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编 行政法主体

第四章 行政法主体概述

第一节 行政法主体的概念

一、行政法主体的含义

行政法主体即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组织和个人。作为行政法主体的组织首先指国家行政机关。除了国家行政机关以外,也包括作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其他国家机关、可与行政机关一道作为行政主体的社会公权力组织(如行业协会、社团、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作为行政法主体的个人包括在行政机关和其他公权力组织中行使行政职权的国家公务员、其他行使国家公权力和社会公权力的人员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关于行政法主体,学界存在不同的认识。许崇德、皮纯协主编的《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给行政法主体所下的定义是:行政法主体,也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被授权人、被委托人,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在我国境内,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享有行政权利、承担行政义务的外国组织和公民、无国籍人也是我国行政法的主体(见该书第133页)。同时,该书对学界关于行政法主体的争论意见,从概念、种类到各类主体的资格,进行了综合性和概括性的介绍。参见许崇德、皮纯协主编:《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63—67页。

行政法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人(即行政关系的主体)。不是行政关系参加人的个人、组织不能成为行政法主体。无论是公民、企事业组织,还是公务员、行政机关,只有参加到实际的、具体的行政关系中去,作为相应行政关系的实际参加人,才具有相应行政法主体的实际资格。当然,这里讲的“参加”,不一定是相应个人、组织主动的参加。有时,个人、组织的权利、义务被动地受到某种行政关系的影响,此种影响也能使其具有行政法主体资格。当然,从理论上讲,行政关系的参加人还不等于行政法主体,行政关系只有被行政法调整时,其参加人才是行政法主体。因为行政关系被行政法调整时方为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参加人方为行政法主体。因此,行政法主体等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而不等于行政关系主体,尽管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均源于行政关系主体。

广义的行政法主体包括两种情形:其一,行政法就一定范围,一定领域,处于一定情形下的组织、个人的行为予以规范,赋予其相应的权利(权力),加予其相应的义务(职责)时,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相应组织、个人成为该行政法的主体。其二,某一(些)组织、个人实施某种行为,与其他组织、个人发生实际行政关系,在相应关系中,双方分别行使行政法赋予的权利(权力),履行行政法加予的义务(职责),这时,关系双方均成为相应行政法的主体。第一种情形的行政法主体是一种静态的主体、潜在的主体;第二种情形的行政法主体是动态的主体、现实的主体。人们通常研究的行政法主体和本书论述的行政法主体,一般指第二种情形的行政法主体——即处在实际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在实际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主体既可以是组织,亦可以是个人。有时,某一方的主体可以同时包括组织和个人。例如,在行政处罚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对实施了某种违法行为的组织予以行政处罚,同时对该组织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亦予以相应处罚。这时,该组织和该组织的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均为相应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参见我国《民办教育法》、《农业法》等法律中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行政法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承受者,不包括所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参与人。例如,在行政管理关系中,公务员代表行政机关实施各种行政行为,但公务员不是行政管理关系的行政法主体,只有行政机关才是主体。又如,法人申请行政许可,代表法人申请手续的人不是行政法主体,主体只是法人。当然,上述法律关系中的公务员、代理人,只是不构成为相应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但他们并非不能转化成另一种法律关系的主体。例如,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行为中违法,行政机关在事后追究该公务员的行政处分责任,这时,公务员即成为行政处分关系中的主体。同样,代理人在实施代理行为中违法,侵犯被代理法人的权益或国家社会利益,他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责任。这时,他即成为民事关系的法律主体或行政处罚关系的行政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是行政法关系的第一要素。要解决任何行政法问题,首先要弄清其所涉及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否则只能使问题陷入混乱而不能把握问题的脉络和发展线索,以求得解决的方案。例如,在行政诉讼关系中,不弄清原告是谁、被告是谁,行政审判即无从进行。因此,研究行政法律关系,首先应从研究行政法主体入手。

二、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人们往往容易混淆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行政主体可能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存在,但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它只是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一方主体),与另一方当事人(对方主体)共同构成相应关系的双方。例如,在行政管理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构成关系双方主体;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构成关系双方主体;在内部行政关系中,它与国家公务员等构成关系双方主体。严格地说,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才具有真正的行政主体地位。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监督对象地位;在内部行政关系中,它们有时与对方主体处于平等协商的地位(如在两个平行行政机关之间发生的关系)等。之所以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均称为“行政主体”,是因为它们是同一当事人,并且它们在其他法律关系中的不同法律地位均是因为其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而产生的,有“行政主体”的因素在其中起作用。

行政主体虽然只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但它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首先,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而行政管理关系在整个行政关系中又占有主导地位,其他行政关系均是因行政管理关系的发生、存在而发生和存在的。其次,行政主体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均可构成一方主体,而其他行政法主体只可能在一种或两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出现,不可能在所有行政法律关系中出现。例如,行政相对人一般只在行政管理关系中作为行政法主体,国家公务员一般只在内部行政关系中作为行政法主体。当然,行政相对人和国家公务员有时会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作为主体(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但行政相对人不可能在内部行政关系中作为主体,国家公务员不可能在行政管理关系中作为主体(除非有法律的特别规定)。此外,行政主体,特别是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法主体具有相对恒定性。尽管行政机关有时也会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参与民事关系,但在绝大多数时候和场合,行政机关均是以行政法主体的身份参与行政法律关系。而其他行政法主体,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则常常以民法主体的身份参与民事关系,或以其他身份参与其他社会关系和其他法律关系。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行政法学研究行政法主体,往往将行政主体的研究置于最重要的位置。

三、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两个概念的关系极为密切。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的一种,是行政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在行政主体中,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只占较小的比重,国家基本的主要行政职权都是由行政机关行使的,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将“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代名词。例如,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所使用的“行政机关”,均相当于行政主体,实际包括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但是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仍然是有重要区别的。首先,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的总称,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它与行政相对人相对,是行政相对人的对称;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它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相对,是监督主体的对称。而行政机关只是行政法律关系具体当事人的称谓,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以及法律关系对方当事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并列。其次,行政主体主要是一种行政法学的概念,它是行政法学为研究行政法律关系而对关系参加人进行抽象而创制的概念;而行政机关主要是一个具体法律概念,用以指称享有某种法律地位,具有某种权利(权力)、义务(职责)的法律组织。此外,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具有包容关系,前者包容后者。尽管行政机关在行政主体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但毕竟行政机关不是行政主体的全部,行政主体除了行政机关外,还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

有些行政法学教科书或专著不使用“行政主体”而只使用“行政机关”。但它们在使用“行政机关”这一概念时,其含义有时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有时又不包括。这样,由于概念上的不统一,往往导致逻辑思维和学术理论上的混乱。因此,在行政法学中引入行政主体的概念,使之与行政机关的概念加以区分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我国行政法学使用行政主体概念,与外国一些国家的行政法学者使用的“行政主体”概念有一定区别。他们使用的行政主体概念,往往指整个政府或分别指中央政府、有自治权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团体)以及其他公法人。它必须具有以自己名义行使权利(职权)和承担义务(责任)的能力,通常应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独立的财政地位)。参见〔日〕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我国行政法学使用“行政主体”概念则通常有两种用法:其一,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其二,具体指能独立以自己名义对外行使行政职权和承担法律责任的某一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这里的“行政机关”不仅可以是具有独立财政地位的各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是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工作部门,如公安、工商、海关、税务等部门行政机关。这些部门行政机关虽不具有独立的财政地位,如其实施了行政侵权行为而承担赔偿责任时,其赔偿金不是由其本身,而是由各级政府财政支付。但部门行政机关是以本身名义对外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就承担赔偿责任来说,它们在名义上仍是承担责任的主体(义务赔偿机关)。参见《国家赔偿法》第二章第二节(第6—8条)。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受到部门行政机关侵犯后,不是直接向政府,而是向侵权机关求偿,与行政侵权机关发生行政赔偿法律关系。所以,我国行政法学研究行政主体,其范围不仅包括各级人民政府,而且包括以自己名义实际行使行政职权的各级政府的工作部门。

有学者对我国现行行政主体理论提出了批评,认为行政机关不是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为,国家才是行政主体。作为主体,应该是有独立意志、可以独立行动并独立承担责任的人。参见应松年、薛刚凌:《行政组织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131页。这种观点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国家当然是公权力的最终主体,或者说是真正的行政主体。但是,在实际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与之直接打交道的只能是行政机关而不是国家,行政机关是行政相对人直接面对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对方当事人。因此,我国学者研究行政法学,一般都是将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至少是作为拟制的行政主体,而不是直接将国家作为行政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