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李三外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风云突变

杨稻地一战,八国联军洋枪队损失惨重,清军和义和团一战告捷,士气大震。清军统领刘七更是喜出望外,做梦都想高升往上爬的他,仿佛落水之人捞到一根救命稻草,立刻把打败八国联军洋枪队的捷报写成奏折上报朝廷,邀功请赏。

原来,这个刘七起初是天津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心腹爱将,原本是个不学无术之徒,不用说武功,连洋枪怎么使都不知道,靠着溜须拍马可劲儿巴结李鸿章,才步步高升从只管十几个人的小统领一步步往上爬,最后当上了这个大统领。后来李鸿章调任两广总督,这家伙摇身一变又吃上了现任总督裕禄,这次清军联合义和团大破八国联军洋枪队,洋人受到重创,老百姓拍手称快,他知道自己这升官的机会来了。所以,上午打了胜仗,下午他就奔了天津,到直隶总督府找裕禄邀功领赏去了。

可是那刘七到了天津城才得知裕禄已经战死沙场,残余清军都龟缩在天津城外,等候朝廷发落。刘七眼见邀功请赏的事儿要泡汤,但他不甘就此沉寂下去,闻着风儿打探朝廷的消息,终于有一天,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下旨剿杀义和团。

刘七一听,立刻大喜过望,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

想那义和团首领赵三多此时还沉浸在打败洋人的喜庆之中,如果自己此番出其不意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他就是有神本事也逃不出我刘七的手心啦。这杀洋人的功捞不到,剿杀义和团的立功机会可千万不能错过呀。

那刘七立功心切,在接到慈禧圣谕的当天,就带领约三百清军悄没声儿地回到杨稻地。

说来也巧,李三他们哥儿几个住的那个院子,正好与刘七的清军指挥部相邻,两个院子仅隔了一道半人高的矮墙。

这刘七带领三百清军来到杨稻地以后,并没进村子,而是在村外支起帐篷,安营扎寨。安置好新来的清军人马,刘七这才回到村里的清军总部,紧急召集所有清军小统领开会。

那时候,农村的厕所都设在当街门口一侧。李三去厕所解手时,听到两个站岗的清军对话,一个慢条斯理地说:“哎,听说了么,大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派人跟八国联军讲和了,眼下皇帝和慈禧太后也已经回到BJ城皇宫了。”

另一个粗嗓门的叹了口气,说:“讲和了好哇,省得咱们整天担惊受怕打仗了。真要再这么打下去,那枪子儿可不长眼呐,知道啥时候碰上啊。”

慢条斯理那个说:“好啥好哇,不打仗?门儿都没有。你没听刘统领说么,这大清皇上和慈禧太后的圣旨都下来了,这回要让咱们调转枪口消灭义和团啦,弄不好明天……”

下面的话听不清了,但李三身上已经冒出了一层冷汗。想着那两个清军的对话,脑子里飞速地转动着:对付义和团,那不是要内讧么?昨天还联合抗洋呢,今天说变就变,立马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这天下还是中国人的天下么?

李三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这人命关天的事可容不得迟疑呀。李三解完手从厕所出来就去找谢干爹,把自己在厕所听到的两个清兵对话,一字不落地说给他听。谢干爹听了李三的叙述,也愣住了。心说这大清皇帝也太不够意思了吧?洋人打过来了,你跟义和团讲和,一致对外,这刚打了几次胜仗你又跟洋人讲和,还反过来对付为剿灭洋人立下赫赫战功义和团。可转念一想,这义和团本来就是跟朝廷作对的,对抗洋人那是大清皇帝和慈禧太后想利用他们,才跟他们合作的。

不行,这件事儿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得跟赵头领说说去。

心念至此,他当即从伙房弄了些饭菜,用提篮装了,叫上李三,出门往赵三多的住处走去。没想俩人刚拐过当街门口,就被两个站岗的清军拦住了,厉声叱问道:“干什么去?”

谢干爹见那俩清军他都认识,于是陪着笑脸儿说:“送饭去。”

那俩站岗的清军也认出来谢干爹是给义和团做饭的,遂不再强硬,有一搭没一搭地问:“这黑更半夜的给谁送饭呐?”

谢干爹点头哈腰答道:“赵头领。他今天晚上没吃饭,这时候饿了,让我们送点饭菜过去。”

那清军本来跟谢干爹就挺熟,也就不再说啥,摆摆手让他们过去了,俩人一溜小跑儿到了赵三多的住处。院门口也有人站岗,见是谢干爹送饭来了,也没说啥,开门就让他们进去了。

进门后,赵三多正跟一个清军装扮的人说着话儿,见谢干爹虽然手里提着食盒来送饭,且神色紧张,似有重要事情,于是冲那清军一笑:“谢谢老弟提醒,我会时刻注意的。”

那清军听了,也报以微微一笑,然后抱拳告辞。

清军走后,赵三多随即神色凝重,低声问谢干爹:“谢二哥,有情况啦?”

原来,赵三多安排谢干爹住在清军统领刘七隔壁,主要是让他当耳目,随时探听清军内部消息的。也是那清军统领刘七有吃夜宵的习惯,谢干爹作为后勤主管,可以随时为他提供吃食。而且表面上看,谢干爹只是义和团雇来的火夫头儿,刘七对他并不是挺在意,也没加防备。加之赵三多的义和团始终就对与清军合作心存芥蒂。特别是到了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场上,每次冲锋陷阵都是义和团打头阵,清军端着洋枪押后阵,死的伤的大部分都是义和团团员,赵三多对此颇为不满。这一次,李三他们来了之后盗军火,大破八国联军洋枪队,本来这功劳应该是义和团的,可直隶总督裕禄却把所有功劳都记在了清军统领刘七身上,对义和团和他赵三多以及真正的功臣李三、梁英、郭连发只字未表。这些事情,都让赵三多非常气恼。

此时,赵三多见谢干爹神色紧张,知道有事儿,随手关上房门,对李三点点头拱一拱手,紧着问谢干爹:“谢二哥,有啥事说吧。”

谢干爹当即把李三在厕所听到的两个清军对话跟赵三多讲了,同时告诉他刘七又从天津带来了三百多清军增援部队,就驻扎在村子外面。赵三多听后,当即神色一凛,但随后又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地说:“这事儿方才已有线人告诉我了,但眼下还不能轻举妄动,先稳住阵脚,看看他们明天怎么行动。”

李三听了,没插言儿。随后偷偷抻了下谢干爹的袄袖子,迅速使了个眼色。谢干爹当即会意,于是,冲赵三多微微一笑,轻声说:“可能是我想多咧,那样的话赵头领您歇着吧,我们先回去了。”

说完,拉着李三俩人一前一后走出赵三多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