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章 太史慈之死
当夜后寨火起,合肥城一片混乱,张辽出帐上马,唤亲信将校十余人,前去维护沉重治安。手下将士不安道:“城中一片混乱,反贼无数,恐怕人手不足。”
张辽解释道:“岂有一城皆反者?此是造反之人,故意制造混乱,先往喊声急处,如不服者先斩!”
不多时,李典擒拿戈定和后槽来见张辽,张辽得知江东军里应外合之计,立斩两人于马前。众人只听得城门外鸣锣击鼓,喊声大震。
张辽定计道:“孙权以为戈定得手,领兵来接应,来攻取合肥,不如将计就计,正好擒拿孙权。”
在张辽的计划下,合肥将士便在令城门内放起一把火,故意制造混乱,乱党趁机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戈定自己成事,挺枪纵马率先入城。
城上一声炮响,守军乱箭射下,太史慈猝不及防,身中数箭,在亲兵的保护下,逃出合肥。背后张辽、乐进、李典三将一路追杀,江东先锋军折损大半,乘势直追到江东军营前。
陆逊、董袭领军赶来搭救太史慈,曹军才收兵回城。孙权见太史慈身负重伤,愈加伤感,鲁肃请求孙权暂且收兵,等待周瑜到来。
孙权虽然年轻气盛,却能虚心听取下属的建议,知道自己无法攻下寿春,便收兵退回濡须口,等待周瑜。孙权大军抵达濡须口,太史慈箭伤复发,弥留之际,孙权前去探望。
太史慈遗憾对孙权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孙权见太史慈身亡,悲痛欲绝,将太史慈之子太史亨收养在府上。
周瑜领兵前来濡须口,听闻战事不利,向孙权请罪道:“瑜救驾来迟,还请主公恕罪。”
孙权将周瑜扶起,当众赞赏道:“公瑾轻取皖城,俘虏数万曹军,何罪之有?是孤轻敌,误中张辽奸计,为今之计,我军当如何行事?”
周瑜答道:“张辽有勇有谋,不好对付,不如派遣使者,请河北袁熙发兵牵制曹军主力。合肥兵少,没有支援,迟早落入我军之手。”
孙权留周瑜驻守濡须口,自领兵退回建邺修整,稳定江东,并以鲁肃为使者前往河北,联系河北,请求出兵一起讨伐曹操。
.......
袁熙得知孙权和张辽大战于合肥,猜想江东讨不得好处,定会请求自己出兵,令河北将士做好出征准备,河北众将不解。
审配问道:“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声势浩大地攻打合肥,不过张辽有勇有谋,应该不至于快速落败。大将军何不等战事紧急,曹孟德亲自前往合肥,许昌空虚,我军再发兵攻取?”
袁熙在地图上指着洛阳道:“曹贼在中原根深蒂固,许昌更是城高墙厚,不易攻取,这次出兵洛阳不过虚张声势,给曹孟德施加压力,顺便拉孙权一把。”
贾诩奇道:“大将军的意思是孙权会落败,还要来求助于我方?”
袁熙正色道:“不错,孙权年轻气盛,欺张辽兵少,不加防备。张文远乃当世名将,胆识过人,趁其不备,率军突袭,江东必败。熙算了下时日,孙权的使者也快来河北了,众将早做准备。”
当夜,一颗斗大流星划落于东南方,袁熙叹息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江东必损一大将。大乔听闻袁熙说江东损失一大将,以为是周瑜,有点焦急地询问道:“大将军真是天下奇才,还懂天象之术,不知大将军可知那江东大将是何人?“
袁熙猜想大乔是担心自己的妹妹,可不希望小乔年纪轻轻便守寡,回忆这段历史,此人应该是太史慈,答道:”江东周郎风流倜傥,能力不在我之下,将来必是我最大的对手之一,不会轻易身亡的。“
大乔想起将来袁熙和周瑜交手,心中黯然,请求道:”公瑾只是为了报答孙家的知遇之恩,乔莹请求大将军将来能饶公瑾一命。“
袁熙笑道:”你认为熙一定能赢吗?江东易守难攻,水军更是天下一绝,有生之年,能不能踏上江东土地,熙都没有多少把握呢。“
大乔也是轻笑道:”以大将军的谋略,又岂会没有准备?说不定,将来乔莹可以说服周瑜来投靠大将军。“
袁熙欣喜地将大乔揽入怀着,亲昵道:”周瑜若能投我河北,熙平定天下指日可待,如此大功,怎能没有奖赏呢?不如赏赐你今夜侍寝吧!“
.......
第二日,河北前线探子送来江东战报,孙权被张辽突袭,又中张辽奸计,大败于合肥,手下大将太史慈战死,江东大军损失过半,众人叹服袁熙之能,赞其神机妙算,孙权果然不敌张辽。
数日后,江东使者鲁肃来访,请求袁熙出兵相助。鲁肃见识过人,行事低调,袁熙十分赏识,挽留鲁肃道:”子敬观我河北如何?“
鲁肃恭敬道:”河北兵强马壮,大将军更是当世明主,吴侯才让肃来请河北出兵相助。“
袁熙笑道:”人言江东鲁子敬忠厚老实,没想到还能说会道,不知子敬可愿来我河北,助我击败曹操,共同为汉室出力,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鲁肃婉拒道:”肃才识学浅,至今未报吴侯知遇之恩,还请大将军恕罪。“
袁熙叹息道:”既然如此,熙就不勉强了,不过子敬可以慢慢考虑,这个承诺一直有效。还请子敬回复吴侯,十日后,熙将亲率三十万大军讨伐曹操。”
.鲁肃离去之后,袁熙召集河北众将,商议出兵一事。袁熙问道:“熙将亲自领兵前往洛阳,对付曹操主力,众位以为何人可为主帅,领兵攻打徐州?”
沮授举荐张郃道:“张郃将军在河北军中甚有威望,自身能力过人,授以为张郃将军可为东线主帅,攻克徐州。”
众人都没有反对,张郃有领军之能,跟随袁熙于幽州,事资历最深之人,袁熙点点头道:“既然众位无异议,那熙便封张郃为征东将军,以贾诩、逢纪为参军,总督幽州青州兵马。”
张郃、贾诩、逢纪三人出列感谢袁熙的信任,定不负大将军所托,三人率领十万冀州军,秘密前往青州屯兵北海,召集幽州青州各地袁军,准备一举攻取徐州。
袁熙在三人离去之后,命审配守邺城,以田丰、沮授为参军,率领五万冀州军大张旗鼓地前往洛阳,令并州刺史高干领兵前来相助,算上洛阳的兵马,将近十余万,诈称二十万,准备攻取许昌。
......
许昌,曹操正在将合肥战报交予手下众将传阅,兴奋道:“操没有看错人,张文远、乐文谦、李曼成不愧当世良将,以三万精锐破江东十万大军,看孙权小儿还敢不知死活,侵我城池!”
此次大胜,更是令曹军众将瞧不起孙权,曹洪提议道:“主公所言极是,定要让孙权知道中原可不是荆州,任他孙家欺侮,不如乘胜追击,先攻取江东。”
刘晔乃淮南人士,对江东地理最为了解,反对道:“江东攻城能力不强,不过水军十分了得,而江东有长江天险,不易得手。我军最大的敌人是河北袁熙,此人挑拨江东入侵中原,必有后招,还要小心应对。”
果不其然,河北有消息传来,曹操违抗皇命,派遣亲信密谋寿春,造成合肥大战,生灵涂炭,大将军袁熙忍无可忍,决定亲自领兵二十万,攻打许昌。
曹操笑道:“袁熙比孙权有自知之明,知道十万大军不够,居然率领二十万河北大军来攻我中原之地,各位可有退敌之策?”
荀攸提醒道:“袁熙可不是江东孙权,还需主公亲自前往对付。以攸之见,河北大军不会再从黄河全面进攻我军,很有可能会选择从虎牢关进攻许昌。”
郭嘉分析道:“河北在江东兵败之后立刻出兵,显然早有准备,嘉担心袁熙的目的不是许昌,如此大张旗鼓,虚张声势,只是为了吸引我军主力。”
曹操顿时引起了警惕,对郭嘉道:“徐州已经有夏侯惇、于禁、臧霸等人驻守,应该能够抵挡青州军,莫非袁熙想要从关中进攻宛城?”
郭嘉摇头道:“关中之地牵扯韩遂、马腾,南阳之地牵扯刘表、刘备,河北远交近攻,很有可能目的还在于攻取徐州,孙权攻徐州也许守不住,不过袁熙取徐州,有河北支持,足可稳定。”
曹操对郭嘉最为信任,询问道:“徐州夏侯惇、于禁有五万精锐之师,又有泰山群雄相助,不知还需要多少兵马才能抵挡河北军?”
郭嘉细想片刻道:“河北智谋之士极多,主公亲自对抗袁熙,自然不在话下。徐州将士虎狼之师,不怕河北正面进攻,只怕误中敌军奸计,嘉愿亲自领兵前往徐州,助夏侯将军对抗袁军。”
曹操也不想丢了徐州,令曹休保护郭嘉,领兵三万支援徐州,然后派遣细作混入河北、洛阳等地刺探消息,令手下将士加紧训练,作好出征准备,河北和中原第三场对决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