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变革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对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展望

(一)对实践工作的展望

中国投入产出核算实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但是,我国的投入产出核算实践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1.完善投入产出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

我国现行的投入产出表是基于企业单位编制的,并不是SNA极力推荐和国际通用的产业活动单位。这是由我国现行的统计基础决定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往往从事多种生产活动,因此并不符合投入产出表对于“纯部门”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目前,我国投入产出核算是先编制产品供给表和投入产出表,然后根据一定的数学假设反推使用表,这与SNA推荐的做法相反(SNA推荐的做法是先编制供给表和使用表,然后根据一定的数学假设推出对称型投入产出表)。当前,中国投入产出核算在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显著,特别是供给表和使用表在协调3种方法GDP的一致性、细化GDP的生产和使用、改善季度GDP核算、完善价格指数编制、改进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均没有得到体现。今后,如何改进统计调查体系,将基础数据单位由企业向更小的产业活动单位过渡和转换,尽最大限度发挥投入产出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应该成为我国投入产出核算重要的改进方向。

2.进一步扩大部门规模

我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部门个数为139个,相比制度化之初的198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数(117个)已有显著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投入产出表部门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部门细化程度较高的投入产出表可以对国民经济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也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部门分类过粗而导致的数据误差。因此,追求更加细致的部门分类始终是我国投入产出表核算实践的改进方向。当然,投入产出表部门数与一个国家统计体系、统计能力、行业分类细化程度都有密切关系,对基础数据的要求也越高。因此,我国投入产出表部门规模是随着我国统计体系的不断完善而逐渐扩大的。

3.编制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将中间投入部分分为国内产品的中间投入和进口产品的中间投入,体现了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对本系统产品和进口产品的不完全替代性。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生产过程和最终需求过程对进口产品的消耗;不仅如此,由于不同国家生产结构的差异较大,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性质也有较大差别,因此,编制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可以更为真实地反映不同国家经济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国际贸易研究中作用重大。中国曾在2002年投入产出专项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调查数据试编了中国200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目前,我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编制没有形成制度化、资料来源有待完善等。

4.编制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各地区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的现状都对编制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提出了迫切希望。学术研究中,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不仅在对外贸易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环境、能源等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中科院等科研机构曾编制过中国不同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与日本方面也已合作编制完成中日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这些都为我国进行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编制做了很好的尝试和探索。目前,编制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主要难题在于基础资料的获得,特别是区域间流入、流出资料的获得。今后,如何获得更为丰富、翔实的资料,将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包括国内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国家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变为由官方主导、成为我国投入产出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我国投入产出核算的一大改进方向。

当然,我国投入产出核算还有其他方面需要完善和改进,如进一步完善资料来源(特别是服务业数据),改进对企业自产自耗产品的处理等。

未来,如何发挥投入产出核算在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为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应该是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对学术研究的展望

投入产出技术起源于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学者在投入产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成为国际投入产出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展望未来,中国投入产出学术研究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侧重。

1.投入产出技术与投入产出核算紧密结合

投入产出核算是投入产出技术的基础,为投入产出的应用提供基本的研究数据,投入产出研究不应脱离投入产出核算。目前,由于统计基础薄弱等原因,我国的投入产出核算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特别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如何改进当前的投入产出核算不仅是官方统计的研究课题,也应该成为学术界关心的问题。只有将投入产出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产出核算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升我国投入产出学术水平。

2.投入产出与其他计量方法的结合

投入产出技术与其他计量方法的日益融合是国际投入产出技术的发展趋势。首先,投入产出技术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投入产出技术与计量经济学自身各存在一些特有的优点,彼此可以相互补充完善。投入产出技术与其他计量方法的结合要发挥投入产出模型严谨、其他计量方法灵活的特点。比如,以投入产出模型为依托,将总产出作为其他变量的函数进行研究等,采用问题导向型,针对特定问题开发特定的数学模型。

3.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烦冗而复杂,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能源浪费、环境保护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等。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折的关键时期,能否科学合理地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事关改革成败。一方面,投入产出技术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应用投入产出技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为投入产出技术在中国更好地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今后,投入产出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应用应该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在模型开发、实践应用上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特别是对经济政策的制定、某个经济现象的影响应该尤其关注。

4.加强国际合作

投入产出的研究离不开国际合作。国家信息中心从1988年开始就加入了由亚洲日本经济研究所组织的、由美国及亚洲其他8个国家(地区)参与的国家投入产出连接表的编制和应用研究系列项目。近年来,我国参与的投入产出国际合作越来越多。国际合作的优势在于可以共享彼此成果,追踪学术前沿。今后,我国的投入产出学者应该与国外投入产出学者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在合作中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并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