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没有围墙的课堂”—第一次赴山西碛口黄河教学实践
2007年10月中旬,人大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第一次将实践性课堂带到了碛口古镇。参与的学生包括13名2005级本科生和1名2005级研究生。
一行人由北京西站出发,乘坐列车至太原站,然后乘出租车赶往太原北站(长途汽车站)。碛口古镇的老李一身陕北农民打扮在车站迎接,一种强烈地域文化色彩扑面而来,学生已经有所感受。然后大家一起乘大巴去往临县,傍晚时分到达临县,再换乘中巴前往碛口古镇。一路上风光变换,沿途的风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山路的颠簸、险要令学生有了切身的感受。这些切身的感受都会凝聚成艺术灵感的火花,暂存在心中,待时机成熟辅以专业指导后成为动画艺术作品。
2.2.1 前期教学策划方案(见表2—1)
表2—1
实践性课堂主要真实模拟视听艺术—影视短片的创作过程,要求完全按照专业拍摄的步骤进行:在实地拍摄之前,确定拍摄主题;分配拍摄工种;制定拍摄任务和计划;提前踩点了解空间构成结构;布置拍摄机位与镜头、人物运动路线;空镜头的拍摄。拍摄结束后,素材资源共享,要求每个同学尝试进行后期的剪辑和制作,生成完整的视听影像作品。
因为条件、时间所限,在正式进行拍摄前,全体同学只有极短的时间考察了解具体的拍摄现场和场景,头天晚上全班同学坐在一起开会研讨,集思广益,出谋策划,商议出大致的拍摄方案与人员分工安排。见图2—9。
图2—9 学生们在窑洞中开会,讨论第二天的拍摄事宜。每个人都开动脑筋,积极拓展拍摄思路,出谋献策。
主题是影视创作的灵魂,决定着整个影视作品的情感走向。大家综合考虑整个创作团队每个人的视点与角度,确定拍摄什么样的画面,以什么样的内容去表现主题,才会更好,更合乎要求,并能够更全面、真实地表达情感。
2.2.2 教学场景Ⅰ
教学情境创设地点:碛口黄河的防洪堤坝。
教学情境创设内容:组织纤夫在防洪堤坝上拉纤。
教学实践所涉及的课程有:《电影视听语言》,《动作设计》,《运动规律》,《摄影、摄像基础》。
教学重点:将四门课程的知识点以及之间的内在联系融合到一起教学,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运用电影思维方式、综合驾驭能力是这次实践教学的重点(见图2—10和图2—11)。
图2—10 碛口防洪堤坝教学课堂现场,纤夫们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进入指定的教学位置。
图2—11 防洪堤坝教学课堂现场。
(一)观察与分析纤夫拉纤的关键动作
针对纤夫们在防洪堤坝上拉纤的情景,结合《动作设计》课讲解如何观察、研究拉纤动作的要领,对纤夫拉纤时行走姿势的动作进行分析,引导并启发学生从动作(原画)设计角度对纤夫们用力时的预备动作与关键动作细致观察与研究,从而分析和体会生活中不同情境下典型人物、典型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特征,为日后的动画短片创作储备形象资料和动态资料。
1.纤夫拉纤的整体动作分析:
纤夫是在一种巨大的向后拉拽的阻力下一步一步地向前行走。这种阻力首先是水的阻力,其次是船卡在岩石上的阻力。从现场观察,纤夫在拉纤时是受到这两种阻力的影响,一步一步向前行走。
纤夫拉的船在河水的阻力下可以缓慢地向前行走,这时纤夫的身体的重心稍微前倾。然而当纤夫拉的船卡在岩石上时,这时的阻力是最大的,几乎让纤夫无法向前行走,往往僵持在原地,纤夫的身体的重心更加向前倾,这时候需要船上的人下船合力用脚蹬踹岩石,用木棍奋力撑顶岩石(如图2—12),这是最危险的时刻,所有的纤夫此时身体的重心是一起下压的。
图2—12
人走路的姿态是动画片中最为常见的动作,也是最具有变化和挑战的动态之一,因为不同身份、不同情境下的人走路姿态是千差万别的。这次的实践教学体验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体会了特定情境下黄河纤夫行走的姿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纤夫负重,身体对抗水流和船只本身的重量以及船只卡在岩石上等因素,要与这几种力量抗衡,纤夫要用力就必须身体前倾,压低重心。那么前倾的角度到底是多大?这种很独特的走路姿态到底双腿是如何运动的?其运动规律又是什么?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姿态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们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去观察、去体验,与单纯课堂上关于动作设计及运动规律的图片式的教学相比,通过这种真实生活中的鲜活的人物负重行走时的一举一动的动作分析,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体会的动作就更加生动、具体。纤夫拉纤的动作如何简化和夸张为“动画化”以及如何表现出思想、感觉和戏剧效果是学生们日后需要更深入研究的课题。图2—13是2005级学生杜建回到学校后独自研究纤夫的拉纤动作后绘制的序列稿和整理出的原画关键动作的画稿,以此对动作的关键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图2—13 纤夫拉纤用力时的关键动态。由学生杜建整理。
图2—14是最容易看出三人受力关系的,三人所受的力与夹角的大小有关,总之夹角越大受力越大,如第一个人受力最大,所以他将身体前倾,将重心完全移至前身,用力地用前身下压纤绳,如此才能拖动船只。第一个人的动作也是最丰富的,表现力最强,或前身悬空,或四肢完全着地。
图2—14
2.在《动作设计》课程中,设计斜向行走的关键帧(原画)以及完成夹中间的动画,背景的移动都是一个相当难的课题。因为,斜向行走中每一个完整走步都有角度、透视的变化。因此,引导学生在实地观察真人的斜向行走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钥匙。为了让学生在这一难题上有更深刻的直观认识,我们在碛口实践教学中,纤夫在防洪堤坝上拉纤这一真实情景中,专门选择纤夫斜向行走这一机位点,固定专人将其拍摄下来,从中让学生直观地体验,日后对斜向透视行走的视频资料进行更深入研究。图2—15是2005级学生杜建根据拍摄的视频自己整理出的原画与动画行走图。
(二)研究用力时纤夫行走的运动规律
知识背景介绍:结合《动画运动规律》课中的人体运动规律,讲授在受到重力拖拽的情况下,人体的运动规律是如何表现的,应如何观察这一拉纤动作的完整运动规律。观察纤夫拉纤时的整体动作特点、局部的变化,注意观察纤夫的年龄、性格、情绪、拍摄角度等。
1.在动画专业教学中,人物的表演是非常关键的,掌握人物动作的基本运动规律是动作设计与表演的基础。人物的动作复杂多变,但基本规律是相同的。在本次户外实践性教学课堂中,为了能够真实地观察到纤夫拉纤的行走动作,我们专门在防洪堤坝上组织纤夫拉纤,以此作为研究运动规律这样一个子课题,目的是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理解并掌握人体在拉拽纤绳时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时为拍摄拉纤找到行走规律中的关键段落。
图2—15 这组黄河纤夫正侧面拉纤行走的动作图,正体现出学生通过
社会实践后自主研究、探讨的学习成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很好典范。由学生杜建整理。
2.在传统课堂中上《运动规律》课时,讲授人物行走运动规律时无法用真人来表演,多以教材中整理好的连续行走结构图讲解与分析动作的规律与要点,学生们对各种真实的人体运动规律缺少观察和研究。如动态线的观察,纤夫在拉纤行走时的动态线是运动的关键,所谓动态线并不是具体线条,而是指纤夫拉纤动作总体的趋势线、走势线,把握住动作的动态线就等于抓住了纤夫拉纤的关键点,就能在拍摄时准确地抓拍到纤夫动作用力点,这样有利于表现成组纤夫拉纤动作的动态连贯性,为日后研究积累素材(见图2—16)。
图2—16 老师在防洪堤坝前给学生授课,与学生一起分析纤夫拉纤行走的特点。
3.如果对纤夫拉纤的行走规律观察到位,能够找到运动的动态线及规律,这样就能对拍摄教学起到关键作用,因为,任何一组动作如果没有对动作规律的了解与研究是很难抓拍到关键动作的瞬间。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看到了但在按下快门时却总是慢半拍,而且总是拍到运动过程中的动作。先研究、观察规律与动作后再进行拍摄,使各种专业知识融合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没有围墙的课堂”中效果会非常显著。把学生当作学习实践的主体,使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和创造等方式来达成学习目标,学生的参与度极高。
4.拍摄要求:如:纤夫拉纤的正侧面行走(见图2—17和图2—18)。这一组镜头的拍摄更为注重强调动作、运动的形式,甚至包括纤夫表情、体态变化、肌肉的拉伸等细微处的细节表现,拍摄角度、运动方向对纤夫行走动作的影响。不同的拍摄角度、不同的运动方向对动画片镜头中表现人的行走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图2—17 正侧面行走运动规律。
图2—18 学生杜建根据拍摄的素材,绘制的纤夫拉纤规律结构分解图。
(三)轴线理论的实际应用
结合《电影视听语言》课中的轴线理论,在防洪堤坝纤夫拉纤时,教师讲授如何拍摄这一组镜头,如何用轴线即关系线、180度线、运动线处理好纤夫的关系、位置以及视线走向。
1.首先讲解纤夫在防洪堤坝上拉纤的实际走向过程,并以此绘制轴线示意图,然后讲解机位设置的原理与依据。见图2—19。
图2—19 依据防洪堤坝上纤夫拉纤的情景绘制轴线拍摄的示意图。
课堂理论讲授中,在空间表现方向性的理论中,重点会强调“轴线”的原理。所谓“轴线”,是整个拍摄场景中并不存在的假想的一条线。在场面调度的空间范围内,主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主要视线方向和行动方向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各个拍摄的机位基本都要沿着同一方向拍摄,否则会造成“越轴”,会造成方向感的混乱,从而导致镜头空间内空间的杂乱无章,除非要表现错乱的时空感受或者混乱的感情氛围。这样的理论讲述如果没有实践操作的辅助则会枯燥难懂。对于轴线关系理论的具体呈现,学生们还是缺少感性的认识。
在这个运动方向单一的场景的拍摄过程中,教师细致地讲解“轴线”的原理,并且指导同学们在场景中找出轴线,确定每台摄像机的基本拍摄方向。同时还强调为了戏剧效果,纤夫向摄影镜头走来,采用低水平线为宜,高水平线会产生松散的效果。走向或离开镜头,它的消失点应根据地平线加以确定,它代表摄影机或观众眼睛的视平线。
2.画面与画面之间(上下镜头之间)有一种衔接,这些问题都与轴线有关,是导演要处理的空间问题。作为学生来讲,尤其是在现场拍摄每一个镜头时,必须考虑这个镜头与前后镜头的关系,把每一个镜头作为整个连环中的一个部分来考虑。这是一个导演的蒙太奇思维,需要在现场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这种电影思维意识。见图2—20。
图2—20 现场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与研讨。
3.设定机位并分配各机位的任务与要求:
依据轴线图的机位设置,我们共设置了三个主要机位点,①号机位点由刘转来同学负责,正面跟拍纤夫拉纤。②号机位点由徐明明同学负责,拍摄纤夫拉纤局部。③号机位点由翟继斌同学负责,拍摄纤夫斜向行走。任务是通过三个机位点来分别完成,但这三个机位点之间的关系以及默契的配合是学生在这个实战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这种拍摄经验的积累也为日后动画分镜头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电影思维基础(见图2—21)。
图2—21 学生们按照老师事先布置好的任务开始拍摄,图为学生们在拍摄现场拍摄的情景。
(四)摄影、摄像实践
摄影是动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摄影课程也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动画是以绘画为表现形式,以电影镜头为呈现形式的影视作品,因此培养学生的镜头意识是这门课程的重点。
结合《摄影基础》课,教师讲授三台摄像机该如何设置、如何拍摄,以及每个机位的同学与其他机位同学该如何配合,讲解拍摄要领。这是实际拍摄,能充分检验学生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教师对纤夫整个的活动进行介绍,讲解如何观察纤夫拉纤时的关键动作,分析拉纤时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拍摄环节上捕捉动作的拍摄点。
1. ①号机位设置与拍摄的知识要点:
①号机位设在防洪堤坝的正前方,这个镜头的被摄主体是纤夫,内容是纤夫们拉纤的全景侧面行走画面。镜头中纤夫与摄影机位都在运动,构图的形式始终在不断变化之中,要求实拍全景,角度平视。为了将纤夫拉纤的全过程拍在镜头中,需要跟移拍摄。由于没有移动轨道,特别是在走动中既要保持摄影机的稳定性,又要使画面效果理想,完成这一任务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刘转来同学自愿挑战这一有难度的拍摄任务,反复在现场试验了几遍说:“老师,没问题,可以拍摄”。见图2—22和图2—23。
图2—24这个镜头是一个人物全景式的运动镜头,构图饱满,赋予变化。人物处于画面下方三分之一处的黄金分割线上,形成一个具有横向线形走势的带有一定构成效果的画面镜头。用光上为了表现纤夫的质感和身体的厚重感,我们要求拍摄的学生采用侧逆光,这样的光线可以很好地呈现出画面的质感和体积感。另外在拍摄技巧上采用了摄影机跟移的拍摄手法,这样始终使拍摄主体纤夫们处于拍摄画面的中心区域,突出了主体人物,也突出了主题。这种拍摄技巧的实践使学生很好地实践了摄影理论和电影视听语言的理论,从中获得了很好的实践经验,也为日后动画创作奠定了一定的摄影基础。如这个镜头在动画制作中就可以采取前景人物循环行走的处理手法,而后景则采取拉背景的方式。
图2—22 讲解拍摄要求及注意事项。
图2—23 为了掌握稳定性,刘转来同学端着摄影机反复试验移动跟拍。
图2—24 刘转来同学拍摄的纤夫拉纤全景镜头视频截图。
2. ②号机位设置与拍摄的知识要点:
②号机位由徐明明同学负责拍摄,这个位置主要是抓拍纤夫拉纤时的动作局部。由于纤夫一直在运动中,因此不需要固定机位拍摄,可随被摄主体的运动而移动抓拍,景别以中近景为宜,兼有小全景。见图2—25到图2—28。
图2—25 纤夫动作局部中、近景和特写镜头。
图2—26 纤夫的动作小全景镜头。
图2—27 纤夫的动作全景镜头。
图2—28 纤夫的动作小全景镜头。
在这组镜头中我们要求学生在拍摄的时候主要是捕捉纤夫个体局部的动作和动态,强调动作的细节和变化。另外构图上强调更丰富的变化,强调人物之间的组合关系。从景别上更加丰富自由,机位角度也更加灵活多变,这组镜头着意表现人与自然,纤夫与船只,以及船只与黄河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自然天成的构图意趣。光线的运用上则采用了侧光和侧逆光来表现人物和景物的丰富质感和体积。
3. ③号机位设置与拍摄的知识要点:
③号机位由研究生翟继斌同学负责,主要是拍纤夫斜向行走,这个镜头需要提前到指定位置上等候。
斜向行走拍摄要点:摄影机固定,被摄主体是纤夫运动。这种构图在拍摄每一瞬间都会发生透视变化、构图变化、前景的草木变化等。见图2—29。
图2—29 斜向透视行走镜头—逆光效果。
这个镜头的拍摄,我们要求学生采取固定机位、固定镜头、固定焦距的方式,取景上采取了小全景的画面构图。当不同人物经过镜头时,形成不同的画面人物组合和景物组合,为了突出人物体态的剪影效果,特意选择前景人物大多处在逆光下,这样更加突出了人物运动过程中身体外部的大轮廓变化,同时也与背景的色彩更好地区分开来。
4.其他机位与拍摄的知识要点:
本次拍摄按事先设定好的拍摄方案分头去拍。活动开始三台摄像机同时开拍,其他学生在不妨碍这三台机器拍摄的情况下,可以运用手中的照相机按照老师讲授的内容以自己的视点抓拍。以下是学生们选择不同的视点与角度拍摄的镜头。见图2—30到图2—35。从学生拍摄的镜头中可以看出,事先对动作与规律研究的效果都体现出来。
图2—30 俯拍镜头。
图2—31 斜向拉纤透视行走。
图2—32 纤夫用力拉绳索的瞬间。
图2—33 纤夫奋力用身体撑船的精彩瞬间。
图2—34 学生斜侧角度拍摄的画面镜头,美术思维的构图,电影思维的镜头画面。
图2—35 学生在拍摄中强调主观色彩,表现黄河与地域文化色彩。
从学生们在不同角度记录的精彩瞬间镜头可以看出,每个人都被这一情景所感动,他们捕捉的瞬间与他们所学的知识紧密相连,拍摄前的分析与研讨起到关键性作用。因为这些镜头瞬间就会消失,所以要求学生要有提前量的意识,同时还要配合三台主要摄像机的拍摄,在三台主摄像机拍摄不到的点迅速抓拍。这样一种全方位的、多机位的联合拍摄展现出学生们的良好配合素质与团队合作精神,为日后的剪辑即二次创作提供了大量的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景别的镜头信息。同时以电影思维为主的情境教学实践,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们的镜头意识。美术思维也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服务于整体电影思维的镜头画面的作用,使得这次教学实践获得的成效非常显著。这些教学体验和感受是传统课堂的讲授以及在网络上搜寻资料进行讲解所不能替代的。作为艺术的创作者,只有先感动自己,才可能感动受众。这种镜头画面创作与拍摄实践是动画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尤其对定格动画(偶动画)的教学探究有着一定的触类旁通的作用。对影视画面镜头感的培养与实拍训练,动画分镜头画面创作、动画镜头设计稿的设计,都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知识与技能的衔接作用。同时这也是在课堂里很难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现场的感受无可替代。
2.2.3 教学场景Ⅱ
教学情境创设地点:黄河岸边。
教学情境创设内容:船夫乘船在黄河激流中漂流。
创设协作情境:多机位调度。
教学实践所涉及的课程有:《视听语言及摄影知识》。
教学重点:在课题的研究与创意过程中,创设协作情境,培养组织与实施能力、协调与配合能力。
(一)组织与实施
组织船夫们在黄河激流中漂流这个情景场面戏,与拍电影是一样的。为了使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学到真正的知识,展现能力,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既真实、精彩,又刺激,用学生的话说:“像一次学车上路考试,既紧张又兴奋”。
为拍好这段情景,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船夫们漂流的全过程,使他们对整个过程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学生们知道在这样气势宏大的黄河激流中行船,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对这样一个宏大的气势情景怎样运用镜头语言去表现,应该如何拍摄,是对学生们的一个考验。
首先是了解船夫漂流的线路,然后根据轴线理论预设机位,选择拍摄的角度,研究各机位应如何配合(见图2—36和图2—37)。
图2—36 师生共同研讨设置拍摄机位点及拍摄方案。
图2—37 讲解拍摄过程中各个机位的同学该如何配合。
(二)机位与构图的设计
在摄像机机位的设定上,有很多要求,具体要考虑到主题表现、画面主体位置与画面空间层次、自然环境要求等。同时,为了表现出真实的拍摄效果,防止镜头内部穿帮,要对拍摄场面进行有效的调度。为了防止混乱,防止大家上前抢拍镜头的现象发生,教师事先讲解了场面调度知识和人员配合。见图2—38。
图2—38 老师在开始拍摄前仔细给学生们讲解怎样拍摄。
1.主机位(高点)的设置。
拍摄船夫在黄河激流中行船,设置一个高点机位十分重要,可将行船的全过程一览无余地拍摄下来。需要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进行跟摇拍摄,以表现这一宏大的气势。
首先,给学生在制高点讲解为什么要选择这里拍摄,然后,将船夫们行船的过程及线路讲清楚。
学生了解拍摄意图后,如何设计,拍摄一个什么样的镜头画面,又以什么构图、景别方式来表现,是这一实践教学的重点。同时制高点的找寻与选择也是一个培养艺术感、镜头化的课题。
2.地貌分析与研讨。
学生在拍摄创作中既要考虑教师教学最初的意图,又要顾及环境、被摄主体(船夫)实现的可能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变因素对构图、景别设计处理的影响。特别重要的是,要从周围的地理环境、地貌特征出发,从表现船夫行船内容出发,来安排画面的景别及其变化。这个课题涉及动画电影中的空间调度研究。学生在现场通过平板电脑,从卫星拍摄的图片截图中,选择一个更高的视点分析、探讨地理环境与地貌特征(见图2—39和图2—40)。
图2—39 与两位学生就设置的高点机位,进行拍摄前的沟通和研讨。
图2—40 教学实践基地、麒麟滩、防洪堤坝、纤夫行船的路线。
碛口黄河地貌特点是,麒麟滩与大同碛相互夹峙,使得这一段河道由400米宽的河道骤然缩到不足80米。有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水面落差10米,水急浪高,成为黄河壶口碛外第二险滩。空间范围和场景都很大,适合大远景、远景拍摄。经过分析与研讨,我们选择和设定的这个机位是这个场景的制高点,从场景空间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可将整个船夫在这500米长的暗礁中行船的过程拍摄下来(见图2—41)。
图2—41 湫水河、黄河、麒麟滩、大同碛。
3.研究性教与学—知识传授与吸收内化。
研究性“教与学”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们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对创设的主题模块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琢磨,然后拿出想法、创意。
下面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开始前,针对创设的情境向学生提出的思考问题,为这个情境拍摄前准备有关“视点调度”的知识。需要学生们将《视听语言》课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这个实践课题当中。
问题1:在这个机位中,摄影机将船夫们在500米长的暗礁中行船过程记录下来,画面气氛十分重要,要强调构图气氛、色彩气氛、光线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画面的感染力,让人产生联想与共鸣。你如何去表现?
问题2:如何设计画面的景别?船夫们在黄河中行船这一情景,船夫是画面中的一个构成元素,因此这个镜头主要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景别,以展现船夫所处的具体空间环境、动作行为、动作方向及位置移动呢?在这一景别中,如何做到画面主体(船夫)的视觉突出?除了强调光影、动势关系外,还要注意什么样的构图形式?
问题3:船夫行船过程是动态画面,需要摄影机以运动的方式来突出画面镜头中船夫行船这一主体。你在拍摄中如何把握?
问题4:如何在画面中创造这样一种空间距离感?跟摇镜头的特点是能够形成画面的透视效果。船夫在画面中很小,很难看到细节,这样的效果除了体现出船夫们所在环境与拍摄者的主观感受,能达到预期的强烈的情绪色彩吗?
问题5:拍摄这个镜头,跟摇时的速度很重要,它决定构图方式、运动的轨迹,同时也存在画面的角度等问题。如何能使画面、构图、情绪三者一同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积累与升华?
问题6:这一景别在拍摄和剪接中,往往会影响到前后的镜头,应该如何在画面构图处理中考虑前后镜头的视觉连贯及视觉变化?
带着教师所提出的这些研究课题,学生们分成小组开展各种拍摄实践研究,分组讨论,并拍摄试验片与教师交流、研讨,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以有效的辅导(见图2—42到图2—44)。
图2—42 现场师生互动、交流,探讨拍摄效果和如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图2—43 学生分成小组,将拍摄的试验镜头与老师边看边交流。
图2—44 学生们开展自主学习,和多人讨论,进行各种拍摄试验。
碛口黄河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资源,是在传统的课堂形式之外展开的一种研究型、实践性教学方式。以问题(知识点)为中心,以研究实践为导向,以师生互动为基本手段,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技术的角度展开教与学。教师因材施教,分别对每个学生的试拍镜头和研究学习的效果展开现场指导。
(三)学生的实践课题样片点评
经过大量的拍摄实践,最后我们正式开始拍摄我们事前设定好的这个镜头。学生按照预设方案进入指定地点。学生刘转来在高点所拍摄的镜头:宽阔的黄河中,一条在激流险滩中快速行驶的小船,展示在画面中,表现了船夫与大自然之间既抗争又融合的关系。这是一种经常采用的跟摇镜头的处理画面方式,当画面中的船夫奋力摇桨时,用摇镜头来逐步改变画面的形式,这个镜头构成一种空间真实性的画面视觉效果,同时赋予了画面生命的活力。画面效果的最终呈现,展现出学生在研究性教与学实践中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探究实践所取得的成果。
学生刘转来担任摄影的这个大全景式的180度跟摇镜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镜头。首先他在拍摄前按照教师事前提出的6个问题,做了全面的思考与研究,对机位的选取,摇镜头的方向、顺序、速度和景别等诸多对画面构成有着决定性因素的条件逐项考虑。拍摄中一气呵成,镜头运动流畅自如,船夫们乘坐的木船在惊涛骇浪中由远而近,镜头一直追随着行船,小船上下颠簸,时隐时现,展现出人与自然搏击的英雄气概。同时,由于这是一个动态镜头,主体小船又是由远到近再远去地一直运动着的,从景别和构图上也就形成了一系列的连续变化,从最初的大远景到中景,再到最后的小全景,构图上的变化异常丰富。色彩上也因光线角度的变化从最初的顺光到最后的逆光,形成了画面色彩上由厚重的土黄色到铁灰色的由暖色到冷色系的转换。见图2—45。
图2—45 学生刘转来拍摄的大远景镜头,180度跟摇镜头,由顺光到逆光。
其他学生也对行船进行了跟踪拍摄,见图2—46。
图2—46 其他学生在另一角度的拍摄现场,同样对行船进行跟踪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