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晋江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与成效
20年来,晋江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2002年,晋江市牢牢把握邓小平南方谈话及撤县建市的重要历史机遇,发展“以市场调节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三为主一共同”的晋江模式,率先建立市场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培育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制造业现代化为主导,以城市化跨越为主题,以壮大中间阶层为主流趋势,内发外向、城乡互动、和谐共享”的发展格局,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生改善,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小康。这个发展阶段得到了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充分肯定,并总结出了“六个始终坚持”的晋江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第二阶段从2002年至今,晋江市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产业提升、城建提速、民生提效,实施产业集群、品牌打造、改制上市、园区建设、生态修复、社会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发展策略,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科学发展之路。经过20年的转型发展,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的转变。
(一)在综合实力上,由工业城市向经济强市转变。
撤县建市20年来,晋江市经济迅猛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1991年,晋江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55位,从2001年以来晋江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十一届居全国百强县市的第5~7位,综合实力连续18年位列福建县域之首,获“十大特色经济魅力之都”称誉。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096亿元,经济总量占比超过泉州市的1/4、全省的1/16,也分别超过莆田、南平、宁德三个设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27209元上升到2011年的54686元(折算为8467美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16倍,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跨入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财政总收入13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12.4%。晋江市以占全省0.5%的土地和4.4%的常住人口,创造出占全省6.3%的地区生产总值、5%的财政收入;平均每平方公里创造出地区生产总值1.69亿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倍。撤县建市以来20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5%。
(二)在所有制形式上,由股份合作制为主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晋江经济主要以联户集资的股份合作经营为主,乡办、村办、中外合资办并存。撤县建市之后,民营经济活力迸发,在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占3%,非国有工业占97%;共有内外资企业1.6万多家,其中民营企业达1.5万多家,占全市总量的91.9%,创造GDP占95%,缴纳税收占93.8%;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有479家,年零售额超亿元的商业企业有27家,星级酒店有15家,其中五星级有4家。民营经济在企业数量、产值、税收、就业人数上,均已形成“十分天下有其九”格局。晋江民营经济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核心企业、领军人物、控股资本及企业文化都具有很强的本土根植性、集群依存性和风险抵抗性。
(三)在产业转型上,由外延扩张向质量并重、内涵提升发展转变
撤县建市20年来,晋江产业发展经历了从特色产业崛起、集聚、提升的转变过程。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1992年15.4∶58.4∶26.2调整为2011年的1.6∶67.4∶31.0,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具体特点体现在:
一是产业发展向“产业集群”转变。晋江产业由早期的“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小、散、低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8家,占泉州市的28%、福建省的8.3%,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79家、超10亿元39家,恒安连续3年营销收入过百亿元;规模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7个,其中制鞋业产值达658.96亿元、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世界的两成,纺织服装业产值达566.14亿元,建材陶瓷业产值达261.09亿元,食品饮料业、纸制品业、装备制造业、化纤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分别达151.85亿元、145.98亿元、132.68亿元和116.13亿元;2011年六大传统支柱特色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847.61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74.3%,其中旅游运动鞋、夹克衫、糖果、外墙砖、琉璃瓦等产品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鞋业和纺织服装业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千亿元产业。与此同时,电子光伏能源、高端印刷、航空零部件、装备制造4个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壮大之中,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增幅高于六大传统产业7.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8%。
二是商品生产向“自主品牌”升级。早期晋江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贴牌生产,靠的是赚取少量的加工费,既无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无自己的品牌,成长空间极为有限。自1995年起,晋江全面启动“质量立市”工程,适时推进“品牌立市”和打造“品牌之都”的发展战略,知名品牌竞相崛起。先后获得“世界夹克之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中国鞋都”、“中国拉链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等“国字号”区域品牌14项;拥有恒安、安踏和361度、七匹狼、利郎等“国字号”企业品牌126个,品牌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县(市)前列;27万家品牌企业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大中城市,安踏和361度的专卖店都在6000家以上,品牌营销逐步从生产中心型向品牌经营型转变,并朝着国际化进军,安踏、梅花伞业、三力机车等企业纷纷在海外设立营销网点。2011年“国字号”品牌企业实现产值834亿元、缴纳税收4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3.8%、财政总收入的35.3%,成为晋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是企业运营向“现代企业”变身。早期晋江大都以家庭作坊与小商品专业市场的形式发展非农产业,以离土不离乡的家族工业和离土又离乡的“地毯式”推销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实行粗放式家族管理。在政策扶持引导下,企业改制上市步伐不断加快,资本运营势头强劲。目前全市已有39家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成功上市,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县级首位;累计募集资金达205亿元,总市值超1500亿元,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上的“晋江板块”,同时还建立了近百家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2011年全市上市企业包括上市后备企业,缴纳税收5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41.9%,成为家族企业向现代股份制企业进化的“推进器”,整体提升了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型。早期晋江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粗放经营为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就是当时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1995年之后,晋江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耗能低、环境污染少、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资源利用逐步从分散走向集中、从粗放走向集约。特别是近几年,晋江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高明显,基本完成泉州市下达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化学需氧量等节能减排指标削减任务。注重引进和研发先进技术,努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速对制造业的现代化改造,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科技含量持续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已超过1/5,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6%,2010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36%,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全市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企业技术中心169家,其中省级29家、国家级5家;60家企业成为国家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以安踏、361度、利郎等为代表的一批传统龙头民营企业正在从以生产制造为主,转向抢占创意、研发、营销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纷纷投入巨资组建工业设计团队,由“晋江制造”迈向“晋江设计”;安踏近年来每年研发投入都在4亿元以上,创造国家专利技术40多项。1996年晋江进入“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1998年被列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1999年以来连续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
晋江国际陆地港
五是空间布局向“园区集聚”拓展。晋江经济开发区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9年全面进行扩域提升,形成了目前“9+2”的园区发展格局,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达到170平方公里,约占晋江国土面积的1/4。2011年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0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直报项目46.64亿元、实现税收超25亿元,已发展成为产业升级的主平台。2011年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落户晋江,航空零部件维修制造、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制药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积极引进,出口加工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滨海新区,已成为晋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晋江陆地港正式投入运营,推动海西经济区东出西进综合通道的建设,成为物流供应链横向链接纵向延伸的重要平台和节点。
(四)在增长格局上,由市场消费拉动向三大需求协调拉动转变
撤县建市以来,晋江积极发展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多渠道、多成分、多门类、多功能的市场流通网络。特别是通过大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大流通”、“大经贸”战略,不断推动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发展,呈现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2010年最终消费率、投资率、出口率分别为35.1%、30.3%、34.6%。消费需求在结构升级中稳步攀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1年的9.23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301.1亿元,年均增长19.6%,一批大型市场建成投入使用,“4·19”“鞋博会”目前已举办14届,成交额突破60亿元,成为“中国十大魅力展会”之一,要素集散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投资需求在调整优化中快速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1年的2.12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417.4亿元,年均增长30.0%,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三纵四横二环二连”主干快速路系统初步形成,公路密度以每百平方公里351公里的通车里程名列全国县级前列。出口需求在政策环境驱动下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日益增强,出口交货总值由1991年的6.66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85.2亿美元,年均增长24.7%,出口依存度达50.2%。实际利用外资由1991年的0.34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9.56亿美元,年均增长18.2%;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75.97亿美元,占泉州市的1/3,占近全省的1/10,对外开放实现新拓展。
(五)在城乡统筹上,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晋江城市化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城乡二元结构明显。2001年晋江获批(规划)中等城市后,全面启动了城市组团开发建设,特别是2004年以来,晋江全力推进中心市区和城镇体系建设,确立了“现代产业基地、滨海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全市一城”、“一核两翼”的城市布局,加快推进环海湾建设,主动对接融入泉州环海湾发展和厦门、漳州、泉州、大都市区。城乡布局全面拉开,梅岭、滨江、青阳、安海、金井、城北、内坑、磁灶、东石“九个组团”的城市建设渐次展开,道路交通、生态环保“两大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覆盖全市、互为衔接的市域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信息、能源、管理网格等公共服务系统基本建成,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002年的15.4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72平方公里。城乡建设同步推进,按照“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住宅向现代社区集中、人口向市区和集镇集中”的发展要求,以小城镇综合改革为龙头,带动新农村建设,培育出2个省级小城镇试点、上百个新农村示范村,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42%提高到2011年的59.96%。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主要水系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保持优良,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9.72%,一批市、镇、村级生态公园建成,绿地率达36.7%,人均公共绿地扩大到11.87平方米,城市环境质量定量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
(六)在民生共享上,从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
随着经济快速崛起,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1995年晋江在福建率先基本实现小康目标,2002年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目标,目前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5554元提高到2011年247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1214元提高到2011年的1196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07∶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7个百分点。全社会创业活力显著增强,自2004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0.25%左右,基本实现充分就业。民生保障走在前列,在全国率先实行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同城同等待遇,约18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中受益,率先在高中阶段免收学杂费。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农保”城乡全覆盖,率先建立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即征即保”制度,新农保、城乡低保、新农合“提标扩面”,分别提高至100元、380元、310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并从2011年7月1日起外来人员可享受22项市民待遇,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慈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2002年率先创立全国首家县级市慈善总会——晋江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15.48亿元,累计支出6.68亿元,受惠群众达到12.7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