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一)企业联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组织形式
据美国经济情报组织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世界各地已建立的企业联盟超过3万个,并以每年23%的速度不断增长。许多广为熟知的企业都在进行着建立联盟的摸索和尝试。例如,国际航空企业组建的星空、天合、寰宇一家三大联盟,全球IT产业的Java、Wintel、Linux三大联盟,制造领域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中心的生产供应联盟、以耐克为核心的全球性生产联盟,金融领域民生银行联合30余家中小银行成立的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国内互联网领域近年逐渐形成的以阿里巴巴为中心和以腾讯为中心的两大联盟,等等。[1]可见,企业联盟已经渗透至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组织形式。
企业联盟在实践中倍受青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特点的推动;二是联盟组织的自身优势与经济环境的契合。首先,在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越来越倾向采用外向合作的方式培育和保持竞争优势。[1]其中,全球化使企业间交流的范围、形式越来越多样,企业的未来更多地取决于跨公司的外向合作;信息化为企业实现外向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条件,使企业可以通过因特网、电子数据交换等手段与外部组织交流、共享信息,拓展了企业整合外部资源的范围和能力;[2]网络化则是现代企业从多元化到专业化回归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因此,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联盟成为现代企业整合外部资源、提升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其次,伴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环境高度不确定性,现代企业要想赢得立足之地,必须更快更好地突破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仅仅依赖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积累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建立联系紧密的企业联盟,将空间上和组织上分散的资源、能力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快速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等要素,扩大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提升企业在激烈经营背景下的竞争能力。由此,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联盟成为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组织形式。
(二)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是联盟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尽管在企业实践中,联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但是联盟合作的效果却不尽理想,很多联盟合作不欢而散,甚至两败俱伤。有调查显示,联盟合作失败的概率高达50%~60%。例如,中国知名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与联盟伙伴法国达能集团,由于在某些问题上的沟通不力而反目成仇,经过数十起官司,最终宣告合作失败;美国在线公司与时代华纳的联盟,本以为合作后足以改变媒体世界,但事实是,两者的结合非但没有形成强大的联盟,反而油水难溶,美国在线公司的市价狂跌390亿美元。当然,在联盟合作方面也不乏成功的典范,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通过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供应商生产联盟,在汽车市场上取得成本、质量、时间等多项优势,实现精益化生产,同时给合作的各方企业都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联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3]对比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不难发现,核心企业关键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是影响联盟合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联盟中,核心企业能够担当起联盟领导者的角色,统筹全局发展,权衡各方利益,带领联盟合作伙伴共同成长;而失败的联盟则通常是核心企业在联盟中角色缺失,无法有效引领、协调以及管理合作伙伴,即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不足。核心企业虽然只是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具有特殊资源优势,在网络结构中位置较高,对联盟发展拥有显著的领导力,这使得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对联盟整体运行的影响愈发显著。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联盟运行效率的影响。因此,从核心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网络能力对联盟合作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大。
(三)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在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动态性
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体现为在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核心企业面临的联盟主要矛盾和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有差异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在不同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的能力维度和作用机制也会随之变化。而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与联盟发展阶段动态性的契合与匹配,却被现有研究忽略,从而无法深刻地认识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及其作用机制。因此,本书将以联盟生命周期为理论背景,在动态的情境下研究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联盟组织的广泛应用、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联盟的重要性,以及动态视角下联盟研究的鲜有性,本书以联盟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为脉络,以联盟核心企业为关注点,展开企业网络能力的探索研究。本书将研究主题分解为三个逻辑上紧密联系的子问题展开分析:①认识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如何构建联盟中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②评价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如何开发、选择适宜的计量方法,评价核心企业网络能力?③提升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如何构建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提升模型?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联盟生命周期演进的动态视角,研究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评价以及提升策略等相关问题,丰富了企业能力和企业联盟等相关研究理论,同时对联盟核心企业能力构建和企业联盟合作成功率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1)从理论角度,丰富了企业能力和企业联盟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分析联盟网络演化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联盟网络面临的关键问题,核心企业在关键问题解决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围绕各个阶段联盟网络面临的关键问题,构建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并展开能力评价以及能力提升的研究。[4]这一研究过程一方面丰富了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将企业的外部资源利用能力纳入到企业能力体系,更重要的是从联盟发展的动态性出发研究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联盟研究进行深入细化,增强了理论研究的现实解释力。
(2)从实践角度,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单靠一己之力去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5]企业之间由单纯的竞争关系逐步转向以联盟为主要方式的竞合关系。联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能回避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本书聚焦联盟以及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聚焦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设计研究思路,为有效解构现实经济生活中网络能力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网络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科学的计量方法便于企业认清自身网络能力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完善联盟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最后,可以为企业提升网络能力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根据联盟的特点、发展特征以及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的现状,因势利导地选择策略手段,提高联盟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增强联盟和企业个体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