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阳光心态
心态改变命运
在自然界中,狼的一生是充满艰辛的。在野外,一只狼可以存活13年,但大部分狼只有9年左右的寿命。然而,动物园里的狼,其寿命通常都会超过15年。显而易见,狼群在野外的生活肯定是万分艰辛,并且处处充满凶险。
生活在野外,狼就必须互相争夺食物和领地,因为狼群只能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生活、捕猎,领地的大小根据它们捕食对象的多少而有很大变化。这种情况取决于这个地区的猎物数量。在猎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狼不必奔袭很远便可获得一顿美餐。在较荒凉的栖息地,由于只有少量的猎物存在,狼则需要跑很远的路才能猎得食物。
在狼的世界里,“适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则持续运行着,如同最虚弱的美洲驯鹿为狼所捕获一样,最虚弱的狼也会消失。狼的生存主要是依托在战胜对手,吃掉对手的方式上,否则会被饿死。而捕猎是危险的,狼在捕获猎物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猎物的拼死抵抗,一些大型猎物有时还会伤及狼的生命。研究表明,狼捕猎的成功率只有7%~10%。
一旦捕猎成功,狼还必须警惕其他想不劳而获的动物的袭击。这些动物还经常袭击,捕杀狼的幼崽。狼必须时刻警惕来自不同方面的侵袭。最后,狼还必须与人类抗争,人类无疑是狼繁衍生存的最大威胁。
但正是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狼才得以战胜对手,成为陆地上食物链的最高单位之一。
对于人类来说,困境是产生强者的土壤。但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只会抱怨环境的恶劣,把逆境当成魔鬼,不知道如何从逆境中奋起,不知道只有逆境才能磨炼出强者。
美国陆军在沙漠里训练,一名军人的妻子随军来到这里。但是她十分不喜欢这里的环境,就在写给爸爸妈妈的信中抱怨了这一情况。后来,她的妈妈在回信中给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俄亥俄州阿克平原市的贫民窟里,私生子詹姆斯一出生就意味着要活在别人的白眼中。母亲格里亚·詹姆斯16岁就生下他,在没有生下儿子之前,她是贫民窟公认的坏女人。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从来没有提起过。从记事起,没有孩子愿意和他一起玩,他们一边喊着“打死你这个没有爸爸的野孩子詹姆斯”,一边远远地朝他身上扔泥巴。他一边左右躲闪,一边狼狈地朝后退,结果一下子掉进背后的臭水沟里,全身又湿又臭。
这样的欺侮每隔几天就会上演,他只是别人眼中的小丑和笑料。随着年龄的增长,詹姆斯骨子里的自尊开始慢慢滋生。终于有一天,当一个白人中学生用满口脏话问候他的父母时,忍无可忍的詹姆斯爆发了,他握紧了自己的小拳头。
尽管年小力弱的他拳头砸在别人身上软绵绵的,但却吹响了他迎接挑衅的号角。高出他一头的白人学生的拳头无情地落到他的头上。这一次,詹姆斯没有感到害怕,他高高仰起头,无畏地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去回击。白人学生害怕了,朝他扔了一块小石头,然后跑了。詹姆斯感到自己脸上火辣辣的,一摸原来是血,那块石头击中了自己的额头。那一刻,他甚至有些高兴:原来自己身体里的血液也是鲜红的,和其他人一模一样,自己并不低贱。
那天晚上,詹姆斯久久难眠,他觉得自己白天做了一件勇敢而伟大的事。他翻开一本故事书,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老的战争年代,一个女人到沙漠中去探望军营中的丈夫。不久,丈夫被派出差,剩下她一人。看着满地的黄沙,孤苦难耐之下给家里写信倾诉。父亲的回信只有两句话:“两个人从监狱往外看,一个人低头看见烂泥,一个人抬头看见星星。”詹姆斯眼前一亮:基因、肤色和环境也许无法改变,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态和行动。他翻身下床,兴奋地在本子上写下:“用勇气面对现实,正视不公,迎接挑战,做真正的强者和英雄。”
从第二天起,詹姆斯开始拼命地学习,拼命地奔跑、拼命地锻炼力量。直到有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了高高跳起扣篮的“飞人”乔丹,他的内心有了一条笔直的人生道路。詹姆斯开始疯狂爱上了迈克尔·乔丹,爱上了23号,爱上篮球,他的墙上贴满了飞人乔丹的所有海报。14岁时,他身高就已经达到了1.93米,肌肉也发育得非常强壮。
走出苦难,他的人生翻开了另一副牌,写满辉煌与奇迹。2002—2003赛季,他带领俄亥俄州的圣文森特圣玛丽高中篮球队取得25胜1负的惊人战绩,参加了四次高中联赛,三次获得州冠军,高中时候的詹姆斯就当选了美联社的“俄亥俄州篮球先生”。2003年NBA克利夫兰骑士队毫不犹豫地选中了“状元秀”詹姆斯。这是第一个在还没有进入NBA就拥有了一份天价赞助合同的球员。湖人资深教练杰克逊甚至断言:“他将是联盟中50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
他就是篮球王国里的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现在的詹姆斯已经是克里夫兰骑士队的绝对核心,22岁的他第四次入选了全明星阵容,并获得MVP,成为全明星赛最年轻的最有价值球员。2009年,詹姆斯荣登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
只有抬头,才能看见满天星星;只有行动,才能追逐梦想;要自尊、自信,要相信自己,其实你的血液和别人一样鲜红。你不勇敢、不积极、不快乐的话,那你就在心中设置了一座牢狱,自己给自己判了无期徒刑。
这个故事使军人的妻子恍然大悟。从此她试着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不再对土著人敬而远之,而是接近他们,用手势和他们交流。当她把饼干送给土著居民时,土著人也送给她一些漂亮的贝壳,这让她感到十分快乐。回到美国后,她不仅举办了一个贝壳展览,还写了《快乐的城堡》一书来纪念她在沙漠里的快乐生活。
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沙漠不曾改变,土著人也不曾改变,但是她的心态变了,快乐也就来了。很多时候,客观环境无法改变,我们不得不选择适应。只要改变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改变我们的心态,一切都将变得不同。
许多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我创新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通过学习,谁都能有胆有识,敢于竞争,敢于创新。
不要因为弱小而不敢与人竞争,不敢轻易创新。弱者有自己生存的方式,只要相信弱者不弱,勇敢面对敌人,我们同样能培养出竞争意识和自我创新能力。
在美国的一座山丘上,有一间不含任何有毒物、完全以自然物质搭建而成的房子,里面的人需要由人工灌注氧气,并只能以传真与外界联络。
住在这间房子里的主人叫辛蒂。1985年,辛蒂在医科大学念书,有一次到山上散步,带回一些蚜虫。她拿起一种试剂为蚜虫去除化学污染,却感到一阵痉挛,原以为那只是暂时性的症状,谁料到自己的后半生就毁于一旦。试剂内含的化学物质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她对香水、洗发水及日常生活接触的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无药可医。
患病头几年,辛蒂睡觉时口水流淌,尿液变成了绿色,汗水与其他排泄物还会刺激背部,形成疤痕。她不能睡经过防火处理的垫子,否则会引发心悸。辛蒂遭到的这一灾难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用钢与玻璃为她盖了一个无毒的空间,一个足以逃避所有威胁的“世外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经过特殊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有任何化学成分。
这么多年来,辛蒂没有见到一棵花草,听不见悠扬的声音,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她躲在无任何饰物的小屋里,饱尝孤独之余,还不能放声地大哭。因为她的眼泪和汗一样,可能成为威胁自己的毒素。
而坚强的辛蒂并没有在痛苦中自暴自弃,她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化学污染牺牲者争取权益而奋战。1986年,辛蒂创立‘环境接触研究网’,致力于此类病变的研究。1994年再与另一组织合作,另创‘化学伤害资讯网’保障人们免受威胁。目前这一‘资讯网’已有5000多名来自32个国家的会员,不仅发行刊物,还得到美国上院、欧盟及联合国支持。生活在这寂静的无毒世界里,辛蒂却感到很充实。因为不能流泪的疾病,使她选择了微笑。
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辛蒂选择了适应。生活在寂静的世界里,辛蒂选择了微笑面对,也由此收获了充实的人生。
自然界有一条定律,弱者有自己的空间。的确,无论强者弱者都有一套适应自然法则的本领,只要你认真地生活着,拥有自己游刃有余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到那时,你的优势会弥补你的不足,你定能获得成功。
相对而言,处于顺境中是幸运的,陷于逆境中是不幸的,甚至是一种厄运。逆境确实容易使人消沉,丧失斗志;顺境有利于人在良好的环境和心态下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但人生路上,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时而有横亘在眼前的高山或沟壑,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既然环境难以改变,我们不如改变自己的心态,当我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看世界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世界竟然如此美丽。一个内心积极的人,永远不会被沮丧、失望、忧愁等不良情绪控制。他们会自发地克服困难,使自己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昂扬的斗志。积极的心态美化人生,消极的心态虚耗人生;积极的心态点亮成功的希望,消极的心态蒙蔽你寻找美丽的眼睛。
著名作家尼尔·奥斯丁先天残疾。一天,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不同而陷入绝望时,他收到了父亲送的笔记本,扉页上写道:“这是一个古老的祷告——上帝啊,请允许我接受我不可更改的事实,请赐予我改变可以发生变更之事的勇气,还要给我区分两者之不同的智慧。”奥斯丁正是受到这句话的启发,开始试着接受双手畸形的残酷事实,从而收获了成功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许多奇迹都是在厄运中出现,因为顺境容易让人舒服,顺境容易消磨斗志,容易让人不再有所追求,从而平平常常,无法杰出;而逆境能磨炼坚强的意志,激励人奋力拼搏,顽强奋进,有时甚至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超常发挥,取得令人陶醉、令人向往的成就。
美国潜能成功学家罗宾说:“人在面对人生逆境时所持的信念,远比任何条件都来得重要。”这是因为,当环境无法改变时,只有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才能走出困境。美国成功学学者拿破仑·希尔这样强调了心态的意义:“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积极与否,然而,这个很小的的差异却决定了你能否成功。”《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故事脍炙人口,其中的生存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首要的一条就是面对险恶的环境,要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它是生命中的阳光和雨露,为我们驱走黑暗和阴霾,带我们走向阳光明媚的明天。
永远抱着阳光的心态
西点军校第一任校长乔纳森·威廉斯说:“有时候,阻碍我们成功的主要障碍,不是我们能力的大小,而是我们的心态。”
世界冠军摩拉里就是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早在少不更事、守着电视看奥运竞赛的年纪,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梦想,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将军。1984年,一个机会出现了。他在自己擅长的游泳项目中,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游泳者,但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他却只拿了亚军,冠军的梦想并没有实现。
摩拉里重新回到梦想中,回到游泳池里,又开始投入到实际的训练中。这一次目标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金牌。没想到,他的梦想在奥运预选赛时就烟消云散,他竟然被淘汰了。
跟大多数人一样,摩拉里变得很沮丧。之后他便把这份梦想深埋心中,跑到康乃尔去念律师学校。有三年的时间,他很少游泳。可是心中始终有股烈焰,他无法抑制这份渴望。离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比赛前不到一年的时间,摩拉里决定再孤注一掷一次。在这项属于年轻人的游泳赛中,他算是高龄,简直就像是拿着枪矛戳风车的现代堂吉诃德,他想赢得百米蝶泳赛的想法简直愚不可及。
对摩拉里而言,这也是一段悲伤艰难的时刻,因为他的母亲因癌症而离世了。她将无法和他一起分享胜利的成果,可是追悼母亲的精神加强了他的决心和意志。
令人惊讶的是,摩拉里不仅成为美国代表队成员,还赢得了初赛。他的纪录比世界纪录慢了一秒多,在竞赛中他势必要创造一个奇迹。
加强想象,增加意象训练,不停地训练,他在心中仔细规划赛程。直到后来,不用一分钟,他就能将比赛从头到尾,像透彻水晶般仔细看过一遍。他的速度会占尽优势,他希望能超越自己的竞争者,一路领先。
预先想象了赛程,他就开始游了,而且最终他成大事者了。那一天,他真的站在领奖台上,看着星条旗冉冉上升,美国国歌响起,颈上挂着令人骄傲的金牌。凭着他的积极心态,摩拉里将梦想化为胜利,美梦成真。
在如今的这个世界确实是这样,人所处的绝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生存绝境,而是一种精神的绝境;如果你在精神上不会垮下来,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把你击倒,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乐观地看待每一件事,相信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生活就是生活,它像泥土一样真实而粗糙,如果你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就难免会失望。像自然界有风雨阴晴一样,生活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如果你对此没有思想准备,你可能就会彷徨悲观。同时,生活也不会总是充满戏剧性的高潮,更多的时候它是平凡琐碎的,甚至显得沉闷。
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有些人说:“活着,真累。”也许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太多,有些人说:“活着,真烦。”也许是对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的厌倦,有些人说:“活着,真没劲。”如果你对此没有思想准备,可能就会彷徨悲观。生活也不会总是充满着戏剧性的高潮,更多的时候它是平凡琐碎的,甚至显得沉闷。你怎么可能指望它天天都如狂欢节一般呢?
华盛顿甚至在还是小学生时,就开始了他毕生的不断约束自己的努力,他辛勤地抄写了一百多条“怎样成为一名绅士”的准则,其中包括不要在饭桌上剔牙,以及同别人谈话时不要离得太近以免“唾沫星子溅在人家脸上”等诫言。
1754年,已升为上校的华盛顿率部驻防亚历山大市,当时正值弗吉尼亚州议会选举议员,有一个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对华盛顿支持的一个候选人。
有一次,华盛顿就选举问题和佩恩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其间华盛顿失口,说了几句侮辱性的话。身材矮小、脾气暴躁的佩恩怒不可遏,挥起手中的山核桃木手杖将华盛顿打倒在地。
华盛顿的部下闻讯而至,要为他们的长官报仇雪恨,华盛顿却阻止并说服大家,平静地退回了营地,一切由他自己来处理。翌日上午,华盛顿托人带给佩恩一张便条,约他到当地一家酒店会面。佩恩自然而然地以为华盛顿会要求他进行道歉,以及提出决斗的挑战,料想必有一场恶斗。
到了酒店,大出佩恩之所料,他看到的不是手枪,而是酒杯。华盛顿站起身来,笑容可掬,并伸出手来迎接他。
“佩恩先生,”华盛顿说,“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昨天确实是我的过错。你已采取行动挽回了面子。如果你觉得已经足够,那么就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做个朋友吧!”
这件事就这样皆大欢喜地了结了。从此以后,佩恩则成了华盛顿一个热心的崇拜者和坚定的支持者。
鲁莽行事,于人于己都不利。关键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的清醒方为上策。
向前看吧,向前看,生活和工作才有生机。同时,还要明白一个道理:要善于发现光明的一面。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人生也有正面和背面。光明、希望、愉快、幸福……这是人生的正面;黑暗、绝望、忧愁、不幸……这是人生的背面。乐观的人总是能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因而会随时扭转败局而成功。
有一句诗句叫“掬水月在手”。苍天的月亮太高,凡人的力量难以企及,但是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就会笑在掌心。
关键是人在生命的极点时,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你能否懂得换个角度看生命,是否能有垂死挣扎的那一下?
要想赢得人生,就不能总把目标停留在那些消极的东西上,那只会使你沮丧、自卑、徒增烦恼,还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结果,你的人生就可能被失败的阴影遮蔽了它本该有光辉。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要敢于“放开眼”,而不向人间“浪皱眉”。“放开眼”和“浪皱眉”就是对人生两面的选择。你选择正面,你就能乐观自信地舒展眉头,面对一切。你选择背面,你就只能是眉头紧锁,郁郁寡欢,最终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别总是对自己说:“我真倒霉,总被人家曲解、欺负。”那你当然没有一刻的轻松愉快。
悲观失望的人在挫折面前,会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乐观向上的人即使在绝境之中,也能看到一线生机,并为此而努力。
“要看到光明的一面。”一个年轻人对他牢骚满腹、愁眉不展的朋友说。“但是,怎么才能看起来是光明的。”它的朋友心事重重地回答。“那就把不光的一面打磨一下,让它显出光亮不就行了。”
果断是积累成功的资本
西点一位军官说:“果断,是指一个人能适时地作出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并且彻底地实行这一决定,在行动上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踌躇和疑虑。”果断是成大事者积累成功的资本。果断的个性,能使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克服不必要的犹豫和顾虑,勇往直前。
有的人面对困难,左顾右盼,顾虑重重,看起来思虑全面,实际上渺无头绪,不但分散了同困难做斗争的精力,更重要的是会销蚀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果断的个性在这种情况下,则表现为沿着明确的思想轨道,摆脱对立动机的冲突,克服犹豫和动摇,坚定地采纳在深思熟虑基础上拟定的克服困难的方法,并立即行动起来同困难进行斗争,以取得克服困难的最大效果。
果断的个性,可以使我们在形势突然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分析形势,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对计划、方法、策略等做出正确的改变,使其能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而优柔寡断者,一到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时就惊慌失措,无所适从。他们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重新做出决策,而是左顾右盼,等待观望,以致错失良机,常常被飞速发展的情势远远抛在后面。
可见,果断的个性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对普通劳动者,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对于生活和学习,都是需要的。果断的个性,产生于勇敢、大胆、坚定和顽强等多种意志素质的综合。果断的个性,是在克服优柔寡断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的。
果断的个性能够帮助我们在执行工作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克服和排除同计划相对立的思想和动机,保证善始善终地将计划执行到底。思想上的冲突和精力上的分散,是优柔寡断的人的重要特点。这种人没有力量克服内心矛盾着的思想和情感,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尤其是在碰到困难时,往往长时间地苦恼着怎么办,怀疑自己所作决定的正确性,担心决定本身的后果和实现决定的结果,老是往坏的方面想,犹犹豫豫,因而计划老是执行不好。而果断的个性,则能帮助我们坚定有力地排斥上述这种胆小怕事、顾虑过多的庸人自扰,把自己的思想和精力集中于执行计划本身,从而加强了自己实现计划、执行计划的能力。
人有发达的大脑,行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但过多的事前考虑,往往使人们犹豫不决,陷入优柔寡断的境地。许多人在采取决定时,常常感到这样做也有不妥,那样做也有困难,无休止地纠缠于细节问题,在诸方案中徘徊犹豫,陷入束手无策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这就是事前思虑过多的缘故。大事情是需要深思熟虑的,然而生活中真正称得上大事的并不多。况且,任何事情,总不能等待形势完全明朗才作决定。事前多想固然重要,但“多谋”还要“善断”,要放弃在事前追求“万全之策”的想法。
果断的人在采取决定时,他的决定开始时也不可能会是什么“万全之策”,只不过是诸方案中较好的一种。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他可以随时依据变化的情况对原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从而使原来的方案逐步完善起来。“万事开头难”,许多事情开始之前想来想去,这样也无把握,那样也不保险。当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顾虑后真正下决心干起来,做着做着事情自然就做顺了。
果断的个性,要从干脆利落、斩钉截铁地行为习惯开始养成。无论什么事情,不行就是不行,要做就坚决做。生活中不少事情确实既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遇上这样的小事,就不必考虑再三,大可当机立断。否则,连日常的生活琐事也是不干不脆,拖泥带水,你又怎么能够培养出果断的性格来呢?
果断的个性,是在克服胆怯和懦弱的过程中实现的。果断要以果敢为基础,特别是在情况紧急时,要求人们当机立断,迅速决定并且执行决定。比如在军事行动中就需要这样,因为战机常在分秒之间,抓住战机就必须果断。大方向看准了,有七分把握,就要果断地下定决心。
在决断作出后,还会有许多因素不断地动摇我们的决心,如舆论、压力、困难、诱惑等。周围的人们可能会对我们的决心评头论足,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压力都有可能使我们已经作出的决定发生动摇。并且,在执行决断时排除内外干扰的果断性,有时比果断地确定目标和初下决心还要难。因此,在执行决定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果断性的培养。要养成决心既下就不轻易改变的习惯,不要让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因素干扰我们的决心,把自己弄得手足无措。
果断并不等于轻率。有人认为,果断就是决定问题快,实际上,在情况不要求立即行动,或者对于行动的方法和结果未加足够的考虑就仓促地决定,这并不是果断,而是轻率、冲动和冒失,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这种表现在优柔寡断的人身上可以观察出来,因为深思熟虑对于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来说,乃是一个复杂而痛苦的过程,所以力求尽快地从其中解脱出来,他的行动常常是仓促、急躁、莽撞的。果断的人迅速决定,和意志薄弱的人的仓促决定毫无共同之处。
有的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遇到事情既不调查研究,也不深思熟虑,就说一不二地定下来,贸然从事。从表面看,好像果断得很,可实际上却同果断南辕北辙。果断并不排斥深思熟虑和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正因为多想、多问、多商量,才能使人们对事情更有把握,从而更加果断。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人,有果断的外表,无果断的实质,往往把事情办坏,这是我们应当努力避免的。
约翰逊博士说:“当你站在那儿,谨慎地考虑你的孩子应该首先读哪本书时,说不定别的孩子已经把两本书都读完了。”
能够成就大事的秘诀是:先看到了问题,然后下定决心去解决问题。法国圣女贞德的力量并非主要来自于她的勇气或先见之明,而是来自于她出色的决断力,或者说是善于决策的出色品质。她以上帝的名义宣布,法国的王位继承人是查理七世,从而确保了查理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并且,通过在战争中击败英国人,而使得这一宣告显得更为神圣。在殖民地面临危机的那段黑暗岁月里,美国殖民地要获得独立和主权似乎永远都做不到。历史很少会再展现像当初的“建国之父”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么明确的“决心”和那么崇高的决定:他们制定了美国的宪法框架,并签署了《独立宣言》,从而为我们今天的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那种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优柔寡断的生活态度,足以毁掉最聪明的天才。
在做出决定时总是要请求别人的帮助,这比懦弱无能更加糟糕。一个人必须训练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即紧急关头依赖自己的勇气和决断力。当有人问亚历山大是如何征服世界时,他回答说,他只是毫不迟疑地去做这件事。拿破仑在紧急情况下从来不会踌躇不定。他总是立即抓住自己认为最明智的做法,而牺牲了其他所有可能的计划和目标,因为他从不允许其他的计划和目标来不断地扰乱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这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勇敢决断的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立即选择最明智的做法和计划,而放弃其他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拿破仑一度是雄霸欧洲的主人,而根据历史记载,他之所以遭遇滑铁卢的惨败,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没有作出快速的决断,而在此之前他总能在紧急关头以快速的决断能力化险为夷,在此之前他总是能当机立断地迅速作出选择而牺牲其他的一些方面。
凭借他那伟大的意志力,拿破仑的铁军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无论是在重要的战役中,还是在最微小的命令细节上,他同样能作出迅速的判断与决策。这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凸透镜,它能聚集太阳的光线,甚至可以熔化最坚硬的钻石,没有任何东西能不屈服于它。
从容果断不仅意味着临危不乱、当机立断,而且意味着辩证取舍。一个人只有明辨取舍,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学会忍受不公平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久远的传统,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学长问:“你认为你的皮鞋这样就算擦亮了吗?”你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为自己辩解:“报告长官,刚才排队时有人不小心踩了我”,但是不行,所有的辩解都不在那四个“标准答案”里,所以你只能回答:“报告学长,不是”,学长要问为什么,你最后只能答:“报告学长,没有任何借口。”
有一次,一位连长派一个名叫赖瑞的学生到营部去,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却交代了7项任务,有些人要见,有些事情要请示上级,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赖瑞下定决心把7项任务都完成,但具体该怎么做心里并没有十分的把握。
果然事情发展并不顺利,问题就出在醋酸盐上,赖瑞滔滔不绝地向负责补给的中士说明理由,希望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给他一点,但中士不答应。赖瑞只好一直缠着他,最后他不知是被赖瑞说服了,还是发现眼前这个人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轻易摆脱,他终于给了赖瑞一些醋酸盐。
当赖瑞回去向连长复命的时候,连长没有说什么,但显然很意外赖瑞把7项任务完成了。事后赖瑞回忆说,当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根本无暇为做不好的事情找借口,只能把握每分每秒去争取完成任务。
这就是西点“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的延伸,它让人明白,无论是学长还是老板,他只要结果,而不要听你长篇大论地解释为什么完不成任务。
赖瑞从西点军校毕业后,留校担任战略策划,同时教授领导及道德课程。1993年退伍后担任艾尔伯马尔学院校长至今。
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责,明白表现不达到十全十美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只有秉持这种信念,才有可能激发起一个人坚韧的毅力,产生出最大的效果。
许多年轻人将自己不能获得提升的原因归咎于老板的不公平,认为老板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雇员,甚至认为老板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老板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缺乏合适的人才更让他苦恼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寻找合适的人选更让他焦心的了。
年轻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以己度人,但是这个“己”是一个自私的、狭隘的,也就是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实上,从每一个员工第一天上班开始,老板就用心对他进行考察。老板会仔细衡量和分析他的能力、品格、习惯和言行举止(包括认为老板无知)时,才会认为这名员工有没有前途。毕竟公司是自己苦心经营才发展起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偏见而毁了整个事业。
因此,做员工的应该多反思自己的缺陷,给予老板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或许能重新赢得老板的欣赏和器重。也许老板并不是一个领情的人,但我们依然要设身处地为老板着想。因为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在一个老板那里没有作用,并不意味着在所有老板那里都没有效果。退一步来说,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思考问题的习惯,我们起码能够做到内心宽慰。
真正的赢家会笑到最后
当年美国工程师查尔斯要建巴拿马运河时,人们对于这个壮举,议论纷纷,毁誉不一。有人夸奖他勇敢坚毅,也有人骂他异想天开。但是他对这些毁誉一概置之不理,只管自己埋头苦干。有人问他对于那些批评有什么感想,他回答得十分恰当,他说:目前还是做我的工作要紧,关于那些批评,日后运河自会答复他们的。
后来运河果然如期完成,一时又是议论鼎沸,但现在却是众口一词地争相夸奖了。他自己怎样呢?到播音室去致答谢词吗?写一篇文章去向从前攻击他的人做一有力的反击吗?或者站在第一艘通过水闸的船上,接受欢呼?
当第一艘船由大西洋通过运河至太平洋时,有一位来参加揭幕典礼的英国外交官,也乘坐在船内。事后据他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查尔斯先生并没有搭乘这艘船,他只是在运河岸以北看着我们的船开过。后来,我们又在河岸上看见他穿着衬衫站在水闸上,正在观察开关水闸的机器。船开过之时,有一个人对他高呼万岁,但不等他喊到第二声,查尔斯先生已经走开了。
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和1807年“弗里德兰战役”中,俄军被法军打得大败,实力大为减弱,刚登基的亚历山大一世为重整旗鼓,与拿破仑展开了新的较量。他使用了新的斗争策略,以卑微的言辞讨好对方,处处表现出退让的姿态,以屈求伸。
为了对付英国,拿破仑极力拉拢俄国,所以亚历山大一见到他就投其所好:“我和你一样痛恨英国人,你对他采取多种措施时,我会是你的一名助手。”1808年秋,拿破仑决定邀请亚历山大在埃尔富特举行第二次会晤,这次会晤,是拿破仑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以法俄两国的伟大友谊来威慑奥地利。
消息传到俄国宫廷,激起一片抗议声。皇太后在给亚历山大的信中说:“亚历山大,切切不可前往,你若去就是断送帝国和家族,悬崖勒马,为时未晚,不要拒绝你母亲出于荣誉感对你的要求。我的孩子,我的朋友,及时回头吧。”
但亚历山大却认为,目前俄国的力量还不足以对拿破仑说“不”,还必须佯装同意拿破仑的建议,应该“造成联盟的假象以麻痹之,我们要争取时间妥善做好准备,时机一到,就从容不迫地促成拿破仑垮台”。
来到埃尔富特后,亚历山大说恭言卑辞,在两个星期的会晤中,与拿破仑形影不离。有一次看戏,当女演员念出伏尔泰《奥狄浦斯》剧中的一句台词,“和大人物结交,真是上帝恩赐的幸福”时,亚历山大居然装模作样地说:“我在此每天都深深感到这一点。”
又一次,亚历山大有意去解腰间的佩剑,发现自己忘了佩带,而拿破仑把自己刚刚解下的宝剑,赐赠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装作很感动,热泪盈眶地说:“我把它视作您的友好表示予以接受,陛下可以相信,我将永远不举剑反对您。”
1812年,俄法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绞十分尖锐,这时亚历山大的俄国大军已做好准备,于是借故挑起战争,亲自打败了拿破仑。事后亚历山大总结经验教训时说:“拿破仑认为我是个傻瓜,可是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
为了最后的胜利,任何屈辱都是可以忍受的。而不能忍一时之屈辱者,往往不能将其事业进行到底。毕竟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甜。
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
有句话说得很好:我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选择表情;我无法选择天气,但可以选择心情。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你无法选择工作,但可以选择态度。对于工作来说,无论工作平凡或伟大,无论困难或容易,你的态度都将决定你能够取得怎样的成果。卓越的态度可以使平凡变成伟大,平庸的态度可以使伟大变成卑微。可以说,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面对工作的态度主要有两种,我们可以从中任选其一。第一种是爱迪生所说的:“我一辈子从来没有工作过,我只是在玩而已。”另一种就是古希腊的邪恶国王西西弗斯王所认为的“工作就是苦役”。
爱迪生认为工作可以创造出生产力、乐趣以及满足感。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可从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快乐和成就感。而西西弗斯王被打入冥府后,每天必须推动庞大的巨石到山上去。一天过完之后,这块巨石又会自动掉落山谷。他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过程,日复一日。他的工作艰辛、枯燥而且毫无意义。
我们也许无法选择自己的工作,因为很多时候人们的选择自由度确实不大。但是,一旦你参与了某项工作,来到某个岗位上,就必须要有把它做好的态度。因为怎样去面对工作,这个态度的决定权是在你的手中。
杰克是美国一家餐厅的经理,他总是有好心情,当别人问他最近过得如何时,他总是有好消息可以说。当他换工作的时候,许多服务员都跟着他从这家餐厅换到另一家。为什么呢?因为杰克是个天生的激励者,如果有某位员工说今天运气不好,杰克总是适时地告诉那位员工往好的方面想。有人问他:“没有人能够总是这样积极乐观,你是怎么做到的?”杰克回答说:“每天早上起来我告诉自己,我今天有两种选择,我可以选择好心情,或者选择坏心情,但我总是选择好心情。即使有不好的事发生,我可以选择做个受害者或是从中学习,但我总是选择从中学习。每当有人跑来跟我抱怨,我可以选择接受抱怨或者指出生命的光明面,但我总是选择指出生命的光明面。”
应该说,杰克懂得工作的真谛,因为工作本应是一件需要每一个人用心去做的、快乐的事情,但却被很多人认为只是谋生的手段。的确,如果我们用应付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自然难以从中得到乐趣,更不用说能将工作做得出色。
工作中,我们常常喜欢为自己寻找理由和借口,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的环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或老板,而很少问问自己:我努力了吗?我真的对得起这份薪水吗?要知道,抱怨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而只有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获得出类拔萃的机会。
琳达大学毕业后,进入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报社当记者。虽然说是记者,但她却没有被指派去担任采访等工作,而是每天做一些整理别人的采访录音带之类的小事情。每天做这样无聊的工作是她以前所没有料到的,于是便萌生出辞职的念头。朋友给了她这样的建议:“你是幸运的,你正在接近你最喜欢的工作。如果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无聊的话,那只是你的借口,说明你并没有努力工作。你可以试着学习如何快速听写录音带,试着成为快速记录的高手。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场的。因为听写一个小时的录音带,往往要耗掉三至五倍的时间,但精通速记的话,只要花费和听录音带相同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不但合理,而且省时。”于是,琳达每个周末都去文化学院学习速记。她精通了速记后,变得能够自如地进行录音带的速记工作。6年以后,她以“录音带速记高手”的身份闻名新闻界,因其速记的“更快速、更便宜、更正确”,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她的工作也从没间断过。
所以,身在职场,每一个员工都要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走好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当你以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工作时,工作就会给你同样珍贵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