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语
开发性金融机构围绕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一些制度创新在消除相关瓶颈方面提供了很有前景的示范。无可否认,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制度环境背景,并在中国金融体系中享有优越的地位,但其多年来不断完善的发展模式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复制或加以调整后采用。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实践是项伟大的创新。相比其他方式,开发性金融能很好地撬动基础设施投资的价值。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很重要且很有意义的观点,比如作者对芜湖模式的理解。作者认为不应该把发展等同于苏联计划经济时期倡导的重工业发展,而是应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这才是发展的关键。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 帕特里克·博尔顿 Patrick Bolton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发展的资本都不充足,“用短期资金支撑长期项目投资和建设”的问题突出。国开行回归开发性金融的职能,是一项重要转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改变思维方式,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和实践尤其值得深入思考,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 蔡鄂生
开发性金融业务要发挥好弥补市场失灵、激发市场活力的独特作用,实现预期收益并推动经济增长,仅靠金融自身还不够,还需要注重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注重项目的综合发展潜力和对项目效益的长期维护,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注重能力的建设和培养。《开发性金融创世记》记述了开发性金融理论形成及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主要脉络,值得仔细品读。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 胡晓炼
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国开行突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壁垒,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道路,成为中国奇迹背后的一支强大金融力量,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案例、清晰的逻辑,全景式展现了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富有启发,推荐读者一同品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张涛
开发性金融理论和实践既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又创造性地实现二者互补。本书全面系统地回放了国家开发银行的精彩,值得所有关心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政策、学术和市场人士的认真欣赏和仔细品味。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 黄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