道在什么人的唆使之下,居然有上百不明情况的学子被煽动起来包围太子府,想要太子处理当面对质,周围闻讯赶来的老百姓也将太子府前门包围的水泄不通,这下子事情可就闹大发了。
很快这一情况直达天听,皇帝不得不派遣虎贲军来护卫太子府,并驱散百姓,和学子。而在太子府里的我则是一脸淡定,只是唤来王显问明情况之后就未加理会。
只是我淡定,不代表所有人淡定,尤其是皇帝老子。一直要做圣贤明君的刘安,猛然得知在自己圣明领导下的皇城居然出现乱民包围太子府的行为,可谓是在他光辉的形象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因此异常愤怒,连摔了好几个珍贵玉器后,命人急招我进攻奏对,看来这口气不撒出来是不会罢休了。
于是我塞了些钱财给前来传讯的宫人,让其稍等片刻,之后回到卧房翻找出之前那位千总的供述状前去拜见皇帝老子,有的人会觉得单凭口供来辩解好像没什么说服力。
别急,当事人,早在我在返回皇城的途中就已命斥候营寻到,并请到太子府,不单单是他,还有那天参与暗算的其他几位幸存千总和百长都早已秘密的被我带回皇城。
虽说我身边有皇帝老子的眼线,但是当初勒索那100万两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预防有人会拿此事做文章,因此在回皇城的时候就开始布置后手。
不然如果有人拿这事做文章空口无凭的,就一张认罪状,我那鬼精鬼精的皇帝老子可不会替我辩解,虽然我把得来的钱财上交了一半,但如果皇帝坦白了此事,那不是告诉大家他跟太子父子里一起干勒索的下作事吗,这是万万不可能言明的事情。
所以说凡事都得靠自己,我也很庆幸自己的谨小慎微,更是为对手的愚蠢行为点赞。这次送到我嘴边的肉我就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进了宫里,想不到是让我到勤政殿奏对,这就是要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自辩了,看来对方安排的声势不小,不过人家既然搭好了戏台,我这主角今天不好好露一手岂不是枉顾了人家的一片诚意,既然如此今天我就要看看有多少跳梁小丑出来自寻死路。
坦然的走进大殿之内,只见两边分列了差不多100名文武大臣,左右各两列,大多数我是不认识的,就只有二皇子,丞相这二人看着面熟,当然还有皇帝老子。
毕竟是穿越过来了,时间也短,继承的记忆也是零星半点的,所以大多数人我都没什么印象,不过无所谓,反正这里面也没我的马仔。
大阔步走到御前跪倒呼喊道:“儿臣刘睿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趴倒在地上的我听到一句:“太子平身”。于是我不急不缓的站起身来,挺立腰板立在殿中。
看我只是站立在那,并未开口说话,一副事不关己的局外人模样,皇帝怒目一睁就想要从龙椅上站起身跑过来踹我一脚,不过好歹这是正经的廷议,也只能按耐住心中火气,闷声问道:“太子可知今日召见所谓何事?”
我则是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儿臣知晓。”
皇帝道:“既然知晓,为何不辩?”
我道:“儿臣在等,看看是何人参我,不知道何人参我,我如何与之当面对质呢。”
皇帝道:“诸位爱卿可听清楚太子的回答,今日何人参太子都可以站出来,现在太子就在殿中,有何疑问可当面质询。”
没想到皇帝老子话音一落,就有朝臣站出来开始数落我的种种罪行,而我则是站立一旁津津有味的仔细聆听了起来,好像我不是当事人一样。
伴随着时不时的点头示意好像在听评书一般,那副认真的玩世不恭的举动,真是撩动了许多魑魅魍魉的怒气点。
而我却不以为然的在这名朝臣数落完之后,稳稳的接了一句:“还有吗?”
这句话可谓是火药堆里点火柴,朝堂上瞬间就炸开了,接下来陆陆续续不下7,8位朝臣站列出来,看着这一张张怒目金刚的可憎面目,不知情的人绝对以为我肯定是抢了他们的老婆,挖了他们家祖坟,绝对是不可缓和的生死仇敌的关系。
面对着这犹如暴雨般的口水在眼前喷洒飞舞,我又十分气人的举起袖子掩面遮挡了一下,这一动作反而令朝堂上瞬间鸦雀无声。
大多数朝臣都觉得我这太子可能是脑子秀逗了,都死到临头了居然还在朝堂上嬉戏,这是令人扼腕不已。
而我等到众人无言以对之时,拿眼扫了一下殿中诸大臣,缓缓开口又一句惊雷蹦打而出:“没有了吗?”
这句带着蔑视的,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话音落下后,我并没有留给朝臣继续怼我的机会,而是向皇帝老子拱手道:“请父皇准许儿臣传人证和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