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划时代意义是“人类通用智力工具”横空出世,把人从大量重复性或具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进而使人类的整体智能获得空前的大发展。

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必须紧跟信息科技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信息技术经历了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如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仍然停留在讲解计算机的结构原理和办公软件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范围,未免有些落后于时代发展了,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我们尝试在传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了智能手机和网络信息检索的内容,争取做到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在编写时,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文字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应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学是为了用。编写本书的宗旨就是面向应用。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一章中突出了库、索引和搜索文件的操作技能;在Office办公软件一章中把多媒体概念和PowerPoint软件融合在一起,并介绍了仅仅使用PowerPoint来制作立体或动态图形的方法和技巧;在计算机网络一章中介绍了家庭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常用网络命令、Web站点和FTP服务器的创建方法,以及防范木马病毒的实用技巧;在智能手机一章中介绍了几个非常实用的App、小米智能家庭的创建和智能手机的选购技巧;在网络信息检索一章中介绍了百度高级搜索、中国知网搜索技巧和常用学术资源及免费网络学术资源的使用等。

本书由唐济波、尤传华担任主编,蔡天星、徐慧任副主编,编写分工如下:第1、2、8章由唐济波编写,第3、4、5章由尤传华编写,第6章由蔡天星编写,第7章由徐慧编写,最后由唐济波审定全书。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向相关作者深表感谢。同时感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相关领导对本书写作和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中国铁道出版社编辑的悉心策划和指导。

由于编者编写水平所限,书中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