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简单,其实越快乐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变得快乐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
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在走进21世纪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回头看一看现代人的生活?所有人都莫名其妙地忙碌着,被包围在混乱的杂事、杂务,尤其是杂念之中,一颗颗跳动的心被挤压成了有气无力的皮球,在坚硬的现实中疲软地滚动着。也许是因为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丧失了内心的安全感,于是就产生了担心无事可做的恐惧,所以才急着找事做来安慰自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离真正的快乐,甚至真正的生活越来越远。
在20世纪末,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可谓达到了顶峰,人们恨不得把地球上能开发的地方都开发出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我们深深地被工业、电子、传媒、科技、城市等人工风景紧紧地包围着。信息的汹涌和浩大正如大海的汹涌和浩大,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海里沉浮着,在一层层海浪的推举下荡来荡去。也许我们并没失去什么,却凭空地感到凄惶。现代人已经很难找到宁静和从容,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实。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在行动,而是大海的力量左右我们行动。但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从而奋力反抗时势的捉弄,还有可能获得抵达遥远彼岸的渺茫希望。可怕的是,我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心已被时代蒙住,看不到自我行动的艰难,而思想的虚弱顺理成章,又极易把被动错认成自由。
也许是我们真的太累了。在追逐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尝试着放弃一些复杂的东西,还原生命的本源,让一切面孔都恢复简单。其实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只有我们的内心。所以,要想恢复简单的生活,必须从心开始。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拼命工作,只是为了职务的升迁,似乎只有权威才能带给他们快乐。也有些人原本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但为了追逐物质的丰裕不得不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可结果是名利都有了,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这到底是为什么?
事实上,快乐来源于“简单生活”。物质财富只是外在的光环,无法救赎内心的空虚。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发现内心真实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名利是一种很虚的衡量快乐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变得快乐。快乐和收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除非在我们无法满足自己的温饱时。
快乐既可以是一瞬间的感觉,任由我们挥洒,却常常无法长久,如泡影般消散;快乐也可以是一种习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怎样都是一天,无论怎样都是体验。因此,无论是富有的人还是收入微薄的工薪阶层,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简单生活,追求快乐”这一点上人人平等。
那么不妨试试下面这些好的方法。
1.从事少而精的工作
人们往往希望在越短的时间里完成越多的事情,整日忙碌不停,却忽视了“数量会影响质量”。太多的事情可能会让人无暇享受活动的过程,无暇享受生活而牺牲了快乐。所以,人们应当学会把生活简化,从事少而精的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活动过程中的乐趣,才会更快乐。
往往最简单的事物带来的是最本能的快乐。如果现在的你承担了太多的工作或职务,让你无暇去享受生活,那么不妨将你的工作按自己的兴趣和重要性进行排序,选出你最喜欢的,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舍掉部分繁杂的工作,你就能得到简单的快乐!
2.要想快乐的生活,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
如果每天都在疾病中度过,连忍受都很难,何谈快乐?此外,研究发现,在体育锻炼时,人的情绪更好,而且思维的敏捷度也更高,如果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运动,还能够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的情绪,放松心情。
一些不爱运动的人往往性格更为内向和孤僻,不愿意与人打交道,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也居多。因此,要想保持快乐的心情,一定要经常运动,比如每天散步半个小时,骑车去上班,这些简单的运动都能够使人感到快乐。
3.拥有一项长久的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往往会不自主地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在这件事情上,总是努力地去探索它、认识它,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往往是欣喜、快乐和满意等积极的情绪,即使废寝忘食也心甘情愿。
著名的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兴趣所在,以及这种兴趣带给他的巨大快乐。而正是这样的快乐才带给他不尽的成功。
4.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
我们的生活中,也可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投入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感觉时间会飞快地过去,一下午的时间就像是一晃而过;而如果当我们觉得这件事很无聊,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时候,一分钟却有一天那么久。
其实,时间是没有变的,变的只是我们的感受,当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舒畅,快乐自然不期而至,从而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透视自控力】
在一些人看来,简单生活意味着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过日子,过得非常清苦。哈佛的心理学教授说,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拥有丰厚的存款,重要的是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
【知识链接】
英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女性所处月经周期越靠后,她们超支的可能性越大,在花钱方面更不节制、更冲动、超支金额更多。所以女性在月经周期最后10天左右更易产生购物冲动。科学家认为,女性在月经周期中体内激素的变化容易引起不良情绪,如抑郁、压力感和生气。她们感到非常有压力或沮丧,容易选择购物这一方式,让自己高兴并调节情绪。对许多女性而言,购物成为一种“情感上的习惯”。她们不是因为需要而购买商品,而是享受购物带来的兴奋感。
自控力测试:你有欲望吗
下面这个测试,据说是哈佛大学资深心理学研究员开发的,可以发掘出内心隐藏的深层欲望。
一个男人M要与未婚妻F相会结婚,但两人一河相隔,M必须要借船过河才能见到F,于是他开始四处找船。
这时见一个女子L刚好有船,M跟L借,L遇到M后爱上了他,就问:“我爱上你了,你爱我吗?”M比较诚实,说:“对不起,我有未婚妻,我不能爱你。”这么一来,L死活不把船借给M,她的理由是:我爱你,你不爱我,这不公平,我不会借你的!
M很沮丧,继续找船,刚好见一位叫S的女子,就向她借船,S说:“我借给你没问题,但有个条件,我很喜欢你,你是不是喜欢我无所谓,但你必须留下陪我一晚,不然我不借你。”
M很为难,L不借他船,S如果再不借他的话就过不去河与F相见,据说这个地方只有这两条船。为了彼岸的未婚妻,他不得不同意了S的要求。次日,S遵守承诺把船借给了M。
见到未婚妻F后,M一直心里有事,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把向L和S借船的故事跟F说了。可惜,F听了以后非常伤心,一气之下与M分了手,她觉得M不忠,不能原谅。F失恋了,很受打击。
这时他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位女子E,两人也开始恋爱了,但之前的故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E问M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她说,于是,M一五一十地把他和L、S、F之间的故事讲了一遍。E听了后,说:“我不会介意的,这些跟我没关系。”
故事讲完了,问题来了,请你把这几个人排列个次序,标准是你认为谁最好,谁第二,谁第三,第四,第五?这个M也算在内。建议不要想太复杂,也不需要考虑大众看法,你认为谁做得好就是好。
答案:你排列的顺序,就是你内心的真实欲望。其中,M——金钱(Money);L——爱情(Love);S——性(Sex);F——家庭(Family);E——事业(Enterprise)。
控制欲望训练营
有时,人的私心、贪婪常常使人跌倒,重重地跌在自己“恶念”的旋涡里。因此,我们要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物欲,勿让贪婪的种子发芽。
1.20问法
这是一种自我反思法,即在纸上连续写出20个“我喜欢……”,写的时候不假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愿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做较深层的分析。例如,一个人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我喜欢很多的钱”“我喜欢自己是个有钱人”“我喜欢有许多财富”“我喜欢过有钱人的生活”……写完之后,就要思考一下,自己对钱是否有一些过分的欲望,为什么许多举动都与钱有关。接着往下想,人的生活离不开钱,但这钱应来得正,不能取不义之财;钱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贪婪之心最终会阻碍自己的发展。然后,分析自己是否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是不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正确的判断力
一个有正确判断力的人,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相应地,他也就懂得了去追求美与善,而尽可能地摒弃丑与恶。
3.知足常乐
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4.格言自警
利用格言警句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不要过于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