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青花鱼”型鱼雷攻击机[英]
研发背景
皇家海军为取代陈旧的“剑鱼”鱼雷轰炸机,在1937年研制该机,于1938年12月12日首飞。但入役一直拖到1940年,结果实际服役时已经十分落后。由于性能比起“剑鱼”而言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又缺乏“剑鱼”的赫赫战功,结果反而提前退役,总共生产800架。



性能简介
1942年3月9日,航空母舰“胜利”号上的12架“大青花鱼”起飞攻击德国超级战列舰“提尔皮兹”号,被击落2架,无功而返。“大青花鱼”式鱼雷机本来是设计用来取代“箭鱼”式鱼雷机,但是它不仅没有取代“箭鱼”而且从1942年起,皇家海军就不得不用“梭鱼”和美制“复仇者”式鱼雷机在一线部队取代它。此后很多“大青花鱼”被派往像亚丁、霍拉姆沙赫尔(伊朗西南部港市)、海法等中东基地充当多用途飞机。
技术参数
最大速度:259千米/时
重量:4745千克
航程:1500千米
乘员:3人
输出功率:843千瓦
载弹量/对地攻击武器:1×760千克鱼雷,1×7.7毫米机枪,2×Vickers K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