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浊自取的人生态度
孔子既是一位学问家,又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他的弟子们对他的仰慕崇拜就像小溪对江海一般。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高徒之一。尽管孔子对子贡的评价远不如他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但平心而论,子贡应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才智和能力最杰出者,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在孔门弟子中无人能匹。子贡是言语科的佼佼者,雄辩滔滔,“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看来孔子有时也说不过他,只好让他缄口闭嘴。子贡是出色的外交家,出使于外,诸侯“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接待规格之高令人咋舌。子贡是商界奇才,善于经营,“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为中华儒商的鼻祖,倘若不是子贡生财有道,并不时拿出钱财来接济老师,孔子师徒饿肚皮的日子一定不少。子贡还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孔子逝世后,其他弟子在墓前守孝三年便纷纷离去,唯他在孔子墓旁“结庐守墓”,一守就是六年,足见其对老师的感情超乎寻常。
据《韩诗外传》记载,有一次齐景公问子贡:孔子是怎样一位贤人?子贡说:岂止是个贤人,简直就是圣人。为什么尊崇孔子为圣人呢?子贡给出的解释是:“若臣之事仲尼,譬犹渴操壶勺,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老师的道德学问,犹如大江大海一般博大深沉,不可穷竭。我子贡与老师比起来,就像一壶或一勺水面对江海一样,差得太远了,简直不值得一提。
孔子的“乐水”,有时还借水来表达他的人生态度。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谣,叫《沧浪歌》,早在春秋时就已广为传唱。孟子著作中这样记载孔子对这首歌的看法的: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
——《孟子·离娄》
据说,这是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在楚国的汉水上游听到的一首儿歌。显然,这首儿歌并不简单,它是告诉人们立身处世之道的。前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无疑是劝人积极进取的——“水清”,是治世的象征,而“濯我缨”(缨代指官帽),则是出来做官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后一句“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则是劝人隐居的——“水浊”,是乱世的象征,而“濯我足”,则是隐居不出的意思。孔子听了这首“孺子歌”后,深受触动,对众弟子们说:是洗高贵的帽带,还是洗污秽的双脚,取决于河水清澈或污浊。言外之意则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汉书新注》)——当天下太平、国家治理得好时就去做官,当天下大乱、乱臣贼子当道时就去隐居。
孔子周游列国偶听楚国汉水一带儿歌,深悟处世之道
耐人寻味的是,孔子的“乐水”,偶尔也把失意之情寄托于水波之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仁政之道不能推行于天下,我干脆驾着一个小木筏子到海上隐居算了!
孔子虽然如是说,但身逢乱世的他,却一直没有当一名旁观者、隐居者,而是以积极进取精神,力求用“仁”改造社会,改变人心。比如,孔子一直主张“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他本人为了实现仁政的抱负和理想,一直渴望做官,曾放言如果有人用他治国,“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只要让我出山,保证会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孔子的学说特别是他的政治主张并不受当时统治者的待见。何以见得?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55岁的孔子见鲁国政治日趋腐败,觉得大道难行,便辞去大司寇之职,离开鲁国,率领众门徒周游列国,然而,满怀传道救世理想的他等来的却是颠沛流离和终不见用。孔子去鲁总计14年,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诸侯国。所到之处,或被人当成了“尊贤”的摆设(如卫国),或穷困潦倒于途(如绝粮陈、蔡,受困匡、蒲),或被人冷嘲热讽(如长沮、桀溺、接舆等隐士对孔子积极入世的行为颇不以为然),如此“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境遇,怎能不令夫子黯然神伤,满腔悲愤,终于不平则鸣,喊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巨大牢骚。
事实上,孔子骨子里绝不想真的隐逸在苍茫的大海之上,过道家所谓的“逍遥游”的生活。这牢骚不过是他老人家“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汉书·儒林传》)的激愤之言,饱含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愤懑,饱含着难以名状的辛酸与无奈。尽管“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尽管前方的路,关山重重,荆棘多多,孔子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地向前挪动,“知其不可而为之”。
不过,孔子的这句牢骚话却为后世宦海沉浮者指示了一个基本的行为方向,即当仕途失意时,就想“乘桴浮于海”,归隐泉林,担风袖月,梅妻鹤子。然而,又有几人真能做到绝弃尘缘呢?比如,唐武则天时,大臣张说被罢官流配至钦州(今广西境内),面对波涛茫茫的大海,发出的是“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入海二首》)的悲叹。再如,北宋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一度想摆脱尘世的纷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但同样不过说说而已。看来,如果不是真心想做隐士,仕途失意的悲情靠水波是抹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