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实践工作的总结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直采用苏联的MPS体系,而欧美等西方国家则采用SNA体系。MPS体系与SNA体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核算范围和内容的不同:MPS体系侧重对货物和生产性服务的核算,对于非生产性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国防等)没有考虑;SNA体系全面考察货物和服务的所有产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生产性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上升,MPS体系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27届会议通过决议,取消MPS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采用SNA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于1984年成立了专门的国民经济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和领导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工作。国家统计局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年,国务院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通过了该方案,标志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制度上转向SNA体系。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既是国际比较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一方面,从国际比较和交流角度看,中国必须采用SNA体系,只有使用国际通用的“统计语言”才能融入国际统计大家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忽略非生产性服务的MPS体系已无法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而SNA体系已经被现实证实是一套能够有效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核算体系。
1992年是中国政府统计发展历程中值得纪念的一年,在中国政府统计机构建立40周年之际,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式建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统计人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心血,饱含着他们对中国统计事业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从MPS体系到SNA体系,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现了“转身”,尽管还称不上华丽,因为转身并不彻底;尽管转身历经波折与争议,无论学术界还是统计系统,始终有反对的声音存在。但是,这毕竟标志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开始敞开胸怀面向世界,标志着中国统计开始融入世界统计大家庭,对中国政府统计的发展、对中国统计事业和统计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992年至今,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经成为政府统计的核心内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统计基础,中国统计也已成为世界统计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切成绩的取得与进步都始于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是中国政府统计发展历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也惹人关注。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分水岭,1992年值得纪念。
(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
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颁布为分界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过渡期(1992—2002年)
1992—2002年,中国执行的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试行方案》既包括MPS体系的内容,也包括SNA体系的内容。该方案采纳了SNA体系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保留了MPS体系的部分内容,是MPS体系与SNA体系的混合型体系,体现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MPS体系向SNA体系的过渡性特点,因此称该时期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过渡期。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已经实行几十年MPS体系的中国而言,改革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更是一项复杂又庞大的工程,牵动全局,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没有在建立之初就全面转向SNA体系,而是分阶段、逐步完善,以SNA体系为参照,建立既适合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又符合公认核算规范、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核算体系。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过渡时期为我国的核算实践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我国下一阶段核算实践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全面转向SNA体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同时,《试行方案》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方案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及对外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接轨期(2003年至今)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实施以来,国家统计局一直致力于对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在总结实践经验、吸收SNA(1993)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进行了系统修订,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基本核算原则、基本分类、基本核算框架和基本核算内容进行了新的规范。该体系全面剔除了MPS体系的核算内容。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由5套基本核算表、1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组成。5套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1套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2张附属表即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该体系的设置既考虑尽量与国际标准接轨,又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发布是实践推动、理论发展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第一,实践推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的实施为2002版本核算体系的制定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多年的实践经验使统计部门逐渐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核算体系,核算体系改革存在坚实的实践基础。第二,理论发展。我国在制定《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时,SNA(1993)尚未最终完成,《试行方案》所采纳的SNA体系的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是建立在SNA(1968)及SNA(1993)草案基础上的。随着SNA(1993)的出版,许多国家根据这套新的国际标准对各自原有的核算体系进行了系统的修订,中国对原有的核算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第三,现实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全面转向市场经济,原有的核算体系已无法满足宏观经济决策和大众对数据的需求,新核算体系的制定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实践推动、理论发展和现实要求多方合力,共同促成了新核算标准的制定。
3.今后发展
2002版本的核算体系只是一定时期内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规范文本,并非最终的核算标准,不论是与国际通行核算标准相比还是从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出发,2002版本的核算体系都有许多方面有待改革和完善。需要指出的是,SNA(2008)已经发布,国家统计局和相关科研机构正在对SNA(2008)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核算的影响进行研究。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标准的改进、中国统计水平的提高,2002版本的核算标准有必要进行修改,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改革已经提上日程。未来,中国新国民核算体系的发布值得期待。
(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工作20年主要成就
1.核算意识与核算思想与国际接轨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落下MPS旗帜,升起了SNA大旗,将SNA作为唯一核算标准确立,顺应了国际核算理论的发展。从MPS到MPS +SNA,再到SNA,其变化是颠覆性的,虽然过程漫长,并伴随着改革的阵痛与迷惘,但最终还是确定了“国际标准”这唯一之路。大家终于达成共识:试图建立“中国特色”核算体系的想法是幼稚的,这为中国统计水平全面走向国际水准打下了认识论基础。
2.确立了国民经济核算在政府统计中的中心地位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政府统计并非始终以国民经济核算为中心,例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统计和部门统计等在我国政府统计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国民经济核算已成为政府统计的重要内容:政府统计的绝大部分工作围绕着国民经济核算进行,国家统计局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和工作展开也充分体现了国民经济核算在政府统计中的中心地位。将国民经济核算放到政府统计的中心地位彰显了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性,符合国际惯例。
3.基本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核算体系
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发布为标志,中国已基本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组成部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其中,5套基本核算表对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增长目标建立GDP核算基础上;投入产出核算在研究产业关联、最终需求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资金流量核算在研究收入分配、金融交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国际收支核算为分析对外经济提供依据。1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作为核算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4.编制了1套较为详细的核算资料
多年的核算实践使得中国编制了1套较为详细的核算资料。例如,国家统计局根据相关资料将GDP历史数据推算到1952年,形成了统一口径的GDP核算历史资料;先后编制了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201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了1992—2009年资金流量表等;此外,各地区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一标准编制了各地区的一整套核算资料,为经济决策和分析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5.核算分类标准不断完善
核算分类标准是核算工作的前提。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1套可供参考的核算分类标准,这些核算分类标准既有面向宏观整体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个体经营分类与代码》等,还有针对特定行业或活动的,如《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高技术产业分类目录》《环境保护活动分类》等。核算分类标准为实践工作提供了规范的参照,统一了核算对象的统计标准和统计口径。
(四)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工作的未来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工作仍有许多方面有待提高。
1.中心框架的完善
中心框架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例如,GDP核算,今后需要在季度GDP核算、不变价GDP核算、地区GDP核算、GDP历史数据修订、GDP计算方法、服务业核算等方面进行完善;投入产出核算,要改进目前的直接编表方法,减轻企业负担和编表成本,采用国际通行的编表方法(由供给使用表间接推导投入产出表),加强投入产出表在核算体系中的作用;资金流量核算,要细化部门分类,提高资金流量表的时效性等。
2.行业和项目分类标准的制定、改进和细化
行业和项目分类标准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前提,详细的分类标准有利于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结合现实需要,我国已制定一些统计分类标准,并对原有的统计分类标准不断改进和细化,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的修订(1984年、1992年、2002年、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制定(2004年)和修订(2012年)。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统计分类标准仍然存在核算标准过少、已有分类标准需要细化等问题。今后,对统计行业和项目分类标准的制定、改进和细化应该成为提高我国核算水平的重要方面。
3.价格指数体系的改进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价格指数体系,涵盖农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但是在编制范围和编制方法上仍然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在编制范围上,我国在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服务业进出口价格指数上还存在缺口,影响不变价增加值的准确性;在编制方法上,有些价格指数的权数基期和价格基期并不一致,因此彼此不具有可比较性。科学规范的各行业价格指数是不变价核算的基础,对于准确测度各行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4.卫星账户的编制
目前,我国的核算实践主要围绕着核算中心框架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涵盖的内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卫星账户的编制是对核算中心框架的必要补充,对于从中观角度对不同领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对卫星账户的研究要领先于对卫星账户的编制,学术界对环境、住户、体育等卫星账户的开发与研究都已展开,但是并没有进入实施阶段。今后,对卫星账户的编制应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核算工作中的作用,完善普查资料与常规资料的衔接等也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未来需要改进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