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G:欧洲奋起直追
美国人在1G时代领先,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但是1G网络使用的是模拟通信技术,通话质量不佳,保密性也较差。欧洲没有在1G时代抢占到先机,所以准备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方面提前布局。于是,欧洲多个国家联合起来,在1982年成立了“移动专家组”来开展新一代通信标准研制,也就是2G标准的制定工作。这个标准就是大名鼎鼎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之后,这个标准在欧洲快速形成规模,并向全球推广,最终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GSM让欧洲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反超美国,成为全球2G时代的霸主。比如在1994年,德国的GSM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了71%,但美国的2G用户渗透率只有0.1%。
同时,很多耳熟能详的欧洲企业在2G时代成为全球性跨国公司,比如诺基亚、爱立信等。诺基亚公司推出的手机机型在2G时代一直是最经典的机型。在2000年,诺基亚公司的出口额已经占到了芬兰商品和服务总额的24%。爱立信公司更不必多说,即使在当下,它依旧是全球重要的通信设备商之一。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我们使用的第一款手机采用的也是GSM制式。除了能够打电话之外,2G时代的手机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发短信。我国是在1995年开始建设2G网络的,当时,中国很多人每个月仅短信就要发800~900条,甚至上千条。所以就有专家说,以文传意这种含蓄的沟通方式,更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在诺基亚公司生产的功能机占据市场主流的年代,中国诞生了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在塞班操作系统下慢速浏览Web网页和使用QQ进行聊天,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潮流行为。我们国家应用2G网络标准也有十多年时间,直到2008年才开始建立3G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