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理论研究综述
由于聚落本身承载着浓厚的历史人文信息,故以往的研究多倾向于从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地理学等领域着手来研究聚落变迁的历史、宗族制度、民俗习惯、建筑形制等问题,对设计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然而,从直觉感知聚落的空间审美仍然是设计领域的核心问题。聚落不是在一个统一的设计思想下,而是在数代人经验的不断积累下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到聚落中细心体会每一点一滴的前人的智慧。此外,因为聚落的形成不是出于政治和艺术,而是出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发现聚落中超越形式美以外的更为真实的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聚落带给我们的更多启示。可以看出,从空间体验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出发来研究传统聚落的外部空间形态对历史保护研究、指导设计实践以及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书的目的就是以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挖掘聚落空间的美学意义及其成因,并总结出构筑空间的设计方法,以便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起到启发性作用。
1.2.1 国外相关研究
城市设计的历史几乎同城市文明一样久远,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建设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古代罗马力量衰落以后,整个欧洲留下了许多的前哨居民点,其中的一些发展成为繁华的城市,这些中世纪城市遵循自下而上的法则发展起来,合乎逻辑地呈现中心放射型。“中世纪城市环境美好朴素,仅用草图就可以描绘它们而不需要理性的或抽象的设计理论。”中世纪的广场是极富趣味性的,在广场中游走会发现其中的建筑物、雕像以及沿展开去的街道呈现各种不同的透视关系。视觉序列景观分析是一种设计者本人进行的空间分析技术,人类的大脑对于事物之间的对比和差异容易产生反应。当人们在城镇中穿行时,视觉感受到的场景的变化,可以用草图描绘下来验证我们的体验,对视觉信息进行记录是空间设计研究的一个必备的方法(G·卡伦,1992)。对于序列的研究不仅是通过视觉,空间的收放转合、地面的高低错落、界面的扬抑对比、形体的紧张舒缓都会影响一个空间序列的形成效果。不仅城市空间是这样,一栋建筑或一组建筑群同样具有感人的序列空间(托伯特·哈姆林,1982)。从城市整体结构来看,张力和运动系统是巴洛克时期城市空间的典型特征,城市的设计结构通过一个个标志物建立起来,这些实体之间形成生机勃勃的力的流动,构成放射状的张拉关系,这种张力起始于每个放射中心而通向外部的城市空间,它的终点决定着空间的形式(培根,2003)。研究城市空间也不单单是研究者本人的事,绘制心智地图就是一种需要群众参与的城市设计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从认知心理学领域汲取的城市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者通过询问或书面方式对居民的城市心理感受和印象进行调查,而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转译成图表的形式,或是直接鼓励被调查者自己绘制心智地图,为城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出发点。林奇教授通过这种方法对三个城市进行调查并总结出的城市设计五要素,长期以来一直成为指导我们进行城市设计的重要法则(凯文·林奇,2001)。建筑学领域关于空间的专著层出不穷,芦原义信用最直接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去创造空间,在其《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逆空间等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既包含了空间论,也包含了方法论,在实践中极具参考价值(芦原义信,1985)。这些研究工作以在传统城镇中的亲身体验与调查为基础,分析比较了大量的城镇实例,并总结出一系列成熟的空间设计方法和原则。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是今天最常见的城市设计领域的经典著作,并成为我们研究城市空间的理论基石。
日本的学者也开展了世界范围的聚落调查研究工作,他们的研究与纯粹的建筑设计研究不同,而是一种关于住居与自然、时间与空间、构件与营造、地理气候与文化信仰等任何聚落中可能涉及的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哲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原广司、藤井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开展了世界范围的聚落调查研究工作,他们用建筑师特有的敏锐目光捕捉聚落中一切有生命力的元素,把聚落看成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的记录。原广司的研究回避了某个聚落本身所固有的内容,而是对人类生存记录做表层的解释,这种哲学思考教会我们如何从聚落的启示中去设计建筑,而不是了解某一类聚落的历史或者是照着聚落的模样再造一个相同的建筑群(原广司,2003)。他们对于聚落的形态也做了较为直观的研究,从聚落的现象中抽取出构筑社会环境的空间概念,提出聚落中从选址、聚落形态到住居的差异性,并通过布局的理论、配置的理论和形态特征的理论总结出若干空间设计技法(藤井明,2003)。这些研究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传统聚落中所孕育的巨大的生命力将成为一切富有创造力的设计的源泉。
1.2.2 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的聚落研究是在民居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民居研究过程中,部分学者把目光转向住宅外部更广阔的领域——聚落,有关聚落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学、民族学和建筑学三个学科。在建筑学领域,可分为发展变迁研究与构成研究两个方向。发展变迁研究着重研究乡土建筑与历史、社会、文化的关系。构成研究又可分为两个层面:其一为社会层面,主要研究聚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观念;其二为物质层面,也是与建筑学最为贴近的一个部分,即空间景观构成研究。从研究的深度上来看,国内的研究往往侧重于两方面,即聚落群体(宏观层面)和住宅单体(微观层面),而对于人们能置身其中感受到的外部空间(中观层面)的研究则为数不多。
我国最为常见的民居分类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的,但是传统民居及其聚落的环境空间结构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房志勇的研究中,提出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气候区划”作为研究民居及其聚落环境与自然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的参考体系,将全国划分为13个民居建筑气候区,并对各个不同的气候区进行编码,每个区有相近似的气候特征。该研究还列举了位于11区的广东民居和位于13区的喀什民居由于自然气候影响所形成的空间形态特征,对聚落研究有很大启发(房志勇,2000)。除了气候条件影响之外,地理条件同样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山地聚落为例,川渝地区小城镇的功能结构形态和物质空间形态都受到山地地形的影响(赵珂、王晓文,2004)。同样,山地城市的街道空间也呈现出适应性、立体性、层次性、综合性等特征(陈纲、戴志中,200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以往的民居研究存在着显然的片面性,于是部分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的工作者开始从建筑学角度来研究聚落的群体空间,这种研究必须经过艰苦的实地考察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获得更具启发性的信息。彭一刚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是一部较系统地研究聚落外部空间的著作,该书分析了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对聚落形成的影响,概括了我国村镇的若干种类型,列举了聚落中的景观要素,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评价其实用性(彭一刚,1992)。该书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但还不能成为一套成熟的空间设计理论。另一部近来较有影响的著述是《城镇空间解析》,研究范围限定于太湖流域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这样可以深入研究地理、文化因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内容深入到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探寻聚落内部的数学关系;踏勘数据和图片资料很有说服力,研究方法是从实例中抽象出共性、推演出理论,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将“群”“序”及“拓扑”三个数学母结构作为原型对城镇空间进行解析,并再试图用实例说明(段进、季松、王海宁,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