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乐团与歌剧院(明德书系·艺术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8 美国国家交响乐团

(NATIONNAL S.O.)(又名华盛顿交响乐团)

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就像不是经济中心、工业中心、高科技中心一样,在很长一段时期,它也不是美国的音乐中心。虽然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家被这座城市历史赋予的无比魅力和高素质的听众所吸引,但在20世纪前,华盛顿并未显示出它作为音乐文化中心应有的气度。甚至到1925年,城市中还没有一个独奏演奏厅,也没有一支属于自己城市的交响乐团,这与一个大国首都的位置太不相称了。在几经周折后,直到1931年才由一些音乐家组成了国家交响乐团,并于11月2日在议会音乐厅举办首场演出。汉斯·金德勒(Hans Kindler)的指挥很是精彩,听众对乐团的反映也很不错,终于在美国建国150余年后有了自己的国家乐团。“国家乐团”,好吓人的一顶大帽子,但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乐团从未得到过政府一美元的资助,国家交响乐团实际上是一个完全独立经营的乐团,主要收入来自每年的演出和一些志愿者的捐助。这些钱对于一个交响乐团来说是不够的,所以乐团的日子并不好过。好在指挥金德勒和乐手们精诚团结,乐团在艰难中得以不断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到1949年霍华德·米谢尔(Howard Mitchell)执棒并担任乐团艺术指导后,乐团已经度过了创业期,逐渐进入了辉煌年代。虽说其间有过一段“麦卡锡主义”的人人自危的时光,但进入60年代后,国家交响乐团的名声越来越大,名气越来越响,人数不是很多,95名左右的规模足以适应任何常规演出的需要。

米谢尔在团任职长达20年,到1970年才由安塔尔·多拉蒂(Antal Doradi)接替其常任指挥的职位。多拉蒂比米谢尔的名气要大得多,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大师之一,也是训练乐团的老手,在他的任期内,他成功地扭转了在米谢尔执棒后期出现的水平滑坡,把乐团带入上升的轨道。他还为乐团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DECCA唱片公司。国家交响乐团为这个英国的著名公司录制了不少质量上乘的唱片,其中不乏令人爱不释手的经典之作,从唱片的销售收益中,乐团也得到了优厚的回报。在多拉蒂之后,罗斯特罗波维奇、布格斯等人也曾在乐团执棒。70年代时,著名的肯尼迪艺术中心落成,这座宏伟建筑包括了一个有2334个坐位的歌剧院、一个2759坐位的设备精良的音乐厅和一个剧场及一个影院。这一次,国家交响乐团总算享受到“国家乐团”的待遇,入驻艺术中心的音乐厅,成为这里的常驻乐团。如今乐团真是有点“国家乐团”的气派了,创业的先辈们如果长寿的话,看到今日的一幕,心里自会欣慰。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总让人感到有些奇怪,既然是国家乐团自应是由国家出资、扶植的乐团,自不必为日常的柴米油盐发愁,既然是代表国家的形象,乐团的水平自然应是全国一流,哪怕不是第一,却也总能够排得上号儿;可是这两条国家交响乐团都没能实现。不仅经费是乐团自筹,而且从水平来看,在全美国的前十大交响乐团中,绝对找不到它。这就是美国,这就是美国的国家乐团——华盛顿交响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