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全记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辽沈战役(2)

事实上,林彪并没有计划打这场四平保卫战,在开战之初,他便极力避开国民党优势兵力,在“且战且退”中保存实力,阻击和延缓国民党军的进攻,为后方争取时间,以便发动群众、建设根据地。

但如今,面对国民党主力倾巢出动,林彪却一反常态,这是为什么?

西满军区司令员黄克诚在四平激战之时,曾给林彪发来电报,对死守四平提出质疑:

“敌人一开始进攻的时候,打它一下子,以挫敌锐气,这是可以的。现在的情况是敌人倾巢而出,与我决战,而我军暂时尚不具备决战的一切条件。因此应该把大城市让出来,让敌人进来,我们则应到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去建立根据地,积蓄力量,等到敌人背上的包袱沉重到走不动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去消灭它,那时候我们就主动了。”

林彪对此不予回复。

黄克诚又给中央去电,中央亦没有理睬。

黄克诚疑惑不已。直到14年后庐山会议时,毛泽东与黄克诚闲聊,黄克诚提到四平保卫战林彪的失误,毛泽东说,“难道四平保卫战打错了”?“固守四平当时是我决定的”,黄克诚这才解开心中疑团。

事实正是如此,早在4月6日,中共中央便给东北局发来指示,称:

“希望你们在四平方面,能以多日反复肉搏战斗,歼敌北进部队的全部或大部,我军即有数千伤亡,亦所不惜。”

“本溪方面亦望能集中兵力,歼灭进攻之敌一个师”。

8日再次来电:坚决保卫四平。中央已经明确,要打一场四平保卫战。

22日,民主联军伤亡惨重之时,毛泽东于当天夜里致电林彪:

“望死守四平,挫敌锐气,争取战局好转。”

27日,当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形成对峙之时,毛泽东再次致电林彪:

一、四平守军甚为英勇,望传令奖励;

二、请考虑增加一部分守军(例如1至两个团),化四平街为马德里。

著名的马德里保卫战,发生在1936年至1937年西班牙内战期间,以弗朗哥为首的叛军曾先后三次进攻首都马德里,为此,西班牙人民浴血奋战,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首都保卫战。

因此,固守四平,并非林彪本意。

5月15日,四平保卫战进入第三阶段。杜聿明将所有军队分为3个兵团,向四平展开全面进攻。

国民党新6军在军长廖耀湘的率领下,在成功突破三纵防线后,于17日抵达四平东部,在塔子山与民主联军发生激战。

塔子山位于四平东20里的地方,也是四平以东群山之首。虽主峰海拔不足400米,只是一个小山头,但扼四平防守之咽喉,既可俯视四梅铁路、集锡公路,又可俯瞰四平东北全部阵地,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得失立关四平之安危。

18日,新6军在飞机、坦克和大炮配合下,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塔子山发起猛烈攻击。

这一天,塔子山守军——民主联军西满第3师第7旅19团连续6次击退敌人进攻,但由于力量悬殊,19团伤亡惨重,周围阵地也几乎全部被国民党军占领。

林彪知道,塔子山阵地即将落入敌手,届时,廖耀湘只需迂回到北面,即可封死民主联军的退路,十数万大军将陷入被围歼的危险境地!

面对墙壁上的军用地图,林彪不顾中央电令,下达四平保卫战中最后一道指令:

“撤退!”

18日半夜,民主联军悄悄撤离四平,历时32天的四平保卫战悄然结束。

19日,中央批准林彪的撤退报告。

19日清晨,从美国参加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会议刚刚归来的新1军军长孙立人,亲自驾驶坦克,冲向民主联军阵地。奇怪的是,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望着空荡荡的战壕,孙立人才知共军已悄然撤退,四平已是空城一座。

而此时,林彪在不远处的公主岭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千里大撤退!

此后15日内,林彪果断放弃长春,率20万民主联军越过松花江,撤至江北,直至哈尔滨,终于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击。

战略大反攻,四平遗恨

四平保卫战的失利,令林彪耿耿于怀;同样对四平街会战感到耿耿于怀的,还有一人,这个人就是国民党政府首任国防部长白崇禧。

当蒋介石调动其精锐部队新1军、新6军与第71军围攻四平、久攻不下的时候,立调被日本人称为“战神”的白崇禧,前往东北前线督战。

国民党占领四平街后,相继占领长春、吉林,按白崇禧之意,将乘胜追至佳木斯和满洲里,将林彪所部歼灭或逐出境外。然而,当白崇禧下令继续追击时,却遭到杜聿明的反对。

原来,长春有6000名着便衣的苏联红军,蒋介石担心引起冲突。经白崇禧力陈利弊,蒋介石未置可否。然而,当蒋介石到达长春后,却以6月1日国防部成立为由,差白崇禧回南京接事,并表示追击共军之事由杜聿明去做。

白崇禧在其回忆录中称:

“此后,马歇尔八上庐山,压迫政府下停战命令。杜聿明于哈尔滨停顿攻势整编部队,予共军以喘息与反攻机会,大局遂逐渐与我不利,当时若长驱北进,直下东北,消灭林彪之大患,而后抽兵入关,如此于戡乱或稍可改观。”

白先勇在《父亲的憾恨》中称:

“时国军孙立人所率之新一军,已追过松花江北岸,抵达双城,离哈尔滨不足一百公里,中共中央大为震动,毛泽东下令林彪,准备弃守哈尔滨。此次停战,遂予林彪部队喘息机会,整军反扑,东北形势,自此逆转,后东北沦失,乃影响整体国共内战。”

无论如何,两位斗志正酣的将军都将遗憾埋藏在心里,似乎都对未来战争结局有所预见。

撤离四平,放弃长春后,林彪担心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城市可能失守,因此留在五常,指挥部队向后方运动。

中共中央鉴于形势严峻,为了统一领导,于6月16日任命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以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四同志为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委,并由该五人组成东北局常委。

7月,全面内战爆发。

9月,杜聿明制定出新的战略方针:南攻北守,先南后北。

其内容为:由全线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首先消灭南满的民主联军,将东北民主联军压迫到长白山及松花江以北,以便沿长白山及松花江布置防线,然后集中主力,移师北上,夺取北满,从而占领东北全部。

蒋介石当即批准杜聿明的战略方针。

10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宣布:5个月内打垮共军。

在停战4个月后,东北战场随即拉开新一轮战争序幕,从10月上旬开始,国民党军主力向东北民主联军南满根据地发起连续进攻,先后占领安东、通化、柳河、宽甸、桓仁、普兰店等广大地区,企图将南满民主联军消灭在长白山下,或压缩到北满,然后消灭。

这一阶段,从蒋介石到杜聿明以至以下诸将领,均气焰嚣张,仿佛东北唾手可得。此时可谓国民党军在东北的“鼎盛时期”,占领东北(含热河)土地面积达30%,控制人口约53%,在东北的进攻可谓达到了顶峰。

然而,4个月的停战,使东北民主联军得到充分地休养生息之机,使新一届东北局有了充分时间,做出调整部署,开展剿匪、建立和巩固后方的工作。

林彪在成为东北党政军一把手后,急需一位得力的参谋长,经过挑选,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有过跟随苏军在东北工作经验的刘亚楼被选中。当刘亚楼从大连后方赶赴哈尔滨上任时,林彪打破惯例,亲自“屈驾”出迎。

林彪一向不苟言笑,但见到刘亚楼,竟然有了一脸的笑意,而且说了一句足以让刘亚楼树敌的话:

“你来了就好,你一个刘亚楼顶我三个参谋长。”

根据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决策,东北局做出针锋相对的战略方针:

“坚持南满,巩固北满,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南北满密切配合,集中优势兵力,主动打击敌人。”

为了便于指挥,从10月开始,林彪将他的指挥部搬到哈尔滨以南的双城小镇,在一个青砖瓦舍的大宅院里,林彪住在东院,参谋长住在西院,到辽沈战役前夕离开,在这里一住就是两年。

林彪的习惯,每到一个新的地点,首先就是选择合适房间,张挂军用地图。到双城后,林彪又多了一项必做之事:测量温度。那是一支特制的温度计,约两尺多长,挂在窗外屋檐下。林彪除了每天“面壁”——面对军用地图,便是到屋外查看气温。

林彪查看气温,是为了根据气候变化预测松花江结冰时间,以便做出军事部署。

12月17日,杜聿明集新1军、新6军、第52军、第60军、第71军等优势兵力各一部,共6个师,以郑洞国为统帅,向东北民主联军南满根据地——临江地区发起猛烈进攻,企图打通通化、集安线,而后消灭或将临江一带民主联军困死在长白山中。

为此,林彪沉着应战,布置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发动“一保临江”之战,采取内外线配合的战略战术,由3纵在临江地区进行运动防御,4纵深入国民党军后方本溪抚顺等地区,进攻国民党军据点,迫使临江地区国民党军回师救援。

为配合南满部队作战,在一保临江战役打响之后,林彪又调动北满主力,发动“一下江南”攻势。

1947年1月2日,气温零下40度,松花江“天堑变通途”,北满主力1纵、2纵、6纵共12个师又3个炮兵团,穿越松花江江面,向长春、吉林以北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

一下江南作战,历时15天,不仅歼灭吉林以北其塔木国民党守军,攻克伏龙泉等地,而且在张麻子沟、焦家岭全歼自九台、德惠驰援的国民党新1军两个团和保安团队一部,迫使国民党军停止对临江的进攻,从南满调兵北上增援。

当孙立人得知他的王牌第1军在几天之内,连续两个团全军覆没时,气得暴跳如雷,大骂杜聿明将他的军队化整为零,被共军分别吃掉。

1月19日,北满民主联军凯旋回到江北,一下江南、一保临江作战宣告结束。

北满主力撤回松花江后,杜聿明又腾出手来,于1月30日,调集新6军、第52军、第60军各一部共4个师兵力,向临江地区发动第二次进攻。

南满部队沉着应战,于2月6日发起反击,激战9日,歼敌2000多人,取得“二保临江”的胜利。

杜聿明十分震惊,他完全想不通,国民党军队在处处占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处处挨打。他把败因归咎于现场指挥官无能,决定亲自出马。

2月13日,杜聿明亲率5个师,兵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起第三次进攻。

令杜聿明出乎意料的是,他比手下将领败得更惨,他的主力部队还在运动之中,其第60军暂21师的一个团便在通沟被全歼。而第71军第91师、第52军第195师更是处处挨打,伤亡惨重,第195师少将副师长何世雄被击毙。

杜聿明终于饱尝了民主联军运动战的厉害,民主联军的四处运动,使国民党军难以捕捉战机;而对于国民党军,民主联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旦国民党军露出破绽,民主联军会旋即蜂拥而至,局部兵力、火力占绝对优势,国民党军岂能不败!

在临江战场一败涂地之时,杜聿明又惊闻“噩耗”:林彪已率15万大军二下江南!

杜聿明霎时方寸大乱,再也顾不得南满战场,赶紧调集兵力北上,增援孙立人的新1军,结果可想而知……

从1946年12月17日开始,到1947年4月3日结束,杜聿明先后4次进攻南满民主联军根据地,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北满紧密配合,东满、西满部队主动出击,实施“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取得了歼敌5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和广大农村的巨大胜利。

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被彻底粉碎。

国民党军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民主联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东北局势骤然大变。

5月13日,东北民主联军拉开夏季攻势的序幕。

林彪集中26个师,自北满、南满、东满、西满和热河、冀东六个方向,向东北国民党占领区发起猛烈进攻。

民主联军以南北满部队为主力,在吉林、长春、四平之间,对国民党军防守薄弱的据点,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在运动战中给国民党军以重创。

这个时候,杜聿明正躺在沈阳官邸的病榻上,一边打着点滴,一边指挥部队作战。

在四犯临江失败后,杜聿明便旧病复发,如今面对民主联军的凌厉攻势,在不断传来战败消息的打击下,病情骤然加重。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亲自打电话给杜聿明,表示慰问,并关照他速回内地治疗。

杜聿明感动万分,也愈发觉得愧对总裁栽培,因此在电话中称:

“东北战事正在紧要关头,此时离开,就是临阵脱逃,是对总裁的不忠不义,这绝不是黄埔军人之所为。”

然而,杜聿明不顾个人安危的敬业精神,换来的却是东北战场上的连连败北。

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败绩,病榻上的杜聿明心痛万分,他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调到中共控制的哈尔滨台,播音员清脆悦耳的声音随即传来:

“去年的昨日我们退出四平,今年的昨日我们消灭敌人两个师……一年来东北人民自卫战争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从国民党军进攻东北到我军主动撤出四平……”

“又是四平……”

杜聿明念叨着,猛然一惊,大声叫道:

“林彪下一个目标是四平!”

杜聿明立刻命令参谋长赵家骧,由于着急,声音都有些颤抖:

“共军下一个目标是四平,马上通知陈明仁,加强防御工事,死守四平。”

赵家骧被杜聿明肯定的口气惊得目瞪口呆,赶紧电话通知陈明仁。

陈明仁是第71军军长,此刻正率部驻守四平。