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练中不断提升和超越自我
一、初登讲坛,渐入教学佳境
我不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在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对中学化学教学几乎一无所知,初登讲台就稀里糊涂接手了高一年级四个班的化学课,还兼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面对周课时16节和管理60人的工作,我简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下手。
焦虑不安的我,到处打听班主任要做些什么事,但更让我头疼的是教案怎么写,课如何上。那时候,学校还没有师徒结对制度,只有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和我同教高一年级化学。学校领导建议我去听这位老教师的课,但我连听课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记录老教师说的每一句话,之后再照本宣科地搬到自己的班上说一遍。可以想象当时我在讲台上的窘迫。
记得当时的教材中有一节内容是“摩尔”,需要讲授的是一个抽象的物理量单位,而教材中只是用极简洁的语言做了一个概括性说明。在第一节课后,偶尔听到学生议论,说我在课堂上不断重复着一句话:“这就是摩尔,摩尔就是这。”一时我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上课若长期像这样不得要领地喃喃自语,教学效果从何谈起?
之后,我到校图书室把相关的化学教学参考资料都借到手,从多种版本对“摩尔”的不同解释中,反复揣摩和研究,最终确定这一教学内容的关键:微粒很小,无法清点,但可以以集合体而论。这就好比“馒头”可以计个数,但“大米”就难以通过清点“粒数”来说明多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计数,比如可以是一捆、一打,或者是一盒、一瓶等。如此调动生活积累,化抽象为具体,课堂上就很顺利地揭示了物质微粒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此后,对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教学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通过类比“6.02×1023张纸的厚度可以往返地球与太阳100万次”,让学生感受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庞大。这种深入浅出、迁移类比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变。
初步尝到甜头的我,从此一头栽进图书室,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查阅尽可能多的资料,仔细琢磨,反复研究,努力使自己站在较高的层次上来把控教学内容,再结合从老教师课堂上学到的教学策略,融会贯通,写出教案。每次正式上讲台之前,我都要先试讲几次,最后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于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所带四个班级的化学成绩年级名列前茅,一时间,引起化学教研组不少老师的交口称赞:那个新毕业来的小伙子,行的!
二、实验设计,改进教学方法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但初登讲坛的我根本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总以为考试不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我只要能讲清楚、学生能明白就行了。但一次课堂上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这种想法的错误。
那次是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我自觉准备充分,课堂上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状差异、热稳定性差异、与稀盐酸反应的差异痛痛快快地讲了个透彻。没想到课堂上学生突然发问: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外形上的差异都能认可,可是那些看不见的差异呢?我不相信是真的!我一时间哑口无言。
这节课后我一下子意识到:化学课如果没有实验,只凭讲授,让学生凭空想象,是难有说服力的。之后,我决定从实验设计来改进教学,通过实验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可触及的事实。但是,当我把稀盐酸加到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中时,根本看不到预期的差异现象。查阅资料,发现多数教师是用气球来收集气体,同时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的方法来做实验的,但这种方法还受到气球的材质、厚薄等问题的影响。这类实验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在反复思考中,我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在相同条件下,实验的关键是收集气体,并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用气球收集?不确定因素诸多。用排水量气法?现象不明显,难以观察到差异。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试试看,成功!于是,实验时向两种样品中加入等量的少许肥皂水(或泡沫剂),同时加入稀盐酸,碳酸氢钠很快产生泡沫,而碳酸钠却迟缓了很多,这就说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更快。
从此以后,我的每堂化学课都要尽最大可能设计实验。比如,在一节省级公开课上,我基于实验展示的二氧化硫教学设计:课堂的前半部分侧重于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重点在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捕获实验现象的能力;后半部分侧重于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和知识应用。课堂上的实验包括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备、收集、扇闻气味,在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分别加水、加几滴溴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扇闻气味等,揭示了二氧化硫的生成、收集方法、水溶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等性质特点。
化学规律的发现是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深入,化学理论也是建筑在化学实验基础之上的,而化学实验又是检验化学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既回归化学知识的本味,又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实验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此外,我还和学生一道进行了某些实验的改进,甚至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新实验。比如,用萝卜挖坑代替鸡蛋半透膜做胶体的渗析实验;将铜丝插入盛有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并触抵锌粒,观察铜丝上产生气泡,避免了铜锌稀硫酸原电池实验中的弊病;用锌片、铜片、滤纸和胶带,制作微型原电池来研究构成原电池的要素;用碳棒、锌片、二氧化锰和稀硫酸,制作可驱动石英钟的电池,等等。这些化学实验设计,我也乐意写成文章,与同行交流和分享,多次获奖或受到好评。
三、博雅化学,体悟化学的魅力
步入教坛十多年后,凭借老一辈学者和专家的谆谆教诲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我对课堂教学渐渐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我的短板也渐渐呈现出来,就是教育理论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我课余加强了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如杜威、皮亚杰、怀特、布鲁纳等西方教育思想,也包括中国先贤的教育思想,特别是《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以及当代的教育专家所形成的教育理论。
但我对教学的理解趋于成熟,还是在调入上海工作之后的这几年时间里。其间,我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沪上教育前沿的专家学者,经过专家的引领和自己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通过多元化的体验来完善思维结构、提升智能”的教学特色。
我认为,知识和能力不可能像礼物一样馈赠,需要学习者主动构建才能逐步形成,而体验是构建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的一种欲望,理应得到保护和满足。化学学科的实验性为学生体验提供了方便,但仅仅依靠实验来体验将大大缩减体验的机会。为了增加学生的体验,我把体验扩展到了情景体验、情感体验、设计体验、方法体验、过程体验、行为体验、困惑体验、成功体验、反思体验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体验侧重点不同,但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了多元化的体验组合体,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并实践了“多元化体验”课堂方案:在课标的背景下,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事例或真实问题情境,经过遴选整合,形成以项目学习为核心的学习资源库。学生在根据资源库学习时,会有可以展示的学习成果,也会有需要解决的困惑。在课堂上,我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组织者和解惑者,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释疑解惑,总结要点,形成模型认知。这种“先学习、后解惑、再总结”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流程,充分激发了学习主动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我还重视挖掘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我开始探讨“低头抓高效,高瞩抓博雅”的教学研究,将化学中的人文内涵挖掘出来,突出“博雅化学”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对“博雅化学”课程的基本认识:横向,在知识落实上广泛联动;纵向,在价值取向上着力提升。唯其如此,我们在课堂上就不会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譬如,“乙醇”这一节内容,我在“博雅化学”课堂上是这样呈现的:通过“酒”对诗人陶渊明、李白的文学意义,揭示“酒”文化的内涵。如,酒是多变的精灵,它能叫人超脱旷达,豪迈不羁;它能叫人忘却痛苦、忘却忧愁和烦恼;它也能叫人无所畏惧,勇敢地面对困境;它还能叫人口吐真言,展露原形。酒是一种文化象征、一种文化符号,在特定的场合,用来表示一种礼仪、情趣和心境。
但是如果仅在知识的横向联动来构建课堂,就无法落实化学主体知识。为此,我从实际事例中揭示乙醇的还原性、可燃性、可以酯化、可以取代等性质。如,酒中的乙醇能够给人以愉悦,却又不会像吸冰毒那样被警察抓起来,但乙醇的还原性却为警察查酒驾提供了方便。人们喜欢酒,但更喜欢陈酒,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乙醇受某些金属离子的催化而转为乙酸,两者反应得到乙酸乙酯,香甜美味就出现了。
接下来,继续揭秘乙醇向乙醛、乙酸的转化。饮酒上脸,常被认为“海量”,却不知这是已经中毒的表现了。因为虽然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可以将乙醇顺利氧化为乙醛,但乙醛脱氢酶却甚少,难以将乙醛再氧化为乙酸,最后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溢出体外。而留在体内的乙醛远比乙醇毒辣得多,而且今生今世无法改变。
这种“博雅化学”的课程设计,既让学生领略了拓展开来的文化内涵,更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实用价值以及精密雅致的学科思想和学科品质。通过“博雅化学”课程的探索和实施,我惊奇地发现:原来一个简单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奇妙的链式反应,产生如此自然而紧密的知识联动;也逐渐意识到,我所探索的“博雅化学”课程,和同行们研究的无边界课程、全课程等前沿性的热点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回首近30年来的化学教学实践,我始终在不懈探索和追求的路上行走,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继续修炼,砥砺前行,不断提升和超越自我。
何美龙,1991年参加工作。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历任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七宝中学副校长、闵行中学党委书记、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等,现任上海市闵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兼任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地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市内外公开教学20多次,编著有《新课程地理课堂》《生涯与发展》《综合社会实践》等十余本,核心刊物文章40多篇,上海市高中教材《地理》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