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吃的都是急性子的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快速成功带来快速折旧

1.看起来“沧桑”,是因为活得太着急了

刚毕业,我们就急着买车买房,急着结婚生子,急着要一个CEO之类的职务……尤其是当看到身边同龄的朋友一个个功成名就了,例如某同学现在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某同学已经是派出所的副所长,某同学的公司已经上市新三板……看到别人的光鲜,我们就更加着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我们恨不能一日千里、不吃不喝不睡地去追赶前面的人。20岁时就已经想要40岁的收获,本来需要10年走完的路,计划要在3年内走完。过度的身体透支,容貌也受损耗。所以,明明才20多岁看起来却像40岁的大叔,被人戏称为“长得太着急”。

但欲速则不达,做事一味地追求速度,只会让我们筋疲力尽,离目标更远。

有一位血气方刚的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于是拜一位剑术高人为师。

师傅认真地传授给他剑术,他迫不及待地问师傅:“我需要用多久才能学成?”

师傅不动声色地答曰:“十年。”

少年又问:“如果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练呢?”

师傅回答:“那就要三十年。”

少年又问:“如果我拼死修炼呢?应该不会太长时间了吧?”

师傅淡淡回答:“七十年。”

做事急于求成,就像饥饿的人乍看到食物,易狼吞虎咽地吞食,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在北大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说:“作为北大的学子,我不担心你们没有远大的抱负,但很担心你们急于求成!”

世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不断地积累能力,才能最终获得成功。我们看到了大咖们获得的鲜花和掌声,却没看到他们日积月累的点滴努力。

豆瓣红人“特立独行的猫”,原名赵星,她的《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一书火了!

同时,她还拥有不少名头,比如“新浪教育求职频道特约作者”“开复学生网成长顾问”“星光成长计划创始人”等。

23岁大学毕业,她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迷茫。她在第一家公司上班的时候,很多同事都是留学生,而她的英语并不好。她想,与别人拼英语自己肯定没优势,那自己就拼中文吧。

本来她就喜欢文字,于是她开始每天坚持写点文字。那时候刚上班,经常需要加班,有时候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一二点,但她仍然坚持写1500字,等休息的时候常常已经是凌晨两三点了。

当她写的文字在各大网站出现时,有些人就质疑她下班是不是很早?是不是利用上班时间干私活?甚至被领导怀疑动用了工作上的媒体资源。但这些都没有摧毁她写文字的决心,而她这一坚持,就是7年。从23岁到30岁,这7年间的业余时间,她都用来写作了。

她在文章中写道:“你所看到的光鲜,都是无数狰狞的现实与纠结的夜晚组成的。”

别说7年,普通人通常连3个月都坚持不下去。比如,喊着要减肥,结果跑步一星期,发现肉都没掉,就嚷嚷着运动减肥都是骗人的,然后不了了之。比如,下决心要学英语,还没学到一个月,发现自己仍不能与老外流利对话,就放弃了。

我们总是刚刚开始去做,就期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像畅销书作家李笑来曾在他的作品《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的:“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

“特立独行的猫”最近又出了一本书叫《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刚毕业,我们羽翼尚未丰满,能力尚未提高,阅历不够丰富,这时候的我们凭什么要求得到别人磨砺十几年才能得到的一切?当才华撑不起我们的梦想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沉下心,不急不躁,一点点地提升自己。

费孝通在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长的信,除了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之外,也倾诉了自己的人生困惑。杨绛先生不客气地回了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但想得太多。”年轻气盛的我们都容易犯这个毛病,还没投入,就计较产出。投入一点,就苛求巨大的回报。

种子被埋入泥土,必须经过生根、发芽的过程,然后开花结果。一个人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孩提时代、豆蔻年华,最后到“而立”到“不惑”。任何事物,都需要遵循自然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2.有一种焦虑叫做三十不立

网上流传一句话:“到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更有人说:“奔三了,还没有混到一千万。真是太失败了。”这活让不少年轻人感到焦虑,焦虑事业没起色,焦虑另一半没着落,焦虑没房结婚……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身上,这种焦虑更加明显。

张云澜,广告公司项目主管。不久前他为了庆祝自己的30岁生日,组织了一场party(聚会)。

大学毕业后,懵懂的云澜怀着满腔的热情进入广告这个行业。经过几年的磨炼之后,他的职位也从最开始的文案策划变成了项目主管。

但近一年来,张云澜一直处于一种焦虑和茫然并存的状态中。说起来是项目主管,但实际上做的还是文案工作。每天重复的工作内容让云澜在工作中越来越没有激情。他也想过将来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是继续做项目执行方面的工作,还是转向市场开拓?如果是执行,那么他很难再有往上走的机会了;如果转到市场开拓,那云澜现在的年纪也很尴尬,且很多个人计划就要被搁置。他一想到这辈子就这么混过去了,心里又觉得非常不甘心。

这样的心态让张云澜对当下的工作很难有热情,往往是应付了事。工作间隙,他常去浏览各大招聘网站,也不断跟猎头接触。机会还是有的,但总的来说,各个方面都能让他满意的机会很难找。张云澜的心情也常常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动荡。

三十不立,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有人说,毕业后的五年决定你的一生,因为五年后我们差不多30岁了。而在很多人的观念里:30岁就应该事业有成,有车有房,有妻有子,生活富足又稳定。貌似过了30岁还在打拼,就是罪过和失败。

但是,我们真到了30岁,人的一生就定型了吗?不,30岁定型的是一个人的品性。人生就像一棵结满无数可能果实的树,只要你努力,抓得住机遇,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会有惊喜。

哇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成为商业大佬之前,也曾是无名小卒。1963年,宗庆后初中毕业,为了补贴家用,宗庆后去了舟山的一个农场,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几年后又去绍兴的一个茶场,种茶,割稻,烧窑。这一漫长阶段让宗庆后从一个壮志踌躇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壮年人,每天从早忙到晚,毫无怨言,当他再次回到杭州时,已经是15年之后了。

宗庆后又到校办纸箱厂当工人,42岁的时候,宗庆后积累了许多资本,创立了哇哈哈。成名之后,曾有人问宗庆后,你人生最应大有作为的15年在农村中度过,是否后悔?他答道:“这15年,是我人生当中最年轻、最有成长希望的大好时光,看起来好像我在农村没有什么作为,但对我整个人生道路确实有很大帮助,这15年艰苦生活磨炼了我的斗志,让我能吃得起苦,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为我42岁以后再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我这一辈子都很坎坷。”回忆过去,宗庆后依旧平静:“可能,这才使得我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什么东西都能够忍受,命运能给我什么机会,我就去做什么。”

除了宗庆后,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大器晚成的。例如林肯,51岁时才当选总统;例如塞万提斯·萨维德拉,68岁写完《堂吉诃德》;又如苏洵,53岁才文名大盛。

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人类所有的力量,只是耐心加上时间的混合。”因为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年纪,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能够为了梦想坚持下去,我们就会收获内心所期待的一切。生活中,虽然有一种焦虑叫做三十不立,但是,三十不立不代表四十不立、五十不立。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谁也不可能永远处于发力冲刺的状态,高潮期和低潮期必然是交替而来的。因此,我们不必太担心自己一时的心理焦虑和对未来感到迷惘等心态,只要注意调适便可以了。

对于三十不立的焦虑,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办法化解:

首先,化解迷惘的最佳方法就是找到自己明确的目标。

在30岁这个年龄段,很多人要做的决定都会集中到是要稳定但乏味,还是要改变但冒险?做决定的时候一方面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另一方面,问问自己能做到什么。这一点更重要。不要太贪心,不能什么都想要。这样想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

其次,多一些耐心。

任何企业和职位,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很难做到对其真正了解。遇到挫折迷茫时,多些理性思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寻找新机会的时候失去耐心,而导致对当下的工作无法尽心对待,那么最糟糕的得不偿失状态也就出现了。

最后,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对自己的认识,要踏实一些。古人说三十而立的原因是基于那时候人的寿命普遍比现在短。放在今天这样激烈残酷的现实环境中来看,不要说三十能立了,30岁能够明确方向都可以算是不错的。四十而立甚至五十而立,也都来得及。在过程中尽自己最大努力,最后能走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能取得怎样的成就,要以平常心看待。

3.被忙碌绑架的人

“周末一起去玩啊?”

“不行,我周末已经安排好了,很忙的。”

“哎,这个中秋怎么过啊,一起去玩吧?”

“下次吧,中秋我还要加班。”

生活中,你是否每天忙忙碌碌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你是否一闲下来就很有罪恶感、空虚感?精神学家帕斯卡尔·讷维曾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歌颂雷厉风行的世界,那些看海的人难免被视为游手好闲之徒。”于是在这个崇尚快速度的时代,我们也常常会焦虑。有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被“忙碌”死死地裹住了,脱不开身,也不愿意脱身。于是整个人的身上都被贴上“我很忙”的标签。

张扬最近总是觉得很焦虑,特别是在放假的时候,这种焦虑更为明显:休息时间自己有没有更好地安排和利用?有没有做对自己、对家人、对孩子有意义的事情?最好还能够出去走一走,购物或者旅游都可以,丰富、充实,只有这样,似乎才能对得起他的这个假期时间,对得起过去的每一分钟。仿佛这样才能使张扬回头看的时候确信:自己没有白白浪费时间,或者说从更远来说,他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又不断提醒自己应该放慢脚步,不用对自己太苛刻,过一些悠闲、懒散的时间又何妨?可是,当他懒散过后,他又会对自己懒散而过的时间后悔自责。张扬就处在这种矛盾、焦虑之中。

现如今,很多都市白领常常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又到周末了,怎么感觉自己一周没做什么事呢?”“忙得头晕转向的,一晃就下班了,时间过得真快!还有好多事情没完成,好伤心。”“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太恐怖了!”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患上了时间焦虑症。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对时间的焦虑,其实也是我们对物质的焦虑、对利益的焦虑、对成功的焦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当我们为时间的流逝而焦躁不安,玩命地向时间索取最大的利益时,也不要忘记让我们的内心得到片刻的休整。

青文在一家公司里工作,职位很高,但工作量很少,每天工作的心情都是愉悦的。青文热爱文字,没事就喜欢舞文弄墨,所以他每天下了班后,就在自家阳台上支起一张桌子,放上笔记本电脑,倒上一杯酒,写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出去跑跑步,回来洗个澡就睡觉了。

逐渐地,他写的作品得到了大家认可,不仅在网上大受欢迎,也有出版社主动找他出版,一次性给他付了10万的初期版税。青文很高兴,他考虑再三,决定辞职,做一个专职作家,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梦。

青文赋闲在家后,接了出版社的一个书稿,要求他三个月内写出50万字的作品,青文买足了泡面,从早上醒来就开始写,一天16个小时不间断。然而作品却被否决了好几次,青文很着急,又没日没夜地赶稿子,结果又有十万多字的稿件被否决。

青文这才明白自己违背了劳逸结合的理念,他把自己置于一个紧张焦虑的境地,自然写不出来东西来。

社会学家斯托·博伊德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你得确保速度慢下来才能走得快些。”这是一种慢科学,这种工作方式反而更有效率,我们要学会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安逸一隅。

有时候放慢些脚步,更有益于我们的生活。对自己要有一定的了解,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并通过这些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做出计划以及目标,根据这些计划合理地安排生活和工作,使工作和生活都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4.不要担心来不及

我们小时候听过太多少年成名的故事——骆宾王在7岁的时候就写出了《咏鹅》;王勃6岁便能做诗,9岁作《指瑕》标注《汉书》,10岁便能博览六经;周杰伦25岁便名震乐坛;更有席卷网络的90后CEO(首席执行官)马佳佳、余佳文等人,激励年轻人要信心倍加地打拼,35岁前就实现财务自由,40岁就退休去环游世界。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大学毕业好几年了,却还没有功成名就,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妻子(丈夫)。你痛恨自己,为什么那么努力却一无所有?

程明哲今年27岁,他在北京一家IT(信息科技)公司上班,他非常焦虑,虽然薪水不低,高过北京平均收入水平一大截,但他仍然焦虑,他总觉得自己马上就30岁了,还付不起买房的首付,也没有女朋友,家里父母总是催他结婚,程明哲也非常烦恼。

程明哲的应对方法便是主动加班,同事加班到八点,他就加班到九点半,他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薪水再次提高,他一定要在30岁之前买到房子。程明哲每天都累得头昏脑涨,父母仍在催他结婚,他只好加入了一个相亲网站,每周日给自己安排几场相亲见面会,但去了几次后程明哲大呼失望,他还是想自由恋爱,走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程明哲也不知道该这么办,他感觉自己如果在30岁时没能成家、没能买房的话,这一辈子就完了,再也没有奋起的可能了。

“害怕来不及”这种心态在近几年内出现的越来越多。可以说,近几年来很多人的焦虑都来自“害怕来不及”的心态:害怕来不及弄清楚自己要什么,双鬓已开始发白;害怕来不及确定自己的感情,就被家里“逼婚”;害怕来不及好好爱孩子,他就已经长大离开了;害怕来不及功成名就,可能就已进了坟墓……

老人常常告诫年轻人的一句话是:“饭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有太多的事急也没用的,比如升职加薪,你的工作能力提升之后它自然就来了;再比如恋爱结婚,如今很多“剩男剩女”,总觉得自己再不恋爱、结婚就晚了,这事哪有晚不晚的,遇到对的人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如果因为怕来不及而草率恋爱结婚,只会害人害己。

事实上,时间并不是衡量我们来不来得及成功的标志,因为只有努力才是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现实很残酷,但我们依旧愿意努力,因为我们才正值奋斗的年纪,才是正要开始发挥自己能量的时候,只要我们有梦想,就不怕来不及。

他有一个梦想,要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金山的快译、画王、毒霸、单机游戏、网游等,无一不是他和他团队的努力成果,金山WPS更是成了民族软件的希望。

他就是雷军。在追梦的道路上,雷军40岁前已做了太多事:卓越卖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资也不错,但他说,他18岁时的理想一直没实现,心里不踏实。

于是40岁重新开始,雷军创立了小米公司。雷军说:“大家认为对互联网行业来说,40岁已经老了,应该要退休了。但是我特意查了一下,柳传志是40岁创业的,任正非是43岁,我觉得我40岁重新开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坚信,人因梦想而伟大,只要我有这么一个梦想,我就此生无憾。”

于是,“小米”在雷军的坚持和努力中诞生了。最初的两个多月,小米只有100个用户。没有广告费,没有推广渠道。在这种情况下,雷军把心血全花在产品和用户上,积极跟用户沟通。

奇迹发生了,第一个星期一百人,第二个星期两百人,第三个星期四百人,第五个星期八百人……截止到2016年年底,小米手机的总销售量已经超过两亿台。

无论追梦的道路多么艰辛,我们都要清楚,我们仍有大把的时间去实现我们的梦想,为什么要用现在的人生去决定剩下的生活呢?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我们要有万事随缘的心态,不要怕某些事来不及,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不要被烦躁的心态干扰自己的生活,不要因担心来不及而拼命做事。事事都会来得及。

5.为什么你很累,却不敢停下来

现如今,“好累呀!”“忙死了!”似乎早已成为了现代人的口头禅,一个充斥着各种各样压力的社会,让我们喘不过来气。

累是现在社会的一个共性,就业压力、工作压力、住房压力、结婚压力,总之全都是压力。很多人不敢停下来,因为害怕自己一旦停下来,就跟不上生活的节奏。

一个20多岁的女孩,在微博上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我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更别提能找个‘高富帅’。我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生活,为了赚钱,我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周六日我都找了一份兼职,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一天的时间休息。每当我累的时候,就想起自己乡下受苦的父亲、母亲。看着他们一天天地老去,我总想为家里做点什么,多赚点钱,把家里的房子建起来。我也想让自己过好一点的生活,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不能停下来,所以现在就算是累了我也不敢停下来。我害怕停下来,生活就过不下去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工作焦虑的情况,大量的职场人员感觉自己疲累不堪,但又不能停下来,在日本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专门形容因过度劳累而致死的名词:Karoshi(过劳死)。也许有人会说,工作繁忙,领导命令,不得不用拼命的方式完成大量工作。

事实上,领导给我们派很多的任务是应该的,但我们要做的不是无条件服从;聪明的员工会用高效率的手段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为所有事情忙得焦头烂额。

西方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三个商人死后见到上帝,上帝要他们介绍自己前世的功绩,然而给他们评分。

第一个商人说:“我去世的时候,我的企业濒临倒闭,不过我跟我的家人生活得非常快乐。”上帝给他打了50分,说:“快乐是最重要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留在人世的家人没有你,还会快乐吗?”

第二个商人赶紧说:“我的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今已经成了跨国企业,而我则是亿万富翁。不过,我很少跟家人待在一起,我每天都要在各个国家之间飞来飞去。”上帝给他打了40分,说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纵使物质条件再好,你也失去了家庭的意义。”

这时,第三个商人开口了:“我在世时,虽然每天忙着赚钱,但同时也尽力照顾我的家人,朋友们和我很谈得来,我每天傍晚都跟家人和朋友一起钓鱼、打高尔夫,周末我们就去远处的山脉里野营,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上帝满意地点点头,给他打了100分。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将大家拼命地往前赶,没有业余爱好,没有假期,天天加班不能按时吃饭,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觉得自己“慢不下来”,仿佛一停下脚步就会被别人甩在身后。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慢下来的,要看我们有没有慢下来的决心。慢下来的好处很多,可以缓解我们心中的焦虑感,可以保持充沛的体力,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情,这些都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工作52分钟后休息一段时间,工作效率最高。如果我们的工作真的太忙,那么抽空休息个5~10分钟也是非常不错的,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保持身体健康。懂得慢是一种智慧,能慢下来则是一种能力,而我们要把慢变成一种生活态度,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逐渐慢下来后,就会发现,生活其实是安逸愉悦的。

6.匆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

很多时候,我们走在路上,可以看见,学生党和上班族都迈着快速又规律的步子,偶尔还夹杂着一些跑动,每个人都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行,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早晨。

如果你抓住一个人问,为什么他行色匆匆,他们只是觉得你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其实也不难猜到,他们忙着生活,忙着学业,忙着挣钱买房买车,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在夕阳西下的下午喝一杯茶,也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路边的花草,他们没有时间坐下来聊聊天,甚至没有时间好好睡个午觉。

有一位名人,他出名的地方在于他在学术领域的领先,更在于他的忙碌,整天地忙碌,从不与人谈及闲事。

一日,他因为生病不能工作,因此便思量去访友,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他就被朋友庭院里的一株桂花树吸引了,连连赞叹他们家的桂花很香。主人说,以前庭院的桂花也是这样香甜的。

“你们家最近装修过吗?”名人问道,他不记得之前的庭院样子。

“没有啊,你来过我家好多次,怎么会这么说?”主人疑惑地问。

名人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以前都来去匆匆,别说朋友家的装修摆设了,就连门口那一棵茂盛的桂花树他都没有注意到,要不是这次闲下来。估计自己都不知道朋友家还有一棵香味这么浓郁的桂花树。

当我们的生活被按下“快进键”,我们会本能地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以至于排队的时候老是想着插队,找一个便捷通道。和别人说话,能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就不用两句话。看电视必须用电脑或者手机,为什么?因为可以快进。

其实,如果我们一味地让生活快进,我们就会忘记照顾家庭,善待家人和朋友,善待自己。如果我们一味地让自己快进,那么我们只会背上沉重的枷锁和包袱,失去许多做人的欢快和轻松。

不妨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享受休闲自得的日子,去领略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感受宁静淡然的田园风光,享受家人间的温馨愉悦。只有这样,我们的身心才不会疲惫,我们的生活才会从容美妙,其乐无穷。

有一个人走在乡间小路上,天阴欲雨,路上的景色非常美。此时过来一辆摩托车,这个人拦下摩托车问路:“请问到青山村还有多远啊,对面那座村庄就是吗?”骑摩托车的人回答说:“是啊,就是那个,我是那个村子里的人,我可以带你去。”

这个人摇摇头说不用了,自己可以走过去,骑摩托车的人道:“这天快要下雨了,赶紧跟我到村子里避雨吧,我家还有热汤呢。”这个人依然摇头,感谢对方后,仍表示自己可以走过去。

摩托车掀起一阵尘土离开了。不一会儿有一个赶着牛车的老伯过来,这个人反倒主动要坐老伯的牛车,老伯问:“我刚刚看到一辆摩托车过去,你不坐摩托车,反倒坐起我的牛车来?”这个人回答:“老伯,我来到这第一目的是看风景,第二目的才是到达青山村,虽然快要下雨了,但春雨并不大,所以我不着急,我就在您的牛车上好好看看风景。”

据说阿尔卑斯山山脚下竖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的确,珍惜时间、高效率做事是正确的,但切不可因此忘记了生活的本质,不要把自己置于一个忙碌的世界里。以旅游为例,急匆匆地路过又有什么意义呢?生活也是如此,走得太快你就看不清沿途的风景,一路向终点冲去,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要有骑着蜗牛看风景的心态,慢悠悠地把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这是一种良好的生活心态,不急不躁,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

匆忙是这个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那么我们要如何摆脱“人生匆忙症”?心理学家认为,上班族们应确立自己远近期的人生目标或者工作目标,同时把目标分解成每一周或者每一天的计划。“人生匆忙症”的根源在于生活节奏过快带来的压力,要想摆脱“匆忙症”,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生理调整。

身体上的疾病容易影响神经系统,使人产生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有健康,才有快乐,确保身体健康很重要。

第二,心理调整。

压力有时来自外力,有时来自人们内心对人对己的期望。适当降低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值,不要苛求完美,有助于帮助你获得满足感,消除焦虑,缓解内心的紧迫感。

第三,调整生活节奏。

试着走路慢点、说话轻点,或者在不需要时丢掉手表、忘掉时间,下班后试着忘掉工作,参与一些娱乐活动,学会享受悠闲,为自己的大脑放假。

第四,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情绪发生“异动”时,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总能找到倾诉对象并及时排解。所以,多花点时间在家人和朋友身上吧。

7.当生活启动“快进”模式

现在世界上所有人好像都被安装了“快进键”一样,生活速度瞬间变快了。总是停不下来,“忙”成为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快”成为人们生活的总基调。生活中,我们有太多不得不“快”的理由,却忘记了“欲速则不达”“慢则是快”的人生真谛。

生活其实是平衡的,你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也在失去一些东西,而且一些东西如果一旦失去,就可能再也找不回了,比如身体的健康。

在深圳一家广告公司有一位任部门经理的李先生。工作几年来,随着职位的升迁,李先生的工资待遇一路水涨船高。但近半年来,他感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不对劲”。

开会时,倘若哪个下属迟到几秒钟,他会忍不住发火;向老板提交的工作计划若不能马上得到答复,他也会觉得狂躁不安,做什么都静不下心来;到商场买衣服,因为收银机故障,需要多等两分钟,他便恶狠狠地将选好的衣服扔到柜台上就走了;开车上班,明明时间还很充裕,却不由自主地一路加速,终因闯红灯而被罚款;每天都要经过的一段路,也觉得十分陌生,全然注意不到路上变换的风景……让李先生感到惶恐的是,自己每天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可是匆匆忙忙一天后,却发现没什么收获,自己的心情却变得越来越糟糕。

彩霞的儿子今年已经十岁了,每次带儿子出去玩的时候,彩霞都刻意不急着去目的地,而会陪着他观察沿途的风景,因为她知道小孩子喜欢的可能只是大人眼中那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旁边的大树,飞过的蜻蜓。

同样,彩霞对儿子的学习也不像其他孩子的家长一样到处报学习班,总是由着儿子,随着他的性子选择喜欢的学习。别人问她;“你不着急吗?别人家的孩子8岁,会游泳,会弹琴,会跳舞,你家孩子什么都不学,会赶不上别人,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彩霞说:“小孩子是要慢慢长大的,催出来的番茄是不好吃的。”

他的儿子虽然不是学校里学习最好的,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老师也经常夸奖彩霞的儿子很聪明,乐于助人,笑容很甜。

诚然,快节奏能带给我们很多好处,但这些好处是用其他的一些东西交换而来。而我们需要衡量的是“失”和“得”的意义,然后选择快节奏还是慢节奏。其实,一味地追求快速,忽略了身边的美丽,看似快,实则变慢了。

在你因堵车而等得心浮气躁、乱发牢骚的时候,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听听音乐,放松一下自己的神经,或静下心来想想今天的计划,该怎样去完成今天的任务?在你为等朋友而急得不停地看手表的时候,你是否会注意你身边经过的人和事,留意到身旁的大树已经开满了花朵?在你为求职而傻傻地等待公司回复的时候,你想过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吗?我们就是这样,常常忽略这些“等待”的用途,真正浪费了时间却不自知,放走了身边的一个个宝藏而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