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空港投融资概念界定
2.1.1 投融资概念及其关系
1.投资与融资
投融资方式,在我国主要是指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投融资的决策方式(谁来投资)、投资筹措方式(资金来源)和投资使用方式(怎样投资)的总称。它是投融资活动的具体体现。
1)投资
从经济意义上讲,投资分为两个层次,即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投资概念和微观层次上的企业投资概念。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投资,首先着眼于投资品的需求分析,是指用以购买各种投资品的支出;其次是指社会实际资产而不是虚拟资产的增加,是相对社会资产存量而言的社会资产增量;最后,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非生产领域,凡是购买用于基本建设的货物和劳务都属于投资的范畴,如文教、卫生、科研、军事等方面的基建支出,均属于投资活动。
微观层次的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购置和建造新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增加包括存货在内的流动资产的生产性活动。
值得说明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中投资的概念沿用的多是宏观意义上的投资概念,空港建设投融资亦不例外。
2)融资
融资是指“为支付超出现金支付能力的支出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财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简单地说,融资就是资金的融通与流动,是调剂资金余缺的一种经济活动。它一般分为两类: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营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其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此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属于外源融资的范围。
图2-1表明融资类别及其组成方式。
图2-1 融资类别及其组成方式
3)投资和融资的关系
投资和融资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二者的关系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投资决定融资,其项目投资者的背景、财务状况、投资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和风险水平等情况,决定融资的结构、条件等;同时,融资制约着投资,如果没有便利的资金融通渠道和工具,投资者拥有再多的资源,也无法实施项目的投资活动。
确切地说,投资活动引起融资,通过融资弥补投资资金的不足。融资包括融入资金和融出资金,从资金融入者角度叫融资,从资金融出者角度又是一种投资。因项目的投资与项目的融资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故把二者合称为投融资。
2.空港投融资
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港建设投融资就是为完成空港的建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投资和融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庞大资金需求。由此看来,由于基础设施产品的特殊性,空港投融资与一般项目产品的投融资活动相比,在投融资的模式、结构、管理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2.1.2 项目融资概念及其主要模式
1.项目融资概念
已有研究表明,项目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项目融资是指为特定项目的建设、收购和债务重组等进行的融资活动,即“为项目进行融资”。从金融学角度而言,是指债权人(如银行)对债务人或借款人(如项目公司)抵押资产以外的资产有100%追索权的融资活动。
狭义的项目融资是“通过项目去融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某项目(如基础设施)建成后所能产生的期望收益、项目资产和有关合同权益来进行融资的活动。从金融学而言,狭义的项目融资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抵押资产以外的资产仅有有限追索权甚至没有追索权的融资活动。一般而言,狭义的项目融资又称作“特许经营项目融资”。一般提到的项目融资仅指狭义上的概念。
项目融资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油田开发项目,后来逐渐扩大范围,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铝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世界最大的、年产80万吨铜的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就是通过项目融资实现开发的。项目融资作为国际大型矿业开发项目的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是以项目本身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保证来融资的。它不需要以投资者的信用或有形资产作为担保,也不需要政府部门的还款承诺,贷款的发放对象是专门为项目融资和经营而成立的项目公司。如何融到必备资金,对任何一家企业的诞生或者发展都至关重要。对中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而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有效的融资方式缺乏了解;二是面对众多融资方式,不知如何选择和着手,特别是在一些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看来,融资只是大企业独有的权利。因此,在我国商业界不乏因资金等问题而丧失发展机会的企业。
2. BOT与PPP模式
项目融资有多种模式,虽然其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之前,但在现代社会,最早是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中(1984年土耳其首先应用于电厂)的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经营—移交)或其各种基本形式或演变形式(如BOOT、BOO、TOT等)。20世纪90年代,国外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参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轮热潮中,应用得最多的也是BOT模式(我国常称作“特许经营”)。1992年,英国政府则采用称为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私营融资主导)模式,除应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外,还应用到医院、学校、养老院等社会事业项目。从1997年开始,国际上(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政府官员和学者等)逐渐开始用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这个词来表示项目融资在自然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项目中,政府与企业密切合作,由企业参与提供传统上由政府独自提供的公共(含准公共,下同)产品或服务的更为广泛的模式。这些模式本质上都属于特许经营项目融资。
究竟PPP和BOT两种模式有何异同?简单地说,PPP模式含义更广,包含BOT模式,而BOT模式是PPP模式的一种具体形式。PPP和BOT项目对民营机构的补偿,都是通过授权民营机构在规定的特许期内向项目的使用者收取费用,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经营和维护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即建成项目投入使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成为支付经营成本、偿还贷款和提供投资回报等的唯一来源),特许期满后项目将移交回政府(也有不移交的,如BOO)。但PPP的含义更为广泛,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货币价值原则,反映更为广义的公私合伙/合作关系,除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还可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和国营机构的私有化等。因此,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地采用PPP这个称呼。
图2-2表明PPP模式的主要类型。
图2-2 PPP模式的主要类型
表2-1表明BOT与PPP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表2-1 BOT与PPP优缺点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两种模式中,项目发起人(政府)的责任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节上有。如:PPP项目中,民营机构做不了的或不愿做的,由政府来做,其余全部由民营机构来做,政府只起监管的作用;而BOT项目中,绝大多数工作由民营机构来做,政府则提供支持和担保。但无论哪种方式,都要合理分担项目风险,从而提高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效率,这是PPP与BOT模式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2.1.3 空港建设投融资特点
空港建设投融资的特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融资额度大、投资回收期长
空港建设一般具有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期长、回报率相对较低等特点。
具体来看,空港新建或扩建项目资金投入较大,一般都需要几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融资规模,如首都机场从建成使用至今,先后经历了4次改扩建,T3航站楼自2004年3月开始扩建,投资超过200亿元,到2007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样庞大的融资金额,民间资本难以一次或者由一个组织实现,因此,首都机场建设项目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是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也就是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另外,空港设施经营期较长,需要依靠空港航空性业务收入和非航空性业务收入逐年还款,行业投资利润率较低,贷款期限一般较长。
空港的主要属性是准公共产品,主要的作用是为旅客提供基础的出行服务,投资回收期比较长,尤其是相比于房地产等投资项目,投资回收期方面的竞争力处于弱势。同时,机场建成以后,投入运营使用也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这就导致投资的回收周期延长。鉴于空港投资回收期长这一特点,再考虑航空产业链前端和后端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融资品种和结构需求,故空港建设融资方式以债券、短期融资券和股权融资等方式为主。
2.投资风险不确定性强
空港项目由于地方经济和人口的发展程度差异性大,导致空港建设的规模差异性较大,而一般的规律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空港的建设规模越大,而吸引的航空公司和旅客的数量也越多,因而空港赢利的可能性就越大(注意:这里说的是可能性)。在我国,2012年运营的空港一共有182个,其中有135个处于亏损状态,这些亏损的空港全部都是支线空港;同时,营利能力排在前列的空港主要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比如北京首都空港、上海浦东空港、上海虹桥空港、广州白云空港以及深圳宝安空港等。因此,可以这样总结,即投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与空港的建设规模和地理位置有关。规模太大的空港建设资金数额比较大,一旦投资失败,损失巨大;规模比较小的空港建设资金数额小,但是运营后亏损的可能性很高,投资回收的风险很大。
3.社会公益性、政府参与程度高
由于基础设施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空港建设投融资也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特点。空港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建设投融资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事前及事后评估必须同时建立在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基础上,对项目建设、营运的投入产出率的考察,也必须建立在以项目社会效益为重点的基础之上。
另外,发展经济学家们认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政府机构的参与和管理,受到公众监督的私人投资和公共部门合理担负着投资设施运营的责任。即使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非营利性的空港设施项目,投融资的主体仍然是政府,而在营利性的空港设施项目中,有政府的参与,将会给项目的其他建设者和投资者额外的信心。另外,属地化改革后,空港管理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各空港公司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委托管理关系,地方政府对空港公司的融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图2-3表明空港建设投融资的特点。
图2-3 空港建设投融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